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结构内涵

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具有辩证的、客观的理论属性,蕴含了对古典经济学理论批判,对市场本体缺陷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尖锐批判等基本层次,包含了辩证的批判、直接的批判、深层次的批判等基本内容,形成了三维递进延展的逻辑结构和多维系统的批判内容。

(一)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三维递增结构

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立足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建构起经济学大厦的基本要素,厘清了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奠定了批判的前提,发现了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缺陷,把市场批判思想推向了顶峰。

1.基础性层次:关于古典经济学家市场理论的批判。这是马克思市场批判的第一个层次,是建构其批判理论的前提性条件。如前所述,马克思探寻欧洲未来社会实现路径是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而把握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优先手段就是学习研究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西方社会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为此,马克思自然就把目光转移到西方古典经济学家著作的摘抄、研讨、评价、批判等环节上,进而结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现状,客观分析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现状。这种批判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有关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运行机制等,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经济学的批判。通过这种批判,马克思掌握了有关市场、商品、货币、资本、税收等基本要素知识,深入了解到西方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发现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奴隶阶级等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奴隶主阶级之间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劳动控制、资源管理等基本原理,为其后研究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及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提供了知识积淀,奠定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基础。此时,马克思仅仅是知识性学习批判,并没有带有任何主观主义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同时也不包含其未来社会制度的倾向。这些批判性材料后来大部分体现在马克思的“三个笔记本”和《穆勒评注》里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一书。不过由于部分笔记遗失了,现在这些批判性思考也仅仅是大致的轮廓,这种批判性思考奠定了马克思一生理论形成的基础,构成了其市场批判的知识性基础。

2.主体性层次:关于市场经济本体的批判。在对古典经济学家市场理论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不仅详细地获得了对市场基本要素的评价性研判,同时又结合资本主义的现实获得了对市场经济要素的批判性研判,这些批判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之中,构成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主体。这些批判性思考不仅奠定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也为马克思未来社会建构目标提供了依据。通过这一层次的批判,马克思了解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分配、消费等相关问题,了解到市场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重要定位,发现了市场经济机制在社会生产中的局限性和天然的问题矛盾,完善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相关知识性要素理论,为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南。其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评价性研判,重点揭示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相关要素的新概括和新突破;二是批判性研判,重点包括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相关要素负面功能的揭露。具体如下:

(1)关于评价性研判。主要指对市场的一般原理、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性原理、资本主义向高级阶段过渡性原理等的认识与辩证性批判。包括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货币起源、本质、职能等市场要素的分析;有关价值规律、剩余产品、资本积累、商品流通、利润率下降等规律性认知;对于社会总产品、社会再生产、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相关生产原理的分析;有关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股份制社会资本、合作制企业管理、虚拟资本管理等原理的剖析。这些认知性评价虽然不具有直接批判性内涵,但构成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市场批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于批判性研判。主要是指对市场局限的基本批判。由于市场自身的金钱导向、利润导向、两极分化、自由化等局限性,在私人占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衍生了独特的现象。包括市场公平交换背后的不平等,形式平等受私人占有矛盾控制表面的平等;同时容易在民众之中形成拜物教现象、异化现象等,加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从而累积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量变,最终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加速新社会制度的生成。

3.升华性层次: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在对西方古典经济学理论批判吸收的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建构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但这并不是马克思的理想目标,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政治经济学建构实现其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因此,马克思自然就把市场批判的目标直接转向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批判,升华了其市场批判的理论主旨,实现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重大价值。其批判的重点聚焦在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等,最终直接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综合性批判。

(1)关于经济内部性问题批判。所谓经济内部性问题,就是由于经济自身机制运行过程中,经济机制各要素或者要素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经济运行问题。根据其关于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首先展开了对市场经济内部性问题的批判。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产能过剩、股市动荡等原发性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加突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占有制、金钱至上、利润导向、拜金追求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是经济发展的内部性矛盾是市场经济不可解决的本质性问题,只要有市场经济的存在,就必然存在竞争、产能过剩、金融混乱等现象,这种问题最终都会以经济危机的形态表现出来,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实现机制优化。这种问题的批判延续了马克思对市场机制自身的劣势属性批判,进一步指出了这种劣势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的畸形化现象。

(2)关于经济外部性问题的批判。所谓经济的外部性问题是指那些与经济机制自我发展并没有直接联系,但由于经济自身发展过程而引发的种种问题。马克思重点批判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等。市场经济的本性是追求利润第一、金钱至上,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必然会出现那些不顾环境、不顾资源而片面发展的极端案例,而这些财富的发展最终又集中在资本家手里,他们为了追求利润而又进一步加剧这种外部性矛盾,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掠夺等现象,最终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另外,马克思也着力批判了资本主义把这些矛盾国家化的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扶持、政治控制、文化输出等多元化手段,把其固有的外部性问题转嫁给落后国家与地区,从而促使这种问题矛盾国际化,加剧了市场经济问题的矛盾。

