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环境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环境的界定

分析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环境要素,首先要明确图书馆管理与环境要素的具体内涵。吴慰慈、董众认为:“图书馆管理是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人力、财金、物质资源,通过计划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地达成图书馆的目标的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于环境的定义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由此,我们将图书馆管理创新环境理解为对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借鉴营销学对于环境的分析方法,根据营销环境对营销活动发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可将营销环境分为直接营销环境与间接营销环境,直接营销环境又称为微观环境,间接营销环境又称宏观环境。我们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图书馆面临的环境加以考察。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作用于微观,且对图书馆施加影响的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与法律环境等。通常我们采用PEST分析法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PEST是指由以下四个语词的英文首字母组成: P政治(Politics), E经济(Economy), S社会(Society), T技术(Technoloiry)。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图书馆的宏观环境。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政府为达到目标而制定的经济政策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会对图书馆的成本、定价和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当经费充足时,图书馆的发展便有保障,能够顺利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图书馆经费是指创办图书馆、发展图书馆事业和维持图书馆日常活动的资金。图书馆经费来自三个基本渠道:中央或当地政府划拨的公共资金,是图书馆经费的主要来源;用户付费;包括捐赠、赞助和利息收入的其他渠道。可见图书馆主要的经费来源还是国家与政府投入。

2012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对 521 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调查数据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购置费为24667100 元(约合 361 万美元),居全国第四,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费投入较多的图书馆。由此比较得出: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经费与世界发达国家图书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所调查的高校图书馆年平均购置费约为 327 万,低于平均值的院校有 350 所,占所调查院校的 67. 2%,最少的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年购置费还不到 5000元。可见,经费短缺仍是制约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社会环境

教育水平。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与社会资源,进行终身学习。随着社会进步,教育水平不断上升,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有必要细分不同教育层次的用户。

人口因素。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FLA/ UNESCO)的《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指出图书馆是通向知识的途径,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还必须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的服务和资料的人,例如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住院病人或监狱囚犯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集散地,要以服务全体社会成员为要旨。

阅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将“阅读优先”(Reading First)作为政策的一部分。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2013 年公布了全民阅读活动情况调查报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属于本地区的读书活动,约有 400 座城市自发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六次国民阅读调查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程度较高,69. 2%的被访者认为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18 ~ 70 周岁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 49. 3%,但只有 38. 6%的国民对自己的阅读状况表示满意,61. 2%的国民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有 65. 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少或很少。

当前阅读趋势正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三大特点,阅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 年开展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文字媒体中,互联网阅读率已达 36. 5%,而图书阅读率仅为34. 7%(比 2005 年降低了 14%),网络阅读的兴起已不可逆转。这些特点与趋势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与管理必须考量的因素。

(三)法治环境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稳定的政治法律环境。当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图书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8 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批准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设施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意味着国家对公共图书馆无偿划拨土地、无偿使用土地有了政策依据,也使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走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道路。2009 年文化部把《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工作作为该年的重点工作,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按照文化部的要求,具体负责立法支撑研究工作,现已召开多次工作会议。相信该法的颁布将会强有力地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上重要文件的出台,为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国不仅在政策法规上对图书馆加以扶持,而且加大了财政投入的力度,如国家发改委从 2008—2011 年投资 4. 8 亿元,用于扶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共补助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项目 1086 个,这些项目的实施,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技术环境

对图书馆影响较大的技术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

1.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图书馆办公和服务的自动化乃至计算机化,实现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图书馆突破了建筑实体服务能力与时间的限制。第二代互联网技术Web2. 0 包括RSS、 Blog、 Wiki、 IM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知识组织领域中元数据、互操作、本体、可视化等在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促进了资源间的整合与共享以及易用,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服务效益。

2.数字图书馆技术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提出要建立第三代数字图书馆,是要建立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张晓林认为其技术是以支持用户灵活和协作的处理信息、提炼知识和传播交流为核心,围绕用户信息活动和用户信息系统来组织、集成、嵌入数字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其主要包括分布式资源与运行管理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组织技术、信息标引与检索技术等。当前数字图书馆存在各自为政、体系结构混乱、软件差异与服务共享性差的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外部世界呈现出高度网络化、日渐学术化的特征。我们必须关注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性和互操作环境,重视信息和知识的“语境”,结合网格技术、语义技术对知识、知识元之间的关系及其语境进行描述,关注知识创建、获取、传播、组织和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和信息的重复使用,以便在人人参与的信息共享环境中把握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3.数字化技术

在多元化的信息载体(磁带、光盘、数字载体等)中,数字资源以其获取的便利性受到用户的青睐。数字化相关技术成为实现馆藏文献数字化的关键,主要包括缩微及成像技术以及OCR技术。缩微及其他成像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纸质文献复制副本,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就是将文本资料进行扫描,然后对图像文件进行分析处理,获取文字及版面信息的过程。中美百万图书计划和Google Print的图书馆计划都采用了这些技术。

三、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是直接影响企业为目标市场顾客服务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因素,如企业自身、供应商、营销渠道、顾客、竞争对手与公众。图书馆的微观环境一般指与图书馆有双向运作关系的个体、集团和组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并可以对其施加影响的。

