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唐代仆固部世系考

关于仆固部之世系,史书少有记载,惟两《唐书》略有涉及。《旧唐书》载:

仆固怀恩,铁勒部落仆骨歌滥拔延之曾孙,语讹谓之仆固。贞观二十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其部落来降,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于夏州,别为蕃州以御边,授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拔延生乙李啜拔,乙李啜拔生怀恩,世袭都督。

依此记载,歌滥拔延生乙李啜拔,乙李啜拔生仆固怀恩,怀恩则应为歌滥拔延之孙,而非同书所谓的曾孙。故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之校勘记认为:“此句‘曾’字疑衍” 。但也有学者接受仆固怀恩为歌滥拔延曾孙之说。 《新唐书》作者可能也觉察到《旧唐书》自相矛盾之处,故不言仆固怀恩为歌滥拔延之曾孙 ,直接记曰:

仆固怀恩,铁勒部人。贞观二十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众降,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别为蕃州,以仆骨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讹为仆固氏。生乙李啜;乙李啜生怀恩,世袭都督。

二载相校,内容基本一致,皆将仆固部世系追溯至歌滥拔延。《新唐书》卷 217 下《仆骨传》:“仆骨亦曰仆固……始臣突厥,后附薛延陀。延陀灭,其酋娑匐俟利发歌滥拔延始内属,以其地为金微州,拜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州都督。”歌滥拔延内属时在贞观二十年(646)十二月,次年被唐朝册拜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史书又作金微州都督、金微府都督)。歌滥拔延死后,其位传于子乙李啜拔,再传而至仆固怀恩。这几乎已为学界定论,中外学界多取此说。

然以《仆固氏墓志铭》与两《唐书》所载相对照,可以看出,除同将世系追至歌滥拔延外,其余则全然不同。《仆固氏墓志铭》志主为乙突,其祖为歌滥拔延,其父为思匐。思匐其名,不见于史册,生卒年不详。墓志载,乙突在继父位任金微州都督后,曾于显庆二年(657)与役唐军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的最后一战,“直践寇庭”。志文中出现有“俄以贺鲁背诞,方事长羁”一语。贺鲁之叛,始自 651 年年初。七月,唐朝发兵平叛。当时乙突只有 15 岁,不可能率兵远赴千里之外的西域平叛。那么,这里的“俄”字,指的应是乙突于 657 年西征时,始任都督不久。易言之,思匐当卒于 657 年或稍前不久。

乙突虽不见于史册,但可见于唐乾陵石人像之题名。乾陵“蕃臣”石像均背刻衔名,惜经过长年风雨侵蚀,大部分已模糊不清。北宋游师雄于元祐年间任陕西转运使时,“见石人姓名漫灭”,遂“摹刻四碑” 。元人李好文、清初叶奕苞均以游刻拓本为依据,录左碑(依游师雄拓本次第)第一人作:“故左威卫大将军兼金徽州都督仆固乞突。” 陈国灿先生经过考订,将其中的“徽”订正为“微”。 依《仆固氏墓志铭》观之,甚是。另外,“左威卫”应改为“左武卫”,“乞突”实则为“乙突”之讹。乃碑石风化,字迹残损所致。

乙突于“仪凤三年(678)二月廿九日遘疾终于部落,春秋卌有四”。按唐代是虚岁计算年龄的(下同),上推 43 年,则知出生于唐太宗贞观五年(635)。而仆固怀恩死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九月,但生年不详。考虑到仆固怀恩非终老而死,而是在进军途中暴卒,年龄不应大于 65 岁,则其生年应在 700 年之后。下面几个因素,可进一步推定仆固怀恩的具体生年。

第一,仆固怀恩之长女曾于乾元元年(758)出嫁回鹘毗伽阙可汗磨延啜之少子移地健。翌年,磨延啜死,移地健立,是为牟羽可汗(登里可汗)。不久,仆固怀恩女被立为可敦,后由唐册立为“光亲可敦”。按,唐代妇女出嫁多在15—19 岁之间。 此女若 19 岁出嫁,则应生于 740 年,若仆固怀恩 22—25 岁间生此女,则怀恩应生于 716 至 719 年之间。

第二,仆固怀恩于 765 年死时,幼女尚小,便由唐代宗收养在宫中,被唐代宗视作自己的亲生女儿。大历三年(768),光亲可敦去世,牟羽可汗指名要光亲可敦之妹,即仆固怀恩之幼女做继室。第二年,唐代宗将此女封作崇徽公主出嫁。此时距仆固怀恩亡故已历四年。若此女是年满 19 岁,则应生于 751 年。若怀恩应生于 716 至 719 年,此时 30 多岁,正当生育年龄,若将仆固怀恩生年定在 700 年,51 岁生育,年龄有些偏大。

第三,763 年,光亲公主随牟羽可汗率兵至太原,要求与父仆固怀恩及祖母相见,代宗表示同意。若怀恩生于 700 年,其母时年就在 80 开外,不符合唐代常人年龄。

第四,仆固怀恩有一子曰玚,英勇善战,号为“猛将”。广德元年(763)七月,画三十二功臣图像于凌烟阁,仆固玚与其父均在其中。此人早在乾元二年(759)即参加河阳之战,在降服叛将安太清后,劫走其妻 。此时仆固玚的年龄不应小于 20 岁,即出生于 739 年以前。如是,怀恩之生年则应在 719年之前。

