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唯有乡愁不曾闲(那山那水那家人)

张晓椰

席慕蓉曾经写过一首关于乡愁的诗——《乡愁》。

诗中这样写道: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我虽不能说是在离家千里的地方读书。但乡愁没有距离之分,此时的我也在思念我的家乡。

我叫张晓椰,出生在一个偏僻但不失美丽的小农场——海南省屯昌县晨星农场。它创建于 1958 年,至今为止也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地方了。它位于屯昌县的西北部,距离县城19 公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农场东西横距9.8 公里,南北纵长 9.7 公里。总面积 91831 亩,总人口 8727 人。

农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农场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多种经济迅速发展,使人们在脱贫的同时也逐步向全面小康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发展,贫困人口也在不断减少。人们的收入也能整体保持在一年两三万元的水平。全场地势高低起伏不平,道路婉转崎岖。但是随着农场的发展,现如今农场的道路也基本都是水泥路。水泥路覆盖率高达90%。道路畅通无阻。

农场的发展空间比较狭小,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出去闯荡。已经在农场奋斗过半辈子的中青年人便留在这里。因此也形成了以中青年人为主,年轻人和小孩为辅,以及部分在农场养老的老年人的人口格局。而且我们农场的所在地,也是当年琼崖纵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也正是有着这样的一段历史,在它的熏陶下,身为晨星人的我,也养成了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的高尚情操和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对海南来说,我所在的地方真的是小的可以用弹丸之地来形容。用我自己的话来形容我们农场,“就是一个缺了口的小圆”。但那又如何,在我的心里,它依然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我喜欢我们农场的名字——“晨星”。它象征着朝阳,迎接着太阳。而我则在“晨星”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我对家乡也同样是这样的感受。在我来大学的前一天拍了我家的夜空。那时天还刚刚蒙蒙亮,而月亮却不想回去休息,依然挂在空中。此时便形成了天上一个月亮,地上一个“月亮”的美景。

在我们那儿,房屋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街道上的商铺房,都是楼房;一种是农村自家盖的房,以前盖的是瓦房;再一种是国家分配的房子。而我家的房子是国家分配的,我们的邻居也是十几年的老邻居了。大家经常在一起聊天。每当吃过晚饭后,大家也都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每个人的脸庞,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一种叫幸福的笑容。而我最喜欢的则是一家有好吃的,便会拿出来一起分享。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跟邻居家的一个大姐姐去河里捉螃蟹,回来后大家便一起做螃蟹。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你家出锅、我家拿油,小孩洗蟹、大人点火,大家其乐融融。这样的感觉是现在小区居民楼里所无法体会的。虽然我们住不起高楼大厦,但是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快乐却是住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很难有的。而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也成为了一个乐观向上、乐于助人、学会分享以及友善待人的人。现在我的耳边还能响起邻居那爱吃饺子的爷爷奶奶剁肉时的声音,邻居小朋友的打闹声以及阿姨的训斥声,爸妈斗嘴时用的乡音。以前觉得嘈杂,然而现在却觉得那么悦耳。因为我发现,那是家的声音……

农场的生活没有大城市的快节奏,一切都那么舒缓。最喜欢每天早晨起来就伸起一个懒腰,呼吸着最清新的空气,耳边传来阵阵银铃般的鸟叫。这是我在海口都很难感受到的。

记忆中的河流,还是那么清澈,人们还是那么勤劳。人们的劳动工具也由铁犁牛耕变成了现代化的机械,但人们的勤劳度没有减少。这样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发展,祖国在一天天变得强大。而这更让我坚信祖国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变得更好,而我能做的则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犹记得小时候的我与一群小伙伴在这儿嬉戏打闹,还想再吃一次与邻居姐姐一起抓的螃蟹。而我也明白了什么叫作“不做异乡人,不知故土亲”。

现在回头去看我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还是那么美丽。我们那儿虽然小,但对于教育的重视度还是很高的。而我的小学在我心中是最美丽的。站在门口,校道两旁的龙舟花绽放得十分红火。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上面写着邓小平爷爷的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耳边也传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校园一角的竹林也依然挺拔。

在这里,我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更多的是如何做人。在我的印象中,三年级的英语老师是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在上三年级时,因为种种原因,家里很困难。但好在是九年义务教育,有次学校让买一套资料,但价钱对于当时的我家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天文数字。在向父母提出时,他们虽然嘴上说着买,但我还是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们脸上的愁容。但我的英语老师知道后,她二话不说,便提出她帮我出钱买这套资料。这一下把我给吓呆了,天哪!也许那套资料对她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多么珍贵。虽然我再三推辞,但她还是依然买了那套资料给我。她说:“我知道你特别需要这份资料。但你不用担心,你只要好好学习就是了。你记住,知识是无价的!”这段话也给了我不小的震撼。至今,我仍然把那套资料保存得很好。而我也学会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可能对我们是一件小事,但也许对别人来说是一次机会。通过这件事,我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我很感谢那位英语老师。

