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体制机制改革

体制机制改革是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有利于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构建适合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极大地解放旅游生产力,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现有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关系,构建适合综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全域旅游党政统筹领导机制、产业协同促进机制(含资源整合机制、整合营销机制)、行业综合管理体制(含市场综合执法、多部门联动管理)和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机制等系统化的动力机制,形成“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产业协调、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行”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适应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全域旅游发展新需求,解决我国旅游业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形成党政统筹领导力、部门发展合力、市场推动力和社会动员力,推动旅游业社会化管理水平,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全域旅游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标准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地方相关文件要求 ,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要求与内容包括:一是建立由党政统筹领导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实现旅游发展领导的主体由旅游部门转换为以党政为主体,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久久为功的持续领导力。防止领导小组形式化,工作非常态化。二是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和常态化的旅游综合执法或联合执法机制(俗称两个“综合”),根据旅游综合产业属性,大胆尝试旅游综合管理和旅游综合治理的创新,切实发挥综合管理和执法作用。三是建立有助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配套机制和较为发达的旅游社会组织,大力发展旅游社会组织,提高旅游社会化管理与监督水平。总之,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依法进行旅游领导、旅游管理、旅游执法、旅游社会化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创新,从而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三、主要做法

(一)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

按照我国行政机构改革中“放、管、服”等深化改革要求,全面深化旅游领导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的党政统筹机制与领导机制,解决旅游业推动行政主体层级不够的既有问题,实现旅游业由部门推动向党政统筹推动转变。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第一,地方常委会议中涉及全域旅游的相关内容,把全域旅游作为本地的中心工作之一;定期召开全域旅游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域旅游工作。

第二,成立党政统筹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或其他类似领导机构,成立全域旅游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开展常态化的全域旅游工作,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统筹、指导和协调。

第三,出台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方案和全域旅游实施意见,对创建任务进行分工,权责明确,责任到人。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定期召开全域旅游工作推进落实会议。

案例链接:
湖南省南岳区党政双轨旅游领导机制

南岳区成立旅游最高议事协调机构旅游工作委员会,由书记、区长为主要负责人,全面加强对旅游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对于旅游工作的问题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决策。在此基础上,成立由书记、区长任主要领导的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旅工作,并成立旅游工作办公室主抓环境,实行旅游双轨体制机制。建立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的工作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旅游部门具有主审项目立项与考核权,出台《南岳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考核方案》以及《2017 年南岳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补短板”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把各级各部门的精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发展全域旅游上来,形成上下抓创建、全力以赴促转型的强大合力。

山东省旅游发展综合考核

山东省把旅游发展纳入省委、省政府对 17 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省份。省委组织部和省考核办对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旅游指标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抽查考核。全省建立省、市、县一体考核体系。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旅游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负责日常考核工作。与省统计局合作建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工作机制,联合省统计局多次举办全省旅游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暨统计工作培训班,发布《一张图读懂山东旅游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得到各市旅游局的广泛称赞,取得很好的效果。各市在推进考核工作落实中,严格按照《2015 年度 17 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旅游消费总额及增长率指标考核工作方案》要求,形成“有组织、有责任、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有台账”的“六有”落实机制,制定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旅游消费总额及增长率指标考核工作方案。各市考核工作方案中明确了成立由市旅游局一把手任组长的旅游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17 市旅游局局长均担任考核组长,旅游局分管局长、市统计局副局长任副组长,市旅游局和市统计局人事、统计和贸易外经科(处)室主要负责人和统计责任人为组员,考核实行指标监控台账制度,各市季度结束后,将本市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旅游指标监控台账和季度总结报告,经市旅游局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省旅游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封存备查。

贵州省旅游领导与考核机制

贵州省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懂旅游、爱旅游、抓旅游,对景区建设、旅游规划等重大问题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新调整了省长挂帅,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分管省长任副组长,39 家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市州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旅发领导小组构架,形成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一把手”亲自上手和群策群力大抓旅游、特抓旅游的大格局。推动建立旅游发展绩效考核机制,把旅游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

第四,召开年度全域旅游工作会议。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各部门单位均应参加,做好会议记录,形成会议总结。有关部门单位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相关文件。例如,相关部门单位出台的年度总结报告中涉及全域旅游的相关内容。

第五,建立和完善旅游统计分析体系。建立旅游数据信息中心和配套的统计制度,丰富完善反映旅游运行的关键统计指标体系,与旅游大数据相融合形成可视化数据,为旅游决策提供辅助作用。培养专业的统计队伍,配套统计经费。

