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苗族文化

湖南苗族人口 206.0426 万人(2010 年),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0 多万),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较为分散,一般以一个或几个村寨为单位,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其中,杂居区的苗族多数都是聚族而居,自立村寨,很少与其他民族合村共寨。苗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但由于分布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也较大,海拔从 1000 多米降至 400 米左右,年平均温度为15℃,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于水稻和林木生长。

沅水流域苗族中的苗族族群,作为沅水流域的世居居民,数千年来,繁衍生息在沅水流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丰富的文化,极具特色。如独特的语言——乡话(一种比较复杂的语言),以及盘瓠文化、龙舟文化、跳香、敬傩神、哭嫁、斗鸟、山歌、傩戏、辰河戏等,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些独特的、原生态的文化习俗,构成了苗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首先,苗族族群保持了独立的族群语言。目前,湖南民族地区有 30 多万人仍然通行特殊的乡话。其次,苗族族群保持了独特的族群习俗。娱乐习俗主要有赛龙舟、唱山歌等,信仰习俗主要有敬始祖神、五谷神等,婚嫁习俗主要有哭嫁等,节岁习俗主要有跳香等。再者,苗族族群保持了独特的服饰。苗族喜穿青蓝布挑花服饰,包花布头帕,系围裙,捆腰带,戴银饰。这些民族服饰美观大方,独具特色。

此外,苗族具有悠久的汉文化浸润的历史。苗族不仅有著名的“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成语出处——二酉藏书洞,还有让人探索不止的苗族传统文化。相传,苗族地区民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始祖盘瓠。苗族地区传统龙舟赛源于远古,历经几千年,已形成“偷料”“关头”“赏红”“抢红”“砸船”“两大观点”“三大流派”等一部厚重的“龙舟经”,构成博大精深的传统龙舟文化。

当然,苗族的声乐文化也极为浓厚。苗族山歌腔调繁多,异彩纷呈。苗族人爱唱山歌,石岗界一带有对歌数昼夜的记载。苗族山歌大多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朴实、想象奇特、比喻巧妙,生动鲜活。苗族的劳动号子达数十种之多,最著名的当属“船工”“车水”和“盘木”三大号子。

苗族文化博大精深,保护、继承和发扬苗族族群的传统文化,既是保护苗族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也是丰富我国文化宝库的需要。

一、文学、艺术和医学

苗族是个喜爱歌舞的民族,音乐舞蹈和苗戏等具有悠久历史。史籍上早有“男吹芦笙女振铃”的记载。苗族“飞歌”享有盛名,现已作舞台演唱或谱曲演奏。器乐分打击乐和管弦乐两类,以木鼓、皮鼓、铜鼓和芦笙最为驰名,此外还有芒筒、飘琴、口弦琴、木叶和各种箫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猴儿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技巧很高。

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民间文学和艺术。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和传说故事,多以口头传说流传至今。诗歌一般是五言体,间有七言体或自由体,大多只讲调而不押韵,一般曲调简单,变化不大,节奏也不太严格,篇幅长短不拘,分别为古歌、理词、巫歌、苦歌、反歌、情歌和儿歌等。苗族的诗歌和古老的传说故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也是研究苗族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苗族人民创立了自己的医学,把人体的疾病分为内科 36 症、外科 72 疾,治疗方法 20 余种。苗药医治骨折、蛇伤、毒箭射伤、刀枪伤等有神速之效。苗药多用生药,现采现用。

二、礼仪

苗族有崇尚礼仪、从善如流的习惯,并由此形成了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社会风尚。苗族有谚语:“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谚语深刻反映了苗族是一个很讲礼节、很注重道德风尚的族群。在苗族地区,如有客人来访,苗族人会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则往往还会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苗族人民对于长辈老人特别尊重,遇到走村串寨的老人,无论是谁,只要进到自家屋里来,必定热情接待。首先给老人让座,然后敬茶、点烟,问寒问暖,使老人感到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若是路上遇见了的老人,不论认识与否,都亲切地打招呼,并让道给老人先走。如果遇上家族或亲戚,则必须按辈分称呼,不能随便呼长叫短,否则将被视为无礼而受到耻笑、斥责。当然,爱幼也是苗族的一种美德。爱幼,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管教,使之成人。所谓“成人”就是子女长大后开始务正业、做好事。所以,养育子女成人,是做父母的优良品德。如果做父母的不把自己的子女抚养成人,那就是缺德的行为,人们就会加以谴责。不过,爱幼,也包括社会上的人们对孩子的爱护和管教。

