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写作方法为依托,培养学生思维
——“论述类作文修改课”教学反思

一、以图尔敏论证模型为指导,训练学生思维。

现在许多中学生写作文喜欢用繁复的、华丽的、诗意的材料,自以为这是好作文的标准,会为文章增色,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如果文章表意不明、思路混乱,华丽的语言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这正表明了写作者思维逻辑混乱、思想匮乏。

学生作文表现出的逻辑混乱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造成的,也与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课程设计有关。教育学家张志公曾经撰文:“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一些比较重视教学的高中和师范学校,专门开设过逻辑课,大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四十年代以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普通中等学校以及中等师范学校,不再专门开设逻辑课,就连一般的高等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也没有普遍地设置逻辑课程。这样使得一般受教育的人,渐渐对于逻辑愈来愈生疏。这是不妥当的。”不妥之处表现为交流方式上更多地诉诸暴力、诉诸情感、缺乏理性等。所以普及逻辑常识,对造就一个民主的、理性的社会至关重要。青少年时期是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期,这时期认知能力的提升会引起思维的改善,但个体在这个时期如果没有获得扎实的技能,思维的潜能不大可能得到挖掘并发展成熟。

2016年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能力等。其中重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清晰”和“批判质疑”能力。可见无论从培养人的角度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件重要也很迫切的事情。具体到语文学科,在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中,在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渗透思维教学应该是这一阶段的重点。然而由于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在高中阶段系统地讲逻辑有较大的困难,采用一种比较简便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现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训练思维方法是图尔敏的论证模型。其模型包含数据(data,D)、支撑(backing,B)、理据(warrant,W)、限定词(qualifier,Q)、反驳条件(rebuttal,R)和结论(cliam,C)等六个基本要素。论证的基本过程是:数据和支撑共同构成了理据,在接受了反驳条件的反驳之后,经过限定词,使结论得以成立。这个模式的特点是:首先需要以事实为依据,判决不能是虚假或虚构的事实;其次必须符合形式逻辑,判决不应与形式逻辑相冲突,必须是合理的;再次必须时刻怀疑原有理据,努力克服原有理据造成的偏见和束缚。

此模型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很有帮助,在今后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我将持续采用此模型比较系统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论据的使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反驳条件五个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需要强调的是反驳条件的训练将时时渗透在前四项训练的过程中,因为此项训练不仅仅是认知技巧的提升,更是人格培养的重要环节,而人格的培养又是一个漫长的浸润过程。这次论述类作文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反思能力。之所以把这两点作为此次作文修改课的重点是基于以下学情。

前6个学时进行了陶渊明专题学习,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对陶渊明有了进一步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学生写了“我之评价陶渊明”的论文,进行了组内互评,并进一步修改了自己的论文。但论文水平差异比较大,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可信度、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提高。为了提高论文的可信度,第一节课作文修改课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在如何合理运用论据方面进行了班级范围的探讨。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水平,本节课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观点的比较来拓宽认识的广度,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对反面观点的探讨(理解的广度往往通过知识领域之间所做的比较得到显示)。第三节课将探讨如何提高认识的深度。这三节课互为依托,层层递进。

二、通过反驳条件的运用,拓宽文章视野,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包容异见的人格。

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要考虑反对方的意见:或者接纳反方意见,或者反驳反方观点等。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呢?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掌握一种习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包容意见的人格。

学生作文的问题表现为思路狭窄,看问题主观、片面,缺少辩证地分析。改变这一现象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图尔敏论证模型中“反驳条件”,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分析、论证反对方的意见。运用这种写作技巧,增加写作视角,拓宽文章视野,能丰富文章内容,提升写作水平。通过多次实验,运用“反驳条件”是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符合国际课程高水平写作标准的要求。国际IB课程高等级写作水平4要求“对反面主张进行探讨”,水平5有更要的要求“对反面主张进行了广泛地探索,并得出了启示”。此次作文教学用水平4和水平5的标准训练学生,学生在习作中分析、论证了反方意见,写作水平切实得到了提高。

下文是学生成功采用图尔敏论证模型中“反驳条件”后的习作。

有的人说陶的归隐是要在乱世中保持自我的贞洁,这我并不否定,也并不能说他这样就是错误的,只能说这是不够好的。他是黑暗之中少有的一点光亮,陶做的,仅仅是竭力保持这一点光亮不会熄灭,这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境界,可以做到这一点已经和不容易了。但我认为在这之上还是有一层境界的,就是用这一点微不足道的光亮去影响整个黑暗,尽管可能无法照亮整个世界,但使周围的空间变得明亮却并不困难。可惜陶还是选择了前者。

