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在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大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最终建成的小康社会不是单方面的、个别领域的小康,而是全方位的、覆盖各领域的小康。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对物质产品的需要,还要更好地满足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要。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将伴随大众旅游的崛起。2016 年,国内游达 47 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到 3.6 次,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大众旅游时代,有限的景点供给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发展全域旅游将成为应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需求的新方式和新出路。反过来,推进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转变将极大地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以及提高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因此全域旅游将成为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产业工具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4 年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其主要表现: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此“要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新常态将给中国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全域旅游对冲其他传统产业的下滑。在实践中,旅游业开启了全域旅游模式之后,全域旅游消费与投资成为热点领域,极大地提振了消费市场,对中国经济起到了“对冲”的作用,发挥了全国经济稳定器的功能。2016 年,中国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 47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 5.5 万亿元;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 12997 亿元,同比增长 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 18 个百分点和 21 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增速高 22 个百分点。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优化中国供给侧改革,通过“旅游+”发挥“一业兴、百业旺”的巨大综合带动作用和高质量引领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交通、水利等相关行业供给侧改革、创新和升级,开拓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质量。全域旅游贯通消费、流通与生产全领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三去一降”和“脱虚入实”。全域旅游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发挥了对经济的助推器、对产业结构的转换器的作用。
中国经过 4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形成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体系和完备的国家战略体系,全域旅游与国家发展理念和诸多战略高度契合。发展全域旅游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内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全域旅游与我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具有天然的兼容性和互补性。全域旅游业的发展将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丰富新的产业形式,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发展全域旅游也是美丽中国的主窗口,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发展全域旅游还能够促进这些国家战略在一定的区域内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国家战略互动与融合发展,产生国家战略实施的叠加效应。
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各国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纷纷把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例如,日本政府于 2003 年推出“观光立国战略”,2006 年日本国会通过了《观光立国基本法》。安倍首相上任后,亲自担任“推进观光立国阁僚会议”议长和“日本未来的观光发展构想会议”议长。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于 2012 年 1 月签署关于实施《国家旅行和旅游战略》的总统令,开始实施美国国家旅行和旅游战略。此外,韩国制定战略性观光旅游产业培养方案,法国实施旅游质量计划,西班牙、德国、英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许多国家也优先发展旅游业,全球旅游竞争已经白热化。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增长乏力,相反出境旅游则高速增长。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旅游产业规模巨大,但是全域型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供给不够,旅游中高端化不够,产品质量不高,特别是优质旅游产品和全域型目的地供给不足,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业供给侧的全域化创新与升级,从而有效应对国际旅游竞争,促进出境旅游消费的回流,促进旅游服务出口贸易,提振入境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