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研究成果综述

迄今为止,有关原平“凤秧歌”大致有以下研究成果:

《原平县志》(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23页简要提及原平“凤秧歌”与踩圈秧歌、轱辘秧歌的差异,并指出“凤秧歌”由安徽凤阳花鼓演变而来,经典剧目为《过大年》。原文:“在曲调、内容、曲目上,凤秧歌与踩圈、轱辘秧歌无多大的差异,只是演唱前的一段纯舞蹈表演,不论在演唱上、形式上都不相同。凤秧歌是一部分演员头戴附有竹圈的小帽,身背特制花鼓,而另一部分演员则手打特制小锣,与花鼓点配合协调,边扭边将帽上的竹圈晃前摆后,表演奇特别具一格。这种舞相传在宋代由安徽凤阳花鼓演变而来,故称‘凤秧歌’。1955年凤秧歌老艺人李二俊带领部分演员赴北京出席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以传统剧目《过大年》获得演出优秀奖。”

段友文在《富有特色的原平凤秧歌》(1995年1月第1版《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山西卷))一文中,简单介绍了原平“凤秧歌”的表演形式和起源,其中有关“凤秧歌”的起源,文中只提及“凤秧歌”起源于北宋末年,系安徽籍士兵因思乡之情而表演凤阳花鼓,当地群众争相学习,与当地的踩圈秧歌结合,“凤秧歌”因此产生。

白映文在《浅谈原平“凤秧歌”》(1997年06月第1版《论中国民间舞艺术——中国民间舞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集》)一文中除了介绍原平“凤秧歌”的起源外,与前面所不同的是作者白映文在此篇文章中还将原平“凤秧歌”和晋北地区较为流行的踢鼓子秧歌进行了对比。

刘恩伯,张世令,何健安在《汉族民间舞蹈介绍》(200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中根据《全国民间舞蹈调查表》,河北和山西两省有“凤秧歌”。此外再无其他相关论述。

潘鲁生在《民艺学概论》(2002年,山东教育出版社)中把“凤秧歌”列入“地秧歌”的范围,仅仅提及“凤秧歌”的名称。文中提到“地秧歌的样式、造型及表演形式更为多样,不同的地域其风格不同,各种角色分工、舞蹈造型、锣鼓音乐也区别较大,仅山东地区就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花鼓子、平调秧歌;山西的有凤秧歌、晋北踢鼓子秧歌、霍县秧歌、吕梁秧歌、伞秧歌、伞头秧歌等。”

庞进在《凤图腾》(2006年,中国和平出版社)中主要是从图腾崇拜的角度提及“凤秧歌”。原文“山西省的原平、文水,河北的衡水,北京的顺义等地,还流行一种名为‘凤秧歌’的民间歌舞,以原平的‘凤秧歌’最为出名。原平‘凤秧歌’大约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其得名一说是由安徽的凤阳花鼓演变而来,是凤阳花鼓与当地踩圈秧歌的结合;一说是源于此秧歌的表演道具——男角头上所戴的甩圈草帽的顶端缀有一个红绒球,颇似凤凰头上的红冠,谓之‘凤帽’故名。传统的原平‘凤秧歌’一般分为踩街、踩圈圈、开轱辘三大部分,男角以刚柔相济、大方洒脱的动作甩帽圈、打腰鼓,女角以婉转雅致、玲珑精巧的姿势打特制的小铜锣。其歌舞语言丰富,乡土气息浓郁,火爆、粗犷,又不乏细腻和优美。20世纪50年代,原平‘凤秧歌’《过大年》参加了全国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了优秀演出奖。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平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凤秧歌多次进行改革,使其从过去纯粹的街头节目逐步过渡到广场节目和舞台节目共存。服饰道具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由男演员表演甩帽圈,打腰鼓,现改为女演员甩帽圈,并以手舞腕饰代替打小铜锣。同时还添加以烟火、灯光等效果。”显而易见,此处论述虽从图腾着眼,但在具体论述中却几乎没有论及“凤秧歌”中的图腾崇拜。

能够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相关论文大致有:王帅发表于《黄河之声》的《浅论凤秧歌的艺术特征》(2010-3),简单论述了“凤秧歌”的起源、表演形式、风格特色;沈轶发表于《大舞台》的《原平凤秧歌的传承与发展》(2010-06-20)主要从起源、艺术风格及其特点、主要价值、发展现状进行论述;乔小云发表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的《浅谈原平凤秧歌的审美特征与价值》(2010-11-28)则是从审美特征的角度阐述;王九筛,顾小英,史莉丽发表于《舞蹈》的《从广场文化到舞台作品——对山西民间歌舞“凤秧歌”的继承与变革》(2009-06-01)主要以获奖剧目《秧歌情》为切入点论述山西民间歌舞的继承与变革;王丽霞,顾小英发表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原平“凤秧歌”的文化解读》(2012-04-30)着重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解读;杨慧敏发表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原平凤秧歌初探》一文概括性地论述了凤秧歌的历史传承与变迁(2008-09-28);顾小英发表于《黄河之声》的《“霍县秧歌”与“凤秧歌”之比较》(2012-01-08)从多个角度对二者比较研究;其余散见于报纸的一些相关报道,如牛凤荣发表于《今日山西》的《繁荣“凤秧歌”民间艺术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2004-02-29);王改瑛发表于《忻州日报》的《众专家云集原平为传承创新“凤秧歌”献策》(2009-09-06);杨晋生发表于《山西日报》的《原平凤秧歌》(2004-10-26);黄婧发表于《中国联合商报》的《山西原平凤秧歌舞起文化经济》(2011-12-05);田雷发表于《忻州日报》的《原平凤秧歌角逐全国“群星奖”》(2010-04-25)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原平凤秧歌的起源、表演形式、传承发展、继承变革等作了较为简单的报道。

程秀亨在《漫话北贾凤秧歌》(《原平文史资料》第9辑)非常详细地论述了“凤秧歌”与踩圈秧歌、轱辘秧歌的渊源关系,文章明确提出“凤秧歌”系安徽凤阳传来,与当地的踩圈秧歌结合而成。

综上所述,对原平“凤秧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虽然有关原平“凤秧歌”的起源至今仍众说纷纭,但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说,主要有四种说法:历史典故说、道具说、派生说、自娱说。

(二)表演形式。研究者大多对独特的竹圈甩帽感兴趣,因此竹圈甩帽及其丰富多彩的动作便成了研究者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三)艺术特色。主要指男角阳刚、女角柔美的风格特色。

(四)其他。其次对文化内涵、传承发展以及经典剧目等也有较少研究。

从以上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凤秧歌”的名称不止属于原平凤秧歌独有,但不可否认的是原平“凤秧歌”在其中最具代表,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本书所研究的特指山西原平“凤秧歌”。 s66MtmDcSF1//V8g/epdXz2U5RfKn3nAk5xAkqPa1kkrCUfV7fo7N01g5xAyYP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