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大视野的东南城镇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通常认为,宋代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阶段,宋代中国南北分布着多个大城市,例如汴梁、临安、广州、成都都曾是可观的城市。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城市有数次起落,并非永恒。以上宋代著名的四大城市,除了广州是一直发展的外,汴梁、临安、成都都有潮涨潮退的时候,与现代同名城市规模的关系不大。从大趋势而言,自明代中叶开始,中国的城市时起时落的现象减少了,多数城市有一个稳定地发展过程,从而成为现代中国城市的基础。这种稳定的、长时期的城市发展,我称之为城市化过程。

一、明清东南区域的城镇化进程

明清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最为重要的是东南沿海城市群落的兴起。当代中国两大城市的都会区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起始于明代后期,而后逐步发展,成为两大城市群落,——或称都会区。但是,深入研究明代东南城市的崛起,会发现这两大都会区城市化的起步都比台湾海峡西岸略迟一些,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来看广东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广州,广州是中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城市之一,自汉晋以来,来自南海的各类物资多从广州口岸进入中国。广州珠江的码头,总有来自海外的番舶停靠,掌管征税的官员收入丰厚。因此,有些官员将广州当作发财之地。不过,除了广州之外,珠江三角洲的其他地方开发度不高。嘉靖《香山县志》第一卷风俗志记载当地民俗:“土旷人稀,生理鲜少,家无百金,取给山海田园。”香山县现称中山市,是广东最富裕的地方之一,但在明代前期,香山经济相对落后。如果观察广东自宋以来的人口变化,就可知当时广东的落后不是没有原因的。

宋朝统一岭南之初,得二广户口为:170263 户,这说明宋代的广东和广西是当时中国人口最为稀少的区域之一;其后,二广人口缓慢增长,宋绍兴年间,广南东路户口为:513711 户、784774 口;元代广东为 443906 户、775638 人;然而,直到明洪武二十六年,广东人口也只有 675599 户、3007932 人 ,尽管广东面积要比福建大一二倍,但明初广东的户口要比福建省少。可以说,当时的广东开发程度远远落后于相邻的闽赣等省。明永乐年间的官员评价广东:“广东地广民稀,盐课无商中纳。军民多食私盐。” 如其所说,由于广东人口较少,宋明以来一直流行于中原的食盐垄断制度在广东无法实行。在这一背景下,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起步较晚并非意外。

再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自从元代修成新的大运河之后,长江和运河交叉区域成为交通枢纽,迅速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在这一带的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都有很大的发展。扩大范围看,当时中国发达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沿线和运河沿线,尤其是运河沿岸,从北京到天津、济南、临清、淮安、镇江、杭州一线,有十来个发达的城镇。不过,运河沿线城镇的发展,建立在牺牲沿海城镇的基础上。从元代到明代,国内最重要的交通线位于北京至长江三角洲之间。元代大运河修通以前,从江南到北京的漕运是走海路,一直到明代前期依然如此。元朝修建大运河,未及付诸使用,元朝就灭亡了。明代初年,南北交通主要走海上道路。元明之际的海路交通使沿海城市初步繁荣,例如上海建县后的初步发展,天津市的萌芽,山东登州城市的扩大,都与这一时代的海运有关。桑悦的《太仓州治记》:“太仓,一名东仓,在元时宣慰朱清张瑄于此开创海漕,市民漕户云集雾滃,烟火数里。久而外夷珍货棋置,户满万室。延祐元年遂徙昆山州治于此。” “太仓本田畴之村落,濒大海,枕长江,阻三泖,恃五湖。籍朱司农营卜第宅,丘墟遂成街市,港汊悉为江河。漕运完艘,行商千舶,集如林木。高楼大宅,琳宫梵宇,列若鳞次,实为东南之富城矣。”

以上史料都说元明之际的太仓因海运而发展。然而,迄至明永乐年间疏浚大运河之后,中国南北交通的重点转到大运河沿线。此后,运河沿线城市发达,而沿海发展相对迟滞。太仓失去海运中枢城市地位后,逐渐成为一个较为一般的城市。从大趋势来看,从天津到上海的沿海城市的发展,一直要等到五百年之后的晚清才有出色的成绩。

