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原平“凤秧歌”的历史渊源

原平市,旧城崞县。因其境内有崞山,位于县城西北,大林乡南神头村北,崞县即以此山得名。原平地处山西北中部管涔山、五台山之间,位于东经112°17′~ 113°35′,北纬38°35′~ 39°09′之间,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州、定襄毗邻,北和代县、朔州接壤。全市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43公里,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8镇21乡,525个自然村,人口42万。

原平是晋北中部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是省城太原通往塞外的重要官道和交通枢纽。境内京原、北同蒲铁路在市区交汇,朔黄铁路和京原、大运等公路穿境而过,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市、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东西绵亘群山为历代之天然界域,阳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开阔地带,信息文化交流极为频繁。

据《原平县志》记载,秧歌为原平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早在清道光年间,辛章秧歌即闻名乡里。民初,上封、北贾、三吉、南王就、黄道、魏家庄的秧歌曾以诙谐有趣的台词,高亢委婉的曲调,受到邻村称道,频繁邀请。1934年(民国23年),三吉秧歌一年内曾到外村演出80多场。由于艺人拜师不同,流传地区不同、节目内容不同,原平秧歌又有着三种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表演形式,即踩圈秧歌、轱辘秧歌和“凤秧歌”。而西镇乡北贾村又正处在官道旁边,“凤秧歌”在此产生,可能吸收了南来北往的文化元素,最终积累而形成自成一体的民间艺术。

据现有的历史记载,“凤秧歌”可能产生于清初,后经历代民间艺人不断的加工完善,渐成今天这种比较成熟的地域文化景观。虽作为其中的文化瑰宝,但长久以来“凤秧歌”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渐重视,原平“凤秧歌”也跻身其中,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之对它的研究也渐渐增多。原平“凤秧歌”究竟源于何时,无从确切考证。

由于原平建县较晚,文献对原平“凤秧歌”的记载极为贫乏,时至今日对原平“凤秧歌”的起源尚无定论。即使在1991年出版的《原平县志》里对原平“凤秧歌”的起源也仅有这样的记载:“这种舞相传在宋代由安徽凤阳花鼓演变而来,故称‘凤秧歌’”。

此外,在其他县志中也有一些相关记载:光绪六年版《定襄县补志·卷十三·艺文·保泰条目疏》“禁卖艺,绝杂戏,驱流娼,可以杜欺罔而弭奸盗。卖艺,如舞拳棍、弄枪刀,耍艺……《凤秧歌》霸王鞭、莲花落之类,乡官概禁入村”。光绪八年原平续修《崞山志》第一卷《风俗》篇中记载:“元宵,乡村稍有灯火;城市则鳌山灯海,秧歌社火,角抵之戏,喧阗街巷……”。从上述两条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秧歌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其次,我们也可以看出凤秧歌不单单在原平,在邻县定襄也有一定影响,而且还受到当时官方的禁演之令。 B4rkdqLkRqG7a8Y/wx+0wVWLWlAcc90nSEp7vO4TfxpTKbhXz12O3yFf3OxTcg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