(3)关于社会问题的批判。马克思着力于货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异化现象、剥削现象、道德滑坡、医疗教育、两极分化、政局动荡等间接性问题,并强调了这类问题的社会危害性。很明显,马克思系统揭露了资本主义市场化问题,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机制原因、人性原因、制度原因等;进而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包括社会人建构理论、人的自由发展理论、教育福利制度等。

(4)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质性批判。马克思市场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他所希望的是“利益冲突得到了消除,竞争和追逐利润为合作所取代”。 在对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和市场要素载体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难以克服的问题。私有制和市场的趋利性、拜金主义、拜物教等都与人性私欲相联系,并加剧了这些问题的破坏程度;同时私有制也与利润至上原则、剥削、剩余价值、利润率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社会化大生产则具有社会分工复杂化、生产力水平、资本社会化等具有一致性,社会化大生产越是提高,与私有制的矛盾就越大,也就越能加剧市场化问题的矛盾等。因此,马克思极力反对市场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结合,即便资本主义试图缓解矛盾的措施,如股份制、合作制共产、社会化资本等,马克思同样称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消极的扬弃”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使人类免除压迫和不公正”,“把生产力从资本主义过时的生产关系解放”的一个条件或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人类解放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现象走入了本质,进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社会所有制”理论、“按劳分配”理论、“人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描述,建构了未来制度的科学基础。

(二)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本质内容

在致力于破解西欧社会难题的目标导向下,马克思从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认识与批判出发,在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之后,转而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批判,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层批判与揭露,实现其未来理想的社会目标。这些市场批判的理论成果大部分体现在《资本论》中,重点围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相关问题展开,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市场机制、世界市场理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建构其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并对未来新社会的经济运行体系做出了一定的预测。

(一)关于市场经济要素的批判

马克思的市场批判逻辑是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之上的批判,在“关于价值理论”的分析中,马克思“在有些地方甚至故意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把黑格尔倒立的辩证法“倒过来,以便发现其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按照马克思市场批判的思维逻辑,其市场批判理论是建立在有明确的批判载体并对批判载体熟知的基础上而展开的批判,这种批判属性使这种市场批判理论具有目的性、指向性、科学性等特征。因此,尽管这类批判不具有直接批判的属性,但因其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建构的批判的基础,这种“二元”批判维度必然具有批判的间接属性,因而我们称之为研判性批判,并且把其作为马克思市场批判的重要内容。具体如下:

1.关于市场起源理论的批判性认知。如前所述,关于市场起源论问题,马克思坚决反对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宣扬的市场起源于“人性倾向”的市场内生说观点,而提出市场起源于社会发展客观条件的市场“外生说”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市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探讨,建构了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这些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1)关于社会分工与商品衍生问题。关于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马克思反对西方古典经济学家过分夸大人类意识而把交换说成是“人性”内在需要的基本观点,他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从客观世界决定社会意识的价值导向出发。他认为,社会分工必然受到社会客观发展的条件而制约,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水平的社会分工,这是历史证明的东西,毋庸置疑。而市场交换的行为则是在社会分工日益发展,剩余产品不断涌现的客观背景下,人类需要不断多样化和局限化,在此背景下,人类才产生了交换行为,商品也就应运而生了。试想,如果没有社会分工,哪里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产品?如果没有多样化的剩余产品,哪里会有商品的出现?自然也就不会有交换,哪怕人类内心的交换倾向再强,也只能是假想的现象。这种观点并没有反对社会分工对商品交换和人性交换倾向的推动作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探讨了商品与社会分工的关系,肯定了社会分工对商品衍生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认同商品促进社会分工的观点。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公社的扩大,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各氏族间的冲突”“这种分工材料也扩大了”,产品交换就在“不同的家庭、氏族、公社互相接触的地方产生了”,因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因为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 由此可知,商品的产生建立在劳动产品交换基础之上,而交换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劳动产品或剩余的劳动产品,这离不开社会分工的出现与细化。社会分工使“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 等,为商品交换出现提供了前提基础,二者形成辩证统一的良性互动模式,促进了商品与社会分工共赢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社会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促进商品发展。因为社会分工越精细,人类所能够从事的活动越细化,单个人就不能够完成同一个劳动过程而直接获得劳动产品,同一件劳动产品就需要许多人的合作配合,这样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对于产品的需求依赖性,必须实现相互之间的产品交换,才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这样劳动产品的交换就成了历史必然,商品生产就应运而生了。事实证明,正是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农产品与畜牧业产品的互相交换、工业产品与农业产品之间的交换,最终也出现了同一行业的产品互相交换等。因此,这样分工多样化和商品多样化的社会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劳动产品和人民的富裕程度。社会分工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产品、技能娴熟的工人、高科技的机器等。因为“同样数量的劳动者”由于“劳动熟练程度的增进”“不同工种之间转换时间的节约”“合适的机器运用”等条件,“各行业生产出大量的产品,从而将富裕的生活普遍延伸到最底层的人民”。 斯密指出,由于劳动分工把每个人的劳动转化为某一种或几种操作,必然会导致劳动者工作熟练程度大大增加,这样劳动者也可以很容易实现职业转换,从而节约大量的空余时间,这种工作简单化、集中化、机械化的操作也往往会导致大机器的发明出现,从而更加促进劳动生产率,增进社会财富,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商品。

