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马克思关于市场观的来源出发,厘清马克思关于市场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批判属性,分析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实践的相关属性、理论观点、实践模式、经验教训、借鉴启示等。其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思想来源,重点研读西方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等经典文本,从中发掘马克思是如何吸收继承前人的成果而确立其市场批判的。二是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观点的梳理,重点是在马克思经典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发现马克思市场批判的理论内涵。三是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传承创新问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家及官方政策性文献的归纳梳理,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对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创新突破。四是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重点是结合上述两部分的文献研究、理论界的观点思考、作者的观点等,挖掘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启示。具体说来如下。
本部分重点围绕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生成逻辑、结构内涵等理论展开,重点结合马克思经典著作内容资料梳理分析提出的一些创新性观点。
1.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市场问题的看法和结论。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关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解读,为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形成提供工具性理论基础;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市场问题的批判及其美好社会目标的设想,为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提供目标性理论和直接批判的载体,进而在唯物史观方法论基础的指导下,马克思真正发现了市场运行的一般性理论和制度性批判理论,奠定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衍生逻辑。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衍生不是书斋式理论形态,而是现实世界批判的客观反映。其衍生的逻辑起点就是西欧工人阶级在市场背景下异化问题的加剧,促使马克思努力探索解放工人阶级的新路径;马克思发现经济学手段解放人类的可行性之后,就毅然转向对前人经济学著作的解读和研究,这构成了马克思一生理论研究的逻辑主题,他借助科学的唯物史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发现了市场经济与人类社会彼此促进的基本规律,探索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和制度性缺陷,建构了其市场批判的逻辑目标,设计了“去市场”理论的伟大构想,即社会主义发展必然经历“亲市场—去市场—无市场”的实践逻辑,实现“无市场”的共产主义等目标。
3.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结构意蕴。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属于辩证性的思维批判,其既不能等同于彻底的否定,也不能等同于漫无目的的攻击。而是立足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思辨的方法论手段,建构了逻辑严谨、目标清晰、内容递进的完整批判链条。从逻辑延展上来看,对西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基础,对市场本体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是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目标。因此,其批判内容自然涉及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的认知性和批判性,如对货币、商品、资本等相关问题的把握,这是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第一层次内容;对市场经济自身弊端和局限性的批判,如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失灵性、滞后性等,这是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第二层次内容;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问题的批判及制度批判,包括由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引发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等,这是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最高层次的内容。
本部分重点介绍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传承的逻辑渊源、逻辑起点、逻辑进路、逻辑内核等问题,揭示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设计的逻辑进路以及东西方经济学家、社会主义实践等对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质疑批判与实践逻辑。
1.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传承的逻辑渊源。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传承是从质疑开始的,通过质疑批判争锋确立了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理论特质,开启了传承的逻辑之路。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就延续不断。因此,对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质疑必然涵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流派的兴起、各个经济流派的批判辩论,新古典经济学派尤其是门格尔学派的兴起揭开了直接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派的关口,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践者为理论争锋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三者共同建构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的理论支柱。
2.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传承的逻辑起点。最早对马克思市场批判提出质疑的属于西方经济学流派,起源于帕累托(Pareto)的社会主义最优化效应,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Freiherr von Wieser)的共产主义与价值的逻辑联系,其后为哈耶克(Hayek)、泰勒(Taylor)、奥斯卡·兰格(Oskar Lange)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算、社会主义信息统计等问题开展辩论,理论界称之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辩论,直到兰格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模式设计,才终结了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辩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运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客观推动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传承的实践效应,构成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传承的逻辑起点。
3.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传承的逻辑内核。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实践是由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共同开启的。从地域来看,从其衍生之日起直到今天,形成了国外社会主义与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的开拓与创新,国外社会主义主要经历了苏联、东欧的传统社会主义时代,东欧社会主义探索的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时代,英、美探索的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时代;国内社会主义则主要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阶段。从属性来看,其涵盖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的协同孕育,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流派,虽然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区别,但对于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继承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传承的逻辑进路。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蕴含的实践逻辑是“亲市场—去市场—无市场”内涵,但社会主义实践却经历了历史性曲折,沿着“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的实践逻辑,建构了形态各异的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理论实践模式,最终发现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的实践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坚定执行者。
