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衍生逻辑

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衍生不是偶然的,而是立足于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不断思考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德国古典哲学的方法论逻辑,吸收古典经济学市场知识内核,批判接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市场理论学说,从市场起源认知社会与市场的关系,进而发现了“市场外生说”,准确界定了“社会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未来社会制度的市场向度,建构了市场批判的逻辑主体。

(一)逻辑起点:西欧社会何处去的思考

马克思不是一个书斋式的学术研究者和天才的幻想者,而是一个对现实问题的批判者和实践者,这是他不同于历史及现实社会中很多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正是这一点,使马克思富有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和娴熟的实践批判技巧,从而马克思的学说能够立足于现实生活而又超越于现实社会,富有科学性、远见性、超越性等特点。因此,欧洲社会该往何处去的实践批判正是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

1.马克思未来社会观的迷茫。1843年到1844年间,是青年马克思未来社会学说形成的关键期,奠定了马克思一生努力的方向和未来社会建构的概括性思考。像同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马克思抱着远大的决心和理想,在“到巴黎去,到这所古老的哲学大学去吧……到新世界的新首府去吧”口号的感召下 ,马克思来到巴黎,试图寻找未来社会变革的途径和手段,实现“德国式”头脑和“法国式”心脏的结合。但脱离了其原来擅长研究的哲学式变革社会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并没有找到了解近代西方社会的钥匙,他并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来理解社会、寻找出路” 。可以这么说,青年时代的马克思的未来社会观并没有成熟,也尚未把握破解现实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和原则,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马克思,促使马克思努力探求变革社会的动力,那么对前人理论的学习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必然成为青年马克思的首要选择,在理论学习研究与现实社会问题观察剖析的基础上,马克思的未来社会观逐渐形成。由此可知,对欧洲未来社会的迷茫构成了马克思一生奋斗的起点。

2.马克思未来社会观的形成。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认识开始的,“列宁认为,经济学说是马克思理论的核心内容,而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构成了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贯彻和推广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资本论》使唯物史观由假设变为被科学证明了的原理” 。正是在对西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接触,不断运用其原有的哲学知识为经验,最终甄别了自己的社会观,发现了未来社会建构的理论。

(1)确立了未来新社会的建构目标。早在莱茵时期,马克思就对当时比较流行的共产主义观点持赞成态度,他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就提出,共产主义思想“决不能根据肤浅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只有在长期持续的、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等观点 ,表明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早期兴趣。为此,他曾专门阅读了大量关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书籍。到了巴黎之后,一方面,他亲自接触法国共产主义运动、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等,亲自接触到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并参与法国大多数工人秘密团体的活动,经常出席巴黎的德国共产主义者聚会活动等激进行为,感受到法国普遍存在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现状,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想空间。另一方面,马克思又大量阅读了有关共产主义的相关书籍,包括傅立叶、蒲鲁东(Proudhon)、孔西得朗(Constituee)、欧文、卡贝(Cobbe)等撰写的有关社会主义的著作,并对这些著作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逐渐接受其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核,但同时对那些空想矛盾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这些理论的积累和现实问题促使马克思要“编纂一套社会主义史的资料汇编,或者毋宁说是一部用史料编成的社会主义史” 的想法。

(2)了解有关社会发展的历史。为了更加准确地深入了解复杂的社会现实,除了深入与工人运动和民众现实广泛接触之外,还必须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关历史问题进行正确的把握,才能准确把握未来新社会的发展方向。为此,早在巴黎时期,马克思就首先从有关历史的书籍方面展开了大量的阅读,奠定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马克思的“一项政治计划”就是“想首先从共产主义的观点对黑格尔的自然法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然后写一部国民公会的历史,最后批判所有的社会主义者” 。由此可知,马克思的未来社会观是建构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历史进行认真审视的过程中逐渐寻找共产主义社会建构的目标的。所以马克思率先阅读了有关法国革命的相关书籍,如《革命时代的法国史》《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等;同时也考察了“法国时事的一切细节,收集材料以备将来使用” 。通过对法国历史书籍和时事问题等的关注,马克思比较系统地了解了法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时代面临的诸多问题,为马克思了解认知社会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3)掌握了未来新社会建构的逻辑。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详细了解的基础上,面对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马克思发现破解社会现实问题必然依据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要从经济事实寻找根据。由此,马克思就立即着手对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著作进行研读,希望通过经济运行方式的了解发现破解社会问题的工具。从1843年10月起马克思就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其中就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大纲》等19部经济学著作。在学习初期,马克思主要采用摘录和简单评注的方式,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并提出自己的基本看法,曾经写出了著名的三本巴黎笔记和《穆勒评注》等,在对前期经济学家观点学习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对不同经济学家的理论进行反思与批判”,马克思“对一些关键的经济学概念,比如价值、货币、信贷、生产力等进行了集中思考” ,丰富完善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并针对资本主义异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供了科学的设想,并在此后的革命实践与《资本论》的研究过程中,探索了自己共产主义的设想。