另一方面,商品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里,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 。随着商品的出现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消费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等需要的不断增加,需要社会提供尽可能充足的劳动产品,必然会促使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多样化,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劳动产品。早在社会分工产生初期,商品的数量和需求度乃至其他社会条件都会影响分工的发展,如果商品的需求量比较大,就会带来较好的市场交换,从而也就有利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精细化。如在早期“偏远的苏格兰高地内陆,就不可能存在制定那样的产业”,因为那里“一年也销不掉一千枚铁钉” ;也就是那时候这个地域对“钉子”商品的需求量太小,这个行业就不可能进一步大发展。因此,那时候的产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往往集中于沿海地区或大的城市贸易区,因为这些地方的商品需求量较大且商品运输比较方便,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劳动分工的精细化。那现在我们再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社会,即便在遥远的偏僻的地区,我们同样能够购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因为这些地方需要已经出现了),但相比大城市来说,偏远农村的商品种类和质量等仍然处于劣势,这同样是商品对社会分工促进的明证。

(2)关于社会分工与资源合理配置问题。资源配置问题是西方经济学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研究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域中并没有出现资源配置的概念,因为马克思主张计划属性的资源配置方案,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没有探讨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通过劳动时间分配问题来阐释资源配置问题的,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过程,实际也就是资源在各个部门配置问题,而各部门劳动时间分配的比例也就是资源配置的比例。马克思指出,“一切调节,说到底,是社会劳动时间的调节,没有一种社会形态能够阻止社会所支配的劳动时间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调整生产” 。由此可知,马克思是以劳动时间为核心概念来研究资源分配的。其中,社会总劳动时间代表社会总的资源,各个部门的具体劳动时间代表总资源的组成部分,具体部门劳动时间的按比例分配自然就带动资源按比例分配。那么这种资源在各个劳动部门的分配实际上最终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实现,因为社会分工衍生了不同的劳动分工,从而就使社会总劳动分化出具体的各个部门具体劳动。

在原始社会,人类遵循集体劳动、集体分配产品的形式,其资源分配也属于全体公社居民所有,产品的消费同样是在全体社会成员中进行平均分配。以物易物的活动非常少,人类都可以通过日常活动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但是劳动分工形成以后,人与人之间必然要依赖于产品的交换才能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那么必然要经历一个“买—卖—买”的社会历程,也就是说,从产品到另一种产品的交换必然要经历一段时期,这个时间必然要求不同的消费者拥有一定的产品储存或储备,也就是社会积累,也就出现了不同生产消费的各部门之间拥有不同的生产生活资源储备,这样,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条件就形成了。也就是说,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必须首先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源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分工就是各劳动部门资源配置的基础。马克思从劳动时间作为配置资源的标准的视角,发现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式和方法,虽然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直接性微观性的资源配置思路,但同样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在马克思理论视域中,社会分工对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的功能,并不断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2.关于商品货币理论的研判性批判。商品货币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的逻辑而进行的归纳总结,对于商品、货币、价值、价格、劳动等相关理论得出了科学的解释,他不仅从概念范畴的角度厘清了这些概念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对各种逻辑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合理的见解,批判发展了西方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理论,“其价值、货币和资本的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发展”,同时又始终保留了“纯理论观点的始终一贯”,这是“1871年,基辅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尼·季别尔先生在他的《李嘉图的价值和资本的理论》一书证明的” ,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关于劳动价值理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物质形态,是资本主义经济建构的基本细胞,资本主义社会赖以表现的社会物质形态是大量的商品实物堆积,商品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要素,凝聚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多重特点。但是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研究中,虽然探索了这些范畴的基本内涵及其联系,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厘清它们的内涵。斯密在谈到“商品”范畴时,对于商品真实价格、名义价格、自然价格、市场价格等给出了详细的解读与分析,但商品的内涵到底如何界定,斯密也会出现劳动产品、剩余产品、交换产品等概念的交替使用,对于“商品”概念内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当然就会影响其后关于商品价格属性的分析;斯密虽然提出了“劳动是所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也做出了“劳动时间”比较难以对比的困惑 ,并提出我们同时要考虑“不同工作忍受的辛苦程度及其运用天赋的差异”等预见性标准,他并没有明确表达劳动的相关属性、劳动的概念、劳动力概念等;马克思也曾经高度评价李嘉图关于经济学所做的贡献,但同样也能够清醒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如马克思曾经认为,“李嘉图对价值量的分析并不充分——但已是最好的分析”“至于价值本身,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是这样区分的,因为它有时从量的方面,有时从质的方面来考察劳动。但它从来没有意识到,劳动的纯粹量的差别是以它的质的统一或等同为前提的” 。马克思结合古典经济学有关商品相关问题的理论解读和困惑要素,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从根本上厘清了这些要素范畴的逻辑内涵和逻辑关联性,把劳动价值论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

