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日动画电影母题研究”的议题本身具有典型的跨学科交叉性,研究文献的梳理也将涉及多学科、多层级。动画艺术本身是一个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的领域,从国内外动画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来看,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创作。在米老鼠、小飞象、白雪公主等形象都已经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30 余年之后的 20 世纪70 年代,动画才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子类型被纳入文化研究领域,其中对迪士尼动画的研究相对热烈和集中。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日本动画的广泛传播使其进入西方学者的研究视野;此时,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理论、跨文化传播理论等纷纷介入动画文本的分析和解释。直到 20 世纪末期,集中于审美、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开始出现。
动画电影作为用动画手段演绎的电影形态,其叙事特点在其本体研究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结构主义叙事学、电影叙事学的理论框架之下,有关动画电影叙事的研究正在逐步发展。而在动画电影叙事研究现状下,将“母题”作为研究范畴的理论研究可谓异常匮乏,动画电影母题研究尚属一片有待开垦的荒原。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从历史学、民俗学、主题学、叙事学、文化学、审美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关联点,相关成果对动画电影母题研究具有方法论和深层研究的积极参考意义。下面将“美日动画电影母题”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述。
美国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对分布流传于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进行梳理、排列和分类,他通过对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研究民间故事方法的继承,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民间故事类型和母题索引,并寻根溯源地探讨各类故事的发展演变轨迹,剖析不同母题故事的形成内核和它们所宣示的道德观念。汤普森的研究成果庞杂而繁复,所列22978 个母题覆盖神话、动物、禁忌、魔法、死亡等 23 个大类,尽管存在难以进行实践性操作等问题,并被诟病逻辑体系缺乏一致性,但其资料之宝贵以及其对于母题研究的奠基具有重大意义。后续学者纷纷效仿汤氏的索引体例编撰自己民族或地域的神话、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索引。如日本学者池田弘子所编《日本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索引》、美籍民间文艺学家丁乃通所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等。
俄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洛普认为,过多注重于叙事母题的传统研究方法并不严谨。普洛普在其著作《故事形态学》中根据对 100 个俄国民间幻想故事的分析,提出了人物功能的概念,以此对“神奇故事”进行了高度抽象的解构和结构。他在故事的结构形式研究上对后世影响深远,谢尔盖·尤里耶维奇·涅赫留多夫在中译本代序《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洛普与〈故事形态学〉》中评论“书中所包含的认识论意义上的可能性以及建构的可能性如此巨大,以至于才过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人文学科就形成了足以理解它的语境。该书对当代描述性科学整个领域(即构建叙事文本理论,而且不仅仅是民间文学叙事文本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又进一步将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推衍到历史研究的层面。但普洛普的理论是以研究简单故事即他所谓的“神奇故事”为对象的,其理论对于各种艺术形态的叙事作品均具有经典意义,是否能够适应多元化叙事模式的研究依然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他的一系列著作《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神话学》《面具之道》《遥远的目光》《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等将神话、种种人类文化现象、社会问题和文学艺术理论放置在民族本源和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角度进行考察。在《面对现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等著作中,斯特劳斯以一个西方研究者的视角对日本社会、文化、神话、民间文艺等多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一立足于西方与东方比照和呼应式的研究对于母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民族学、人类学层面上的实质支撑。
法国学者托多罗夫建立的“平衡理论”是对基本叙事模式的高度抽象,同时他还非常强调“类型”作为文化行为集合的意义。其文论代表作《奇幻文学导论》通过对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类型理论的详细探究,界定了奇幻的基本定义及文本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奇幻这一独特性文本类型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开创性的、非常积极的意义,其理论对于奇幻动画电影类型和母题研究也具有相当高的指导价值。
