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

古之蜀地,大美四川。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龙门山地区,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块体之间的过渡带,也是地球板块之间最危险的断裂带之一,地质环境极为脆弱,属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自公元638 年至 2007 年,龙门山地区发生过 6 级以上地震 15 次。2008 年 5 月12 日下午 14 时 28 分,位于龙门山中段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的天崩地裂,顷刻间吞噬了数万生命。房屋倒塌、道路中断、通信瘫痪。遮天蔽地的灰尘中,悲凉的哭喊声、凄惨的求救声不停地回荡,无助、恐慌、绝望、令人窒息的空气笼罩在地震灾区的上空。

此次地震,因震中位于汶川且震级特大,被称为“汶川特大地震”。由于震级特别大,地震烈度特别高,此次地震影响范围也特别广,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 10 个省(区、市)的 417 个县(市、区),灾区范围包括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 6 个省(区、市)的 237 个县(市、区)、4667 个乡镇、48810 个村庄,受灾总面积 50 万平方千米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了重大破坏和损失。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布的数据,至2008 年9 月25 日,汶川特大地震造成69227 人遇难、17923人失踪、4625.6 万人受灾、1510.6 万余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地震致使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种类之多、破坏之大,举世罕见。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 8523.09 亿元,其中四川、甘肃、陕西 3 省共为 8451. 36 亿元

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特大地震给正在带领中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和整个中华民族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考验。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和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回答是坚定的:迎难而上,绝不屈服!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风雨,生生不息,勤劳自强,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地震、雪灾、洪水、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难也如影随形。但是,中华民族总能克服各种磨难,继续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传承文化,生生不息。因此,著名作家余华在他的《兄弟》一书中感慨道:“我一直觉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奇妙的民族。几千年来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足以令数个民族都灭绝得干干净净,然而我们活下来了,而且一代又一代繁衍得非常好。”正如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灾难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障碍,但同时也使中华民族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锤炼并形成了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1966 年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 6.8 级和 7.2 级大地震,1976 年唐山发生里氏 7.8级大地震……多年来,在与地震灾难进行斗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全国人民多次战胜无情的地震灾难,积累了应对地震灾害的丰富经验,而且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最终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展示了感天动地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强大精神力量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胡锦涛同志曾将其内涵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特殊重大危机事件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凝练和高度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条件,并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精神与文化以及特定的时代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自然也不例外。具体而言,全国人民勠力同心进行的伟大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具体历史条件。 /Z61gOlEfVwUfe2GNmDIjlaY7K9eMzYoPniyAhIl/qTNAZVM1vI8l9tI1nSlwYq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