第六,把全域旅游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科学设定旅游工作在政府考核体系中的指标和权重,同时合理赋予旅游部门考核其他部门的权限。例如,青岛市将各区市的“旅游消费总额及增长率”“接待入境游客增长率”两项内容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

第七,利用全域旅游联合创建平台,统筹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海绵城市等创建工作,形成联合创建、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案例链接:
浙江省湖州市旅游统计分析体系

湖州完善旅游统计分析体系。构建湖州旅游统计大数据体系,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展旅游市场统计分析和旅游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形成《湖州旅游经济(旅游企业)运行(营)季度分析报告》和《湖州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年度工作报告》体系,完善全国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季度统计分析制度和体系。建设乡村旅游统计体系。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中心落户湖州为契机,出台《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做好对全国 31 个省市、158 个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观测指标的数据统计。

广东省深圳市——旅游统计网上直报系统

广东省深圳市委托专业机构开发新的旅游统计网上直报系统,提升旅游统计的效率和准确率。新系统在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一是整合短信催报、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查询、数据报表、可视化、文件导出、文件打印、消息管理等多种功能,提高目前旅游管理工作效率和统计数据准确率;二是新系统将原来的旅游统计网上直报系统、黄金周直报系统、财务编报等多个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且统计报表的指标与国家保持一致,大大降低数据错误率,提高数据审查的准确率;三是旅游企业用同一个账号在同一个平台即可完成所有填报工作,企业有权限可以看到全市行业统计数据,便于横向对比;四是新系统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具备未来系统随着业务不断变化而产生的系统应用升级的所具备的必要条件。

山东省旅游统计

省旅游局、省统计局联合制定科学的山东省城乡居民出游情况入户调查方案,并按照全省统一的标准核实确定各市调查样本点的均衡布局。省旅游局联合统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对全省 330 家星级饭店、390 非星级宾馆、220 家旅游景区和 5 万名游客、5000 个居民家庭户开展省级调查,各市旅游局对本市 1000 个居民家庭户开展市级调查,作为统一校核 17 市上报数据的重要基础,增加一层保障措施。

(二)旅游综合管理机构

按照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协调能力,完善旅游行政管理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提高旅游服务能力,推动旅游管理向现代旅游治理转型。

第一,与国家部门设置保持一致,成立文化旅游局,并成为政府直属部门,充分发挥政府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监督管理和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逐步建立机构合理、运转协调、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保留并完善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旅游规划、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营销推广与品牌形象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优化、旅游数据统计分析与综合考核等职能。

第二,旅游发达地区可以继续单设旅游局,为政府直属部门。可在现有旅游局的基础上,完善旅游部门内设机构和职能,使其能够有效承担旅游资源的整合与统筹协调、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公共服务与专项资金管理、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数据与综合考核等联合执法、整体营销、运行监测的职能。

第三,在旅游发达地区,成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如旅游发展委员会、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等,并提高旅游管理部门的行政层级,形成部门联动、统筹推进、综合监管、高效协调高效、服务全域的综合管理体系,有效承担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与整合、旅游规划、旅游综合执法与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能。

案例链接:
贵州省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为政府组成部门,新机构强化和增加统筹协调、促进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职能职责,在行政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新增行政编制 20 个。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经信委、省交通厅、省体育局、省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单位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旅游倾斜。

浙江省各市县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湖州市开展旅游行政许可制度改革,以乡村民宿为重点,建立部门联合审批机制,出台《湖州市乡村民宿管理办法(试行)》,由市、县区旅游委(局)牵头,成立由旅游、农办、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审批小组。舟山、淳安、安吉、桐乡等实行风景与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桐乡、洞头、安吉、武义、江山等在乡镇(街道)成立旅游办,配备专职旅游管理员,理顺乡镇(街道)旅游发展体制。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江苏江宁加快旅游部门职能转变,使江宁旅游从单一部门管理向相关部门协同管理模式转变,并谋划组建旅游集团,构建政府与市场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此外,政府与 36 个职能部门和所有街道、园区签订目标责任书,构建全方位、高效率的全域旅游规划执行体系。