鉴于以上原因,我一度认为元明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浪费,因为没有运河的话,北方的沿海城市发展会提前五百年。以后进一步了解资料,才知道当时的北方海运死亡率极高。元代漕运海船经常遇到风浪毁灭,每年死亡数千至上万水手。极高的死亡率最终消灭了江南民众承包海运的热情。元代的漕运从元初二三百万石下降到元末的二十多万石,迫使元朝廷考虑修一条南北运河。 明代朝廷也是同样的原因决定疏浚大运河。所以,大运河出现,是当时经济条件决定的。而大运河的修筑,使明代江南城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距离海洋还有数百里的内地,主要体现于南京到苏州一系列的城镇。它的发展不比台海西岸迟,但是,这些城市在发展初期,还没有向海洋发展的动力。

和江南及广东相比,福建沿海的自然条件较差。我注意到世界上所有城市都会的出现,都与发达的农业有关,而农业最发达的区域往往分布于大河三角洲。这类区域河流密布,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可以养活较多的人口,因此,它往往是该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城市化出现在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理所当然的。福建沿海城市化的发展,也和福建东南沿线有一条狭长的沿海平原有关,在福州是福州平原,在兴化府是莆仙平原,在泉州是泉州平原,在漳州是漳州平原。这些平原都不大,大约每块平原有 400 平方公里,加起来也不过 1200 平方公里,但是,它构成了福建城市化的基础。福建沿海的水田产量很高,大量的沙地也被种上高粱、小米、黄豆等粮食植物。至于广东的潮州,也有一片可观的平原,成为广东粮食基地之一。自宋以来,台湾海峡西岸狭长的平原地带出现了一批较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经历了元明之际的萧条之后,在明代中叶迎来了发展的时代,聚起较为可观的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先行区域。明代沿海的城镇化最早出现在福州至潮州的沿海,是有道理的。不过,由于这些城镇的腹地较小,它的发展受到限制,最终不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台海西岸的城市群落分布在相对狭小的区域,腹地有限,城市很难大发展,因此,这些地方城市人口的集聚,往往体现于乡镇的发展。例如晋江半岛的永宁卫,辖下多座港口都成为人口密集的港市,其中一个集市的后身即为曾经十分出名的石狮市。因沿海港市发展海上贸易的条件出色,当地人口大都居住于沿海的港市,而不是集中于邻近的泉州,因此,明代前期台海西岸城市化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于乡镇人口的增加。我称之为城镇化,它应是城市化的初步吧。

二、关于明代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从南宋到明代前期,中国经济在循环中出现迟滞的现象。如果说南宋中国经济领先全球,经历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百年内两场大破坏之后,明代前期中国的经济尚在重返宋末经济繁荣的道路上,那时的中国对世界各国仍然保持一定的优势,但有些勉强 ,因为,欧洲国家正在急速赶上。就中国历代经济比较而言,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明代经济比南宋经济更强吗?如果说晚明经济比之南宋有一个跃升,那么,造成这个跃升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晚明环球世界市场的初成,是晚明经济最终超越南宋的原因。但是,晚明环球世界性贸易的发展,其初始动力在哪里?传统观点一向认为是欧洲人开辟了环球航线,带动了东亚世界的发展。我认为,欧洲国家在大航海时代的贡献是可以肯定的,不过,假使没有葡萄牙人东进,亚洲就不发展了吗?大航海时代环球贸易体系的形成,除了欧洲人的贡献之外,亚洲的贡献在哪里?这促使我从亚洲的角度去考虑环球贸易体系。转换角度的思考,使我认定亚洲国家对此贡献也是巨大的。实际上,环球贸易体系初成,不仅有欧洲的贡献,也有东亚的中国、日本和南亚的印度做出的贡献。但是,要论证这一点要做许多工作。

分析人类社会的近代化,亦即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社会的道路,可知这是一个城市化的进程。沿海城镇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促使人们向海洋发展。这样看来,环球贸易体系的初成,与沿海港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有关。换句话说,导致环球贸易体系初成的动力,一方面来自欧洲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来自东方中国、日本、印度城市化的发展。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沿海一线城市的崛起,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场,是其将工商业延伸到海外的动因。