以上诸因素互证,可将仆固怀恩之生年定为 716 至 718 年之间。而此时距乙突亡故(678)已近四十年,可证仆固怀恩非乙突之子或孙,而应为玄孙或更后之辈。质言之,《仆固氏墓志铭》对仆固氏先祖的记载是正确的,可纠正两《唐书》之谬。

乙突之后人,《仆固氏墓志铭》未提及。按两《唐书》,仆固怀恩之父为乙李啜(拔),殆无疑义。据薛宗正先生言,乙李啜拔曾于开元二十九年(741)被后东突厥汗国(682—744)僭主判阙特勤擢为东叶护 。此事史书虽然未予明载,但考诸史实,当可推知。

判阙特勤原为苾伽骨咄录可汗麾下的左杀,于开元二十九年七月弑君自立。是时,突厥汗室已衰,异姓突厥部落崛起,自立为汗者除判阙特勤外还有拔悉密监国吐屯出身的阿史那施(毗伽可汗的侄子,苾伽骨咄禄可汗从兄),在回纥、葛逻禄两大强部支持下建立可汗尊号,以回纥酋骨力裴罗为东叶护,葛逻禄酋顿毗伽为西叶护。而判阙特勤及其子乌苏米施两代可汗麾下之异姓突厥强部首推仆固、同罗,其中同罗酋长阿布思,史书明载拥有西叶护尊号, 按突厥奉行两翼制, 既有西叶护,则必有东叶护与之对应。东叶护尊号的拥有者非时任仆固酋长莫属。薛宗正先生的论断可以信从。

若乙李啜拔于 741 年为后东突厥汗国东叶护之说不误,自然就可以确定乙李啜拔为仆固怀恩父之载毋庸置疑。而 741 年距 678 年乙突之卒尚有 63 年,故可定乙李啜拔断非乙突之子,应为其孙、曾孙甚至玄孙。中间尚缺一至三代。有幸的是,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排比,期间的缺隙可得到完整弥补。这里且看开元六年(718)二月戊子玄宗所颁布《移蔚州横野军于代郡制》:

其蔚州横野军,宜移于山北古代郡,大安城南仍置汉兵三万人,以为九姓之援,拔曳固都督颉质略等,并望雄蕃绪,声振朔垂,戎略既昭,兵旅惟缉,各陈武列,分统军政,颉质略出马骑三千人,充横野军讨击大使,同罗都督毗伽末啜出马骑二千人,充横野前军讨击大使,霫都督比言出马骑二千人,充横野军后军讨击大使,回纥都督夷健颉利发出马骑一千人,充大武军左军讨击大使,仆固都督曳勒哥出马骑八百人,充大武军右军讨击大使,左萦右拂,先偏后伍,作捍云代,指清沙漠,宣威料敌,度功藏务,咨尔庶士,称朕意焉。其五都督讨击大使,各量给赐物一百匹,领本部落蕃兵,取天兵军节度,其兵有事,应须讨逐探候,量宜追集,无事并放在部落营生,并使本军存问,务使安辑,应修筑所,及支运兵马粮等,所司亦与节度使商量处置。

以上仆固部与回纥、同罗、拔野古、霫五部等合称横野军。对此《资治通鉴》卷 212 亦记:“(开元六年二月),戊子,移蔚州横野军于山北,屯兵三万,为九姓之援;以拔曳固都督颉质略、同罗都督毗伽末啜、霫都督比言、回纥都督夷健颉利发、仆固都督曳勒歌等各出骑兵为前、后、左、右军讨击大使,皆受天兵军节度,有所捕讨,量宜追集,无事各归部落营生,仍常加存抚。”

同月,玄宗又颁《征突厥制》,言:

九姓拔曳固都督、稽洛郡王、左武德(卫)大将军颉质略,同罗都督、右监门卫大将军毗伽末啜,霎(霫)都督、右骁卫将军比言,仆固都督、左骁卫将军曳勒哥等,种分业异,效节输忠。

该制所颁在《移蔚州横野军于代郡制》五日之后,即开元六年二月壬辰。胡三省《通鉴考异》曰:“《实录》:‘壬辰,制大举击突厥,五都督及拔悉密金山道总管处木昆执米啜、坚昆都督骨笃禄毗伽、契丹都督李失活、奚都督李大酺及默啜之子右贤王默特勒(勤)逾输等夷夏之师,凡三十万,并取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王晙节度。’”

也就是说,718 年 2 月之时,仆固部所在之金微州都督为曳勒歌。然颜真卿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说:

