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秧歌的发展在清末至民国年间为鼎盛时期,“凤秧歌”在这一时期的传承人是传承谱系中属于家族传承的第二代传承人次子李二俊,生于1891年,1968年病故,享年77岁。李二俊自幼受父、兄影响,对于“凤秧歌”的舞、唱、表演样样精通,是“凤秧歌”的主要组织者、表演者和扶持者。1955年李二俊亲率北贾“凤秧歌”队到太原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观摩大会”,获锦旗一面。并同年四月赴京演出,李二俊由此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山西分会,并被选为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李二俊的演唱及表演粗犷豪放、富有激情,给人以特别的享受。他对“凤秧歌”的贡献最大。自李二俊始,“凤秧歌”得以发扬光大。以师传为主的第三四代传承人,他们为“凤秧歌”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苏孟眼,男,75岁,北贾村人,1947年师从老艺人李二俊学习“凤秧歌”,扮女角,善击鼓,是现在能够演唱轱辘秧歌各种小戏最多的人,他是北贾村“凤秧歌”主要的组织者。靳恩科,男,70岁,北贾村人,1955年,师从老艺人李二俊学习“凤秧歌”的各种乐器,扭秧歌、演唱都较突出,是现在能够制作凤帽的三个人之一。现一直参与北贾村“凤秧歌”的道具制作和排练活动。李彩鱼,女,70岁,北贾村人,是已故老艺人李二俊的养女,自小即从养父学习“凤秧歌”,1955年,曾随李二俊进京演出,擅长轱辘秧歌小戏的舞台表演。
这一时期“凤秧歌”的表演形式是过街,踩圈,开轱辘。“过街”时,以轻快舒缓见长,“踩圈”时,以热烈欢快取胜,演唱时有群有双,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以舞为伴。
过街,也称“踩街”或“过街秧歌”。主要用于街头行进和广场打场子时表演。前面由一个服饰自便的击镲者为整个秧歌队的指挥。提襟、舞扇的“疯公子”和摇着响环(即虎铮)舞着蝇掸的“野太医”领头,四至六对男、女角(青年)进行舞蹈。早期凤秧歌的扮演者都是男人,女角也是由男的化妆而来的。男女角排成几列队形,边扭边舞,交错向前,后面的男角是扬臂击鼓,头上戴甩圈,女角击打小锣,载歌载舞,虽然动作队形较为简单但是舞蹈的风格韵律特点却独具特色。
踩圈,是继“踩街”以后的定场表演,也就是当地人所称的“踩圈秧歌”。表演“踩圈秧歌”时,“踩街”所用的道具须全部休息。有演唱才能的男角扎块毛巾或是更换衣服均须扮成女装,因为踩圈秧歌中只有一个男角,其余基本都是女角,另有一个“丑婆”,一个“二小”。男角从始至终起着指挥和领唱的作用,因此,一个好的男角往往关系着演出的成败。踩圈秧歌是带演唱的有段程式性的舞蹈,即由一个拿扇子的男演员,往出点其他女演员与此同时进行“穿袍儿”“跌籽儿”的表演,然后跑场子如“掏八字”,“扭麻花”等,接着围圈演唱,边唱边扭。踩圈秧歌的演唱,一般是男唱女和,男女对唱,其表现手法是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类似表演唱的形式。
开轱辘,当地人简称“轱辘秧歌”、“出儿秧歌”,是以上演唱部分的继续。它有着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戏剧矛盾,构成了一出一出的民间小戏。有的就是从传统戏曲中截取的片段,如《血手印》《真假刘成金》等。经过老艺人们的整理编排,“凤秧歌”发展出这三种形式,完整了“凤秧歌”的体系。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是李二俊编排的《过大年》。歌词里有:这一联是“五谷大丰收”,另一联是“上岗下厨楼”。唱完凉菜唱热菜,一幅庆丰收过大年的欢乐景象呈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包饺子,鸡肉,鱼肉反映出人民生活的状况,得到了毛主席的嘉奖。这一时期老艺人根据唱词将“凤秧歌”编排成舞蹈参加了全国性的演出,并改变了女角男扮的传统。
男角(“过街”)头戴特制竹圈草帽,穿黑色无领白云图案的六堂衣,蓝色绸中式裤,黑色便鞋。
男角(“踩圈”)头戴白色毡帽,画八字眉眼,鼻上画白色石榴,戴鼻夹胡。内穿白色对襟袄、蓝彩裤,系腰带,外穿灰或棕色长袍至小腿。黑便鞋。
女角(“过街”、“踩圈”)用一条红绸包头于鬓两侧,下垂尺许,然后用黑丝或黑布做成长辫垂于脑后,外戴五个绒球(即红、白、黄色)称“彩记”,和三大三小的梭彩(即用彩色纸折叠成扇形)。身穿红或蓝、或绿短大襟袄和彩裤,腰系红绸带,脚穿彩鞋。
野太医:头戴凉帽,鼻夹八字胡。身穿棕色长袍,外披黑色披风,穿黑牛鼻子鞋。
疯公子:头戴蓝色小生巾。内穿黄色茶衣、彩裤,腰系丝绦,外穿蓝色褶子。穿黑便鞋。
丑婆:现将白麻系于头上,然后用约三厘米宽的黑带将白麻(意为白发)勒住,系于脑后挽髻。髻上插一朵黄花,一只小小的绣花鞋吊于其后,两耳吊红辣椒与萝卜片;在脸右画一个蜘蛛或蜈蚣,脸左画一只蝎子,嘴画成歪状,两颗大金门牙。穿灰色长大襟袄,黑色彩裤,左腋下也一块破手帕,右臀侧衬一个包袱。脚穿用硬纸片加长了的鞋。
二小:头梳一个朝天辫,眼睛画成一大一小,眉宇间点一大红点。穿彩色短对襟袄,中式裤,披云肩,腰系绸腰带,穿黑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