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医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传统的养老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但并未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要。当养老与医疗相互分离时,也就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尤其是健康方面的服务。因此,建立医疗与养老相融合的养老健康服务模式势在必行,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探索建立并推广以“医养结合”为前提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又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一、医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一)老年人日益增加的医疗、护理及康复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护问题的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种类多、时间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增加,对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些问题都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大型医院主要关注急性病症的救治,对那些大病恢复期、后期康复治疗、慢性病、残障和绝症晚期的老年人无法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限制,在对待健康问题的需求上,渴望得到方便、经济、及时、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 。目前不管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的模式,只能给老年人提供一些日常的简单照护,在医疗护理方面的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从而形成供需间的矛盾。传统养老产业的发展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结合养老和医疗资源,为传统养老产业注入新力量。而此时,医养结合及其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在健康方面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养老健康服务水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二)传统的家庭照料保障功能削弱

受生育计划、人口迁移流动、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自1982年以来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持续小型化,从1982年平均每个家庭户4.41人减少到2015年的3.35人。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2 ~ 3人的小型家庭已成为家庭主流,4 ~ 6人的家庭比例低于小型家庭,单人居住的情况也占一定比例(见表1-1)。家庭规模的缩小,结构的简化,意味着家庭中能承担老年人照料的成员减少,老年人与成年人子女居住一起的比例降低。2 ~ 3人的小型家庭成为家庭主流,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成年子女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下一代,对老年人的照料程度降低。即使老年人和子女居住一起的4 ~ 6人家庭,成年子女也可能因为社会、工作压力等多方面因素,无暇顾及对老年人的照料,及时关注他们生理、心理的变化,特别是对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更加无能为力 。而此时开展医养结合大大有利于承接家庭溢出的养老功能,特别是在养老过程中有关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的健康问题能得到专业化的服务,使家庭成员和老年人双双受益。

表1-1 2015年家庭人口数量占调查家庭总数的比例

(三)促进“四位一体”共同发展

第一,长期以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不断加大,相关医护人员技术及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基层卫生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仍较低,不能有效满足需求。医养结合模式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融合,能促进基层卫生资源的整合利用,方便基层卫生机构辐射地区范围内的老年人就近治疗、养老、养生、康复、护理等,节省相关医疗费用,从而提高三甲、二甲医院的病床周转率,进而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医疗卫生资源的长久利用及循环。

第二,中医药康复服务也是健康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数千年,中医药康复服务在护佑人民健康及防治疾病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追溯《内经》上古天真论,演绎《千金方》导引养生,阅览《养老奉亲书》饮食调摄,有关传统老年医药及养生古籍不枚胜举 。其具有所蕴含的健康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可完善医养结合模式。“中医药+康复+医养”模式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强体质,防治老年病发生;释放中医药康复医养服务能量,亦可防止民族传统医学的流失。

第三,健康管理是以治未病思想和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运用医学、管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 。医养结合的开展,能够提高健康管理的质量。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医院-社区-家庭”全面健康服务管理模式的开展,健全健康管理信息库,进而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及生命健康质量。

总之,在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较低的当下,医养结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整合闲置医疗资源,合理优化病床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可持续循环。有利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可持续性、科学性、安全性的医疗养护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养老服务持续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整体提升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健康质量,延长老年人的自理期。也有利于促进“四位一体”、社会资源的持续健康。

三、我国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一)政策支持

为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结构失衡问题,统筹相关医疗、养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84号)提出了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以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了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国家持续不断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之时——2016年里,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见图1-2)。其特点是中央出台的这些政策内容由往年的宏观引导转向专项领域的规范发展,其中养老金融、医养结合、土地、人才、技术及服务等专项政策逐步得到完善和落实。2016年,还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政府出台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到2020年,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见图1-3)此外,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政策,推动全民健康发展。

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里面具体指出,由于健康、养老资源供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要建立智慧健康养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3月,在全国召开的两会上,应对老龄化的人口战略调整仍旧是其中一大热点提案。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老年长者有所养,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全国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如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福建省卫计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7〕10号)指出,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面向老年人的康复治疗室,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山东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16 ﹞56号)具体指出到2020年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上海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4〕28号)也指出了要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结合发展。

在健康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为实现理想老龄化,政府致力于打造健康中国,不断积极探索并推广各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给予政策支持。

(二)经济可行

国家对老龄服务产业的财政投入资金总量也呈不断增加,与养老服务投入密切相关的老年福利支出由2007年的3.97亿增长到2012年的81.18亿元,社会服务经费从1980年的17.5亿增长到2010年的2697.5亿元 。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为医养结合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图1-2 2016年中央出台养老产业相关重点政策概览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图1-3 全国及各地已出台养老产业“十三五”相关发展规划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另外,医养结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增加就业岗位,其运营和发展,更需要医疗卫生相关人员的配合。不仅如此,医疗相关人员的服务质量的提高能给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机构增加收益 ,带动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这是推进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能有效带动家政服务业、医疗护理业、老年用品业、老年文化产业等多个相关领域的发展,增加消费和就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科研创新

CiteSpace是一款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能够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可以看出该研究领域研究的内容及程度。本文通过运用该软件的timeline (时间线演变)分析研究,可以从图中看出(如图1-4),随着时间演变,医养结合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养老、养老机构、养老模式、护理保险制度、居家养老、老龄化、供给侧改革这几方面进行。用CiteSapce可视化软件分析医养结合的研究热点,其主要也是围绕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的(如图1-5)。而用CiteSpace的主题词(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计算关键词聚类分析(如图1-6),也不难发现,医养结合的研究热点总是围绕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地发掘和研究。不论是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timeline分析,还是聚类、非聚类分析,都说明,近几年来,医养结合总是围绕几个方面在研究,而没有新的突破。作为新的研究,虽然没有前人可以借鉴,但具有突破性、创新性、可行性。

图1-4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时间线演变

图1-5 CiteSapce分析医养结合研究热点(非聚类)

图1-6 CiteSpace的主题词计算关键词聚类 IT7AnycgTdD0pa/0CoLCm1K1WsiVb7PmURnDyQGPk02TtBtvKxPE2VfrhQsXxJx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