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书是我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完成的著作。受到我的导师 Gertrud Koch教授的启发,我意图从“电影性”的角度探索中国电影学派美学理论框架的路径,以现存从 1922年到 1937年间的上海出品的有影像资料传世的中国早期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索意识形态、美学和工业及技术的存在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出发,本书也可以看作是对当下媒介研究和传播学中媒介物质性转向讨论的一种直接回应。媒介的物质性转向讨论出现在媒介高度虚拟化智能化的今天、媒介的实体化越来越不可感知的当下。该讨论聚焦媒介作为“物”的存在形式,意图从“物”和“物质性”角度出发探究人类历史的新的书写方式。本书所选取的考察在上世纪早期的中国电影的叙事/非叙事、美学和电影技术之间的张力作用的过程这个角度,是推动媒介“物质性转向”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新的视角出发,本书建构了一个超越传统文本/符号解读的、尚未被确切定义的有关中国早期电影的解读空间,也为从源头上搭建中国电影自己的美学理论框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本书特点:一、不严格以史分,而是注重影片形式背后的“物质性”机制,提出一种新的影像分类;二、将工业技术、美学和意义生产合于形式物质性角度之下,重点考察其相互之间的张力,开拓新的阐释空间;三、立足于细致的电影分析。

在中国早期电影人的理论图谱上,“技术”指电影演员在荧幕上呈现的身体操演(《影戏杂志》发刊词)。这种理解表征了活动影像的一个特性:它一边“直观”地呈现身体及其运动,一边隐藏其媒介机制。本书通过分析现存的 1937年前的中国早期电影影像,探索工业技术、美学、类型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发掘基于媒介形式物质性之上的新的阐释路径。本书的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分析目前国内国外在中国早期电影研究领域的各种论点,对之前一些的电影研究不区分电影、电影文本和有关电影的文字文本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做出思考,提出从电影出发还原和重构电影的多重维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章考察 20世纪 20年代中国早期电影的黄金默片时期,通过电影分析考证外国电影对我国电影默片时期美学的影响,总结中国早期电影人在这个背景下自己的艺术创新及其背后的机制原理。第三章定义一个新的类型片—严肃情感剧,考证严肃情感剧的美学和叙事特征的形成与联华崛起和有声电影引入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原技术、资本和美学特征之间互为因果的逻辑规律。第四章考察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电影转变过程中技术形式和意识形态互相渗透所形成的特有规律,并由此形成的与美国好莱坞和欧洲电影不同的有声电影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和其相对应的电影类型如市民喜剧一直延续到当代。第五章总结本书观点,指出中国默片电影对电影作为“运动图像”这一属性在美学方面的特殊贡献,并提出声音的复制技术在我国从稀有到普及这个过程对中国有声电影美学特征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的观点。

本著作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助和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资助。

本书适合对中西文化和对德国媒介研究感兴趣的德语读者、德语专业学生阅读,也可作为电影学科研究人员的参考读物。同时本书也是德语读者和德语专业学生从电影角度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良好渠道。 qDyZaqyhwmlyPTf7QSdHYWoXtPywQjwCqlujEE2d4aLOdAdcUO9X69n5k2eaSZ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