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全域旅游成为热点现象

全域旅游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从产业界到学术界都已形成了最大的社会发展共识,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一、国家领导关注与关怀

2016 年 5 月 19 日,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上指出“中国将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游,并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促进旅游中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的提质增效”。2016 年 7 月 18 日—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明确肯定:“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7 年 3 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而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国家领导的关怀与重视为全域旅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全域旅游成为一项中长期战略,甚至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二、地方重视与发展

全域旅游从 2015 年 8 月提出,到 2016 年 11 月迅速扩大到 500 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这表明从县市这一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共识。从海南、宁夏和陕西全域旅游省的创建,以及云南、贵州、湖南等多省省长和省委书记亲自抓全域旅游的形势来看,全域旅游得到地方领导的高度认同。各地积极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6 年 3 月原国家旅游局启动首批262 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并于 5 月召开首届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议,发布创建工作指南。随后,各地创建意愿和热情持续高涨,促使原国家旅游局在还未启动首批验收的情况下,9 月份在宁夏召开第二次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上再次推出第二批 238 家创建单位。

一些未进入名单的地方也开始积极探索发展全域旅游。而浙江省、山东省、陕西省、贵州省等省正积极探索全省全域旅游发展方式。一些省已经推出省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甚至几个县或几个省还积极探索跨区域全域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最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2016 年年底,500 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 10%以上,一些旅游发达的西部创建单位甚至高达 70%以上,全域旅游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全域旅游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域旅游成为社会投资热点。“旅游+”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创新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统计制度改革亮点不断。2017 年,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三届全域旅游推进会上,原国家旅游局把陕西、贵州、山东、河北、浙江等 5 省新增为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加上海南省、宁夏自治区,我国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增至 7 个。

案例链接:
北京重大战略导向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模式

一、先期探索

北京市是全域旅游思想早期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之一。2008 年,延庆的千家店镇就提出“镇景合一”;2011 年,延庆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县景合一’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发展目标,将全县11 个镇和4 个乡建设成一个超大景区。2012 年,北京作为全国首个省一级“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提出用全域旅游思维和全域旅游发展思想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

二、创建情况

2016 年 2 月 1 日,北京市的昌平区、平谷区、延庆区被原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6 年 11 月 3 日,门头沟区、怀柔区被原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市委市政府对上述五个区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把其列为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市旅游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指示,认真贯彻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会精神,坚持理念为先、规划当先、政策优先、资金率先、工作争先的“五先”原则,按照研究制定的《北京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评估方案》和《北京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评估细则》,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为以历史文化、生态休闲、体育旅游为特色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三、创建模式

全域旅游本质上是利用旅游推动或促进区域包容性增长的新理念、新动力和新模式。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也不例外。事实上,发展全域旅游与“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高度契合,它是政治中心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北京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本质是发展全域旅游助力“四个中心”建设,对标首都标准和时代要求,提高“四个服务”能力,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2016 年以来,市旅游委依据原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和北京城市的功能定位、区域优势、资源禀赋,指导五个区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压实责任,压茬推进,形成“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导向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这对全国各地实施以地方“重大战略”为导向的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而普遍的示范意义。

(一)发展全域旅游服务“政治中心”建设

北京发展全域旅游能够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公共服务环境和优化营商环境,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尚”,树立良好的国际社会形象。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国家政务和外事活动,并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协同发展。

1. 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和碧水攻坚战,更好地服务国家政务活动。优质生态环境是全域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发展全域旅游可优化整体环境。北京市五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均为生态涵养区,面积 7880.95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48%;有 344.2 万人,占全市人口的 16%。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空间距离临近,交通便利,能够带给旅游者绿色休闲体验。五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与生态涵养区、城市旅游功能区高度重叠,通过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有力促进旅游+生态、旅游+交通、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康养等多元化深度融合发展,五个创建区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保护和改善,为在京举办的各种重大国事活动和各类重大国际交往活动提供服务支撑。

