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广东省茂名高州市的一个小村庄——旺罗村。它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北纬 21 度左右,属于亚热带地区,有着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水资源,因此我的家乡主要发展农业。种植业也可谓是我老家的一项支柱产业,因种植的水果种类繁多且十分可口。我的家乡享有“全国水果第一市”“水果之乡”的美称,种植的热带水果有荔枝、龙眼、阳桃、黄皮、香蕉等(如图 1)。村庄距离高州市市区 23.5 公里,至市区的交通方式大多数为私家车、摩托车或从高州市汽车总站发出的大巴车。市中心与乡下的氛围相比,市区更加热闹繁华。因此,即使要花上较长的时间才能到市区,也有许多人愿意出行。
我的村庄是一个单姓村,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姓祝,因此我的村庄是一个有着亲密血缘的大家族。村庄辖 11 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 738 户,人口 3191 人。全村面积 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253 亩。旺罗村中大多数人家都在村里承包了耕地,种植水稻及水果蔬菜,养殖鸡、鸭、鹅、猪、牛等家禽牲畜,因此对市区和外省进行商品(水果、蔬菜、家禽)销售是村庄人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拥有着族谱的村庄渗透着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故事与文化,这使我热爱着村庄这股神秘并细细品味其中。
虽然我来自广东,但由于我的父母常年在天津做生意,所以 6 岁开始我就跟随父母到了天津。回到老家生活的时间少之又少,大概一年也就一次到两次,虽然距离老家的路程远了,但这更激发了我对“老家”这个词的渴望与理解。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感受最深的大概就是北方的雾霾。而在北方雾霾盛行的时候,家乡却是晴空万里,我恰恰也是最爱这一点。回到老家,我总是会早起去爬山,呼吸新鲜空气,当我慢悠悠地走在山间,听着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微风轻轻吹过,是那样的安逸,仿佛放下了在城市里的喧嚣和压力,静静地感受田园生活,好不惬意。
记得每次踏上回老家的道路时,我的心情总是随着我在高速上看到老家的房子由小变大而越来越紧张和雀跃。走进乡间小路,鸡鸭在小路间散步。当我闻到老家特有的泥土的香味,看到熟悉的邻居脸上朴素亲和的微笑,听到他们说“回来啦”的问候时,我的心里总有一丝激动。不断感叹着又回到了那片朴实而又熟悉的土地,这是一种归属感,是我在天津所感受不到的归属感。
有许多人曾问我:“你是喜欢待在老家还是待在天津?”我想说天津的生活固然丰富多彩,但其实我更喜欢回到乡下体会养鸡、种菜的田园生活。老家的房子一般都是打开大门,就是一个小院,我家也不例外。乡下的院中到处都是爷爷养的鸡鸭的身影,小院的一侧是奶奶的菜园,家里吃的每顿菜都是奶奶每天从菜园子里摘的,新鲜十足。这般自给自足的生活岂不快哉?