总之,马克思有关未来社会的构想是建立在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何处去反思的命题基础上,在共产主义目标的指引下,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逻辑和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问题的研究,结合西欧的社会发展历史和市场经济的现实,从市场批判的视角发现了未来社会建构的目标,构成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

(二)逻辑内核:关于“社会与市场”关联性的科学定位

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是马克思考察的重点,也是其建构市场批判理论的前提。如前所述,对于欧洲社会如何发展马克思也曾迷茫过,几经思索后,他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的新社会建构。但未来社会到底如何?是不是仍然坚持市场经济制度?未来的市场经济制度又该如何定位?按照马克思惯有的学习逻辑和思维逻辑,这些问题的解答必须依赖于历史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做出回答。这就引发了关于市场与社会关系的讨论,马克思正是从市场如何起源这个角度展开了初步探索。

1.马克思的“市场外生说”。关于市场起源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家基本沿袭了亚当·斯密的市场起源论观点。如前所述,亚当·斯密在探讨社会分工时明确提出,市场经济起源于“人性交换的倾向”,这种“人性倾向”即是物物交换、互通有无、相互贸易,这就是最早的市场起源于“人性”的“市场内生说”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亚当·斯密进一步论证了分工受市场限制的基本情况以及市场发展的具体现状等观点。很显然,斯密的这种市场起源“人性的观点”是有局限性的。从表面来看,市场的出现是由于人的交换想法而产生的,市场的繁荣与否也往往取决于人类交换的想法的多寡和交换行为的复杂化。但如果以此说明人类的想法就决定市场乃至分工的说法属于唯心主义的市场观,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过分夸大了人性的基本意识追求。试想,如果没有可以交换的剩余产品,即便人类再想去交换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即便在市场发达的今天,缺乏交换资源的市场行为仍然属于盲目化、理想化、空想化,也只有有了可以交换的产品,人类才会产生交换的念头,从而产生交换的行为,进而才能催生市场。因此,斯密这种市场起源论观点难以立足,但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唯物史观的思维方法尚未完全诞生,出现这种观点就不足为奇了。

马克思是一个非常谨慎而又大胆的创新者,通过对西方大量的经济学著作研读,他首先摘抄了大部分经济学家的著作内容,尤其是斯密有关经济学论述相关概念范畴,进而又通过与其他经济学家观点著作的对比,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做了详细的批注,随着自己经济学知识的积累并不断加强,马克思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想法,对古典经济学里面尚未搞清楚的诸多问题逐一展开阐述,论证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关于市场起源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利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思路,就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市场并不是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的(马克思强调指出,亚里士多德在谈到作为原始公社的私人家庭时也指出了这一点),而是在它的尽头,在它的边界上,在它和其他公社接触的少数地点出现的。这里开始了物物交换,由此浸入到公社内部,对它起到瓦解作用。” 这种观点我们称之为“市场外生说”观点,也就是说市场起源于人性之外的客观社会,正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外在动力,才激发了人性内在交换需要的基本动力,在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推动市场的形成。这符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正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条件下,社会分工逐渐出现,因为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带来的不同种类的剩余产品,这样具有不同需要的人类就必然通过交换的基本手段,以获取相对需要的剩余产品,市场自然就产生了。因此,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市场产生于“非人性”的客观要素,是社会分工出现导致了市场的出现,市场的出现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这种观点恰好和斯密的市场内生说观点相反。

2.马克思的“社会与市场”关系论。关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马克思非常明确地肯定了市场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社会必然是市场衍生的基础源泉,二者具有共赢的基本属性。但同时二者又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也会彼此带来伤害。

