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犀牛潭

从刘家坪向西行一二里便到了犀牛村,以前叫作唐家桥村,村头河中有一深潭,名叫犀牛潭。过去潭水很深,绳头绑石头放下 20 丈不到底,据说曾有犀牛出没。听老一辈人说,一天某公清早走到犀牛潭,看见沙滩上有个庞然大物在转悠,他以为是哪家水牛忘归,待走近时,那似水牛的东西哗哗钻入深潭去,久久不现身,只见一圈圈水泡直往上冒。

犀牛潭全景

据史志记载,明洪武三至五年,即 1370 至 1372 年,谷永和,字远衡,曾随湖广平章杨璟、江夏候周德兴剿峒蛮有功,由总旗授锦衣卫驾前校尉,后升锦衣卫中所指挥,充京营提督。因劳卒官,成祖朱棣亲书“刚勇敏捷”四字镌碑,并诏示安福所千户刘伯通治丧事,定穴于城子溪堰垭九十九尖峰,即今桑植县走马坪的天合村安葬。其弟谷永胜于明永乐三年,即 1405 年荫袭进京任职,担任锦衣卫校尉。他恪尽职守,和睦同僚,屡建功勋,深得皇上青睐。永乐十六年,即 1418 年 7 月,胜公卒于京邸。天子愍念其功,敕令扶棺回乡到芙蓉桥的廖坪安葬。一队运柩人马日夜兼程,跨山涉水,将其棺柩运至今刘家坪乡双溪桥村与犀牛村交汇的犀牛潭,因天晚停留在岸边。据民间传说,杠夫第二天起来到犀牛潭一看,大吃一惊:棺柩赫然不见,只有几根抬棺的杉木杠散落在芭茅丛中。于是便拦河堵流,集中四十八部龙骨车将水车干,砂石已淹没到棺身和棺盖合缝的“子口”,堪舆先生说这是神仙的安排,就这样“遇地安葬”算了,将来谷家后人定会大福大贵,代代儿孙做高官。可谷家后人不忍心将先祖葬于水中,坚持要排水取棺。堪舆先生再三叮嘱,若是棺材下面看到了岩板,切莫掀开。但人们好奇,抬开棺柩,刚掀开岩板,听得“噗噗……”几声,只见一对白鹤冲天而起,向右岸的青龙山顶飞去。堪舆先生赶紧双膝跪地,燃香点纸,随口封赠道:“头顶青龙山,脚踏犀牛潭,一对白鹤飞上天,谷家里只出秀才不出官。”经堪舆先生点拨,杠夫顺势将棺柩抬至右边的青龙山又叫鹤形地的半坡上安葬了。因为这里的双溪桥、谷家坪亦是谷氏后裔的世居地。

犀牛村村民自发组织乐队

虽说这谶语说“谷家里只出秀才不出官”,但奉行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的谷姓白族后裔,生性顽强,拼搏进取,敢为人先,后来仍然不光出秀才,同时也出了不少官员。真乃前对文笔重重出,后有官车叠叠来;犀牛传说成旧梦,白鹤故事续新章。

如今胜公的坟墓遗址尚存,只是年代久远已经溃崩,荒草淹没,当年朝廷命官的风采荡然无存。作为一代京官的墓冢,理应得到保护。现在谷氏后裔正在组织资金和人员进行祖墓修复工程。(谷润生) vgmKxL8DPx0zF6HYVj9Ni2Y2NA8Pe2PUE30/5g5gXhnEWKoHKjgm7rvGEmq4yZ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