在农场,当然要以农业生产为主题。且这里又是海南,所以在我们农场,很多人的经济收入来源都是靠橡胶生产。所以晨星农场是一个以种植橡胶为主的国营农业企业,肩负着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输送橡胶原料的重任。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割胶。

很多人以为割胶就是拿着胶刀,对着树木捅就行了。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它是割开橡胶树的外皮和韧皮,使胶乳流出来。方法如下:下刀:左手腕用力,右手食指稳定胶刀,刀向内倾斜插入树皮,然后轻快地向前挑出;行刀:拿稳刀后要准确地一刀接一刀地在树上割出四方皮;收刀:把手稍放低,同时右脚紧跟上半步,并稍转身,面对橡胶树,把刀向外刮出,整齐完成收刀。割胶刀法还分为阴刀和阳刀,阴刀是用胶刀从下往上割,用阴刀的刀法割出来的被称为阴线,阳刀是用胶刀从上往下割,用阳刀的刀法割出来的被称为阳线。割胶一定要是晚上才能割,因为白天太阳大,在阳光的照射下,胶水便很难流出。而且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割胶的时间就会延迟。因为下雨会使树木潮湿,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割,会导致胶水的流出量减少和胶水质量不好。

割胶需要很大的勇气,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必须要凌晨两点左右起床去山上的树林里工作。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恐惧的。可是很多人为了生计,却又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但是当你去收胶水时看到那一滴滴奶白色的胶水从树口里窜出来跳向胶杯时,心情相当愉悦,因为那是收获的喜悦。但是近几年橡胶价格的连年下跌,农场效益也有所减少。这让人们不得不为生存另寻出路。比如加重对副业的投资,种植水稻、槟榔、经济树木以及一些人会承包鱼塘养鱼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我也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只有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个人认为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形容一个地方的特产。一个地方的特产也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标志性物品。所以,在我们那同样也有着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产,白石头、水晶和黑猪。但是它们三者却有着不同的命运。首先是白石头,它的名字其实叫银岭山,坐落于我们农场八队。银岭山海拔约三百米,底宽顶尖,东有低山叫尖石岭,西有小峦,南北为坡地。附近有双冠岭和加宋岭。其向阳的一面全是裸石峭壁,由于富含锌、银等矿物质,石呈银色,故名银岭。每当旭日升起,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璀璨。在 20 世纪 80年代有专家学者来考究过,银岭山是一种特殊玻璃的原材料,很有利用价值。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问题,它未得到开采。直到现在它仍然在那里屹立着,未得到利用。不过会有人因为它的颜色慕名而来。但是水晶和黑猪的命运就很好了。在海南国际欢乐节在屯昌举办后,水晶和黑猪就正式成为我们那儿的一个重要标志,只要一提到屯昌,就是水晶和黑猪。

在我们那儿,还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而我本人也很有幸听到了亲身经历者的述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风华正茂的广东知青,他们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了海南,来到了屯昌,来到了我们农场。他们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辛劳地开垦着这片土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 1970 年 10 月 17 日的凌晨,我们农场的养猪连受到了强台风的袭击。由于该连建设在低洼处,而连续的暴雨又不停地冲刷着猪圈。不久又有山洪暴发,很快就淹没了整个营房。养猪连的很多人都是从各个连队调来的优秀知青,许多又都是女性,面对这次强台风,面对这个上天给她们的考验,她们没有退缩,她们没有害怕,而是奋勇向前。她们手挽着手,奋力抗争,与洪水拼搏了一个多小时。然而有时候人类在天灾人祸面前又是那么的渺小,且又都是女性。当时的风雨很大,水流又急。有 22 个人不幸被洪水冲走,这场台风一下子带去了 22 个人的生命。灾害是无情的,但是那 22 个优秀知青留下的故事却是有血有肉的。每每想到这个故事,我的眼睛里就不由自主地有泪水在打转。这个故事在我们那儿传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但是她们的故事、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我也被这个故事深深折服。同时更在她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她们的勇敢、拼搏、奋力向前等,都是我们“晨星”人所不能忘却,所要学习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晨星农场。它见证了我的成长,而我也看见了它的发展。希望它能像它的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向着晨星,蓬勃发展……夜也深了,我的脑海里又闪过关于家乡的一幕幕场景,是那么美丽,那么让人无法忘却……

点评:文章主题鲜明,语言流畅,用词准确。作者描述了家乡的事物、人,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喜爱之情。家乡的人以及那些流传着的故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塑造着晨星人民的美好品质,塑造着作者的“三观”。家乡的一幕幕,都不停地在我们脑海中交替出现。离家的游子总是会有思乡情结,怀念家乡的种种,尽管有忧伤有快乐,那都是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 XXNca1k7rlGEpZ3ws8cDbH78A46JsI3sZtWx4vEDwhbaLOQDVFXYXs2oFfiObl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