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写作教学的教材现状考察

现行中学写作教学必修部分尚无“法定”的分科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的写作教学安排,采用单元后编排的方式,把写作、口语、实践活动综合在一起编排,从其内容来看,是以主题训练为线索来编排的,文体是作为暗线来处理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高中教材的编排体系是按照三个系列来编排的,第一系列是相对独立编排,在每册设四个阅读单元、一个表达交流单元,每个单元设计四个写作专题,全套教材涉及写作训练内容为:

续表

第二个系列是在阅读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几十次应用性的笔记作文。第三个系列是在“梳理探究”里有几十次研究性作文。

语文出版社初中教材写作教学内容安排与口语分开,在每个单元同时出现,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写作专题,训练内容着重从应用性来考虑的,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文体大多都涉及。

语文出版社的新课标高中教材,在必修教材中,把写作放在每单元的阅读教材之后,一般是按照编排四篇阅读课文之后编排一个写作或说话练习。从下边中可以看出,写作的量是偏少的。训练的思路是以技法知识为主的。

苏教版新课标高中教材的写作内容也是编排在每个阅读单元之后的,分“写作观”“写作指导”“写作实践”。

从上述教材中,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者非常重视教学实际,尽量压缩写作教学时间,减轻写作教学负担,写作的分量显然比阅读要少得多,每学期仅六到八个专题写作训练任务,知识体系介绍非常简洁,训练指导非常概括。按照一般学校规定,这就是每学期应该重点进行的课内训练,俗称“大作文”的训练任务,至于真正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则有赖于“小作文”“周记”之类的写作训练,而这些训练则往往是无序的,“个性化”的。尽管教材的编者在阅读中的“研讨与练习”“梳理探究”等栏目里也涉及写作内容的安排,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这些写作教学内容往往因“时间关系”而被做了简略处理,课本规定的写作训练的地位往往显得更加轻微。造成实际上的“作文没有教材,一直只是阅读的附庸”

分析教材的写作部分,发现其训练序列、前后关联都有深刻系统的考虑,但因为是“散装”的,在教学实际中,这种“体系”性往往被教师忽视了。并且前一段时间有人批评教学讲“体系”性,写作教学就更是“自由而为”了,到底应该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都显得比较混沌。没有科学的序列的结果,是造成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甚至各年级的教学,有的不断反复,有的则被共同疏漏,造成学生写作素养严重残缺。

人民教育出版社曾经出版过几套写作教材,特别是1995年版全国重点中学写作教材和1998年版普通高级中学写作教材是很有探索价值的,遗憾的是,没有被广泛选用。

浙江省中语会2007年组织编写了一套《高中新课程作文实验教程》,按照苏教版教材逐板块编写,与阅读教材配套,按照“导语、孕育创意、唤醒自己、丰富自己、写作津梁、作文修改、文类简介、写作实践”等内容编写,构思颇有新意,内容多有可取之处,可惜并没有被作为教材被大量使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况且,这套教程的编写体例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苏教版教材按照人文主题来编排教材,在实践中引发的问题本身就很多,在一片欢迎声中迎来的这套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好,特别是在一时的理念灌输之后,人们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发现这种按照人文主题编排教材的方法很容易滑到语文“政治”化的窠臼,有偏离语文教学实际应该训练的方向的危险。就写作而言,按照这个人文主题来教学,实际训练什么,显得很凌乱。教学不能没有清晰的体系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生练来练去,要么重复,要么漏掉,终究还是一本糊涂账,这样的教学只能是低效的。

固然,写作教学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应该有较大的自主创造空间,但是,这是建立在教师自身具有写作思想体系的前提下的。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法定”的写作教学目标,缺少系统的写作教材,实际上就基本没有了写作教学体系。

与此相关的是没有法定的写作教学时间。几套单编的写作教材为什么没有被更多的学校接受,使用的范围极其有限?主要原因是写作教学没有法定的课时,没有单独的时间去教,因而教材也并不怎么能用得上。所以只好采取把阅读与写作笼统地安排在语文课时里的办法处理。

有三个现实问题导致实际上写作教学时间没有保障。一是阅读任务繁重,而阅读教学又一般总是被看作是“硬任务”,相应的写作教学是“软任务”。二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太重,教学管理要求又缺乏合理性。一般学校要求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教师多上一次作文课,就等于要牺牲一周的晚上业余时间。“全批全改”不是高考阅卷,不可能在一两分钟内完成一篇作文的批改。要写评语,要有的放矢;要改正学生作文的错误,必先读懂学生要说什么;要会改还需要思考怎么表达才好,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夫。若两周写一次作文,一个教师教两个班语文课,学生数按每班48人左右来算,一位教师要在一个月里面“全批全改”近200篇文章,至少相当于三位报刊编辑的工作量。试想,教师敢让学生多写吗?三是现行高考阅卷制度让教师从反面吸取教训,认为写作教和不教区别不大,到时候教学生一点应试技巧,让学生背几篇应试佳作应付应付就行。

李福灼的话说得不无道理,也对我们颇有启示,他说:“其实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写作的蓝图,是教学的出发点。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S.Brunrt)指出‘要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就必须省察教什么的问题,亦即教材的问题’,并强调‘教材的质的好坏,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是一个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条件’。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描述一幅可以实现的具体蓝图,更没有为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升华提供足够的平台。” 这个话虽然是在新课标教材出版之前说的,但是写作教材的不能获得独立地位依然说的是实话,至于没有为学生提供智力、人格发展平台的话,说得有点过,倒也启示我们去思考怎么把这个平台提供得更好。 m69p5TlAF/KFGNF7DCbrDg/9X79Oxqx253Gzrs/bLqCWYkyWouttZ7hQiBxWGM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