首先,关于商品的相关属性。马克思分析了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双重属性,肯定了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属性,明晰了商品具有凝聚人类一般社会劳动的价值属性,界定了商品的特殊属性。这些界定从概念角度解读了到底什么是商品及其相关属性。马克思指出,商品必然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劳动产品,也就是人类劳动之后获得产品,那些属于自然界的如空气、水等未加工的并不属于商品,但这些自然产品一旦加入了人类加工活动就赋予了商品的属性,如现代流行的把空气收集起来卖新鲜空气的行为,就变成了商品的属性。那些被人类收集起来的空气,就包含了人类收集新鲜空气的劳动,因而必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二是这种劳动产品必须通过交换,如果这种产品是用来自己吃穿享用的,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商品,而仍然是劳动产品的属性。因此,商品首先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也就是使用价值,同时也要具备用来交换的功能,也就是交换价值等,最终的交换价值是通过商品中所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决定。

其次,关于商品二因素的成因。马克思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双重视角,剖析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二因素成因,建构了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资本理论分析的逻辑前提。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由于其凝聚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属性而形成的,这是商品特性,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商品;所谓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摆脱了劳动形式、劳动时间、劳动复杂程度等抽象劳动而形成的,它不能等同于具体劳动,只有这种抽象的劳动才能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交换中表现出来的关系或比例。

最后,关于价值规律。马克思从商品具有凝聚一般人类劳动量的特点出发,剖析商品交换与劳动时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依据商品价值实行等价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2)关于货币及其流通理论。货币是商品价值实现的媒介,是商品交换与流通的必要载体。斯密重点分析了货币如何从早期的贝壳、牲畜等到金银货币再到铸币的转换过程,重点从货币媒介的职能角度揭示了货币的产生。进而他通过货币这个媒介详细分析了商品价格的相关问题,并揭示如何通过货币进行利润、工资、地租等进行分配的,同时也进一步对国家货币尤其是纸币的发行使用问题做了一些探索,奠定了货币问题及其流通问题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等相关问题的解释仍然不足,一是体现在概念范畴的凌乱缺失;二是体现在货币流通理论的解读不够深入等。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理论一方面为马克思提供了加以深入讨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批判提供了思路和对象,成就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首先,关于货币的起源。马克思认为,“货币结晶是交换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交换的扩大和加深的历史过程,使商品本性中潜伏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发展起来。为了交易,需要这一对立在外部表现出来”,这种需要要求“商品转化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化形式”。 马克思分析货币起源是从商品属性与交换特性出发的,揭示了货币与商品之间的逻辑联系。他认为,货币是伴随商品交换出现的。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人们开始进行简单的物物交换,但是交换的产品越来越多和交换过程的复杂化,势必要求一种固定的能够充当交换媒介的物品,以便更为容易地开展交换行为,这种用来充当媒介的产品逐渐固定下来,也就衍生了货币的最初形式。如早期出现的贝壳、牲畜等物品。由于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天然属性,比如易分割、便携带、体积小等,它们逐渐固定充当了物物交换的媒介,货币也就随之而生了。因此可知,货币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交换的需要,也就是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矛盾而形成的,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矛盾的统一。商品的价值要借助与其对应的交换商品来表现,也就是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否则商品的价值就无从把握。正是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形式,衍生了货币的特殊属性。因此,“商品的交换价值在货币上的独立化本身”是交换过程产生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一定的、特殊的私人劳动”必然要表现为“统一的、必要的”的社会劳动的结果。 围绕交换价值的基本形式,马克思从简单的物物交换开始,分析了简单的或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剖析了一种商品价值偶然地表现为另一种商品上的特点,揭示了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私人劳动与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等对应属性;进而分析商品交换扩大而产生的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表现为多种商品的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无论是简单的交换形式或是扩大化的价值形式,对商品交换来说都存在一定困难,阻碍生产力发展,那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就成了必然。