2. 促进北京市尤其是乡村地区公共服务环境改善,为国家政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北京按照国际化标准,加强旅游公共设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旅游安全、旅游文明教育引导、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等为内容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塑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公共服务环境。全市按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标准,加快完善各种为特殊群体服务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开通两条旅游公交专线,直接串联八达岭、十三陵等景区,成为游客优质低价观光出行的新选择。建设市级旅游步道 1400 余千米,其中,门头沟投资 2.5 个亿建设 570 千米的京西古道系统,并沿国道建成 118 座旅游交通服务站和 19 个旅游港湾。顺利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计划,改造旅游厕所 282 座,全部 5A级景区厕所开始建设第三卫生间改造。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为国家政务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3. 深化全域旅游重点领域改革,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撑国家政务活动。全域旅游在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四个服务”建设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旅游营商环境,坚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深化“放管服”改革,3A级及以下景区评定、三星级饭店及以下星级饭店评定、旅行社分支机构备案等事项下放到属地旅游部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以 2018 年 6 月旅行社网上审批系统正式运行为标志,北京市所有旅游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并对 3.2 万名导游和 1.3 万名领队实行电子化管理。开展京郊旅游人才培训“百千万”工程,组织民俗村户和特色业态从业者培训,培训京郊旅游管理干部和从业人员 4000 余人次。推广旅游惠民便民活动,主要涉旅场所配套全域旅游服务区和便民惠民旅游服务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咨询服务,志愿者服务岗向市民和游客发放宣传材料,推广文明旅游理念,极大地提高了首都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制定促进“一日游”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和提高首都社会形象。

(二)发展全域旅游服务“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市兼具“北京文化、首都文化和国际文化”三种文化资源和三个文化市场的优势。蔡奇书记指出“北京应当成为展现大国文化自信的首要窗口”,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弘扬北京文化,展示首都文化和荟萃国际文化,从而助力“三个文化带”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与“文化中心”建设融合发展,把北京建设成多彩文化古都和文化包容的开放之都。

1. 助力“三个文化带”建设。蔡奇书记在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统筹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精心保护好世界遗产,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三个文化带”已经成为北京国家级乃至国际级“文旅IP”,也成为北京市全域旅游的风景廊道、旅游产业集聚带和旅游经济带,成为文旅驱动发展的典型。目前,北京已完成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老城保护过程的旅游规划、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开展文脉保护传承工程。围绕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建设,整合区内文化旅游资源。围绕“三个文化带”建设,以“长城、运河、西山永定河”为轴心,做深做专做长“三个文化”的产业链,推进八达岭长城文化小镇、八达岭长城景区滚天沟休闲文化广场、九眼楼长城景区文化景观、八达岭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河苑度假村、运河文化广场等运河主题文化衍生产品与业态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推进“旅游、生态、科技、康养、文化、农业、体育”多业态融合,统筹“三个文化带”沿线古道、古村落、古寺庙、古长城的文物保护修缮与旅游开发,配套低空基地、房车营地等新型业态。系列化推出举办永定河大西山人文地理影像志摄影展、永定河文化节、长城文化节等品牌节事活动。

2. 提升北京城市文化的品质。以全域旅游整合北京老城中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街区、“三山五园”等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用文物讲好“北京故事”,提升首都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全域旅游推动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设施向游客开放,营造“书香京城”的全域文化氛围。北京市推动“旅游+文创”融合发展,通过“文创+商品”,开发“北京礼物”系列旅游购物品,通过“文创+美食”,复兴中华老字号,建设主题文化餐厅,扩大“吃在北京”旅游美食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培育“秀北京”旅游演出剧目,既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也使得旅游成为传播和弘扬北京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西城上半年共推介 500余部演出剧目。延庆在妫川广场、永宁古城、井庄镇等地策划节庆灯会、长城打铁花非遗演出等夜间表演活动。对吸引国际游客和引导我国公民海外消费回流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三)发展全域旅游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旅游是国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兼具和平促进、文化交流和政治润滑功能。旅游业正在成为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力量。北京发展全域旅游可提升“北京服务”品牌价值,提高对外开放度,丰富国际交往的内容与形式,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具有互补发展关系。

1. 为做强“北京服务”品牌加力。发展全域旅游可提升服务水平。北京把服务保障大型活动作为提高“四个服务”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全国“两会”特别是近年来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 APEC会议、世界田径锦标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中,一流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一流的服务保障水平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当前,全域旅游全面助力冬奥会、冬残奥会、世界休闲大会筹办工作。在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延庆把“冬奥会、世园会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区联创,推进旅游与冬奥会、世园会等元素的深度融合,全域旅游成为冬奥会和世园会统筹推进的共同平台,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旅游全域化水平。平谷以世界休闲大会为导向发展全域旅游。怀柔“超前谋划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直接以国际会都导向型发展全域旅游。通过大型会议的锤炼,北京探索总结并制定《大型活动接待服务规范第 1 部分:通则》,“北京服务”更加规范,品牌效应放大。“北京服务”已走出京城,闪耀杭州G20、厦门金砖会晤、青岛上合峰会等重大活动,并正在走向全球。