三、服饰

苗族服饰样式丰富,色调繁多,以色彩艳丽出名。早在《后汉书》《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写下了“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记载。盛赞苗族服饰足与天上彩云媲美。现在的苗族妇女仍喜穿绣花衣裳。苗族的衣服以绣花草为主,色调素净,服饰质料主要是棉布、麻布,也有部分是丝绸。苗族姑娘喜戴银饰,挽发髻于头顶,常戴制作精美的银花冠,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好几层而成。银锁和银压领戴前胸,而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这些银饰品大多是本民族男工匠打制。其用途有银冠、银衣、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几类。论工艺,有粗件和细件之别。精件主要是项圈、手镯,细件主要是银铃、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针、银泡、银锁、银链、耳坠等。当然这种区分方式不是绝对的,如空心、泡花的项圈也是精工制成的作品。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品,艳丽多彩。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已发展到能染彩色图案,并向国外出口。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但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而苗族妇女的穿戴则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具体而言,现代苗族服饰男装比较简便,一般搭配为头包头巾,上身穿小领对襟短衣,下身穿长齐小腿肚的裤子,多用青蓝二色,和本地汉族男子差别不大。但女装相对而言稍显复杂,有百多种样式,为国内各民族所少见。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古老形式,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木梳及其他妆饰物,类似云髻为多。比较华丽,仅头饰就有几十种,内容丰富多彩,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部分。第二类,是头上包头帕,上身穿长裤,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衣服两肩及胸前、背肩上绣“花边”,胸前系上绣花围腰一幅,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用深灰色和黑色。第二类比第一类素净,用料少、费工少,是清代中叶改装后逐渐兴起的样式,是一种经过改造而具有苗族特点的满人服。过去衣身又长又大,袖管也很大,经过长期改良,现今已变成紧身窄袖、曲线优美的服装了,再加上精致的银饰衬托,更是锦上添花。

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变化总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的。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人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产物。自古以来,苗族人就在沅水流域的广大地区繁衍生息。苗族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严寒期短,暑热期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使苗族人地区形成了稻作农耕文化。苗族人在适应稻作农耕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男朴女繁”的传统服饰特点,男性服饰较为简单,而女性的服饰通常变化多样,并多以刺绣图案作装饰。苗族人离不开包头帕是保暖和保持头发清洁卫生的需要,而服饰的身、袖、腿较宽松,则是为适应苗族人地区的气候、环境、稻作农耕等自然条件。苗族服饰有男女老少之分,但没有贵贱之分。这反映了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无贵贱之分、共同劳动、平等共处的社会地位。苗族男女在生产中有明显的劳动分工。因为苗族男子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所以在穿着上就较为简单;苗族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或比较轻松的农活,服饰常常较为纷繁复杂,工艺技巧也较高。

苗族服饰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苗族人用于衣着类的支出大幅度提高。一方面,苗族人制作服饰的衣料更加多样化。除苗族人地区传统的棉布外,还有从外地引进的化纤布、混纺布等,其中化纤布成为主流的布料。有的还用毛料和更高级的衣料制作服装。部分苗族青年还追赶潮流,穿皮鞋、高跟鞋、抹口红和烫发者逐渐增多。另一方面,随着沿海发达地区成衣加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成衣涌进苗族地区,从市场上购买成衣很方便,购料加工服装基本被取代。但出于经济的考虑,一些老人和经济条件较差的苗族人依然习惯于购料加工服装。总之,随着苗族地区人们收入的增加,苗族人的穿着打扮已越来越多姿多彩。苗族人曾经“一衣一季”的服装消费方式逐渐被“一季多衣”所取代,人们日常大都穿着从集市或服装商城购买,如夹克衫、衬衫、西装、皮鞋等,青年还喜欢穿休闲运动装、羽绒服、棉衣、牛仔裤、运动鞋和高跟鞋等,服装的款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极大体现了苗族的个性化和时代特点。

