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章小结

本章将五台山置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四大佛教名山、中华十大名山中对比分析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结果发现,五台山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排名靠后,原因为旅游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体现为:一是资源优势与产业不足的不平衡不充分,二是旅游综合发育程度不充分,三是旅游产品供给与服务质量整体不充分。

参考文献

[1]雷平,施祖麟.出境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旅游学刊,2008,23(07):28-33.

[2]郭舒,曹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的一种解释[J].南开管理评论,2004,7(02):95-99.

[3]徐嵩龄,刘宇,钱薏红,等.西湖模式的意义及其对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启示[J].旅游学刊,2013,28(02):23-34.

[4]曹正.杭州西湖南线景区的旅游经济效益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2):61-64.

[5]冯立梅,蒋晓伟,刘小英,等.庐山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深度开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173-176.

[6]王浩,叶文,薛熙明.遗产视角下的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基于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J].旅游研究,2009,1(03):23-26.

[7]郑元同.乐山旅游经济发展与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保护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5,(5):138-141.

[8]韩荣.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旅游比较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5.

[9]赵鹏宇,付文莉.忻州市旅游收入与GDP增长的相关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66-70.

[10]席梅竹,赵鹏宇.忻州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6):44-48. oyQH3YpTOetL6gQn6haOhth3vZ4qyWwXGzAU6yRb7p6MigxDD1KL5K3bapXZGq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