其次,关于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既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又有别于一般商品。一方面,货币具有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同时也具有使用价值,不管何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其原有的满足某种需要的属性并不会改变。另一方面,货币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凝结的抽象劳动,成了一切商品的直接或间接的交换手段。因此,货币作为一种属性的等价物形式是自然形式,在任何社会都是客观的实体;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反映了社会劳动转化的特性。

最后,关于货币的职能。马克思从“金是货币商品”的假设视角,简单地剖析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及其逻辑关系。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职能,货币“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正是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独特的商品才成为货币” ,并因此产生了具有价值的特殊商品,把千差万别的不同价值量的商品表现为不同的价格,使商品流通具有了可能,作为流通手段的第二个基本职能产生了,二者共同构成了货币基本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正是前两种职能的矛盾运动形成。如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暂时退出,就产生了储藏职能。由于商品流通量的不断增加和流通活动的复杂化,会产生暂时的赊购现象与债务债权关系,货币就会充当到期支付债务、利息、工资等,支付手段出现。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职能等一旦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发生关系,具有世界货币职能就形成了。

(3)关于商品拜物教批判。所谓拜物教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崇拜甚至盲目地追随等现象,并使这种物品在人们的内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极致盲目的追求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尽地对商品的内涵、商品的生产、商品的流通、商品利润的分配等进行分析,发现了商品隐藏的拜物教属性。

马克思明确提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的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商品之所以具有拜物教性质,不是因为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属性,即不是其蕴含一般人类劳动的价值属性,而是由于商品自身蕴含的劳动二重性所决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是否能取得社会的认可,取决于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才能得到社会承认,否则商品就难以进行交换,也就失去了商品赖以存在的基本载体。但私人劳动能否被社会承认,有多少被承认等问题不能由商品生产者个人决定,而最终由社会劳动的认可决定。这样商品把原本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转化为一种虚无缥缈的神秘的社会关系,商品交换的物物关系也就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这种神秘的关系体现也就是马克思所指的拜物教性质。随着商品拜物教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就不再受自己控制,而受到了商品交换运动的控制,人们把商品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赋予了商品神秘的属性,最终出现了商品交换控制人劳动的异化现象,影响了劳动本质的转化,忽视了劳动产品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属性,形成了利润导向的劳动属性,影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矛盾的运转,有利可图的劳动产品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集聚,从而导致供求失衡加剧了市场的两极分化属性,进而衍生出社会不公、利益至上、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

(4)关于货币拜物教的批判。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货币媒介物尤其是贵重金属出现之后,货币拜物教就出现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产品,其自身拥有的使用价值蕴含的社会劳动价值与一般商品并无差别。但由于其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特性,能够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因此,从现象来看,拥有了货币就拥有了一切,因为通过货币可以购买一切商品,一切商品也只有通过货币的媒介形式才能进行流通,这样货币就似乎获取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变成了决定人命运的神秘力量,再加上贵重金属的华丽外表更增添了货币的神秘属性,货币拜物教就应运而生了,其本质就是拜金主义,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一切社会关系都商品化了,“没有任何不可让渡的东西”,“也不存在任何高贵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因为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货币而占有” ,甚至包括良心、名誉等这些本来不是商品的东西,在货币拜物教的现象下,也成了具有价格的商品,也可以用来出卖从而获取金钱的工具。在货币拜物教社会,货币成了操控社会市场的主要工具,可以控制商品生产者购买劳动力、雇佣劳动、流通消费、利润分配等,盲目支配了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生产者拥有了货币就可以在各种领域占支配地位;消费者拥有了货币就可以获取自己需要的一切,这样货币就取代了社会一切,成了控制社会的主导力量,这种神秘的拜物教力量扭曲了生产关系的本质,扭曲了人性的追求,异化了社会发展,导致了拜金主义泛滥。其恶劣影响不仅掩盖了生产的不均衡性,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问题,如道德、文化形态、社会载体等被货币绑架,影响了社会发展。