(1)任何社会制度与市场都具有本质同源性。如前所述,马克思的市场起源论认为,市场起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一定产品剩余情况下,人类才具有了交换的想法,而社会分工精细化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剩余产品,正是生产力的发展与物质财富的丰足,才导致人类交换诉求的日益增强,这是市场起源的根本动力。从这个意义出发,马克思最早对市场的功能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不是为了批判市场而出发的,马克思是为了研究市场才追溯到市场批判要素的。马克思认为,市场衍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因素。

(2)市场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属性。在发现市场产生于社会发展客观基础之后,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了市场促进生产力的观点。他认为,正是由于市场的不断拓展,促进了社会分工不断扩大,二者处于辩证统一的运动之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市场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任何社会制度(包括社会主义)都有产生市场的可能,这是通过历史梳理得出的基本结论。在原始社会晚期,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在原始部落的某些地方逐渐产生了市场交换的偶然行为,早期市场交换也就出现了。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欧洲社会逐渐出现了奴隶社会、封建制社会,市场交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一些沿海、沿河地区因为交通比较便利、物产比较丰富等原因,这些市场交换就发展得比较快一些,市场范围逐步扩大。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农业体制被打破,工厂企业等大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人类赖以交换的产品越来越多,逐渐摆脱了单纯的物物交换、小范围市场等,市场体制逐渐成了资本主义的核心经济机制,大大拓展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促使市场成了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因此,在西欧市场经济逐渐盛行并带来巨大物质财富集聚的时代,市场的优越性和劣势属性逐渐凸显出来。结合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复杂化的实践,马克思又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市场要素属性和制度属性等,发现资本主义制度是市场功能发挥较集中的社会阶段,市场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马克思也明确批判了资本主义市场弱势属性以及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希望建立一个相对于资本主义根本变革的新社会制度。

总之,马克思通过对社会与市场关系的系统论述与分析,发现了市场促进社会发展的优势属性,明晰了任何社会制度都可以与市场相结合的内源性属性,蕴含了未来新社会制度拥有市场经济的可能性。

(三)逻辑目标:“无市场”的未来社会论

在准确定位社会与市场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认真思考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逐渐明晰了未来必然建构新社会的历史诉求。根据社会与市场的共赢关系,马克思认识到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进而又分析了市场在共产主义设计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未来最终“无市场”的理想目标。

1.关于“有市场”的社会历史轨迹。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历史逻辑,在西欧社会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由于奴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而耕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土地所获得的利润也往往由奴隶主完全占有,这种状态下的农业发展并不是很好,以工商业为主的市场经济发展空间并不是很大。到了封建社会时代,奴隶逐渐为对分佃农或农奴所取代,这种制度下“耕作农田所需要的全部资本,收成在地主和佃农之间平分” ,随着这些佃农身份的自由化,他们耕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但他们并没有“土地改良”的积极性,限制了农业市场的发展。随着“农民”的出现,在上缴过地租之后农民就可以完全占有产品,因为有利可图而促使农业耕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农民的地租、赋税、徭役等沉重的负担,导致了农业也无法完全进行土地改善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由于农耕文明占据主导的时代,受到自然条件、人身条件、社会条件等所限,市场经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市场交换的范围也大大受限,产品的利润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失去了交换的可能。在城市,随着城市文明的兴起以及城市生产力的发展,那些早期受制于奴隶或封建社会制度的城市居民,同样也被限制人身自由和生活自由,在沉重的赋税中艰难度日,在免税制度兴起的过程中,“那些因某个城市的市民而免征”的群体就逐渐演变为“自由市民或自由商人”,而那些依靠农业原料为来源的交通便利的城市就率先成了制造业中心或商业中心,这些商业城市同时对农业又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既需要农业的大量的原材料,又为农业发展提供工业材料,而城市居民也会通过更多的积累去农村购买土地等,在二者的交互作用下,工商业逐渐成为主要行业,工业文明也逐渐取代了农耕文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和扩展,市场经济为特色的经济体制就形成了。

