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本研究遵循从现实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现实的研究思路。具体为,首先,考察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发展及其经营活动特点;其次,分析交易平台的性质、积极作用及不利影响,并按照金融监管和平台监管原理,构建平台监管的内在逻辑;再次,梳理世界各国政府监管的实践,说明监管的共性与差异;最后,分析各国监管对比特币价格及交易平台的影响。

本研究内容包括四方面。

1.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发展历史。伴随着比特币的诞生,比特币的交易一开始是自发的。为了方便人们了解比特币,一些个人在网络上提供咨询服务。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交易平台萌芽。但这些平台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没有注册为法律意义上的实体。而部分人从此看到商机,把其作为营利性公司经营。才有了法律意义上的交易平台。并且,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从单纯的咨询服务,到借贷服务,再到金融衍生品即比特币期货交易。通过考察交易平台的发展历史,才能厘清交易平台的经营活动特点,为下一步界定交易平台的属性进而探索监管的原则奠定基础。

2.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属性及其监管逻辑。按照经济理论,信息对交易双方至关重要,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尤其是金融品交易中,更为如此。数字加密货币目前被视为投资工具,交易平台不是单纯的提供交易信息,而且从事融资活动。通过对交易平台经营活动分析,明确其行业属性,提出监管原则和方法,才能客观认识各国的行动。

3.中美日三国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监管的实践。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众多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对于交易平台的设立和运营,各国政府都进行了监管,且监管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在我国,2017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防范首次代币发现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要求关闭中国境内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但美国政府、日本政府又是如何监管的?

4.中美日监管对数字货币交易的影响。初步看来,中美日监管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各国内金融风险。那这些政策出台背景是什么,目的为何?实施后效果如何,通过哪些渠道发挥作用?对宏观审慎管理又有什么启示?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图书、期刊、网络等资料,分析数字加密货币以及交易平台的发展历史,归纳数字加密货币的属性。

事件分析法。对数据的统计描述表明,每次监管行动都会引起数字加密货币价格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仅仅靠统计描述是不够的。利用事件分析,能够辨明价格变化与监管行动的因果关系。

研究框架:

图1.1 研究框架图

三、结构安排

第一章,导论。说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

第二章,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发展。首先讨论了数字加密货币本身发展历史,其次是国外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发展过程,再次是我国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发展过程,最后是主要国家或地区当前的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第三章,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运营模式。首先讨论数字加密货币本身属性,然后分析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仔细、融资等,再者分析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特点,最后讨论代币发行融资。

第四章,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监管逻辑。首先讨论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技术风险、违法风险,然后说明现行金融监管框架,最后说明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监管措施。

第五章,我国政府监管实践。在回顾了我国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监管历程基础上,然后依次分析了三次重大监管行动,即 2013 年 12 月的“交易风险防范”、2017 年1 月的“平台现场检查”以及2017 年9 月的“代币融资禁令”。

第六章,美国政府监管实践。在回顾美国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监管历程基础上,依次讨论了联邦政府机关,包括美国国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金融犯罪执法网络等,以及美国若干地方政府,包括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等监管行动。

第七章,日本政府监管实践。在回顾日本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监管历程基础上,依次讨论了日本立法、日本金融厅、日本虚拟货币交易所协会的监管活动。

第八章,中美日三国重大监管行动对比特币交易的影响。以比特币为例,讨论了虚拟货币供需均衡模型,以此定性说明中美日三国重大监管行动对比特币交易的影响,然后利用事件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

第九章,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Zjfw5LzYADVKH/jFShBJ5FtgjFVYMxByr0VsRgiryNluEDlUZYPRb/bDwx/5M3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