(5)关于纸币流通问题的批判。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其流通量应该与商品交换实际需求的货币量保持一致,只有货币流通量与流通商品所需要的实际货币量保持一致,才能够保持流通领域的平稳发展,这是必须遵循的货币流通规律。如果货币流通量大于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通货膨胀现象;如果货币流通量小于商品流通需要的实际货币量,就会引起货币升值、物价下跌等现象,这种货币现象必然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量与商品所需的货币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避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的发生,因为货币的贮藏手段可以使过多的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充当了蓄水池的作用。但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就容易形成。马克思明确指出,“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纸币已经达到这些渠道所能吸收货币的饱和程度,那么明天这些渠道就会因商品渠道的波动而发生泛滥” 。因为纸币只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货币,纸币发行过多与过少都会出现与货币流通实际不一致的情况,会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形成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过少,就会引起通货紧缩,最终影响市场经济的理性运转。

(二)关于市场机制运行的研判

在对商品货币等劳动价值相关理论进行解读之后,马克思也对市场运行的相关理论进行细致的剖析,为其市场批判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具体如下:

1.关于市场交换的基本原则。关于市场交换的基本原则,大家一致认同斯密所倡导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也就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原则自动实现交换行为的原则,市场价格的高低主要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降低;当商品供小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上涨,从而实现价格机制的自动调节。但这里所指的商品基本是指人类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是“物”的原则。因此,其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探讨的并不是很多。马克思的研究也是同样的原则,马克思也没有明确提出市场交换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但他在研究剩余价值学说的时候发现了“劳动力”这个特殊的商品,突破了传统把商品理解为“物”的原则。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由于工人一无所有的社会条件所限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就不能完全按照供求关系自由实现交换,即便劳动力再缺少,工人也不能完全按照个人的意志交换,资本家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在交换过程中工人也不会像普通商品那样自由摆布,也会有个人的意志和讨价还价的行为和空间。因此,这就决定了劳动力商品在交换时必然要有一定的规则,正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交换的原则,马克思探讨了市场交换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在探讨劳动力市场买卖问题时,明确提出这个流通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等观点,揭示了劳动力交换市场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认为,“流通是商品占有者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其他如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分配领域并不存在商品关系,马克思在生产力买卖市场的规则反映了市场交换原则的雏形。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自由、平等、所有权、利己心等。自由是指商品交换必须取决于买卖双方自己自由的意志,在法律上平等的自由人缔结契约,暗示了商品交换的自由原则。平等是指买卖双方必须坚持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而否认干涉交换主体的实际操作等,预示了市场交换主体的平等交换规则。所有权是指交换必须建立在拥有所有权的前提下,没有所有权也就不可能体现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和交换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互相联系的观点。马克思借用边沁的功利主义原理和亚当·斯密经济学结合的观点 ,暗示了“利己心”在市场交换中的地位,肯定了个人利益与市场利益互利互惠的共通性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与私人利益的联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马克思关于市场交换的基本原则包含了所有权原则、自由交换原则、公平交换原则、利益交换原则等。

2.关于价格与价值的运行原则。价格问题是商品交换的核心,也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旦价格发生变换,整个市场运行的机制都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会引发其他市场相关问题及非市场社会问题。因此,价格问题的研究历来就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

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最早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价格的相关问题。斯密提出,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必然包含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真实价格就是指在商品中包含的“实际的劳动耗费”;而名义价格是为了交易的顺利开展而通过“货币”替代的劳动。当货币没有出现时的物物交换时代主要通过“劳动互换”而开展交换,这就是真实价格;当货币出现之后,人们的交换通常表现为商品与货币之间的转化,货币就成了商品的名义价格。

从包含内容来看,斯密认为,商品价格必然要包含“工资、利润、地租”等三个组成部分。在市场交换形成的早期,由于没有资本积累与土地的私有化,商品交换仅仅遵循等量劳动交换的原则,即便一种物品包含的劳动超越其他商品,也会通过劳动倍加补偿的办法进行交换,这符合当初的交换原则。因而此时的商品价格即是单一的劳动,实际就是按照真实价格进行交易的;但一旦出现了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化,那些拥有资本的资本家必然希望获得资本收益,因而商品价格就会包含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利润;而那些依靠土地私有化拥有土地的地主则希望通过土地的私有权而获得一定量的地租,这种商品必然要包含地租的内容等。

从交换过程来看,商品要表现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斯密认为,一旦商品进入市场交换,就必然会出现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当商品在市场交换时正好获得了等量的工资、利润、地租,那么这种价格就成为自然价格;而一旦商品量多于或少于上述三种内涵的总量之后,这种价格就会高于或者低于自然价格,就表现为市场价格。并且进一步揭示了价格变化与供求关系的内在逻辑。应该说,斯密关于商品价格的分类非常详细,揭示了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基本关系以及各种概念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但对于商品价格的概念概括乃至运行规律的揭示尚需要深入系统的梳理。这些研究为马克思价格运行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深刻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对于价格运行机制的详细的思考。