四、婚俗

苗族人民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男女青年有以歌为媒、自由恋爱的传统。即男女双方通过对歌,彼此若有意,就互赠礼品作为定情信物。他们用歌声倾诉爱慕之情,寻觅理想的伴侣。过年、三月三、四月八、五月端午、六月六、八月中秋、九月重阳、十月年、还傩愿,以及赶场、扯猪草、挑野菜、摘野果等,都成了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良机。

苗族青年男女虽恋爱自由,但十分注意伦理道德。仅是谈恋爱,就有五道关口,通过“五关”之后才禀知父母。其一是要问姓氏、婚否。若是同姓,则以兄弟姐妹相称,不能嬉戏;对已有对象或订了婚的人,只要知情,一般不去夺人所爱。其二是歌词联姻。要是词不达意,讲话粗鲁、下流,会遭到对方讥笑,因而被拒之门外。其三是文明聚会。情侣相邀约会,对坐交谈唱歌,双方必须保持相当的距离。其四是互赠信物。经多次聚会,彼此了解,才互赠信物以表心意。如屈原《离骚》中所写:“解佩以结言兮,令骞修以为礼。”其五是海誓山盟。除明察暗访,还要吃血酒或打碗折草盟誓,方道出真情实意,结成终身伴侣。另外,苗族人民婚姻虽十分自主,但很讲究道德观念。苗族有一定的习惯法规,代代相传,已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例如,不许“先奸后娶”,违者重罚,并将其示众,以儆效尤;办了“订婚酒”后,一诺千金,不得反悔;订婚或结婚以后,谁要夺其心爱,犯其妻妾,则举刀相向。因此,历来苗族男女社交自由而婚姻秩序井然。由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苗族人民的家庭温馨和谐,夫妻相敬如宾。

五、食俗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苗族的饮食文化是苗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可惜,因历史记载的零散而难以完整、准确地进行学术追溯。苗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而言之,在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苗族逐渐产生了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生活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点的饮食文化。

火的使用,使苗族先民能吃上熟食,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熟食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减少肠胃疾病,极大地促进了苗族先民体质、智力的发展。当今,苗族地区许多家庭还在使用鼎、罐与甑子等器皿作为炊具。

苗族人民饮食和生活习惯关系紧密。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苗族先民种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小米、黄豆、红薯和洋芋等。这些作物也是苗族先民的主要食物。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有的苗族地区农村群众仍习惯每天只吃两餐。但在农忙时节,由于劳动强度较大,早晨要加一顿“过早”。据说“过早”餐大多是糯米做的汤圆,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另外,苗族多饮家酿糯米甜酒,也酿米酒、谷酒、苞谷酒、高粱酒等黄酒,其味柔软绵长。其中,城区居民多饮曲酒、葡萄酒,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饮啤酒、香槟、可乐、橘汁;而农村仍以饮家酿黄酒为主,兼及曲酒。

苗族的时令食品繁多。“冬至”节前后熏制腊肉。除夕前备粑粑、炒米、糖馓、甜酒、腊八豆。农历正月十五日吃“元宵”,五月端阳吃粽子,八月中秋杀鸭吃月饼。此外,有些地方的苗族有吃“合合菜”习俗,“合合菜”又叫“一锅炊”,即将炒熟的肉鱼等各种菜肴,倒入钵或锅内,主客围火炕而食,以鱼肉杂糅为美味。有研究认为,在西汉前期,中国的传统饮食还是蒸、煮,炒菜还未出现,故而吃“合合菜”这种传统饮食习惯,有可能传承于西汉前期中国传统的食物制作流程,它很可能与西汉初期《美食方》记载的食物制作流程有关。

苗族有杀年猪的习惯。每年年尾腊月时侯,苗族人民无论家境贫富都要想方设法杀一头或大或小的猪做年猪。苗族杀年猪颇有讲究,请客吃年猪肉更是花样众多。苗族好客,杀年猪时,要把亲戚朋友请来,连同屋场或一个村坊的人也要尽量请到。一是庆贺,二是礼节,三是使有隙的亲邻趁此机会和好。有些苗族人杀年猪庆祝时还会放鞭炮,吃年猪饭时也总是安排得热热闹闹的。