在动画电影文化研究方面,乔治·萨杜尔所著《世界电影史》粗略建构起动画影像与文化的关系史,对于动画的史论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动画创作者、动画影像、动画作品等资料性的梳理上,而是试图探寻其创作的文化美学特征。莫林·弗尼斯所著《变化语境中的动画美学》一方面肯定评论式的动画研究应该得到深化,目的在于更好地揭示全球当代文化重要元素之所在;另一方面他提出全球性的生产方式打破了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壁垒,提出“究竟什么样的特性才是日本动画的特点” 等问题。莫林对近三十年动画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重点在于他提出了异质文化在全球化中保持其独立性和辨识力的核心问题。保罗·韦尔斯的《理解动画》对全球商业动画进行了美学和文化学范畴的研究和思考,在动画历史、叙述策略、戏剧情节的构建以及美学观念的呈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独到的研究。对美国动画电影文化研究主要偏向于“意识形态分析”层面,以好莱坞电影工业和迪士尼研究为基础和着眼点,关注其作为主导性大众文化的传播效力。多夫曼和马特拉合著的《如何解读唐老鸭:迪士尼喜剧的意识形态》在唐老鸭这一被各年龄层观众都深度认可的动画形象背后,解读出美国动画借此控制意识形态和全球化传播美式生活方式的理念。此外《迪士尼和他的世界》(Alan Bryman, 1995)、《接触迪士尼:从创新团队到娱乐帝国》(Ron Grover, 1991)、《理解迪士尼:梦幻工厂》( Janet Wasko,2001)等均是以迪士尼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迪士尼的文化传播理念依然是美国动画电影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对于日本动画电影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日本动漫创作者的深度创作谈,涵盖日本相关领域学者在个案、机构、叙事以及史论方面的研究;二是来自西方学者对日本动画审美特性和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手冢治虫的《我的漫画人生》、宫崎骏的创作谈《出发点1979—1996》、今敏的《我的造梦之旅》等均是日本动画史上举足轻重的漫画家、动画导演对自身创作经历、创作理想以及创作哲思的阐述和总结,这些书籍不是简单的创作手记重创作经过或技法,而是将创作思路置于日本文化语境和叙事理论的架构之下,对母题研究的理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吉卜力的另一位核心人物高畑勋导演在其论文《暴力、动画片及其渊源》中论及日本动画片的渊源来自“绘卷”传统和表意汉字,而日本国情对于儿童、暴力的不同认知观念造就了日本动画不同于欧美动画的格局和内容。高烟勋的观念在讨论日本动画电影母题与美国动画电影母题的差异化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津坚信之的动画史《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构建起手冢、宫崎的“双轴”结构,并以此为基点对日本动画发展史中相对应的理论观点进行阐述,是一部对日本动画发展较为全面、客观的史论著作。日本评论家山川贤一等所著《宫崎骏和他的世界》一书,对宫崎骏和吉卜力动画进行了全面的资料梳理及深度分析,提炼出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重要语法内容和基本叙事元素,为日本动画电影的母题研究提供了翔实有益的资料。
日本动漫大规模的跨文化传播不仅使其作品成功进入西方青少年的阅读和观影视野,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被纳入西方学者的研究范畴。美国学者Susan J. Napier的专著《日本动漫:从〈阿基拉〉到〈哈尔的移动城堡〉》对日本动漫的研究价值及其与地域文化、全球文化的关联做出深入阐述,并在研究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将叙事类型划分为启示录、狂欢和挽歌三种模式,其视点主要集中于动漫与日本当代文化语境的相互作用。 Susan教授援引了众多研究日本动漫或日本文化的西方学者的论著,是一部从西方学者视角研究日本动漫的重要著作。西方学者Dani Cavallaro的著作《日本美学与动画:传统的影响》从日本传统美学角度寻找与动漫作品的关联,主要关注“创造力”和“自然”两个范畴,为研究日本动漫提供了一个传统文化语境视角。
因母题研究涉及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等诸多层面的构成因素,针对美日两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审美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也是本项研究的重要基础。
在汤普森、普洛普、阿莫斯等西方学者有关母题研究的基础上,国内民俗学界学者吕微、户晓辉、刘魁立、陈建宪等发表多篇论文,探讨对于母题概念、运用、研究方法的理解,并进入深度哲学思辨的层面,为运用母题的工作方法研究神话、民间故事、小说、电影等叙事艺术奠定了坚实重要的理论基础。孙建华、苗棣等学者通过电影、大众文化等渠道和载体透视美国文化,叶渭渠、唐月梅、杨伟等学者以东方文化学者的视角深度思考和解析日本文化,他们在文学思潮、美意识和文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为美日动画电影的母题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母题研究的基础是一定数量的动画电影作品,因此历史资料和案例选择是本项研究的基础。祝普文主编的《世界动画史(1879—2002)》对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动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按国别对各个时期的创作概况及经典动画影片的内容进行阐述。该书对资料的整理较为全面,但作为“史”的研究方法和体系构架依然有所不足,此外“论”的层面相对缺乏。薛燕萍的《世界动画电影大师》对世界各国动画导演的传记、作品内容、记者访谈及评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北京电影学院汤俊、马华编著的《世界动画大片赏析》对世界各国近 200 部优秀动画电影进行了资料梳理和总结,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影片资料库。上述研究成果的价值主要在于动画史实资料的全面和系统上,为动画电影的基础性研究奠定了一定根基。中国台湾学者黄玉珊、余为政的《动画电影探索》以论文集的形式从历史、各国动画风貌、动画大师群像及技巧、教育等方面透析动画电影,其中,石昌杰、余为政对美国动画电影以及范健祐对日本动画的论述在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又采取了专题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
