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红旗渠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俗话说“一方土养一方人”,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人们所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这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寓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林州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的交界,自古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厚重的三晋文化、开放包容的中原文化以及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精神,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红旗渠精神形成的文化基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

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求真务实、崇尚细节的民族,而且是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精神力量,更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红旗渠精神中所蕴含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等,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汲取营养。《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话:“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义的事情是不是离我们很远呢?是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呢?不是的,只要我们想着行仁义之事,这个仁就能到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说仁这件事,不依靠外人,而是依靠自己。《论语·述而》记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对子路教诲的意思是: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他的为人,发愤用功,连吃饭也忘了,自乐其道,一切忧愁都能忘掉,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等等。发愤忘食,是说他在好学求知方面,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唯天能之;乐以忘忧,是说他的人生观,处世为人的态度,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能自乐其道,专心为学。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说他终生都是这样。孔子以此来形容他自己,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体现。《孟子·告子下》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红旗渠精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和赖以生存的沃土。无论是其形成过程还是其发挥的作用,红旗渠精神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修建红旗渠最终的目的是解决林县人民吃水、用水问题,这也是修建红旗渠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时代体现。在历史上,林县十年九旱,历朝历代都将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兴建水利工程中,水渠、水库建了不少,由于天不下雨,成了旱渠、旱库,水源奇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吃水都要到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去挑。

正是基于这种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牢记宗旨和使命,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典籍中汲取“以人为本”的历史文化精华,以解决老百姓用水吃水问题为工作抓手,紧紧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从而汇聚成了修渠的强大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既是林州人民优秀思想品质的集中体现,又是党和人民在巍巍太行绝壁上树立和镌刻的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既是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核,也是林县人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质和吃大苦、耐大劳的顽强意志,给了林县人民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勇气和干劲。面对当地“水贵如油”的艰难困境,中共林县县委在 20 世纪 60 年代,按照“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渠方针,没有资金、没有粮食自己筹,没有工具、没有建材(石灰、水泥、炸药等)自己制,没有文化、没有技术自己学,一切本着克勤克俭的原则,力求用较少的钱办较多、较大的事。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既是红旗渠精神的主要特点,又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仁者爱人”,墨家提倡“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提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所有这些,无疑都代表和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所蕴含的“团结”“奉献”的精神内核则是红旗渠精神的活水源头。在修渠过程中,正是红旗渠人的团结奉献,吃苦耐劳,领导干部的夙夜在公,为民爱民,各条战线互相支援,相互支持,精诚合作,不计报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完成了如此宏大的工程。

同时,红旗渠的成功修建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文化因子。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尽心上》中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庄子·齐物论》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红旗渠从策划到开工无不体现着这种理念。为科学论证,林县县委召开了多次会议,工程技术人员爬山越岭实地考察、实地测量,他们克服了一道道难题,本着尊重科学、尊重创造、尊重群众,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和脚踏实地、质量为上的精神,成功完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人间奇迹。

中华民族自古不乏舍生取义的人和为民请命的人。正是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英雄的林县儿女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四大”交响乐。涌现出了一大批感天动地的英模人物,如吴祖太、任羊成、李改云、张买江等,不仅是人间大爱,更是人间真情。

林县人民正是承接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遗产,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移山志、团结情,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人生追求,最终完成了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宏大目标。这是信仰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时代体现。

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红旗渠精神已经融入每一个林州人的血脉之中,融入每一个林州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并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合作、无私奉献已经固化为林州人的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并赋予了红旗渠精神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不断实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还是发扬过程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发扬

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往往会沉淀成为一个区域内恒久不衰的精神,并对这个区域内的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制约和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文化选择、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春秋时期山西为晋国,故山西简称为“晋”;春秋末期赵、魏、韩三分晋地而自立,故后人又以“三晋”泛指今天的山西。自西周初年晋立国始,迄战国末期赵、魏、韩灭亡止,这一时期该地所形成的文化统称为“三晋文化”。林州古名隆虑,在春秋时期曾隶属于晋,因此,林州文化中在很多地方体现着三晋文化的特色和底蕴。比如,林州方言即属晋语系,其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与山西方言有诸多相似;林州以面食为主,尤其以捞面条为正餐主食,与山西的面食文化渊源颇深。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精神风貌的历史积淀,同时与丰富的三晋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文化发展理论,一种文化类型的形成、发生发展将长期存在,且在同其他文化类型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中仍能保持其特色,这就是文化固有的内在本质——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该种文化类群特有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精神风貌,是文化发展中精微的内在动力,是指导该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诚如刘纬毅在《三晋人文精神》一文中所言,厚重的三晋文化的本质内核就是追求理想、信仰坚定、超越自我、甘于奉献。林县所在的安阳地区,是殷商的政治文化中心,有着浓重的历史印记。女将军妇好请缨、项羽破釜沉舟、岳飞精忠报国等历史故事逐渐沉淀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 。这种精神气质在继承中不断凝练和发扬,对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红旗渠工程的总量来说,它不是一般的水利工程,而是一项跨地域、翻山越岭的浩大工程,渠线长、工程大、困难多,有别于其他工程。从工程时间来讲,全部工程历时 10 年,从未间断。开工之时,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国家虽然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但总量有限,绝大多数工程所需都是依靠人民群众自己解决。从工程难度来讲,工程施工中战胜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付出了巨大牺牲。

从修渠的过程来看,无论是红旗渠的决策者、设计者还是施工者,他们身上都体现着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这种精神的充分发扬,才使红旗渠工程成了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及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创造。