苗族有熏制腊肉的传统习惯。人们先将猪肉切成块,擦上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上三至五天,等盐及香料浸进肉里,再挂到火炕上慢慢熏干。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以往,有些殷实的人家甚至将腊肉存放一年以上。苗族熏烘的腊肉,往往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很好看。苗族用腊肉做菜时,先把腊肉洗干净,蒸软或煮熟后切成片,再加辣椒、作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

苗族有做糍粑的习惯,特别是春节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做粑粑一般选用优质的糯米,尤其是本地糯米最佳。把糯米浸泡淘洗后,再放到蒸笼里面蒸熟,然后分批倒进圆形的粑粑岩中,用木质粑粑锤碾压和捶打成糯米泥,然后捧到涂蜂蜡的案板上,将糯米泥捏成一个个糯米团,再将糯米团反复碾压成圆形,于是,粑粑就做成了。有时,为了储藏一段时间,可把粑粑装进坛子里用水泡着。想吃的时候,再取出来放到锅里油煎、蒸煮或烧烤变软再吃,若将之拌蜂糖、红糖、白砂糖吃,其味更是香甜可口。随着季节不同,苗族还有做桐叶粑粑、芭蕉粑粑、蒿叶粑粑、棕叶粑杷的习惯。

日常,苗族也十分重视相关的饮食行为习惯。如筷子不许直立插入米饭之中,因为这象征着香炉烧香祭祀;不能用筷子敲碗边,这有乞丐乞讨之嫌;客人添饭时不能说“还要饭吗”;吃饭位置坐好后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筷孩子不能先动筷;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得宠的孩子可以挨着老人,但座椅不可高于长辈;喝汤不许吸溜发出声响,吃饭不许吧唧嘴,要闭上嘴嚼;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许叉腿,不许咋咋呼呼,不许斜眼看人,不许抖腿,不许一只手放在桌下;等等。

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共性的饮食习俗,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稻米、玉米、红薯为主粮,以酸辣豆制品为佳肴,风味小吃丰富多样。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苗族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苗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除了传统农作物外,还大力种植油菜、黄豆、白菜、萝卜、大蒜、豆角等农作物,大力发展林木业和畜牧业,饲养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苗族地区的城乡经济得到全面发展,苗族地区民众的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苗族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大量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副食品消费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健康观念的变化,苗族地区民众饮食理念已由“吃饱吃好”逐步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舌尖上的理性、餐桌上的科学,二者同样不可缺席,苗族人民饮食逐渐理性化。

六、节庆

苗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不过不同地区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湖南大多数苗族民众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大多数的苗族还有“三月三”、歇牛节、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采茶节、杀鱼节、赶秋节(立秋)等。过节时,除备酒肉外,还必备节日食品。

“三月三,地(荠)菜煮鸡蛋”,这是流传于大多数湖南苗族地区的传统习俗。每到三月三这天,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或用刀切碎,放入鸡蛋、红枣,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既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还可以预防春瘟。大多数苗族人在读书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每年的三月三,母亲总会将用地菜煮好的鸡蛋装在书包里。故而,苗族人对荠菜煮鸡蛋都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三月三”,旧时称“上巳日”,是在农历三月初三日。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已,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一直流传到今天。地菜,书名叫荠菜,是一种绿色的植物,一般长在田坎上和菜地里。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不仅如此,聪明智慧的古人除用菜内服治病外,还用它来“布席”“插戴”。据《食性本草》载:“荠花布席下,辟虫,又辟蚊蛾。”《本草纲目》记载:“释家取其茎作挑灯杖辟蚊蛾,谓之‘护生草’,能护众生也。”古话说:“三日戴荠花,桃花羞繁华。”据悉,宋代非常流行这一戴荠花民俗,老少男女争相插戴。有关研究资料证实,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每百克含蛋白质 5.3克,是韭菜的三倍、蒜苗的四倍、西红柿的七倍。现代医学证明,荠菜有多种药用功效。

歇牛节。在苗族地区,有“四月八,牛歇桠”的说法。每年到了农历四月初八日这一天,不论农活有多忙,耕牛都要歇垭休息一日,过“牛节日”,俗称“歇牛节”。这一天清早,农户把牛牵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让它美美地吃上一顿嫩草,还规定不准用鞭子打牛,不准骂牛。主人将牛栏粪便清理干净,并撒上石灰消毒。牛从山上回来后,主人要将它牵到水边,洗个澡并将身上泥垢刷干净,然后用牛篦子疏掉身上的虱子,把身上刷干净后,牵回家稍事休息,便在糯米甜酒中打上五到十个鸡蛋,有的用糯米稀饭加鸡蛋,拿去喂耕牛。富裕的农户,则将狗肉煮得稀烂,去掉骨头,用竹筒灌入牛嘴里。若有外伤则涂抹茶油。晚餐时,除在青草上喷些盐水外,还要煮一盆白米粥,让牛吃。