本部分重点围绕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早期实践,聚焦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以苏联模式为蓝本,介绍这种“反市场”模式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基本评价等,而对于东欧的早期实践则相对省略。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指的“反市场”,并非绝对的“无市场”,而是从价值理念上界定为对市场的绝对排斥态度而已。
1.“反市场”实践模式的历史背景。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建设背景来看,缺乏市场经济的实践基础,因为落后的俄国并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历程,市场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外部的资本主义包围攻击也绝不支持苏联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来看,计划经济为主导是必然趋势。因为社会主义没有现实的理论参考,而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又明确了“无市场”的目标指南(当时并不具备深入研究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条件),这些主客观条件为“反市场”实践提供了基础。
2.“反市场”模式的主要特征。苏联的“反市场”模式是在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背景下,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共中央开创的实践模式。其主要是依托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公有制形态,以排除商品、货币、交换等主要市场经济为主要经济机制,误解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及其经济规律,生成了国家极权的政治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等,背离扭曲了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所指的社会主义必须“亲市场”的首要环节,而是直接实现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所指的“无市场”环节,跨越了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所蕴含的社会实践条件。
3.“反市场”模式的基本评价。“反市场”实践模式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其从客观上符合当时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现状和理论现状,具有价值目标的先进性和发展积累的基础性特点,但同时也具有严重的缺陷。从价值目标上,维护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发挥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优势,集中社会主义的优势资源快速建构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基础,建构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目标的实现基础。从经济目标来看,在实现了短期快速发展效益之后,其过分夸大计划效应、过分夸大公有制功能、消除商品货币等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从而限制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生态建设带来了问题。
本部分重点介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探索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实践模式,其基本倾向是“近市场”,即既想依靠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又想维系传统社会主义的计划特征,不能等同于自觉自愿利用市场的“亲市场”模式。本书认为,大致可以分为绝对的“近市场”实践模式、温和的“近市场”实践模式、保守的“近市场”实践模式等三种基本类型。
1.绝对的“近市场”实践模式。本类型主要是指南斯拉夫的自治的市场经济模式,因其在利用市场经济方面比较彻底,故称为绝对的“近市场”实践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马克思的国家消亡理论、社会所有制理论、自治联合体思想等为基础,结合南斯拉夫的实践而设计的市场经济模式。具体体现为社会所有制的公有制类型,工人自治的劳动管理模式,劳动组织为主体的无政府模式,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价格机制、交换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等特点。
2.温和的“近市场”实践模式。本类型主要是匈牙利为代表的新经济机制的实践探索,因其在利用市场经济方面相对比较适中,即始终坚持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态度,故称之为温和的“近市场”实践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础,在收入分配、工资改革、价格机制、企业管理、农业化改革等方面导入市场经济的机制,但并没有放弃政府的计划经济,不过会在计划安排的方法、计划执行的方面、计划监督等方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干涉功能。
3.保守的“近市场”实践模式。本类型主要是以罗马尼亚为代表的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因其利用市场经济的规模和程度相对较小,计划经济始终为主流,故称之为保守的“近市场”实践模式。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种是国家的计划经济为主导,所谓的市场经济改革仅仅是体现在细小的环节,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罗马尼亚,其他的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公有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计划一直起着主导作用,不过在计划的制定与管理环节给予调整,适当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等,有的国家甚至又退回到原来的高度集权化形态。另一种是在实践中表现不突出,但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家,与上述几个国家不同的是,它们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共存的模式设计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4.“近市场”实践模式的基本评价。总的说来,“近市场”模式既坚守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又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姻兼容,把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理解为“近市场”的内涵,实现了社会主义由“反市场”到“近市场”的逻辑转换,推进了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逻辑演进,在市场经济导向选择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与市场关系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存在对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教条式理解,缺乏把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勇气,从而也使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实践陷于停滞。
本部分重点介绍英、美等国关于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设计,其基本倾向是“亲市场”,即把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维系的主要机制,用以实现效率提升与目标理念的双重统一。由于时空历史的变迁,这种探索又回归到理论形态的探索,虽然与马克思市场批判的原初设想有所差别,但也是真正意义上回归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亲市场”逻辑。既有关于马克思市场批判的理论探索,又有关于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模式设计,并对这些模式做出了基本评价。
1.“亲市场”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英美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左翼理论家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市场观、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等展开讨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詹姆斯·劳勒关于马克思市场社会主义的观点丰富了马克思未来社会无市场观点,伯特尔·奥尔曼关于市场意识形态的批判丰富了马克思市场批判内容,米勒·蒂克庭(Miller Ticktin)等关于社会与市场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如何运用市场的相关理论等。