可同样是碰到奸佞的小人,也同样是碰到人生中的重大抉择,苏轼的选择和陶的却很不一样。经历了乌台诗案与无数次被贬,苏轼总是能够以乐观的心态来看待社会。拿破仑说过:“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而苏轼恰恰就是这样有一个人,他虽也几次居于自然,却是因为被贬,可皇帝一下召,他总是能够重新为官,而也不管官职多么卑微,他总是能干出一番成就,譬如修建苏堤。我们可以认为,苏轼便是基本上做到自我实现的第二层境界了。(高二5班郑润石)

杜威说:“反对是最好的事体,是进步的表示。愈加反对,思想便更加进步。”一言以蔽之,反对是促人思想进步的。为什么呢?第一,运用反驳条件规范思维可以让我们获得诚实的知识。诚实的知识就是只认知识、不认利害关系,承认自己的错误,更承认仇敌的正确。这样能开阔视野,获得真实的知识,同时更能发展思维,弄清事物的本质,使思想更趋成熟。第二,运用反驳条件规范思维可以让我们学会反思,促进思想的进步,完善自我人格。因为考虑反对意见,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促进思维全面思考问题,同时在道德上能促进我们养成容纳反对意见的态度和习惯,形成同理心,完善自我人格,促进自己的幸福和社会的平和发展。这就是说方法的变换能引起思想的革新。

以前的作文教学中不强调要考虑反对方意见。不考虑反对意见会养成我见、成见的态度,或者盲从、呆板的习惯,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学生运用考虑反对意见这种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也能促进反思能力的形成,潜移默化地促进容纳异见的品格的养成。

三、通过比较法的运用,训练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创造力。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比较的方法。比较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在陶渊明与杜甫、苏轼、老舍的比较中,学生们看到了这些著名文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澄清了认识;更主要的是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学到了人物分析的方法,探究人物命运与人物成就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如何对待人生奠定了一点理性思考的基础。

学生在运用比较法的时候,既学到写作技巧,还分析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理清此事物与其他相关事物的关系,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了理性思维的态度,纠正了主观臆断做法。可见方法的重要性不仅在得到一个学习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对待事物的理性的态度和精神。

此种方法的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远距离联想可以培养创造力。创造性思考是将联想得到的元素重新整合的过程。重新组合的这些元素相互之间联想的距离越远,这个过程中思维的能力或者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更具有较高的创造力。运用比较法,将表面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就是把距离较远的事物通过联想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重组的过程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表象中抽象出本质的能力,从而培养创造力。

下文就是学生成功运用远距离联想探求事物本质,培养创造力的示例。

坦白地讲,当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从未好好想过陶渊明和老舍有什么相同点,甚至是相似的地方——除了生在同一片大陆上,无论是时代、观念、追求还有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不同的——然而现在我却不这么认为了。陶渊明、老舍、甚至是屈原、茨威格都有他们相似的地方——悲剧的命运。(高二5班 周尔澄)

如果只学技巧而不懂得背后的意义,结果就很危险。借助杜威评论科技对东西方影响的一段话,可以让我们有所启发。他说:“西洋科学发展以后,在物质方面所受的坏影响较东方为少。因为他们能把物质的变迁与科学态度的变迁同时并进,在思想精神方面可以有此一层保障,所以虽然也受点科学文明的坏处,而能同时受其好处。东方则只要人家的结果,对于科学的态度不稍变更,故不能得她们抵抗坏影响的一层保障,结果非常危险。”如果我们只教技巧,不能让学生明了技巧背后的思维方法的意义,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皮毛,而通过比较以澄清思维,获得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其危害就是学生逻辑思维不仅不能得到发展,还学会了做表面文章的坏习惯。

总之,在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教技巧为依托,搭建起学生与思维之间的桥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庞秀卿/文

附录:

图1图尔敏论证模型

表格1

表格2

表格3

表格4

表格5理解的广度 JW+K40z24bN4CFH6JJrwW4PVhB4mTjhTWVmavlQVTK4Em+DKceBJHwfDqWleuwm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