端午节龙舟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等书籍记载:“龙舟竞渡,最早始于武陵。”苗族地区的龙舟历史比任何地方的都要悠久。相传龙舟赛是苗族先民为纪念他们的始祖盘瓠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苗族地区传统龙舟赛参赛船只人员分工十分讲究,责任相当明确,每只船的队员 48 人,其中包括桡手 42人,锣、鼓手各 1 人,头旗、二旗各 1 人,头桡、艄公各 1 人。从船头到船尾布局为头桡、引水、前羊角、鼓仓、后羊角、夹艄、艄公七个位置。头桡是龙船的活龙头。比赛时,划头桡的人必须脚跪船头,腰身以上全要悬在空中,下桡凶狠,劈波斩浪;游江时,必须会竖“阳雀”(倒立),将顶天立地变成顶地立天,意为倒转乾坤。“引水”分头引、二引、三引,这三对桡必须要有十年以上的船龄,他们是全船划手的引导和楷模。前羊角位在撑缆的后木架前后,仅次于引水,力气要好,要有拉劲。后羊角位于撑缆的后木架前后,最主要的任务是协助艄公掌好艄,其次才是划船,俗称二艄公。艄公是全船的核心,要是赛时走了艄,就是再好的划手也一定会输。鼓手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旗是指挥,鼓是号令。苗族地区龙船的文化沉淀很深,每条龙船都有其寓意:头桡、艄公是意为龙头、龙尾,船缆意为龙脊,就连划船的人数也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廿一船挡四二桡,一锣一鼓在船腰,船头船尾两好汉,头旗二旗双人摇”。苗族地区传统龙舟赛的赛时一般定在五月端午节至十五之间;赛程是横江而竞,以江面水涨水落自然距离而定;布阵是两只赛船分上下水排列,由南向北划行。苗族地区传统龙舟赛的形成历史久远,它参与性强,社会影响力大。不仅仅只是大人们热爱,小孩子同样也非常喜欢。湖南大多数的苗族自古就有农历五月划龙船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前的十天半月里,沿河村寨的龙船就下水了,整天在河里咚咚锵锵地热闹。别看每条船上只有二三十个人,其实每条船后,都有一个村寨的人在为它激动,为它牵挂。

七、习俗

沅水流域苗族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例如,苗族人以姓氏为单位聚族而居,外姓不准进入。由于苗族人过去被征剿、驱赶之故,他们的居住地大都是山区,住屋不论土、木结构,窗户都很小,屋内光线很暗。一般都是三空四扇一字形屋,也有堂屋内凹的中窝形屋,中间是堂屋,两边分为内外两部分,里边是卧室,外边是火床、火床上设火坑,火坑内置三脚铁架,是煮饭菜、烤火、日常接待客人的地方。另外,苗族人家里来客时,往往客人、家人团坐火坑四周,围锅而食但严禁踩三脚铁架行为,因为认为是“欺主”。招待客人,肉必切成大块或大坨,以示尊敬,否则会被人看作吝啬。苗族人饮食喜酸味,因喜吃酸,家家都有多少不等的酸菜坛子。此外,苗家女子,不论贫富,过去都不缠足。他们男女共同耕作,赤足草鞋。周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人们,在与苗族人长期交往中也习得了这些与苗族人大致相同的习俗,有的习俗沿袭至今。

八、建筑

湖南大多数苗族地区的房屋多是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其中,山区建筑多为吊脚楼。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全部都是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四排扇三间屋或六排扇五间屋,中等人家五柱二骑、五柱四骑,大户人家则七柱四骑、四合天井大院。四排扇三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做火炕,后面做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即使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得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敞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吊脚楼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 4vgXktApl/xyY+wbvpnkZAdRjAAA1Zsl3vi6Mx2Jnrewq+9lZj9Pz1/9Yrbf8P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