(一)竞争对手分析

从营销的观点看,形成组织竞争对手的主要有替代者、上游行业以及下游行业。对图书馆而言主要竞争对手有替代者和上游行业,具体包括:替代品行业I。主要是指博物馆、档案馆等公益性机构、母体机构内的计算机中心与网络中心,以及免费的因特网资源。替代品行业I是图书馆的传统竞争对手,其竞争主要围绕社会资本而展开。替代品行业B。主要包括在线书店、信息服务商、网络搜索引擎等营利性行业。它们是伴随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成长起来的,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控制、管理、利用,转化为企业资本,并作为商品进行市场营利。替代品行业II对图书馆的冲击,一方面表现在用户分流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与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冲突上。上游行业。主要包括数字出版发行商、数据库服务商、系统服务商。它们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的主要供给者,也是图书馆资金输出的主要对象。上游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将包括文献收藏、检索、传递在内的全面信息服务直接提供为最终用户,使信息服务呈现“非中介化”,图书馆依靠资源、地理、行政地位、技术与系统复杂性等建立的竞争优势随之弱化。以下主要分析搜索引擎与书店等竞争对手。

书店及其他信息提供者对于用户的分流。书店包括网上的在线书店、读书网站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书店。网络阅读主要通过读书网站,包括各大网站的读书频道、原创网站以及电子读物站点等。这些在线的信息提供者不仅分流图书馆在线用户,在网络化不断普及的今天,也分流了现实世界图书馆的到馆读者。实体书店一直都是我国公民获得文献的主要方式,并且,今天的书店往往会为顾客营造出一种舒适的环境,一些大型书店设有咖啡厅、书吧之类的休闲场所,仅收取较少的费用,就能够获得相当安静、舒适的环境和服务。与书店相比,图书馆的免费服务是吸引读者的优势之一,但由于文献的复本量有限,因此,人们还是会去书店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文献。此外,我国社会中还存在“读书社”这一新的文献提供者。它们主要以在城市连锁设点为读者办证为特点,以低廉的会费租借书刊为经营方式。当前大多读书社采用的连锁发展模式使其迅速地占领市场。对图书馆而言,民间读书社既有挑战,也有共赢。只有在全面分析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环境要素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定位图书馆管理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与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实现图书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搜索引擎带来的挑战。 Google将自己的使命定义为“组织全世界的信息,使人人都可以获取并从中受益”,从而形成了实际上对图书馆的威胁;同样,百度也将其使命定位在“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搜索”已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国《第 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的搜索引擎使用率为 69. 4%,为中国第四大网络应用。图书馆显然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审视其作为信息收集者和组织者,以及关注用户的功能,需要积极应对或超越Google的发展视野,不应该仅仅关注到馆人数或者流通量,而应重点关注读者满意度,关注图书馆能为读者做什么而不是图书馆有什么。

(二)用户信息检索行为变化与数字信息环境带来的挑战

用户是图书馆微观营销环境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竞争的角度看,用户是竞争对手之间争夺的重要资源。用户的需求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习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速度加快,新生事物及新技术不断涌现,读者的信息需求心理也极大地受这种趋势带动,在心理转换上趋向与社会同步,在读者信息需求行为上表现为信息与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信息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读者对信息需求的求新求变的欲望也进一步加强。另外,读者对信息需求的不稳定性还表现在,网络环境中,读者爱好极为广泛,对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以及新闻娱乐等各类信息都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图书馆要想吸引这些读者,在信息服务业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在信息服务理念、服务项目及技术方面推陈出新,能经常为读者提供新的亮点。倘若图书馆不再吸引用户,势必无法实现其社会价值,图书馆的生存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三)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同

核心价值是一个行业的品牌特征,是图书馆职业的根本价值取向或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国外的认同性较高,社会的认同为图书馆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2004 年ALA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特别工作组总结报告》将图书馆核心价值概括为:读者可公平获取信息、保障读者的隐私、民主、多元性、教育及终身学习、维护知识自由、保存各种资源及公共物品、图书馆员的专业性、服务民众、负有社会责任。范并思对国外图书馆核心价值关键词句文本进行分析,提出 10 组核心理念,即服务、信息、职业、获取、自由、学习、社区、多样性和资源等。“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凝聚社区力量的地方,形成共同基础的源泉。”美国国会已认识到资助图书馆的必要性,尤其是在美国人比以前更为需要图书馆的这个时候。近两年特别是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推动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讨论已成为热点话题,发表论文百余篇。2008 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图书馆服务宣言》,提出了七个目标,第一次用与国际现代图书馆学理念及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接轨的语言,系统表达了中国图书馆人对于图书馆精神、现代图书馆理念所达成的共识和对社会的职业承诺。作为中国图书馆界第一个行业宣言,标志着中国图书馆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建,对于图书馆组织形象定位与塑造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QAT7nMTHhSFd2eUDPvzvFTvwZqJMVUViyDnl7Q7O/2GSNno2bwSuY1VIcMVBCD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