中原地区具有三面环山、相对自成一体的地理特征,自《禹贡》划定“豫州”开始,这里就已基本形成一支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中华众多文明因子中,中原文化最先燃起熊熊烈火,中原地区在中国历史相当长的时期内扮演着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色。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这些人文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原大地,千百年来绵延发展,浩浩荡荡地流淌在中原儿女的血脉之中。

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原文化的滋养和孕育,更离不开中原人文精神的引领和支撑,它是中原文化厚重土壤中长出的新芽,又是中原人文精神熔铸时代特征的生动实践。中原文化优秀的道德品质,支撑着红旗渠人的生存体验和奋斗历程。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古以来,中原地区人文厚重,民风淳朴,德风良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与发展。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为人正直,刚健有为,但又不乏和善柔韧,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务实态度。由于人文发源地的历史机缘,中原地区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其中蕴含的优秀道德品质逐渐演化为一种朴实无华的民间伦理。这种民间伦理所熔铸的自强精神、奋斗精神、俭朴精神、民生精神、宽容精神、灵变精神,无一不对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起着滋养和孕育作用。10 万林州人踏入莽莽太行山中,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引水之战;10 年奋战,80 多位修渠英雄付出了生命。这正是中原文化道德精神的突出表现,是中原民众自古以来在潜移默化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的自然流露。

中原文化强烈的民生意识激励着红旗渠人主观能动性的最强发挥。阮伟在《地缘文明》一书中认为:“为了生存求发展,黄河中下游中国文明的先民们还必须培育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因为,在自然环境的严重挑战面前,在其他人类群体的激烈竞争面前,个人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甚至可以说,群体越大,生存的机会就越大,因为这会产生比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大得多的集团效应。”除了集体主义精神,面对自然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原地区的先民们还涵养出了一种精进健动、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意味着在自然对象面前,作为主体的人最终可以依赖的,既不是神、不是天,又不是命或运气或任何一种有形和无形的终极存在,而是其自身主体精神的高扬,是其主观能动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自身的主观努力,只有自身智力和体格方面潜力的充分发挥,才是生存斗争中获得成功的最可靠保障。正是这种源于同自然界互动关系的精神品格,赋予了中国文明乃至中国人一以贯之、恒定稳健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形象。事实证明,红旗渠人同样秉持着这种精神风格,把引来漳河水作为共同的利益追求和奋斗目标,精诚团结、孜孜以求,为了共生共存的民生福祉,千人千双手,万人一条心,保证了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

中原文化中领导者“敢为人先”的精神,在红旗渠精神中延绵传承并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在最初的生存斗争中,就凝结着领导者“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列子·杨朱》谓:“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这正是古代中原领导者的真实写照。为古代中原地区“制礼作乐”的周公强调“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六韬·文韬》则强调:“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之后,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和领导者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可见,红旗渠的修建并非偶然,而是中原文化中领导者长期奉行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延续,在艰苦的修渠过程中,以县委书记杨贵为首的广大基层干部和共产党员,无一不挺身而出,身先士卒,与普通群众打成一片,并时时处处起到了率范作用。这也是保证红旗渠工程顺利完工的重要原因,尤其表现了中原文化与社会实践中领导者为民执政精神的延展与新生。

(三)太行革命精神的弘扬

“太行精神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共产党人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民族的解放展现的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拯救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太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岁月中的锤炼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太行精神内涵丰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更是太行山脚下的林县儿女战天斗地、重组山河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旗渠精神弘扬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太行精神。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吞我河山、屠杀我同胞,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成千上万太行儿女挺身而出,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带领指挥下,面对强敌,身处困境,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凶残的敌人进行了长期的浴血奋战。这种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样在红旗渠英模身上熠熠生辉。在红旗渠工程建设中,有 81 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有干部、有职工、有民工,也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为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他们把个人安危抛在脑后,面对困境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红旗渠精神弘扬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太行精神。太行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地势险要,再加上敌人的重重包围封锁,条件之艰苦、环境之险恶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 1941 年至 1943 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根据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旱、蝗、洪灾,造成大片土地绝收,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根据地的生存遭到了严重威胁。在生死存亡时刻,太行军民没有气馁,积极开展互助和自救运动,从八路军总部最高领导人到普通士兵,都一手拿枪、一手拿锄,靠自己的双手开荒种地。大生产运动和三五九旅开荒曾为典范,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而且从牙缝里省出粮食救济受灾的群众。面临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林县人民同样依靠这种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跨越了一道道难关,斩断 1250 座山头,架设152 座渡槽,凿通 211 个隧洞,垒砌 21408 座建筑物,共挖砌了1515.87 万立方米土,经过 10 年艰苦奋战,实现引漳入林,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一大奇迹。

红旗渠精神弘扬了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的太行精神。抗日战争是在中华民族奋勇抵抗外来入侵的一场人民战争,而万众一心、同仇敌怜正是人民战争的本质所在。在七七事变的硝烟中,中国共产党高擎统一战线的旗帜,把一个醒来的民族凝聚在了一起。大家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无论是年轻的学生,还是白发苍苍的教授,所有爱国人士打着要求抗日的横幅,集会游行,街头演讲,散发宣传品……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之际,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同样,在庞大的水利工程面前,林县儿女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太行精神,数万民工在党员干部的领导下,纪律严明、组织有序、服从安排,充分发挥群体最大优势力量和可调动资源,保证了红旗渠工程的顺利推进。 fdPpDlXfLv3zvTwYB3LIT0lWL7C4thf7iPSDWvnQS7KszbDQQnvXY1mBTfKsQXz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