本书的母题研究是叙事学研究的一个视角,并主要关注故事层面的母题构成及其文化传承和变异,因此叙事学研究亦是重要基础之一。杨鹏的《卡通叙事学》以美国和日本的商业卡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主义和叙事学原理探讨卡通故事的创作规律,对卡通故事的恒定结构、主角设定原则、配角行动元模式、反角的符号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阐述。论者兼具儿童文学创作者、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双重身份,使其能从创作的实际需求对理论体例进行建构。研究成果在国内的商业卡通叙事研究以及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价值;但从论述层面而言缺乏学理性和系统性,理论体系的整体建构以及文化层面的探索方面略显不足。刘绪源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将儿童文学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三大类,是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方卫平在序言《母题·批评·学术伦理》一文中指出,该书“将母题定义为一种笼统的概念,一种审美的眼光、气氛、范围,又未能说明他的母题概念与民间文学的母题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认为,从论述的学理基础上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明显的漏洞” 。王晓宁的《动画电影的叙事情境研究》围绕“情境”概念,试图从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叙事聚焦、叙事空间、审美接受等角度建构动画电影叙事情境理论,与本文的情境母题研究有一定关联性,但其对动画电影叙事情境研究的意义及其独特之处的认识并不充分。陈奇佳的《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以日本动画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日本动画 6 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史诗的品格、现代生活的反映与反省、狂欢精神、动漫叙事等专题进行深入分析,是国内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日本动画的专著。还有高晨的专著《比较文学变异视角下的日本动画创作研究》,主要阐述了日本动画对世界各国民间故事、童话或小说的取材和改编思路,总结出一些改编过程中既定的变异规律,为日本动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近年有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对动画电影理论以及动画电影叙事理论做出研究尝试,专注于动画母题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以“动画电影母题”为组合条件的搜索条目为 0篇。中国知网 2005—2016 年以“动画电影”为搜索条件的博士论文有 6 篇,以“动画电影叙事”为组合搜索条件的博士论文 1 篇、硕士论文 13 篇。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张玲玲的博士论文《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的建构》以历时性框架阐述了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流变,并对英雄形象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重要地位做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分析,是对于动画电影英雄母题研究的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四川大学李涛的博士论文《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综合运用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分析了 226 个美国和日本的经典商业动画形象,并进行了动画形象符号学意义的分析,此文的贡献在于首次对商业动画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为形象母题研究提供了较为扎实的资料基础,但其符号学意义的分析流于表面,特别是对日本动画形象的符号学分析几乎没有涉猎。复旦大学王灵丽的博士论文《中美动画电影叙事比较研究》是中国知网上唯一一篇以“动画电影叙事”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首次将中美动画电影的题材、母题、角色、叙事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比较,探索出中美动画电影在叙事规律上的一些鲜明差异,同时对相同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文化语境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论者将动画电影的母题简单归纳为“成长”“爱”“自然”三大类型,存在着对母题概念的误读与界定不清的问题,另外对于片例的选择也没有做严谨的范畴说明,这些也构成了该文的硬伤。南京艺术学院邓珣的硕士论文《日本动画中的物哀美学》探讨“物哀”这一日本传统美学意识在动画中的呈现和发展变化。山东大学耿婷婷的硕士论文《动画艺术的原型意味研究》是国内少有的将动画艺术与深层人类文化进行关联的学位论文。另外还有部分优秀的期刊论文,涉及个案或导演叙事及文化研究。
有关动画电影母题研究不论从专论到系统全面的概论都严重滞后,针对美国或日本动画的民族文化、美学或审美人类学研究相对零散、未成体系,更多集中在文学、民间文学领域以及少量论文中。然而,不论美国或日本动画电影的叙事都呈现出对承载人类共同情感和命运的母题的传承,对以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的母题的侧重和延续。母题在不同艺术形态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传承和变化,是对于该领域叙事理论建构和文学理论建构都具有重要支撑价值的课题。故事和主题层面的母题研究亟待开展,本项研究期待以微薄之力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