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百花齐放的剧目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凤秧歌这种有故事情节的歌舞类节目,被誉为“真正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民间艺术”。凤秧歌的节目有反映农民日常生活的如《过大年》、《过小年》等;有反映日常生产的《大麦》、《看田》、《偷蒜》、《秋收》等;有描写自然风景的如《思乡八景》、《县城赶十三》等;有弘扬忠孝的《卧病》、《上寿》等;有劝善戒恶的《洋烟鬼》、《观灯》、《点灯山》等;有揭露农民凄惨生活的如《下四川》、《走口外》等;有歌颂爱情的如《祝英台下山》、《秃子弄洞房》、《怀胎》、《做满月》等;有赞扬历史人物的如《五郎下山保太祖》;也有除恶反暴的《白茂林卖画》等;还有歌颂现代生活的《卖余粮》;及《担货郎》、《五峰山赶会》、《大姑娘访汉》、《住娘家》等等,至今收集的节目达50多个。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反映内容。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必然产生出多样性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必然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必然是在人民群众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凤秧歌”这种艺术形式一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就必然在人民群众中发展,体现这种艺术发展的莫过于这种艺术剧目的多样性。这些节目的内容生动,亲切感人,既有昔日的辛酸,也有今日的甘甜,从各个方面真实细致地反映了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新时代给“凤秧歌”迎来了龙腾虎跃的变化,它不再是当作祈求和祭祀的工具,而成了表现人民奋发昂扬的精神和欢乐情绪的舞蹈。1955年,北贾村民间老艺人李二俊演唱的凤秧歌《过大年》节目,被选至山西省第二次民间艺术观摩大会进行演出,自此,一直在民间街头或广场表演的“凤秧歌”,首次登上了大雅之堂,并改变了“女角”男扮的传统习惯,开始有了第一代女演员,同年四月此节目又赴北京调演荣获优秀奖,受到时任文化部长陆定一同志的亲切接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凤秧歌”先后代表忻州地区参加了山西省“两会”一节、“中国五台山首届国际旅游月”、“春节精品节目展演”、省第三、四届广场艺术节等演出。2005年,“凤秧歌”参加了忻州市元宵节调演并获一等奖,还参加了“中国忻州摔跤节”演出和登上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2006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星光耀忻州》专场演出,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更加扩大了它的艺术魅力。2007年参加了元宵节和“五台圣境·五福忻州”县域形象展示活动。2008年,原平凤秧歌应邀参加了首届中国秧歌节获最佳表演奖,同年由忻州师范学院舞蹈系编排的《秧歌情》获得了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表演铜奖,获第四届华北五省市(区)舞蹈比赛青年专业组表演、创作二等奖。2010年,原平凤秧歌参加了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舞蹈大赛,在初赛复赛决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力克群雄,最终获得了广场舞类“群星奖”大奖,这是忻州市群众性文化精品节目首次闯入全国“群星奖”决赛圈,并且获得了大奖。《原平凤秧歌》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赞赏。

直到今天,“凤秧歌”剧目成百花齐放的盛世,它的内容丰富、情节多样,演出众多,受众面宽广宏大,进一步充分印证了“凤秧歌”传承至今的艺术魅力。“凤秧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经过不断地创新实践,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也因此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严格保护,这是我们的福音,更是我们的荣耀和骄傲,我们必须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UwJFgwmHQGlwNUqs1BrFZjTpQzWuDc9pABQXbJ38SoUzOjvhtkLZhcHKOBMCzrX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