马克思明确提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货币的产生为不同价值的商品提供了统一的表现材料和量化标准,价格变动是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供求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价格不能脱离凝聚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任意上升或下降,其变化的极限值最终离不开商品价值。但生产商品需要的劳动时间是由“劳动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劳动生产力与价格之间具有联动关系,“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商品的时间就越少,其价值就越小,价格自然就降低;反之,则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其次,价格受货币价值的影响。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如果货币自身的价值增加或减少,其价值表现形式自然也会相应地增减。“商品价格只有在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值提高时,或在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降低时,才会普遍提高。反之,商品价格只有在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值降低时,或在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提高时,才会普遍降低”

最后,价格受供求关系制约。供求关系是流通领域商品量的变化而影响价格的运行,不是因为商品价值或者货币价值的特质而改变,是在单纯的流通领域产生。一旦供大于求时,所需要的流通商品需求量减少,价格自然要下降;相反如果供小于求时,流通领域因商品需求量增加,自然会引起价格的提高。但商品流通领域的供求平衡则是假设的理论视域,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则是商品流通的常态,价格也总是不停地变动。供求影响价格,但并不能影响价值,供求的变化最终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在《资本论》理论视域中,马克思是以供求状况基本平衡的理论假设展开的,即某个商品生产部门的商品总量能够按照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既不高,也不低,使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达到了一致性。但在供求不一致的情况下,市场价格总会或多或少地偏离价值。如果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会低于价值,这样资本会被抽走,供给进而减少,实现供需平衡;反之,如果供小于求,也就是需求增加的情况,市场价格就会高于价值,进入这个领域的资本就会提高,进而达到供需平衡。因此,从表现形式来看,供求在调节市场价值,实际上是价值调节供求关系,价值规律发挥了实质的作用。另外,供求关系与竞争关系是共存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实际反映了商品生产者(卖者)与商品消费者(买者)的统一体关系,而“竞争显示了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因此,竞争与供求实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竞争使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形成了卖者之间、买者之间、买卖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供求比例平衡与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如果供大于求的卖方市场出现时,竞争在商品生产者(卖方)之间存在,从而使处于劣势的一方不断展开竞争以达到优势状态;迫使双方不断降低价格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或退出产品生产生成供需平衡;如果因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就会出现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迫使消费者不断提高购买价格或缩减消费需求,最终实现供需平衡等。因此,竞争与供求的互动共同制约市场经济的平衡。

3.关于市场运转属性批判。市场运转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市场的滞后性、市场竞争的不当性、供求不均衡性、市场失灵等问题,都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1)关于市场自发调节的属性。马克思认为,市场经济拥有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自发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无序性、资源浪费性等属性,对市场经济的运转带来一定的危害,会造成经济危机的发生。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如果市场资源分配合理,市场经济就能良性运转;如果市场资源分配不当,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稳定。但在自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靠市场自发进行的,是一种“事后的、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作用,主要依靠“市场价格的晴雨表”来判断,从而“克服生产者的无规则的任意运动” ,实现总资源的分配平衡。但这种调节往往是在商品进入销售环节之后才能表现出来,生产者会根据市场来调整生产环节,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就会加剧,这种事后性调节会带来破坏性和资源浪费性等,从而引发新的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经济危机的发生。这种市场调节形式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会存在,如果不克服市场的这种滞后性问题,必然会影响社会总资源合理分配。当然,有时候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即市场不能够实现对资源配置的合理调节而出现经济发展的紊乱现象。

(2)关于竞争的不当属性。在自发市场调节下,竞争既具有调节供求平衡的优势属性,同时也会因不当竞争、恶性竞争、垄断等行为产生严重问题。马克思提出,竞争总会给“处于优势地位或垄断地位的同一方都带来好处” ,处于优势的一方就会“始终作为团结的统一体来同对方抗衡”;而“处于劣势的那一方”,则会常常“不顾自己那群竞争者”,而“直接反对这群竞争者”以早日摆脱劣势的困境等 ,甚至会不择手段地进行对抗,不当竞争、恶性竞争、垄断等现象随之产生,造成优势的一方更加强大,劣势的一方更加弱小,加剧竞争本身固有的两极分化现象,尤其在垄断出现之后,劣势的一方就有可能更加被动。处于劣势地位的商品生产者不得不尽力寻求出路,甚至造成破产失业局面,最终会引发社会问题,加剧固有的社会矛盾,从经济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

(3)关于供求不平衡的常态现象。如前所述,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供求决定市场价格,那么另一方面,市场价格,而在进一步分析下,也就是市场价值,又决定供求” 。尽管价格最终不能由供求决定,但供求关系却一定会影响价格,价格会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价值波动。因此,实现供求平衡以保持价格与价值稳定性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转。但在自发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平衡的现象很少,而供求不平衡的现象却很正常,价格总会是上下波动,价格总会偏离价值,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规律。如果处理不好供求关系,就必然会引起价格的过分涨落,最终引起经济混乱、市场失衡等问题。

