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哲学与时代的互动旨在思入生活

哲学与时代变革休戚相关,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马克思讲,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最高的理性产物。哲学是时代理性的升华和时代变革的批判武器,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荟萃时代精神的文化底蕴,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从而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推动社会实践、科学知识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历史、人类文明迈向新的纪元。任何哲学都可以从产生它的特定时代中找到赖以存在的理性根据与现实基础,历史条件不同、文化环境不同、时代条件不同,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客观对象以及对之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所期望实现的结果都不尽相同,一个时代,人的认识和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差异形成了诸多的文化特点和精神风貌,构成了不同时代相互区别的特殊本质。哲学作为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它就必须始终站在具体的时代环境中去思考和认识自己时代的特殊本质,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支配、驾驭和处理自己与时代的各种关系,并用哲学的把握方式将人们处理和驾驭这种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智慧集中到自身上来,通过概括、凝练、蒸馏与升华使之具有特殊的理性内涵和逻辑图式,再通过范畴的变换、思维的净化使之获得某种层次上的跃迁,成为抽象性、普适性最强的理论体系。可见,哲学不仅从内部就其内容,而且从外部就其表现来说,它都必须和自己时代的现实基础、文化环境紧密接触并相互作用,一定时代的哲学究竟以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去调整人们的思维、去紧密接触现实并与之发生互动作用,从而引导人们接近客观真理、把握时代走势,主要的并不取决于哲学家们如何的凭空构想或者意义构造,而必须从时代的本质需求和社会运动的主导趋势中去解释:这个时代的哲学是否及如何(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挺立时代潮头、稳居核心地位并发挥统摄一切的内聚力作用。哲学向来是不断发展、开拓创新的科学,它严格以现实需求为依据、以时代呼声为依托、以广大人民为依靠,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时代性与人民性,哲学以人类实践的历史经验以及各门具体科学成果为反刍的对象,同时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类实践和科学研究,不遗余力地引领社会进步与时代变迁。反过来,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实践程度的深化、科技创新的发展、知识信息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必然在关注重大现实问题、迎接各种质疑与挑战中增添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活力,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建构、表现方式满足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需要,唯此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感知力、凝聚力与再造力,发挥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与使命。为此,一方面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紧密联系当代实际,紧扣时代主题,既要反映当代中国发展的实践,又要反映当今世界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潮流;既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又要与世界哲学交流,使当代中国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另一方面,必须打造强烈的问题意识,实现理论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实践整合。须知,若没有特定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理论上的聚焦;而没有理论上的聚焦,就不可能形成对哲学问题的特别关注;进一步讲,若没有新的哲学问题的不断追问,哲学研究只能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在原地打转,不断地重复原有的老话,在象牙塔中迈着悠闲的步调,嘟囔着谁也听不懂的废话,唯恐革新的时代烈火烧着自己的手指头,这怎么能够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地思入生活本源、引领时代前进呢?哲学研究自己与时代互动关系的真实意图,在于使时代状况在观念里能够切近地同我们照面。因为时代状况及其问题的真相并非现成地给予我们的东西,旧哲学非但不能使这种真相绽露,相反却使之遮蔽起来。真正的哲学能够在实践基础上实现深刻变革,使哲学不仅在观念领域而且在事实领域真正能够切中时代,并深入到时代的本质中去。故而,哲学不能只是限于叙述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同时要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新的研究领域、激活传统哲学资源;不能只是靠组合一些权威引文以显示自己理论研究的不同凡响,而特别需要将文本语录与哲学问题置于当代境域中加以新的考察,以生发出新的理论价值和意义空间。唯此,才能摆脱传统研究理路那种暮气沉沉的窘境,不再使哲学成为一种僵化的、颓废的、堕落的文字堆砌,而是成为富有生机、活力无限的思想能源。 rlrcmWLmzYRKefAc3HBAEK6uLkq4evBXc4fXp9OIy0wYYVj+sAL4ivUW+x+wkeL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