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清朝时期

(一)传承人

采访“凤秧歌”老艺人吕来鱼 说:“凤秧歌”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出生的老艺人李正环,据说当时从安徽凤阳来了一个住店逃难的人,由于没有车接送所以在北贾村住下,临走时把一些艺术留下来,李正环通过这些简单的步伐和动律进行改编和发展,成了现在的“凤秧歌”。李正环(男,农民,1867年生,祖居原平县原平镇东营村,后迁北贾村,)从小热爱秧歌,又是秧歌的男主角。为了后继有人,伙同他的秧歌迷三叔大人,又精心培育了两个儿子,即大儿子李茂盛和二儿子李二俊。李茂盛和李二俊,对于“凤秧歌”的一度鼎盛,都是有口皆碑,业绩骄人。“李茂盛生于1887年,青年时就是当地的才子,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经史子集均有很深的造诣。茂盛才思敏捷、能歌能舞、能编能演,看到什么即能编出富有韵味的诗歌及顺口溜,他所编的小调琅琅上口,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最擅长的是现编现演,有‘脱口秀’的功夫。后来成为戏曲名角,艺名叫‘北贾丑’。曾与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小电灯’等同台献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是原平戏班的一个班主。主要作品有《晋军抢粮》、《血海深仇》等” ,对“凤秧歌”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二)表演形式

经调查采访老艺人,了解到“凤秧歌”是由李正环将当地盛名的“踩圈秧歌”和安徽凤阳来的人留下的一些艺术相融合才慢慢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北贾“凤秧歌”,又据“凤秧歌”三、四代传人(孙媳李彩鱼,曾孙媳苏补鱼)说:“凤秧歌”历史并不久,清末才出现。有踩街,踩圈形式的秧歌,而轱辘秧歌就是轱辘戏,随着戏曲的盛行而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七十年代前最具农村市场。每逢节日、庙会等都会出来热闹。

(三)主要剧目

这一时期“凤秧歌”的剧目大多反映农民生活,有丰收的喜悦也有对统治阶级的反抗,表演时有唱有跳,但没有具体的舞蹈剧目名称,如李茂盛编的快板《晋军抢粮》。

(四)服饰道具

年代久远,艺人已故,且史书对于这一时期“凤秧歌”的记载也是只言片语,无从考证,只能从如今年长的老艺人口中得知一些当时的情况。据老艺人吕来鱼说清末“凤秧歌”初形成,当时李正环在甩帽时,由于当时帽上没有现在帽上的红绒球,帽上的竹圈甩不出去,后来李正环又在竹圈上加了用红布包住的一个石头,这才使帽子上竹圈甩得又远又长,且增加了帽子及舞蹈动作的美观。当时的帽子是用红纸把一个草帽完全包住,并且只能逆时针旋转。

女角的头饰是用红绸包住,外戴五彩绒球(黄、红、蓝)和三大三小梭彩(彩色纸折叠成的扇形),服饰便是各家穿的大褂腰系红绸。 4CtA/M72+9LaPliO1q+9sY5k4z1ssWdI9YrKGLqcBai4sMcOp1Jlan6U8rzQXb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