明代中国沿海的城市化萌芽最早出现在福州至潮州的沿海,因其主要体现于农村市镇人口的增加,或可称之为城镇化更合适。这些城镇的一大特点是:人们已经无法依赖传统农业生活,为了养活自己,他们更倾向于工商业。而工商业的发展,市场是最重要的。此外,沿海城镇工商业的发展,导致福建和广东山区商品向沿海流动,于是,长距离贸易出现。台海西岸与邻近山区的互动,又引起福建、广东与内陆省份的互动,从而带动了中国东南经济的活跃。明代中国城市化的另一个起点是以长江、运河为中枢的江南地区,它的发展特点与东南沿海不同,这一问题以后再研究吧。

那么,为什么福州至潮州的东南沿海在明代中叶会出现城镇化的倾向?它是葡萄牙人东进之后出现的吗?在本章的研究中,我严格鉴别史料的年代,主要用明代前期的史料来描述当时的经济。完成这一工作后,我才意识到:其实在葡萄牙人抵达东南沿海之前,台湾海峡西岸便出现了初始性的城镇化,这与宋元以来官营企业的破产有关。我们知道,宋元时期是官营企业大发展的时代,当时官府需要银子,就征发民众开矿,官府需要丝绸,就开办丝织作坊,征发民众缫丝织绸,皇帝爱喝的茶叶,也由御茶园生产。明代前期,福建、广东等地爆发的叶宗留、邓茂七、黄萧养起义,有大量的矿工参加暴动,导致明朝大量的官营企业废除。在农村,佃农与城市地主的斗争,导致佃农权力的增加。商业资本对农村的侵入,反映金融资本的对农村毛细管的渗透。这一切都促成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是城镇化的展开过程。实际上,早在明代中叶,福建、潮州一带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有一定水平,这造成大量人口集中于沿海一线的城镇。这些城镇人口极具活力,他们除了向山区发展外,还有向海外发展的动力。明朝三百年,进行海外贸易的商人主要来自台海西岸。最早进行海上走私贸易的是漳州人和潮州人。漳州区域本土市场狭小,海外市场广阔,有趋向海洋发展的本能。他们下海谋生的行动逐渐漫延到闽粤浙的许多地方,最终形成了全民性的运动,迫使朝廷改变改变海洋政策。可以说,明朝的海洋政策是从开放到保守,再从保守到开放,这一切都与台海西岸的民众利益纠缠在一起。

小结

明代前期,尽管官府的态度保守,但民间仍然保持着向海外发展的动力。事实上,在大航海时代的早期,当西方人努力寻找东方航路的同时,中国人也在探索世界。看到以上这句话,人们一定会说我是指明代初年的郑和下西洋。但在我看来,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官府的行动,更大的动力在于聚集在台海西岸城镇的民间力量。明代前期东南沿海港市的发展,使其具有扩大城市经济圈的张力,它已经不能满足周边河流给它带来的财富,更向往海外的财富。所以,沿海的发达港市具有向海外扩张的潜意识。

明代前期,中国沿海港市不多,天津和上海还只是卫所,都是小城。山东境内,因海禁的关系,没有一座较大的港市。江苏最大的沿海港市是太仓,可惜的是,由于海运受限制,这座城市注定难以大发展。宁波作为浙江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市略为可观,整体而言,浙江沿海城市不如内地的杭州、金华繁荣。就连明初的广州市,也只是一座一万多人家的小城。在这背景下,福建境内的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及粤东的潮州就显得比较突出。这一带人口相当密集,不仅有十多万人的中等城市,而且有许多数千户人家的市镇。而且,闽潮港口城市拥有许多下海捕鱼的疍家,具备向海洋发展的潜力。

宋元以来,闽粤沿海的商人垄断了中国的海上贸易。由闽粤港市出发的商人在海外港口编织自己的商业网络,力图在中外贸易中获得利润,以养活城市,发展自己。郑和下西洋时期,他们的利益与官府是一致的,当官府结束下西洋的行动之时,生活迫使他们继续维持传统生活方式,这也是东南传统海洋力量内在张力决定的。

宋元以来迄至明代中叶,中国海洋力量的崛起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与官府的关系。东南海洋力量是民间性的,它在向海洋发展过程中,得到过官府配合,也被海禁之令苦恼。还是从东南海上力量与官府的关系来看明代海洋史的开端吧。 xx5Sxp2ogF8QToGFpW+yK+7b3SDXZQWGXmQ/vVYpRhqROgJlpJofvFgeX53VsLx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