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多种多样的服装道具

“凤秧歌”的服装道具新颖别致、丰富多彩。不同的人物配不同的服饰,持不同的道具,如男角武士打扮,头戴竹圈甩帽,身系腰鼓、双手执鼓槌。女角头戴彩色凤冠,身着彩衣,腰系彩绸,左手持小锣,右手持落槌。疯公子提襟、舞扇,身着长袍。丑婆手持扫帚,扮相似媒婆。野太医手摇响铃舞着蝇掸,头戴一顶高高的毡帽,身着灰色长袍。服饰和道具,增加了剧情的活力,突显了角色的个性特征,使整个节目活灵活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也在不断跟进,今日的服装绚丽多彩,可视性强。

“男角”都是武士打扮,身穿着有浮云图案的短上衣,身系腰鼓,头戴竹圈甩帽,帽子上盘绕着一个螺旋型的竹圈小帽(如图1)。“花鼓”斜挎于腰的左前侧;(向前的鼓面为正鼓面,向后的鼓面为反鼓面)“鼓槌”长20厘米,末端有一小绳环,垂红绸带。左手食指穿入鼓槌末端的绳环内,然后与其它四指捏住鼓槌,右手的小指穿入鼓槌末端的绳环内,然后与其它四指捏住鼓槌。使用的竹圈甩帽(如图2)“是用纸将托制成草帽形,或在原草帽的基础上重新加工。帽子成形后,将一根长约3米、宽约1厘米的竹条推刨成铜钱厚,浸于水中一至两日后,盘卷成圈用绳子缚牢,放入锅内煮沸三、四小时,取出凉干。去掉绳子便成为螺形的竹圈。竹圈末端约10克重的铜或铁片,或纸片,用红布包裹成乒乓球大小的红绒球一个缀于末梢,另一端用细铁丝捆扎在帽子上,帽壳内缝制两条带子,作为系带。”

“凤秧歌”舞蹈的独特之处,集中体现在男角所用的竹圈甩帽上,它在全国各民族舞蹈中独一无二。舞动时既要把帽子上富有弹性的竹圈甩出,还要围绕着身体转动,又要把腰间的花鼓敲响,腰、腿部还需和二者有机地配合。表演时腿部动律韧屈,上身前后荡漾,两臂击鼓要急缓相间,头部帽圈甩得要有张有弛,上下翻飞,伸缩自如,令人叫绝,竹圈上的绒球微微颤动,煞是好看。使之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放松自如,情趣盎然。

“女角”一般古代村姑模样打扮,拿着手锣(如图3),使用的“手锣”锣沿上有一小绳圈,左手食指插入“小锣”沿上的绳环内,然后拇指在“帮儿”里,其余四指在外握住锣边,锣面向内。“锣板”长15厘米,末端有一小绳环,系有红绸带尺许。右手四指(除小指)捏锣板的尾端,键头向上。女子头戴彩色凤冠,额顶插花,身着彩衣,手打特制的小铜锣,在击锣的过程中,头部与上身或仰或俯,两胯随之摆动,给人以收放合仰、扭捏之美感。旧时女子头上的凤冠是以彩色绒球、花纸折扇、彩绸构成的,衣服也简单质朴,没有今日的华丽。

“疯公子”左手提袍襟而敞怀,右手拿花扇。扇子的几种拿法:插秧扇,将扇子合住,右手拇指和食指夹扇,使扇轴的末端从中指内侧穿出。火炬扇,将扇子合住,右手满把握扇,扇直立,尤如举着火炬。孔雀开屏扇,将扇子打开,扇轴置于右手掌中、拇指、小指在前,其它三指在后夹扇。舞姿风流倜傥、前仰后俯、洒脱自如。

“野太医”手摇虎撑舞着蝇掸。当地称虎撑为“响环”。左手三指(食、中、无名指)插入环内,上下舞动。当地称拂尘为“蝇掸”。右手满把握掸把儿。随舞步左右甩动。舞姿夸张逗乐、前仰后俯。

丑婆手里拿一扫帚或烟袋(如图4)。扮相似媒婆、装扮夸张逗乐、服饰鲜艳。舞姿舒展,媚态可掬,自有一番美的意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道具也在不断跟进。从质地到款式,从图案到色彩,都在不断的变化。今日服饰的美仑美奂,不仅提升了凤秧歌艺术的视觉效果,更增强了凤秧歌的本体魅力。 Bq1n0+LlZO7Apwu/cmFerFuYJjGNXYb3eaRe2IQW983hZp1mUOa6ttIkqSCgxA8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