广东省惠州市旅游综合管理机制

广东惠州市深化旅游管理机制、旅游综合监管协调机制、旅游市场监督快速反应机制、旅游服务质量动态监管机制、旅游纠纷处置应急联动机制“五大机制”建设。

(三)旅游联合执法或综合执法机制

旅游产业是综合产业,需要综合管理和综合治理,这就需要建立其他部门参与旅游管理与发展的平台,形成多部门共管共建共享的机制,提高旅游业联合执法或综合执法的能力:一方面推动旅游联合执法,甚至综合执法,实现旅游执法一站式解决;另一方面,推动各执法部门对旅游领域的执法各司其职,对旅游领域的执法正常化和常态化,总体提高旅游业法制的水平。

第一,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或综合执法机制。通常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构建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制定联合执法方案,按照“联合执法,分工处理”原则开展重点或专项旅游市场监督检查活动,加强涉旅领域执法检查力度,形成密切配合、统一协调、相互协作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第二种是推进旅游执法机制的改革,变“联合执法”为“综合执法”,制定综合执法方案,切实从制度层面破解旅游管理领域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整治,形成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常态化的综合执法机制。第三种是有效开展联合或综合执法活动,对景区、饭店、广场、车站、码头、游客集散中心等重要涉旅场所开展日常巡逻检查,对旅行社、景区、民宿、星级酒店及其他餐饮场所、旅游购物商场等涉旅企业开展全面执法检查。

第二,建立联合执法机构或综合执法机构。一般有三种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建立联合执法办公室,成立由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的旅游联合执法办公室,成员又分为核心单位成员和非核心单位成员,核心单位成员派人参与联合执法办公室集中办公,非核心单位成员不派人参与集中办公,但要安排人员参与办公室的联络工作,办公室下设专门的旅游执法大队,成员从各单位抽调,采取集中办公和联合办公形式。执法设备由各成员单位提供,执法经费由办公室负责解决。第二个方案是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构,设立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等,保证人员落实到位,做好执法记录,并形成年度总结报告。第三个方案是成立独立的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原事业编制的旅游执法机构人员划转,另一部分则是从多个部门抽调,执法检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采取集中办公形式。

案例链接:
安徽省黄山市旅游联合或综合执法改革与探索

黄山市设立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下设屯溪分局和黄山风景区分局,在黄山区旅游委、黟县旅游委增挂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明确各级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为政府组成部门或工作部门,负责各自区域内行使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市旅游质监所增挂市旅游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下设直属执法大队;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治安大队增挂旅游警务支队,各派出所增设旅游警务工作站功能。行政执法人员为国家公务员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其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实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明确在屯溪区、黄山区、黟县、黄山风景区,集中行使旅游、价格、工商、食品安全、交通运输、公安、体育、文化(文物管理)8 个主要职能部门 88 项行政处罚权。其中,旅游部门涉及旅行社违规经营等 35 项,工商部门涉及发布虚假旅游广告等 11 项,物价部门涉及变相涨价或违规收费等 25项,食药监管部门涉及经营变质过期食品等 4 项,交通部门涉及无证营运等 8项,公安部门涉及客运车辆超载等 2 项,体育部门涉及擅自经营高危体育项目等 2 项,文物主管部门涉及刻画、涂污或损失文物等 1 项。已相对集中的旅游管理领域行政处罚权,原归属的相关职能部门不再行使,并制定旅游综合执法协调配合、信息通报、资源共享、行政监督等制度,实行一支队伍执法、一个部门处罚;建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和处置平台,实行一个平台受理、一个平台交办、一个平台回复,努力提升游客满意度。同时,为协调解决综合执法争议,建立以市长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形成规范协调、精简高效、保障有力的旅游管理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旅游领域行政执法由多部门间外部循环变为旅游综合执法机构内部循环,旅游市场监管、执法、查处实现“三统一”,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海南省旅游联合或综合执法改革与探索

海南省成立由副省长担任组长、省旅游委牵头、15 个部门组成的省旅游市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近两年来,又增加省高院、省检察院、省民宗委、省国税局作为成员,目前省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已经达到 19 个,建立了“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委,负责统筹开展重大节假日期间综合督导检查工作,建立对旅游市场出现的热点问题督办转办工作机制。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联合或综合执法改革与探索

