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全域旅游发展框架

从 2015 年 8 月以来,原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以及旅游业界的其他专家对全域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初步构建了全域旅游发展框架,即“追求五个目标、坚持五个围绕、处理好六个关系、力争十个突破、促进九个转变、避免八个误区”。

相关知识链接:
全域旅游发展的框架

一、追求五个目标

全域旅游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旅游业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民生等多位一体的包容性增长。发展全域旅游要实现“五个目标”:一是实现旅游治理规范化,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典范;二是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成为目的地建设的典范;三是实现旅游供给品质化,成为满足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典范;四是实现旅游参与全民化,成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典范;五是实现旅游效应最大化,成为旅游业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促协调、扩开放的典范

二、坚持五个围绕

全域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配套和配合,形成一个现代旅游经济体系。一是产业围绕旅游发展,推动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旅游关联产业在布局中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并形成综合新产能。二是产品围绕旅游开发,涉旅产品都可以以旅游为市场需求,进行旅游化改造或创新。三是结构围绕旅游调整,推动产业结构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四是设施围绕旅游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围绕旅游业发展合理配置。五是旅游围绕民生发展,切实增强区域旅游业实力,使旅游业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

三、理顺六个关系

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理顺点、线、面的关系,也就是景区点与全域的关系。既要全域统筹发展,也要注重景区(点)建设,培育核心吸引物、开发丰富的旅游产品,实现重点突破和极核带动。二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全域旅游,既要发挥党委政府的统筹推动作用,更要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符合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对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绝对作用。三是理顺标准与特色的关系。全域旅游创建达到一些共同的标准,形成一些共性的内容,但全域旅游的吸引力、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于其特色和个性。四是理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全域旅游注重建设,丰富产品和完善配套,更注重保护、注重整体环境优化。五是理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既要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硬件的建设,还要重视社会环境、软服务等品质提升。六是理顺改革创新与系统提升的关系。既要突出改革创新,也要注重系统提升优化。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内旅游交通便捷、厕所充足标识完备、公共信息完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多层次、特色化、中高端旅游产品体系,满足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开放共享,加强旅游环境与市场秩序建设,实现全域生态化,景区内外一体化、市场秩序规范化、旅游服务精细化;适应现代旅游综合产业和综合执法要求,推动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改革创新

四、力争十个突破

在推进全域旅游过程中,实现十大突破:第一,在综合管理体制和综合执法机制改革上要有突破。第二,在多规合一上有突破。以旅游为主导,实行多规合一。第三,在以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有突破。第四,在“旅游+”上有突破。旅游与其他行业、产业深度融合。第五,在旅游扶贫上有突破。第六,在旅游富民上有突破。第七,在文明旅游上有突破。第八,在市场监管上有突破。第九,在旅游数据方面有突破。第十,在旅游外交上有突破。

五、促进九个转变

推进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旅游革命。从景点旅游模式迈入全域旅游要实现九大转变:一是从单一景区(点)到综合目的地建设管理转变。破除景区(点)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区(点)拓展到全域,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区(点)门票价格也要限高,遏制景区(点)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从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阶段走出来。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依法自由执业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创意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平衡。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产业大循环方式转变。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七是从景区(点)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治理的局面。九是从仅是景区(点)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这是区域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旅游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大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六、避免八大误区

当前,在中国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各地发展全域旅游热情高涨,但从资源保护、产品开发、项目建设、风貌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发展风险,为此李金早同志提出了防止八大误区的意见。

第一,防止竭泽而渔、破坏环境,不顾实际条件和资源承载力,盲目、过度和掠夺式开发行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追求全域环境保护和全域生态化。同时通过客流的全域化减轻核心景区的游客压力,对生态敏感区实行容量控制和预约制消费。全域旅游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为代价获取经济效益。注重留白,为后人预留发展空间。

第二,防止简单模仿,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创建全域旅游中国既要完成规定动作,更加鼓励自创动作,目的就是鼓励各地特色化开发、主题化发展。因此,各地因地制宜,项目、产品和业态开发有创新,文化、品牌的发展有特色和创意。整个全域旅游目的地有独特个性,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全国实现花开千朵,各表一枝,努力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建格局。

第三,防止粗暴克隆,低劣伪造。全域旅游的发展深植各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深挖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个性,把旅游发展紧紧和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等诸多要素相结合,开发出真正有文化内涵、有地域特征、有新颖创意的旅游产品,让产品具有地方成长性和原真性。不能脱离自己当地的实际粗暴的克隆甚至低劣的伪造“假大空”的旅游产品,防止短命产品和同质化竞争。

第四,防止短期行为、盲目涨价。当前中国景区的价格总体水平偏高,上涨过快,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中国发展全域旅游就是推出低价的甚至免费的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打破景区一枝独大的门票经济格局,总体降低景区门票价格,让更多的人享有旅游的机会和权力,提高国民休闲福利水平。旅游的价格反映资源价值的同时,更多地反映旅游服务的价值,不能局限于向资源要效益,更多地向管理服务要效益。

第五,防止不择手段,不顾尊严,低俗媚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的供需双方是等价交换的关系,供需双方是平等的,交易行为是公平的,市场规则是公正的,不存在买方地位高、卖方地位低的问题。旅游市场的自由竞争是十分必要的,但竞争的是产品的质量、服务的水平、环境的塑造等诸多因素,绝不能靠低俗和丢失尊严去竞争、去发展旅游,这样的旅游既不会长久,也不会得到广大的游客认可。

第六,防止运动式、跟风式的一哄而起和大拆大建。全域旅游不是搞运动、搞突击,全域旅游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中国的创建单位旅游发展水平不一致,有的地方已经接近全域旅游发展的水平,有的地方还停留在景点旅游阶段,有的地方面临景点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双重任务,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全域旅游发展道路至关重要,不能跟风式地发展。全域旅游要用巧力,注重盘活存量资源,科学开发增量资源,切忌把全域旅游等同大拆大建,预防建设性破坏。

第七,防止重推介、重形式,轻基础、轻内容。中国很多地方对旅游推介下了很大的力气,不惜血本。可是中国旅游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例如,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公共服务的提供、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业态的设计、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管理服务的提升等长线工作,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搞好全域旅游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要注重外在形象,但主要还是看“气质”。

第八,防止在全域旅游改革中换牌子不换体制,换人不换理念,换机构不换机制。如果不能实质性地推进旅游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发展机制的转变,那么对旅游的发展、对全域旅游的推进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我国今天强调的全域旅游,已经不再仅仅是旅游的事情,它对当地的经济产业拉动,对当地社会区域的社会治理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其他的方面改革发展也会促进旅游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盛 rfZ8q3YlFixQ/ePeITdd+QqGxEQnqw45rezlhvoM5d2yILmfcWyEyphVwXF/5u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