俄拜左卫率府左郎将,转右领军中郎将,兼安北都护中受降城使、朔方五城都知兵马使。戎事齐足,十万维群,我伐用张,军威以肃。由是深为节度使王晙所器,奏充都知兵马使。尝以百五十骑,遇突厥斩啜八部落十万余众于狼头山,杀其数百人。引身据高,环马御外,虏矢如雨,公徒且歼,遽而绐之曰:“我为臧怀恪,敕令和汝,何得与我拒战?”于时,仆固怀恩父设支,适在其中,独遮护之,诸部落持疑不肯。公刲羊以盟之,杖义以责之,众皆感激,由此获免。遂与设支部落二千帐来归。

清人赵绍祖亦谓:“余家藏颜鲁公所撰《臧怀恪碑》,言怀恩父设之(支)随怀恪来降。与二传(即两《唐书》之《仆固怀恩传》——引者)所载皆不同。鲁公为怀恩同时,其言当可据也。” 该碑又言仆固怀恩之父为设支。碑中提到身兼“安北都护中受降城使、朔方五城都知兵马使”之职的臧怀恪“深为节度使王晙所器”。《资治通鉴》卷 211 开元二年(714)闰二月条载:

以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王晙兼安北大都护,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令丰安、定远、三受降城及旁侧诸军皆受晙节度。

说明王晙节度朔方时在 714 年,因此,设支之率部来降,也应该在此时。 《新唐书》卷 217 下《仆骨传》载:“开元初,(歌滥拔延)为首领仆固所杀,诣朔方降,有司诛之。”歌滥拔延本身即为仆固部首领,这里又言为“首领仆固所杀”,未详何指。可能指的是设支于开元初内属之事,只是被误与歌滥拔延联系在一起了(当时歌滥拔延之孙乙突已去世 36 年)。设支内属时在 714 年,而历史记载表明仆固怀恩曾祖父曳勒歌至 718 年尚在都督任上。

考虑到怀恩父不可能在其曾祖父之前任都督。那么,惟一的解释就只能是设支为曳勒歌之父。曳勒歌之后,又有名曰勺磨的都督出现。《旧唐书》卷93《王晙传》载:

时突厥跌部落及仆固都督勺磨等散在受降城左右居止,且谋引突厥共为表里,陷军城而叛。晙因入奏,密请诛之。(开元)八年秋(720),晙诱跌等党与八百余人于受降城诛之,由是乃授晙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

看来,等到 720 年秋,仆固部权柄已由勺磨执掌,说明曳勒歌于此前已亡故。勺磨当为仆固怀恩之祖父。

从史料看,在设支之前,还有一位佚名的金微州都督。

自高宗开耀元年(681)始,漠北连年大旱,饥馑和灾荒导致铁勒部互相劫掠,引起大乱,同罗、仆固等部叛唐。唐朝遂派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周讨伐之。具体年代,《资治通鉴》载为垂拱二年(686)六月,称:“同罗、仆固等诸部叛,遣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发河西骑士出居延海以讨之,同罗、仆固等皆败散。敕侨置安北都护于同城以纳降者。” 陈子昂言为丙戌年,亦即垂拱二年(686)。他在《燕然军人画像铭并序》中云:

龙集丙戌。有唐制匈奴五十六载……是岁也,金微州都督仆固始桀骜,惑乱其人,天子命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周发河西骑士,自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入以讨之,特敕左补阙乔知之摄侍御史,护其军。

文中“有唐制匈奴”一语,应指贞观四年(630)唐朝出兵平突厥事。当时,“于朔方之地,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部众” 。至686年恰为“五十六载”,文中“丙戌”,即指该年。唐朝羁縻政策的实施自是年始

另外,陈子昂《观荆玉篇并序》云:“丙戌岁,余从左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军幕次于张掖河。” 与《燕然军人画像铭并序》所云“龙集丙戌”正合。文中的左补阙乔公即乔知之,此人与陈子昂友善,故陈氏曾替友捉刀作《为乔补阙论突厥表》。陈亲历战事 ,所言当为可信。

再者,乔知之身份为左补阙(非《旧唐书》本传所言“右补阙”)。而“左右补阙”之职始设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十月 。乔知之任左补阙“即当此时,时为冬季,揆之以理”,不可能于是时兵发居延海与叛军战。据考,陈子昂随乔知之北行始自垂拱二年三月,四月至张掖,五月到达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八月再至张掖

质言之,唐伐仆固部当在垂拱二年三月至八月间。战争结果,《资治通鉴》记为“仆固、同罗皆败散”,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进一步明确言:“今者同罗、仆固都督早已伏诛。” 仆固叛酋被杀后,仆固部一度处于无主状态,“群生无主,号诉嗷嗷”。后来继承其位的应为仆固怀恩之高祖设支。

那么,该仆固叛酋与设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史无所载,笔者臆测叛酋应为乙突之子。乙突生于 635 年,若 20 岁生叛酋,至 686 年时,叛酋为 32 岁,其子仅有 10 岁左右,尚无能力继承都督之位,故而造成酋长位置一时空缺。后该部因无主而乱,故众推设支为都督。以理度之,设支应为叛酋之弟。

如是,则可将仆固部都督世次推定如下:

续表 h5kxiEGMOufUlY+IPkyZQ7BhdwNwDBnCeMAbNFlHu20rZ64vd3bQrV7Dk63WbiN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