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如何“汉学化”?

在全球化语境下,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所引发的思想多元撞击的精神氛围中,如何复归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又同时创建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信念价值体系呢?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如果离开马克思,就不能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我们已先在性地处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空间中,再也不可能没有马克思那样的“纯粹性”思考了。但我们也同样感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新生活似乎存在着越来越明显的时空间距,在马克思已经做出的结论和推动人类最终解放的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一个裂隙。马克思身后的实践事实已变得无法辨认,虽然能够在许多方面确证它的科学性,但仍然有大量的信息还是超出了马克思的估计和设想,新的矛盾和问题的不断涌现,自然构成了对它的固有思想观念和方法的严峻挑战,这迫使我们必须从长期的教条主义理解中解放出来,从根深蒂固且习以为常的旧文化范式中解放出来。在当代,如何既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又使之获得民族性的当代表述,如何既创建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主导文明又赋予它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魂灵,如何既彰显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代意识又不被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蒙上眼罩,这的确是一些两难性的理论悖论,也是学术中人普遍感到的高难度的时代课题。已故的高清海先生,在其可称为遗著的最后一篇力作中,主张要“创建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可以说是从哲学层面展开的对这些问题探讨的标志性符号。在他看来,就本源意义而言,哲学代表的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对自身生存根基和生命意义的永不停息的反思与探索,其理论旨趣在于不断地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的根本使命。因而哲学有强烈的个性和民族性,是情理之中的事,作为民族之魂,哲学标志着一个民族对它自身的自我意识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体现着它的心智发育和理性成熟的水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当代中国自己的哲学新形态实质上就是要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这乃是中国人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遇、找寻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当然,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思想自我”并不能远离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相反,而是内在于这一过程中并与之一道完成的。因为,创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思想自我”并不意味着要回到国粹主义的老路上去,不可能使当代的一切理论全都“汉学化”,更不意味着要以理性的民族主义拒斥马克思主义。恰恰相反,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创建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进一步彰显,旨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使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导因素和精神支柱,并以之去破除以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教条化、主观化的理解。换言之,今天我们特别强调召唤中华民族思想自觉的重要性,其根本用意在于使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能获得更科学、更切当、更完善的民族性表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全面落实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熔铸在民族精神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让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广大人民坚强的集体信念和民族信仰,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民族之魂。 rFUCaHvQiIqGu0u80M5EtMEUTDC507q9gxOdbfQi8nZfsz4FNAnJQybOyx0yic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