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发起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其主要特点是: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最先且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主要在轻工业部门;金属冶炼业与机器制造业等成为新兴产业。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19世纪以后,由于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对工人尤其是对机械工人的教育运动在英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1820年以伦敦的机械工人克拉克·斯顿创办机械工人讲习所为标志,兴起了以机械工人为主要对象的培训活动 。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形式的技术教育发展成全国性的运动,又称“机械工人讲习所运动”,该运动很快波及欧美。但此时,英国高等教育中相关的工程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直到19世纪60年代初,工程教育才有所发展,但提供工程教育的学校屈指可数。
在英国工人讲习所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在产业革命中也兴起了工人讲习所运动。到1825年,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等地先后成立了机械工人讲习所或机械学校。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机械工人讲习所向更广泛的范围发展。而与此同时,美国大学直到19世纪初才诞生了一批从事工程教育的工程院校,且在1862年以前工程教育发展缓慢,1866年以前的31年间,一共只有300名左右的工科毕业生 。
为了适应产业革命的发展,适应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企业需要全面培训员工,使之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工作,美国厂办学校兴起,面向接受过初等教育的员工,对其进行技能培训。纽约的印刷出版公司为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于1875年设立工人补习班,一周两个晚上,学习英语、数学和机械制图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1900年,林恩工厂把岗位工作与教育培训结合起来,主要学习机械方面的课程;1901年鲍德温铁道公司为员工开办三个学习班,分别面向不同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的员工。这些厂办学校采取班级授课集体教育的方式进行技能培训,较学徒制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满足了企业对熟练技工的迫切需求。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工人熟练掌握机器操作技能及有关的基础知识,但因为大学及各类工程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掌握工程技术的员工极度缺乏,产业革命加速技术革新并对劳动力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导致了厂办学校的盛行,例如在制造业、保险业、印刷业和化工等行业中,许多企业选择为它们自己的员工提供培训与发展计划 [1] 。
厂办学校兴起于20世纪10年代前,即1914年通用电气公司(GE)倡导创办的“企业学校”前,适值生产方式机械化的蒸汽时代。生产方式机械化催生了“机械工人讲习所运动”,并促使在职培训由旧学徒制发展为厂办学校的班级授课集中培训方式,培训效率大大提高,但厂办学校的培训职能单一,培训层次及培训地位也不高。
厂办学校的培训需求。厂办学校的主要职能局限于服务企业核心业务,满足于企业对熟练技工的迫切需求。但第一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原来的旧学徒制度难以满足机械化生产对大量熟练技工的需求,同时高等教育中职前专业教育、工程教育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因此机械工人讲习所、厂办学校因此应运而生,工厂主对工人进行有组织的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开始了早期的在职培训。培训的内容集中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上。
厂办学校的培训对象。培训面向接受过初等教育的员工,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以生产一线的员工和学徒工为主,培训层次及培训地位不高。由于培训对象对待培训的态度是消极的,培训是被动进行的,培训不顾及工人的生理特点,不考虑员工的能力素质培养,更不关心员工职业发展,只是为了提高员工操作的熟练程度,一味地让员工适应机器的运转,使员工在生产实践中沦为机器的附庸。
厂办学校的培训方式。在职培训由旧学徒制发展为厂办学校的班级授课集中培训方式,尽管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培训时间较短,尚未形成系统的培训理论,但与旧学徒制相比,培训采取了班级授课集中培训方式,并与具体的岗位工作相结合,其培训效率大大提高,教育培训水平能够达到正规学校教育水平,有效缓解了由于大学及各类工程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而导致掌握工程技术的员工极度缺乏的紧张状况。
[1] Cranch,E. Corporate Classroom [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1987,12(3):23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