2.“亲市场”实践模式建构的主要类型。英美等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左翼理论家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模式的设计,丰富了关于社会主义运用市场经济的模式内容。戴维·施威卡特关于经济民主市场经济模式的设计,结合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实,延续发展了南斯拉夫的自治的市场经济;罗默为代表的银行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模式则批判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矛盾,设计了提高社会主义效率的经济模式;英国以合作社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模式丰富了马克思的合作社思想,为资本主义运用合作社实现社会主义提供了深入的思考。
3.“亲市场”实践模式的基本评价。总的说来,“亲市场”实践模式延续创新了马克思的市场批判理论,尤其是从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视角深入探索了如何利用市场经济的相关机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未来社会利用市场经济的具体举措和模式设计,也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这种模式设计的理论化形态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偏颇性,也具有典型的乌托邦属性和改良性的理论属性。
本部分重点介绍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探索,大致经历了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排斥市场经济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二元并存的阶段,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阶段,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等,历经了“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的实践逻辑,实践了马克思“亲市场—去市场—无市场”的历史规律。
1.计划经济主导的实践形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与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建构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基础。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基础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联合政权的属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成熟。同时,现实中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则处于发展迅猛阶段,计划经济主导的模式借鉴成了历史的选择。因此,我们建构了全面的公有制基础和按劳分配的制度体系,政府指令性计划主导的制度体制基本形成,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也烙上了计划经济的属性。这种计划主导的体制虽然在短期内发挥了优势,但同样也没有摆脱影响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弊端。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二元共存的实践形态。1978年以来,中国在经济落后的实践中开启了市场经济探索的轨道。在农村包产到户的实践探索中引发了城市放权让利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孕育了市场经济的客观主体和微观主体,先后探索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体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为有益的补充等的建设,完善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框架,形成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共存的模式。
3.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实践路径。1992年以来,我们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延续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实践探索,因为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建设并未成熟,还离不开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此主导思想下,围绕市场体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政府宏观调控完善,逐渐完善了各类市场主体和市场法规建设,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逐渐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日益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制度建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日益成熟,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
4.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路径。2012年以来,党中央开启了继续深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深入思考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实践难题,逐渐明晰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道路。2014年以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机制。其主要内涵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必须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资源配置以外的其他领域则需要国家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各类市场法规已经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已经形成了公平竞争的主体,政府宏观调控的制度已经完善,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已经成熟。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提出理论指南。
本部分重点解读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实践创新的意义,在分析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实践创新路径特征、主要突破的基础上,挖掘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理论价值,借鉴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模式设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提供理论资源。
1.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实践创新的路径特征。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实践沿着大致相同的路径向度,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但由于不同的指导思想、参与力量、实践决策等,实现了模式建构的本土化和多元化。东欧的实践创新更加关注效率而融入了市场元素,英美的实践设计更加关注公平而融入了市场元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根据具体的国情开启了独特的模式探索,在先进政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参与下,不断推进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中国化,从而建构其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式。
2.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实践创新的突破点。国内外社会主义在实践创新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过程中,从马克思社会阶段理论、马克思社会实践逻辑方面、马克思社会实践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既完善了马克思关于过渡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等理论的实践设计,又在经济制度选择方面发现了马克思所设想未来社会制度实践逻辑,更为重要的是,实践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姻,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实践创新,实践创新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
3.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实践创新的借鉴启示。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相关原理的辩证批判,衔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联系,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理论根基。马克思关于市场局限性的一般批判和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直接批判,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反思的文本,有助于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种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关于市场经济探索的经验教训,有助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资源和实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