(三)关于剩余价值理论学说的批判

马克思与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最大的区别是在思考经济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其固有的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和人文情怀,这一点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的批判过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马克思在对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批判之后,就把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破解工人阶级异化的问题上,也就是通过研究剩余价值学说大大超越了前人,建构其伟大的经济学基础。实际上,与前期的理论基础一样,剩余价值学说也并不是马克思直接发现的,也是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社会事实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如前所述,西方经济学家大多立足于如何实现财富增长,也就是斯密所倡导的“国富民裕”,他们所分析的主要是经济过程,把经济运行规律放置在客观过程展开,很少去关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文要素。而马克思则不一样,他在分析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情怀,也就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那就是在共产主义学说指引下的无产阶级的命运关怀性。因此,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发现并不断探索的。

实际上,剩余价值学说在斯密时代就被提了出来,到李嘉图时代遭遇了困惑,马克思真正发现并完成,建构其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问题可以从恩格斯在《资本论》第2卷中为马克思辩护部分体现出来。当时有一个经济学家洛贝尔图斯(Rodbertus)攻击“马克思从他那里剽窃了剩余价值理论”,他宣称“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理论从哪里来的”问题,他的见解“和马克思一样,不过更简洁、更明了”而已 。实际上,按照恩格斯的观点,“剩余价值问题已经产生几百年了”,其“是从商人的直接的实践中产生”,其“产生于产品价值的加价”,重商主义者很看重这一点,在“社会主义者中间这种见解也一直阴魂不散”;但是“它被亚当·斯密从古典科学中赶出去了”。 亚当·斯密把“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已经完成并对象化的商品中的劳动超过有酬劳动即超过以工资形式取得自己等价物的劳动余额——理解为一般范畴,本来意义上的利润和地租只是这一般范畴的分支”;同时斯密又证明了在工人“加在劳动上的、超过只支付他的工资或者他的工资的等价物的劳动量的那部分劳动构成”,即剩余劳动,他发现了“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从哪里来”“土地所有者的剩余价值从哪里来”等问题 ,但是斯密并没有把剩余价值作为单独的范畴与地租和利润区别开来加以研究,李嘉图同样坚守了这种观点并犯了许多错误,混淆了地租和利润以及剩余价值的差别。马克思正是在这种研究基础上,从劳动资料、劳动力、劳动对象等角度,围绕资本核心要素,考察了欧洲的手工业、农业、机器大工业等如何加强对工人劳动力剥削的,从而详细地探索了“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工人阶级受剥削和异化的基本秘诀,并围绕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础和资本流通等问题,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路径,完善了其经济学的理论根基。

(四)关于世界市场理论及批判

世界市场理论也是马克思研究视域中的重要规划部分,马克思曾经在其经济学研究计划中明确指出,“显然,应当这样来分篇:……(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入和输出、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 等。但马克思未能完全实现其理论构想。在《资本论》末篇,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国际价值理论做出了部分阐述。他指出,世界市场起源于国际社会分工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不断增加,使产品交换不断跨越国际,越来越多的国家进行国际商品生产与交换,在商品交换跨越国界的情况下形成了国际市场。具体说来,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一方面造成了发达国家商品的大量剩余,迫使他们向国外开拓市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大工业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发达国家原料资源的不足,促使他们去国外拓展原料市场来源,从而也拓展了市场的形成等,在这种生产、消费、资源、劳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马克思对世界市场的批判包括世界市场外部掠夺性和内部矛盾性。一方面,世界市场拥有国内市场的一般属性,是国内市场的国外拓展,因而市场自身的内在矛盾同样存在于世界市场中,这种内在的矛盾性既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原有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更为突出,“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 ,世界市场的内在矛盾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样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向新的社会过渡。另一方面,“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之外的一切国外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 ,世界市场大大促进了市场开拓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增加了对其他国家的掠夺,把这些国家变成了原料生产国和农业体系的国家,使这些国家严重依附于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的服务国;造成对贫困国家的资源掠夺、危机转嫁、环境破坏等世界性问题,从而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危机推向全球,加强了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不仅激化了本国的矛盾,同时也激化了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灭亡的步伐。

总之,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目标的指引下,立足于西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史观和古典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通过市场批判的逻辑建构起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奠定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础,构成了社会主义百年发展的主旋律,对世界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借鉴与反思。 JtgikDNpSKXnq/L0wvQcMI6Z9zJgqkTFTQM0uePqX0yR0+CmeGIHF6VsC6AGTK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