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发展经济、增进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总书记强调,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要不断加强各类软硬件建设,推动旅游业大发展。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论述,深刻分析了旅游业的特性。

五台山,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和源远流长的文化遗存,让五台山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山、文化名山、古建名山、生态名山、避暑名山、爱国名山,先后荣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这些为五台山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多年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增加产品供给,提高品质,加强旅游市场培育监管,营造良好环境,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成效初显,景区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旅游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源优势与产业不足的不平衡不充分,二是旅游综合发育程度不充分,三是旅游产品供给与服务质量整体不充分,为此总结五台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成效,了解发展态势,有效服务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在梳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和管理历程的基础上,结合遗产型、佛教型和山岳型景区横向维度比较分析了五台山景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探讨了新媒体下五台山旅游需求关注时空特征,结合旅游产品升级,分析了旅游新业态发展路径。对五台山乡村旅游和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建议。围绕景区安全管理主题探讨了旅游风险源、最大承载力、游客拥挤、消费欺诈等。最后,针对五台山景区施政目标,提出考核体系改革建议。本书可为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产业升级提供借鉴。

本书主要由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赵鹏宇副教授和旅游管理系崔嫱、刘丽芳合作完成。由赵鹏宇负责总体研究设计,并完成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共12.5万字;崔嫱完成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部分和第七章,共12.5万字;刘丽芳完成第六章部分共1万字。本书在整理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赵永功同志的大力支持,同时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赵新平、郑庆荣,旅游管理系冯文勇、孟洁,经济管理系周喜君,美术系任元卿等老师给予多方支持。忻州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方申申、杨箫箫、李情、沙立楠、白洁、常咪、梁楠丽、田婉婷、孙倩倩、罗湘萍、王静等同学参与了部分文字整理与插图绘制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囿于学术水平,书中缺点及错误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本书不断丰富和完善。

赵鹏宇
2019年10月忻州师范学院崇学楼 ZMMaAIXuw2Y+OslS9ZiLiEyAMxEyccQ9Q2lBmgBQy8wf7EQAbgPiyY6TZEV0d3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