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2018年年初,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并实施“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文库”资助出版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书稿。我的书稿《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被列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文库”部分资助推荐出版项目,这令我感到欣慰。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借此机会,以我的研究成果向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献礼,表达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和对伟大思想家马克思的崇敬。

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已经成为了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显学”,马克思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说二三十年前,人们还纠结于马克思的理论中是否有生态思想,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否能为今天的生态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等一系列问题的话,那么今天这已不是问题。正如恩格斯谈到的那样,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的确,在生态思想领域,马克思也有独到的发现,他在该领域也不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是有着深刻独到的研究。他的生态思想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博大精深、熠熠生辉。

自1997年我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起,我就把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作为我的研究方向。《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就是我多年研究成果的荟萃。

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在这方面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自然界视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告诉我们,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所以,人们要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提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概念,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以及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不缺乏“自然”的维度,马克思关于“生产的自然条件”思想就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从生态角度阐发了生产的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力各方面的影响,强调了保护“生产的自然条件”的重要意义。

从生态视角重新阐释马克思的理论,一条研究马克思思想的生态路径就会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马克思不仅论述了社会生产力理论,还论述了自然生产力理论,分析了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也包含着生态维度,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是减少和利用废物,促进循环经济和实现生态农业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马克思从受动与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生产的片面性和全面性、人与自然对象性存在的辩证关系、人—社会—自然三者解放的辩证关系等方面,阐述了生态辩证法思想。马克思提出了“人与土地伦理关系”思想,要求人类像“好家长”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爱土地。这比美国著名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土地伦理学”早了近一个世纪。现在,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原料”。其实,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讲过: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许多真知灼见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彻底全面的,其中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农业、工人生存环境和资本主义生产外部不经济问题等都展开过生态批判,从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资本理性、资本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角度分析探讨了导致资本主义早期生态环境危机的制度根源,为人们了解、批判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生态路径,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当代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马克思生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维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等,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创新都能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中寻到“根”、觅到“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精神动力。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细心的读者将会看到,在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中,马克思的有些论述和实例会有一些重复,可能会给读者的浏览带来些许的不便。但是,我在结集时并没有删节这些重复的内容,原因在于,这些是马克思的原。我在不同的文章中引用这些论述和实例时,自然要如实引用。再者,我研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也是一个过程,不做删节也是想保持原文的完整性,展示出我研究的思维路径和原初样态。

当然,还应该说明,本书的许多观点和见解都印刻着时代的烙印,透射出本人有限的知识水准和研究能力。今天看来,书中难免有幼稚和不成熟的东西,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把握也存在着差距。但是,今天的人们给予了马克思生态思想越来越多的垂注和认同,这是令我欣慰的。

正如杨耕教授所说,有些观点本来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只是对此有所论述,但未深入研究、详尽论证,可这些观点所蕴含的问题又是当代实践的“热点”问题。对此,我们应以新的实践、科学和理论成果为基础深入研究、详尽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如人与环境关系的观点。

此言诚矣!我赞同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这种态度。 6vAqsNlzXOVbwMDzYcAtzh0JeCLp2HpFurY1uD4kWmaOB9LTDJjcrQ6u7KIVzE9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