乐山市在峨眉山主要景区率先设立旅游审判庭,实行“110”旅游审判模式,在全省景区首例启用车载式旅游巡回法庭,裁判文书无线传输,实现远程立案、现场审判、制作文书、远程签章、立刻送达,有效破解游客旅途时间紧、涉旅纠纷不能快速审结的难题。组建旅游警察。整合治安、交警、经侦、刑侦等支队涉及旅游方面的处罚权,组建“乐山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负责对旅游景区和涉旅重点地区、路段进行治安整治。开展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将相关部门在旅游市场中的部分处罚权划转市旅体委行使,成立旅游综合执法支队,充实执法人员,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旅游综合执法体制。

福建省厦门市旅游市场监管联动平台

厦门市建立市场监管联动平台。全域各部门联动,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实施 12315 服务热线旅游投诉“一口受理、分头处置、限期办理、快处先赔”机制。

(四)全域旅游联席会议机制

全域旅游的综合管理需要建立旅游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多部门协商和决策平台。旅游联席会议机制应有党政负责人作为召集人,并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配套政策文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各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密切配合,互通信息,主动研究和共同解决旅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形成部门联动、高效运行的长效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全域旅游业健康发展。对重大旅游项目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工作的时限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联审,根据联审意见依法对项目实施程序进行报批。也可以根据全域旅游发展的重点工作建立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如开展全域旅游营销联席会议、全域旅游交通联席会议等。

案例链接:
海南省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建设

海南省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省旅游工作。由分管旅游的副省长任总召集人,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和省旅游委主任任副总召集人,成员由 33 个省直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主要任务是制定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审定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旅游规划和重要专项规划;协调推动全省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谋划重点产业项目的生成及储备,并协同推动落实;统筹指导全省旅游市场监管;协调解决全省旅游产业改革、开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并实施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等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同时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

黑龙江省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建设

黑龙江在继省政府主导建立由主管副省长任总召集人,旅游、公安、交通、统计、工商、通信等 10 余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全省旅游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之后,近期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全省冰雪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委副书记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中省直 45 家单位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设在省旅游发展委,对发展冰雪产业进行统筹推进。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建设

沂南健全由县长任总召集人、34 个县直部门组成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住建、水利、文化、农业、林业、交通等有关部门的资源、资金,政策集中向旅游业倾斜,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旅游发展协调机制。

(五)旅游社会组织

旅游社会组织发达是全域旅游成熟的重要标志。按照国家“放、管、服”改革方向和政策要求建立行业协会或其他的旅游社会组织,并配套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行业诚信体系,推动全域旅游社会化管理水平。

第一,成立以饭店、景区、民宿、旅游村等涉旅企业、单位部门为主体的旅游协会、旅游社团等,主要承担调查研究、行业自律、行业培训、经验信息分享、对外沟通与交流、开展各类研讨活动的职能,并协助主管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等;规范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惩处机制,提升旅游社会化治理水平。

第二,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与诚信平台,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建立旅游“黑名单”机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联合定期向社会发布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建立诚信信息发布机制,依托行业协会网站设消费者举报投诉专栏,公布举报电话或信箱,定期在协会网站发布。让被投诉的企业自领投诉、自我解释、自行处理。建立行业协会与消费者的沟通机制和通道,使行业协会成为消费者反映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渠道。

第三,建立政府与协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协会把行业诉求反映到政府,通过政府把诉求转化为政策,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动机制。

案例链接:
广西省阳朔县旅游社会组织

阳朔县委、县政府探索旅游社会治理方式。一是建设集村民议事、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旅游咨询等方面功能和作用的高标准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免费Wi - Fi、免费公厕对游客开放,在基层组织阵地不断建设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便利、适应全域旅游发展新需要的新农村。二是完善各类行业组织、联盟组织,组建阳朔县漓江排筏从业者协会、阳朔县金桔协会等两新组织党(总)支部 66 个,“漓江党旗红”成为党建旅游新品牌。

河南省栾川县旅游行业协会

栾川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在重渡沟村、养子沟村、庄子村成立农家宾馆协会,发挥政府与农户之间桥梁作用,推动行业自律。例如,在农家宾馆星级评定工作中,行业协会参与进来,出台栾川县农家宾馆星级定价实施办法,实行星级定价,每家每户悬挂星级牌与价格公示牌,既提升农家宾馆的档次和服务水平,又有效遏制旅游旺季农家宾馆乱涨价现象。

安徽省马鞍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安徽省马鞍山市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采取“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公司+农民专业组织”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6wijBF1mBdCsPEgOZAM5g04yuwgLpS3x7A63QX/gYpIYY6CC1VYSKJKFme3q2Ih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