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刚柔相济的舞蹈风格

北方各种秧歌舞蹈虽然风格各异,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即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统一。内容上基本都是对土地、对上苍、对天道、对人性等自然规律认识的反射,是日常生活的常态在舞蹈文化传承中的积淀。形式上,基本也都是集体功利仪式和自娱性消遣行为,多数是一些农耕祈祷仪式、丰收庆典仪式、农耕经验传承仪式、生活习俗传承,以及农闲时的娱乐的自娱行为;在演出形式上,一般表演形式都有大场、小场、后场三个部分;在舞蹈节奏上基本都是比较注重上身和脚下的和谐统一。在舞蹈的审美方面都非常注重“情”与“态”的把握与协调统一,较少地受到传统的思维模式的限制。

中国民间舞蹈的特有风格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典型显现,是艺术的折光和反映。从整体上讲,中国民间舞蹈的风格分为“农业文化”的舞蹈风格和“牧业文化”的舞蹈风格。前者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辐射型农业文化区域,河流交错,土地肥沃,适宜农耕。世世代代聚居于中原的汉族及散居于绵亘数千里丛山峻岭的少数民族,在此安居乐业。

对以农为业的民族来说,土地是命根子。最具魅力的莫过于粮食的收获,他们总是精心地耕种,密切地关注农作物的生长,祈望获得丰硕的收成。“农耕民族在舞蹈时,他们的双足结合着地面,甚至身体在进行移动时也是重心下坠。跳跃更是为了使双足用力踏在地上”。这种特定劳动中的俯首、含脚、屈膝、动作幅度小等等惯性动态,一旦凝聚于舞蹈中,这种舞蹈必定具有农业劳动中的动律特征,动作空间小,情感含蓄内在,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型舞蹈。

游弋于北方草原或虽已定居历史上曾经以放牧为生的民族,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广袤草原上,陶冶出草原般宽阔的胸怀。舞蹈表现在马背上极目四望、昂首挺胸的骑士雄姿,显露出豁达开朗、雍容大度的草原民族气质,与“农业文化”舞蹈风格相比,“牧业文化”的舞蹈风格是“大写意”式的、偏重于追求欢乐明快、尽情尽兴的情感宣泄。在群集的场合中,人们总以舞蹈助兴。

原平“凤秧歌”地处晋北,是中原通往塞外的交通要道,因此“凤秧歌”具有两种舞蹈风格的兼容性,艺术形式适应性能强、功能多样。“过街”时以轻盈舒缓的舞蹈见长,踩圈时以热烈欢快的情绪取胜,演唱时有群有双,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以舞为伴,表演形式具有雅俗共赏综合性强的明显特征,综合表演能寓教于乐,有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符合当地民众的审美标准。如男角头上竹圈每拍“逆时针”平绕一周,动力是以脊柱为轴心,脖力微梗,头部和脚底同时使劲,所以看起来轻缓,十分洒脱大方,表演难度大,阳刚之气尽显,但不失温柔之美。 hKh8ZcKbAhmz0OFjMWX+M7J1vIaV5E/LS1WLFrntQMlgkccxXf+xo+eGxewp1W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