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研究的多维解读

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不仅在马克思理论研究主题中占有核心地位,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完善的历程,其既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又开创了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因此,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视域和实践空间,尤其在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征程中,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研究必然要赋予全新的研究视野和突破性的研究价值。

(一)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研究价值

本书既系统把握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又明晰社会主义国家创新马克思市场批判的实践逻辑,发掘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本源内涵和创新规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1.理论价值。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与建构未来社会制度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南;但马克思并未系统提出市场批判理论,这些观点散存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加之过去对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误解与传统社会主义“反市场”的实践制约,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及其价值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本书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从历史研究视野,揭示了马克思如何继承发展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欧文、傅立叶、莫尔等关于市场问题的认识和批判,明晰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的历史基础和科学依据,探寻了马克思是如何对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并超越的,挖掘了马克思超越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观点。

(2)从原著研究视野,厘清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三维批判逻辑与三重递进批判链条,解读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意蕴,发掘了马克思对于市场一般性原理的研判、市场局限性的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批判等理论内容。

(3)从实践研究视野,剖析社会主义传承创新马克思市场批判的“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等模式转换逻辑,准确定位马克思市场批判的理论创新和模式设计,梳理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等探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

2.实践价值。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来源于市场经济实践,又深深影响着市场经济实践,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变迁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不仅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原理,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通识性理论基础;而且从深层次意义上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种种问题,为一切运用市场经济的国家提供实践思考。

本书研究的实践价值主要有以下四点:

(1)马克思基于“市场外生说”的价值基础,批判了亚当·斯密的“市场内生说”观点,提出了市场起源于社会发展而非人力交换倾向的客观评判,重新认识解读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对货币、商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继承发展了人类历史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基础。

(2)马克思基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市场局限性、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的三维批判,批判了市场滞后性、市场失灵、两极分化、不当竞争等属性,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衍生的货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异化、剥削、经济外部性问题,进而设计了“去市场”的市场实践逻辑,指明了未来社会要走“亲市场—去市场—无市场”的必然逻辑,并从所有制结构、劳动成果分配、企业运转等微观领域给出导向性设计,为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指明了方向。

(3)国内外社会主义沿着“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的实践逻辑,探索了“计划经济主导、计划与市场二元并存、计划与市场联姻兼容、市场主导型”等实践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为社会主义实践市场经济提供参考的文本。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了计划经济主导的形态、市场与计划并存的商品经济形态、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等的路径探索,创新突破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

(4)马克思关于市场批判的实践思考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创新突破经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等实践难点提供了借鉴,坚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心,并为市场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实践模式参考与资源借鉴启示。

(二)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研究现状

总的说来,国外关于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相关研究基础比较扎实,但直接研究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内容相对薄弱。另外,国外对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开始较早,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衍生之日起就没有间断过;而国内关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晚,大多集中在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之后。具体说来。

1.国内相关研究。国内关于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研究起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后,研究领域聚焦于马克思市场观认知、马克思市场理论梳理、马克思市场理论借鉴等。

(1)马克思社会主义市场观解读。对于马克思市场观的认识,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涉及马克思主张“无市场”理论,马克思主张“反市场”观点,马克思是“市场社会主义”等三种表达。关于马克思主张“无市场”的观点,国内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学术界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是主张反市场的理论观点。也有较少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具有“市场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是“市场社会主义者”等观点。由此可知,对于马克思的市场观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对于马克思市场的态度如何?马克思为何主张“反市场”?马克思“无市场”的内涵到底如何?等问题的看法,还有必要从经典原著入手,进一步挖掘马克思市场观。

(2)马克思市场经济一般性理论归纳。马克思市场经济观点大多体现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之中,贯穿于其早期著作及晚年著作之中,尤其在《资本论》经典文本中体现得更为充分,但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基本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述的内容并不多见。目前,国内学者从《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梳理了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归纳了马克思关于市场的本质、市场结构、市场特征、市场职能、市场学说史等一般性理论,而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的影响等问题仍然值得思考。因此,如何定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古典社会科学的关系?马克思是突破前人的方法论?马克思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哪些内容?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何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描述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3)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借鉴与创新。国内学者大多聚焦于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政治价值剖析,也有部分学者提出要借鉴马克思价格理论、价值理论、资源配置理论;要以“以马克思市场理论为指导,培育社会主义市场”;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双向结合”等观点。但社会主义该如何借鉴马克思市场理论?社会主义传承创新与马克思市场理论的经验教训如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的实践文本在哪里?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梳理。尤其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以来,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道路中,如何借鉴吸收马克思对市场的批判内容?如何借鉴吸收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市场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如何丰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总之,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马克思市场理论的相关研究已经具有了扎实的研究基础,也形成了系统的研究体系,但在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研究,尤其是针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的探索并不多见。

2.国外相关研究。总的说来,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起源于西方经济学家的探讨,发展于东欧国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突破于英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要成果体现在理论设计与实证模式建构两个层面。

(1)关于马克思市场观争论。国外一般同意马克思的“无市场”理论,少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是“市场社会主义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争论时提出这些观点。詹姆斯·劳勒(James Lawler)结合马克思经典著作提出,共产主义需要市场,马克思赞同市场社会主义等观点;伯特尔·奥尔曼(Bertell Ollman)则夸大了市场的负面效应,驳斥马克思市场社会主义者的观点,明确指出马克思是“反市场”的观点。

(2)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实证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探索的历史进程中,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争论成为研究的重点,表现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模式建构。几乎涉及东欧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又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比较彻底的市场经济理论,如铁托等发展了国家职能废除论、工人自治理论、社会所有制理论等,建构了南斯拉夫自治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二是相对温和居中的市场经济形态,主要是指匈牙利改革的实践探索,包括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农业改革、个体经济改革等理论基础。三是相对妥协保守的市场经济形态。主要是那些改革较为缓慢的理论形态,如民主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理论改革,也包括那些理论成熟而实践滞后的形态,如布鲁斯(Brus)提出的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奥塔·锡克(Ota Sik)设计的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模式;科尔奈(Kornai)探索的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等。

(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变异市场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苏联、东欧等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种理论研究逐渐在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要么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要么是左翼理论作家,其研究重点也逐渐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统社会主义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问题等,从而探索一种全新的理论发展思路,既坚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又坚守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的制度基础,设计了众多市场经济的模式形态,理论界一般称之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流派。如罗默(Roemer)的一般剥削理论、股票社会主义理论;施威卡特(Schweickart)的投资理论、市场控制论等;但他们与马克思主义市场理论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市场理论的结合点在哪里?这些理论研究是否继承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这些问题的研究、甄别及借鉴价值研究不够充分。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明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大论断,面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改革的重大背景,认真思考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领域遇到的难题和困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主导逻辑。因此,本书希望认真梳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明晰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真正内涵与历史定位,深入研究社会主义传承创新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经验教训。 oGN0xf/6WB/UQ+2OEuk0IdKniaQ7yMkNksVs3FhplqPpyLOQA/8Os5fxpI69p/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