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徐晓望同志的著作《大航海时代的中国东南港市与周边世界》即将付梓,因此书是其根据 2003 年的博士论文修改扩充而成,而我是他写作博士论文时的导师,所以他请我作序,我也觉得义不容辞,欣然应允。当年审阅博士论文时,我的印象是全文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并有相当研究深度。此次再读,愈觉其风生万壑,水落高崖;冶史料于一炉,笼春容于笔端。读之感慨良多。我以为,从大处说,该书视野开阔,以下三点可证:

第一、切入国际贸易大环境,指出:大航海时代,环台湾海峡区“成为中国与国际市场的交汇点。大量的丝绸、瓷器、乌白糖从这里运到世界各地,美洲及日本的白银、南海香料也从海外运到中国,从而引起明代中晚期环台湾海峡区域深刻的变化。”事实上,本书所论述的环台湾海峡区域市场是 16 世纪开始的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著名学者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在《贸易改造世界》一书中认为:“以亚洲为中心的这一世界经济,自七世纪伊斯兰兴起就开始形成”,经过历代穆斯林、印度人的活动,出现了“贸易商与更广阔的世界贸易。贸易商在广东、马来西亚购买中国的瓷器和丝织品。” 众所周知,广东、马来西亚的中国瓷器和丝织品很多来自环台湾海峡区域的福州、泉州、漳州和潮州等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台湾海峡区域是 16 世纪开始的世界经济中心的中心,正如本书所阐明的,欧洲葡、西、荷、英等国都在这一地区从事贸易竞争、追逐利润。

第二、把握明清历史转折的关键,对海上丝路兴衰过程做出正确的论断。如从明代中叶福建输出外省的商品看,“民营手工业发展起来,构成了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主力。”的论断;“总的来看闽南区域内的交换特征,是山区与沿海的大流通。山区的粮食、木材、茶叶等商品顺流而下,而沿海的食盐、糖、水果、咸鱼等商品逆流而上,形成了山海物资交流。”的论断;“明朝的海禁是十分严厉的,在这一背景下,为何漳泉的走私屡禁不止?这是因为,漳泉的经济对工商业依赖性较大,但闽南的地形又造成内陆市场的有限”,所以,“闽南人无法安分地在本地谋生,他们必须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才能获得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海外市场进入他们的视野,于是,他们不顾朝廷的禁令,到东北亚、东南亚去贸易”的论断;“明代前期中国进入了使用银两的时代,但市场上白银流通的不足,使国家与民间都需要银矿的开采。福建的北部为国内三大银矿区之一,闽北银矿的开采使白银流入市场,给予当地经济很大的刺激。采矿业的发展,促动了闽江流域消费市场的扩大,从而使闽江流域的商品经济活跃起来”的论断;“晚明是东亚经济圈发生巨变的时代,中国与日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间的互动,导致东亚海域进入了一个新的海上贸易时代。闽粤商人抓住这一时机,发展与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人的关系,来自日本与美洲的白银通过他们的活动涌入台海市场,而又流向大陆各地,从而引起了中国区域经济的连锁性变化”的论断;“明代中前期的琉球是东亚贸易枢纽之一”的论断;葡萄牙人在前往琉球贸易中发现在可以漳州沿海“进行了极为有利的贸易”,其后广东方面厉行海禁,于是漳州取代广州“成为海上私人贸易的中心”的论断;“晚明东亚经济的发展与来自日本的白银有很大关系”,“晚明日本市场是闽粤商人与葡萄牙人共同运作的结果”的论断;“明末福建作为中国的输出口岸之一,已经与东亚诸港形成固定的贸易联系。这一联系为福建商人带来了极大的利润。”荷兰势力到来后,“力图将福建商人转化为他们的附属集团,并获得本该属于福建商人的东亚贸易利润大部分”,当然会遭到福建商人的反抗,这才出现以郑芝龙为核心的拥有武力“海盗商人集团”的观点;“17 世纪台湾的市镇属于欧洲贸易体系还是属于中国大陆贸易圈?”作者的回答是:台湾市镇与大陆市场的联系密切,完全靠大陆的商品生存,西班牙人因得不到中国商品而萧条,荷兰人则因中国商品的涌入而大发财,台湾“实际上是中国商品的一个国际贸易站而已”的论断;明代晚期东亚的国际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欧洲国家对世界的发现,不如说是中国市场对白银的渴望”的论断;“晚明一个新气象是:有许多地方有外来租地农进行商业性作物种植”的论断等等,均表明作者对海上丝路东段(环台湾海峡)的兴衰联系明清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做出有见地的论断,其中不乏中的之论,实为可贵也。

第三、作者对一些有争议的论点,尽可能加以辨正,不避争鸣,体现了传统史学的优良作风。如他不同意“自明穆宗隆庆元年允许月港的对外贸易之后,明朝废除海禁、开放对外贸易”的观点,指出:“明朝的新政策仅适用于海澄一地,不要说其他省份,就连福建的其他地区,仍都维持着海禁令。也就是说,除了海澄一口之外,福建其他口岸都不允许民众从事海外贸易。”还有“福州、宁波、广州等口岸只是允许海外进贡国到中国贸易,并不允许中国人从这里去海外贸易,直到明末,这一情况仍未变化。”“海澄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全中国惟一允许商人去海外经商的口岸。”又如他认为:“欧洲许多学者认为,是欧洲人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强调欧洲人对东方发展的作用。然而,我们分析东亚贸易的构成,可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才是最重要的。这证明推动世界贸易运转起来的第一股力量,其实来自中国与日本的贸易。由于中国市场对白银的渴望,才使日本的白银有了经济意义,也使西班牙人有了常年横渡太平洋的决心,从而建立了中国与美洲之间的市场联系。中日贸易实际上是大航海时代世界市场起动的原动力。”类似辨正不一而足,值得肯定。于此可见学问贵在认真做也。

当然对历史过程的解释往往见仁见智。我们评价一种学术著作,重在其论断的内在逻辑和论据,而不完全拘泥其论点。所以说,徐晓望同志的《大航海时代的中国东南港市与周边世界》一书值得一读。

谨此为序。

郑学檬
于厦门大学海韵北区
“新点涛斋”寓所,2017,2,17 jTMn2orZU7x0HE/0Il6R+Uh0kN+3husnLA5VvsaCqh2+bw+rXJPzvVlhvxw9Jo9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