2. 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增效。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化和扩大旅游对外开放力度。一是不断完善优化促进入境游,争取过境免签配套政策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协同国家相关部委支持,率先获得并实施72 小时过境免签、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京津冀 144 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截至 2018 年 6 月,北京口岸办理过境免签外国人约 12 万人次;全市累计备案退税定点商店达 524 家,累计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超过 3.9 亿元。二是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制定全国首个针对合资社出境游业务规范管理的《北京市中外合资旅行社开展出境游业务试点工作管理办法》。截至 2017 年,在京设立并符合条件的 8 家中外合资旅行社获得从事出境旅游业务。三是发展以会议、会展、国际商贸及文化交流为主的高端商务游,国际会议数量排名不断攀升,位居全国首位、亚洲第四。2016 年北京国际会议约 5000 个,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统计的北京 2016 年协会类会议为 113 个。

3. 为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加码。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扩大北京作为大国首都的世界影响力。实施北京旅游海外推广宣传服务包计划和旅游海外推广合作伙伴计划。北京市旅游委持续推进海外市场推介与国际交流,创新海外宣传推广方式,通过举办大型线上线下创意营销活动扩大北京城市形象宣传。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机构场所搭建北京旅游营销平台。利用国家旅游年开展友城交往活动,进行“北京旅游日”专场推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合作交流。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不断发展壮大。会员总数达到 193 个,其中城市会员 128 个,占 66.3%,覆盖全球62 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洛杉矶香山旅游峰会和亚太旅游论坛,向全球发布《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17)》《旅游城市绩效研究》《一带一路旅游走廊节点城市建设倡议》,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在国际旅游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发展全域旅游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旅游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而科技创新可直接创造科技旅游新产品或增强旅游产品功能和改善体验效果。全域旅游可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换,提高科技服务与贸易水平,推动科技、文化和时尚融合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互促发展关系。

1.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五个创建单位先后启动旅游综合监测平台建设(延庆投资 2000 万元,怀柔投资 1800 万元),监测游客进入景区的人数和实时流量,对各种突发安全情况进行监控和安全处理,进行游客结构与旅游数据的统计分析。延庆开发“长城内外”旅游电商平台,门头沟构建“门城通” APP,向市民提供移动政务服务大厅、政府门户、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便民服务等多领域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及社会服务,并运用“云平台”技术,设计开发手机APP,实现公厕位置、设施情况、蹲位数量及意见反馈等功能。

2. 开发科技旅游产品。延庆八达岭长城开发梦幻长城球幕影院、八达岭低空旅游基地;昌平建设未来文化城,建设国家级文化展演中心、高科技文化艺术舞台、未来世界展示区和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基地,集演艺、文博、交流于一体,构建国家级文化孵育摇篮和国家级文化展演中心。怀柔建设科学城、影视产业示范区等科技旅游项目,开发科技馆、体验馆、未来世界,拓展科技游、研学游、亲子教育等新业态。举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通过推出电影道具欣赏、电影场景还原、电影科技互动、电影特色体验等科技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在不影响科研、教育活动的前提下,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中科院大学等建设开放型园区增设游客观光体验环节。

3. 搭建旅游产权交易平台。包括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和由国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奥集团”)和中国旅游集团联合中信国安集团、未来科学城集团、新希望集团、华流文化等企业共同组建的全国性的全域神州旅游资源资产交易中心。交易中心通过整合创意、文化、科技、金融等旅游业发展的支撑要素,搭建交易平台生态圈。

三、全域旅游成为研究热点

2015 年以前,少数专家提出并对“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进行理论阐释,但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过多关注。但研究论文从 2015 年仅有 1 篇猛增到 2016 年的 200 多篇,2017 年全域旅游相关期刊论文达到 15454 篇。全域旅游从提出到迅速成为旅游研究热点是中国现代旅游研究中的一种极为重要而独特的现象,是本土理论研究模式的有益探索。

当然,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部分问题:一是理论滞后实践,对全域旅游概念认知不够全面,容易造成“遍地开花”、投资浪费和资产闲置现象;二是部分地方缺乏旅游意识,体制机制改革和部门联动阻力较大,影响当地全域旅游的发展;三是缺乏系统观,一些地方偏于重视旅游硬件建设,而忽视生态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安全环境、卫生环境、风貌环境等方面的软件建设;四是一些地方对政府主体依赖性强,没有形成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旅游运行机制。 abTx4BQUaV/criZiKwb7Z8JPfiaTjbG5XzApZMGebKYCFixkxp6FnmrdhFoIiY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