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结语

科学计量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科学。它的魅力将随着它那些科学而客观的测评指标与方法,在更多的学科与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进一步强化。可视化必然是未来科学计量学领域的重要核心方法与技术,未来的可视化的发展还可以结合各个不同的学科知识,如计算机、地理学、心理学等等,在不同的分析问题面前,将不同的技术与各种概念图谱的工具进行结合,以使知识结构化等工具帮助研究者描述其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使其相关的合作团队可将其综合成普适性的概念,进而帮助在相关领域研究的科学家,可以共用一个知识网络来增强自身的研究价值。可视化方法必将大大促进科学计量学的发展,但其本身的技术远未达到完美的地步,因而,可视化的研究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计算机科学、图形学等相关领域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科学计量学的发展必将随着可视化技术的进步而获益并向前发展。

本章利用知识图谱方法对金融工程领域进行了分析。知识图谱可以帮助对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演化进行全景分析,本章利用CiteSpaceII软件来绘制金融工程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揭示了近20年来金融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创新与开发”、“期权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探测词频的变动趋势,推导出未来几年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关注“投资组合选择”、“随机波动模型”、“投资组合优化”、“蒙拟特卡罗方法”等方面。本章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总体而言,本研究尚属探索性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数据检索过程过于粗糙,没有细化,由此可能影响到文献量的规模,导致分析的结果不是很全面;在阈值确定方面,很大程度上只是根据经验来进行阈值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将对该领域的其他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êrner K,Chen C M,Boyack KW.Visualizing Knowledge Domains[J].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3,37(5):179~255.

[2]颜端武,向俊.科学计量分析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J].评价与管理,2010,(4):22~25.

[3]欧阳宁,侯汉清.网络环境下文献分类法的可视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4):63~67.

[4]赵慧臣,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28(1):12~16.

[5]杨良斌.关于科学计量学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情报杂志,2011,30(10):1~3.

[6]Newman,B.,Agents,artifacts,and transformations:the foundations of knowledge flows[J].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handbook,2003,(1):301~306.

[7]Eppler,M.J.& Burkard,R.A.,Knowledge visualization: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s[M].ICA-Working Paper #2/2004,University of Lugano,Lugano.

[8]赵国庆.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28.

[9]刘林青.范式可视化与共被引分析:以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为例[J].情报学报,2005,24(1):20~25.

[10]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11]张学斌.简析金融工程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9,(11):204~208.

[12]邱冬阳,王涛,许雄奇.金融市场随机波动: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4~10.

[13]肖明,陈嘉勇,李国俊.基于CiteSpace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66(6):91~97.

[14]杨良斌.关于科学计量学与可视化的若干问题探讨[J].情报杂志,2012,31(4):1~4.

[15]周金侠.基于CiteSpaceII的信息可视化文献的量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1,29(1):98~103.

[16]李运景,侯汉青.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J].情报学报,2007,26(2):301~308.

[17]赵蓉英,王静.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1,139(1):88~94.

[18]Chen C.The 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2004:5303~5310.

[19]Chen C.CiteSpace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20]Bederson B,Shneideman B.The craft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readings and reflections[M].San Franciso: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2003,(1):44~54.

[21]刘则渊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4~56. WajKtODHyLCljLAn0BKNCovKFGSXTql74POj3RC32i0xynlm+HQhe3GPVwsTb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