由于我长期在天津读书,回到老家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一年大概就一次,那便是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各户人家外出打工的子女们都从城市赶回乡村陪伴家人过年。家里的老人们为了表达欢喜,又是宰鸡又是宰鸭,好似沉静了一年的小村庄一下子变得有生气了。乡下的风俗习惯比较多且又特殊,比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节(图 2):“灶王爷”,又叫敬“灶君”,所以也叫灶君节。这天习俗也叫“小年晚”。家家户户都备以果品、甜品,祭祀灶君,请灶君尝各种祭祀食品,供奉他吃足喝饱。人们用各色果品、甜品供奉“灶君”,主要是感谢他一年来对自己一家的关照,日子过得平安,生活过得富足,祈求灶君保佑来年丰衣足食。然后送其升天,让他上天界向玉皇述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求来年合家平安。正月初一早上请回灶君,流行这种说法:“腊月二十三日去,新春初一五更来。”请回灶君,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多关照,虔诚之至,大有可感动神灵之观。祭祀灶君之后,人们便开始大搞厨房卫生。把所有的碗筷清洗、镬头清垢(镬底灰)、擦拭灶头、厨具等,把一切不干净的东西清除,如有新添置的厨房用具也一并放置整齐。搞完清洁卫生后,有的还煮糖粥来吃,寓意生活甜甜蜜蜜,日子过得比蜜甜。春节期间忌扫地,人们在除夕前搞完卫生后就要把扫把藏好,就是忌讳年初一这天会像平时那样习惯拿扫把扫地;初一初二禁扫地,也忌往外倒水、扫地,会把家里的钱财往外赶;初三起,才能扫地;办喜宴的红包问题,高州的大部分地区,办喜宴者对自己喜宴的支出是要负全责的。当事人对亲朋送来的封包,只是撕开个小角,表示已“心领”,就原封不动地退回给亲朋了,来赴宴的亲朋是一点负担也没有。
年初时,全家老小要上山拜神祭祖,来祈求今年的平安与幸福。拜神祭祖的路途十分遥远且行走艰难,挑着祭品的沉重扁担压在肩膀上,但这些并不影响大家为家人祈求平安的心。于是庙宇在美景的相伴下和孩子大人们的逗笑中不知不觉就到了。
年过完后,大概 2 月份老家的传统活动年例就要开始了。年例即每年每个村落里的每一家都要连续几天举行游神活动,并做丰盛的菜肴,邀请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到家里吃饭,家里富裕的人家还会请龙狮队和戏班子到家中热闹一番。这是村里最盛大的活动之一,往来的人不断,因此客人是一波又一波,菜也是不停地上。那几天是一个村庄中最忙碌的时候,但即使再忙,村里人也会互帮互助,比如亲戚较少的人家会到亲戚较多的人家,帮忙洗菜、做饭,招呼朋友,虽然活动累且烦琐,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有的都是温暖和感动(图 3、图 4)。
很多人都说乡下的生活是最无趣的,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老家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能够和泥土亲密接触。每次放假回乡我都会和亲戚们一起相约到田地里窑番薯(图 5)。同行的叔叔告诉我,窑番薯就是先在地里挖一个坑,将一块块干泥垒起来,露出洞口,将番薯放进坑里,用火将泥烧到火红之后,拿铲子把泥敲碎,让番薯在泥里面焐几分钟便可以吃了。届时番薯不仅有着本身的味道还掺杂着泥土的芳香,令人垂涎欲滴……
在老家可以感受在城市中感受不到的闲适生活和最原始的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与时代接轨。我的老家现在有着高高的楼房、水泥制的宽大的街道、修建好的水库……然而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东西在几年前我的老家是没有的,我的老家位于大山之间,进出较困难。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以及出于对村庄的热爱,我们村庄有些人士自发地组织起来,一步步完善村庄的设备,为村庄的未来走向做出了详尽的规划,并投诸实践。在实践中村里发生了不少矛盾,为了扩建道路需要占用一些村民的土地;为了安插路灯需要将一些村民的树砍了;为了能够付诸实践需要向村民们集资……但这些矛盾后来均被村民们想要村庄变得更好的决心冲淡了,而我也被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感动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村民们的齐心协力,我们的村庄已经改变了原来贫穷落后的面貌,开始发展服务业和水果种植业。如今,我的家乡还在进一步改变建设中,对于家乡的改变,可能许多人认为不值一提。但正是在这一些小小的变化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和谐地相处,学会了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学会了要为家乡的未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许这份力量不足以改变什么,但我相信大家共同的努力就一定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农村生活虽然简单,但我依然爱它,爱它的田园生活、新鲜空气和那淳朴乡音;爱它的自然、朴素以及“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景。
(图 1:各色各样的水果)
(图 2:祭灶节)
(图 3:亲朋好友过大年)
(图 4:亲朋好友过大年)
(图 5:乡间美食——窑番薯)
点评:文章逻辑清晰,语言优美,思路清晰。作者描绘了自己的老家——旺罗村。虽然从很小便远离家乡和父母一起去了天津,但是他对家乡却有着浓厚的感情。那独特的乡土气息、叫起我们的鸡鸣,还有那古朴的乡村小屋和那隔壁奶奶的无公害蔬菜都是作者所怀念的。尽管家乡因为促进经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曾经美好的记忆依旧保存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