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从交往形式来看资本的自我否定

我们先从马克思所说的普遍交往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这种普遍的物质交往形式在当时就是世界市场和世界货币的力量。我们不必先去回答人如何从这种世界市场的普遍交往中解放出来,因为历史的发展给了我们真切的答案。按照《资本主义全球化》这本书的观点,在“二战”前与“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模式是不同的。“二战”前的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也就是主要体现在贸易全球化,因为这时还存在着一些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这些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的增值提供了必要的交往价值和世界市场(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二战”后很多国家取得了独立,并且采用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或者生产资料方面的生产力的追赶策略,并且大量地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从而为资本的全球性扩张创造了新的历史条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资本积累已经饱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和积累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体系内部已经难以维系。这就要求他们将自己的生产体系转移到别的国家,寻求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去工业化”和“后工业时代”。到2008年金融危机为止,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将本国的工业生产力的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到此为止,基本形成了资本的全球化生产关系。在这个生产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处于这个基础的上层的则是发达国家的金融、股票、国债等虚拟经济领域,形成了资本的特殊的层级分工体系和资本的国际循环体制,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制造。

而资本主义将产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国际贸易差额的扩大,也就是原先在一个企业使用本国货币或者不用本国货币而进行的规模化生产,被跨国公司把国内产业链转变成了世界产业价值链,无形中加大了国际贸易的总量。这样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成为生产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导致了所谓的贸易差额,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的扩大表现得最为明显,而2008的金融危机不过是原先国际分工和流通体系矛盾的总爆发。

资本主义只有不断地变革其生产工具,从而不断地变革其生产方式才能生存,这是由资本竞争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而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具有不断增加不变资本在资本的有机构成中的比例的趋势,使得利润率不断下降。在本国的劳动力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他国的廉价劳动力就成为生产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如果可以一直以他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实现资本的国际积累,就必须以世界上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为前提,但是这必然与生产国人民的普遍愿望相矛盾。于是就产生了国内革命与提高劳动者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直到世界上的贫困人口再也不足以为资本的积累提供可剥削的生产条件,一场消灭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革命就会来临。这时候,国际分工的格局就会由生产关系领域进入到生产方式领域,从而实现全球生产方式的一体化。此时真正意义的世界工厂才能从地球上建立起来,生产的自觉性和自动化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人的普遍交往才能从全球生产方式的一体化本身中培育出来。如果不消灭发达国家对于先进生产力的垄断权力就不可能实现世界一体化进程。现在一体化进程最为突出的是欧洲一体化,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没有触及生产方式一体化的根本。欧洲一体化仅仅是资源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等,这些一体化进程虽然为生产方式一体化提供了条件,但仅仅是生产方式形式上的一体化。现在德国提出的“工业4.0”是生产方式一体化中的向内容方面迈进的一大尝试。这意味着将整个行业甚至整个国家链接为一个工厂的努力,使各行业间的交往和消费需要与生产之间的交往涵盖进生产本身之中。 +mOU1h8rWU1fnz2KVkYl6wz45PLlOy6p+JH2djtsKX1RmqE+XE3GaxjY4/4qVA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