在古典经济学家分析市场化的进程中,结合市场经济在欧洲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逐渐总结欧洲社会变迁的市场历史逻辑,从而为其未来新社会制度建构逻辑提供了前提。马克思总结梳理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逻辑,那就是在经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之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了主要的社会制度。但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仍然是斯密倡导的自由竞争的经济。虽然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但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等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异化现象严重存在,日益限制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步伐。那么要想改变这种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就必然要求实现新社会的制度建构。这个时候在西欧比较流行的新社会制度也就是当时的共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书籍以及亲自参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逐渐提出了其未来新社会的构想,那就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共产主义社会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他批判吸收了其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自由人联合体等思想,同时也发现了破解异化的根本路径,那就是消除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指明了欧洲社会由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必然跨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逻辑,明晰了未来新社会的崭新目标。

2.关于“去市场—无市场”的社会发展轨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无市场”的理论设计是通过“去市场”理论而实现的,“去市场”理论构成了马克思探索共产主义的实现道路的基础性理论。其主要包括如下要点:

(1)“去市场”理论的逻辑前提。马克思提出“去市场”理论的逻辑前提是基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和未来社会主义建构的设想而提出的,“去市场”理论构成了马克思关于新社会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

首先,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马克思通过阅读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和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尤其是法国发展史的变迁,很谨慎地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预测。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种“按需分配”的目标的不可实现性,这既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又需要人类极度高尚的精神条件,才能确保“各取所需”的可行性。如果物质基础不够丰盛,人类就无从获取所需的资料,也因担心或私心更加不会主动“取所需”,这样就会引发物质资源短缺的矛盾。当然即便是物质基础达到丰盛,如果人类的教育水平与精神追求达不到一定层次,同样会存在部分人“不劳而获”或者“不尽力劳动”;或者“获取过量的产品”等问题,同样会引发社会矛盾。因而,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的要求必然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大障碍。同时,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没有发现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逻辑联系,从而没有发现如何通过废除市场经济而废除私有制的逻辑路径,自然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阶级受压迫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工人阶级作为新社会推动的核心力量。马克思正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反思中,发掘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建构和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而系统深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市场经济批判的理论。

其次,关于共产主义制度实践的设计。在对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着手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实现共产主义的阶级力量和运动方式,通过革命的实践进程实现共产主义运动,并设计了关于共产主义的相关理论设想。结合世界工人运动的现实,马克思发现了工人阶级必然成为未来社会推动的阶级力量,指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力量对比和矛盾冲突,强调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价值,从而为未来新社会的建构提供了动力前提。关于未来社会制度的具体结构,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然经历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等。对于市场经济的使用问题,马克思运用预测的基本手段。他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必然通行“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 ;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除了“政治上的无产阶级专政”之外,市场的促进功能也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因为这个时候的生产力是否符合“无市场”的基本要求尚不得而知,至于东方国家不经历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的社会条件更无法预测。只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拥有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才会自动丧失,才能够建立“无市场”的社会制度,也就是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

(2)“去市场”理论的基本内涵。首先,“去市场”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认为,“去市场”是实现“无市场”的必要手段,但“去市场”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社会背景的。他提出,共产主义早期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是需要保留市场的,“去市场”的条件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精神财富极度丰富,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物质财富、人文素质都达到极高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因为生产力物质财富已经远远满足了整个社会的需求,对社会财物的占有和分配也会因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极大提高而实现合理的分配,市场职能无需发挥,通过“去市场”来实现“无市场”的价值目标。其次,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市场。如前所述,马克思阐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制度,并对共产主义制度做出了更为详尽的划分,为科学社会主义建立设置了条件。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是否需要市场经济,马克思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要保留市场的观点。马克思也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设计是建立在对未来制度的预测之上,至于是否适合社会实践的要求,则要靠时代具体实践来检验,预示了社会主义是否保留市场要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马克思所指的未来制度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欧洲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对于落后的俄国、东欧、中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则不符合马克思所指的“废市场”的实践。由此可知,社会主义仍然具有保留市场的可能。

总之,马克思立足于欧洲未来社会的建构目标,厘清了社会与市场的双赢关系,发现了未来社会必然消除市场的历史逻辑,创建了未来的共产主义设想,市场批判的逻辑逐渐形成。 GopI5C92Q6DvqrYrzVpiACUyiIJI/QXrXW3Vr3c+BU8mrXHwE8ksRGsv7gPulUy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