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谈到“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就明确昭示,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勇往直前,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休闲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因休闲更幸福。通过休闲的落地,达到构建幸福生活的目的。休闲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态休闲作为当代休闲发展的一种新样态,以其绿色、自主、健康的特征吸引着民众,生态休闲方式正悄悄成为民众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休闲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人类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休闲空间日益拓展。马克思作为现代休闲研究的早期开拓者,其休闲思想蕴含丰富的生态内涵,他所倡导的休闲理念为我国休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也为深化马克思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没有直接使用过“休闲”字样,更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休闲”概念,但休闲生存状态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之一,是构成马克思思想体系内在逻辑基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理论建构中隐喻了休闲问题。时间、活动、状态是解读马克思休闲思想的三个常见维度,但通过对马克思休闲思想进一步的耕读发现,马克思休闲思想含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意蕴,生态是指认和解读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另一重要维度。

劳动与休闲的关系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虽有不同但又密不可分。劳动作为马克思所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路径的出发点,是我们考察马克思休闲思想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异化劳动理论是我们探究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在资本独占统治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异化的劳动实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左右,必然催生休闲的异化,异化休闲则使生态问题进一步加剧。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进行批判过程中隐喻的休闲问题体现了一种生态逻辑。

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内涵,该著作从多方面对其进行指认和解读。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认与解读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的生态之源。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涉及的休闲问题含有丰富的生态意蕴,这也成为我们从生态维度解读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直观依据;其二,自由时间的积极利用是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的重要内涵。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所表达的休闲内涵体现出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即休闲活动不是对自由时间的简单占有,而是对自由时间的一种积极运用,马克思语义下的生态休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其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的价值旨归。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所传达的积极正向价值正是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而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也是判断休闲活动生态与否的重要标准。此外,生态休闲作为休闲样态的一种,它的实现也必然是基于一定的时间条件和物质基础。无产阶级休闲权益的保障是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实现的前提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的探讨,更重要的在于对现实的观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深刻的改革发展价值,对于当前我国休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在价值指向上与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新时期促进我国休闲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正是基于这样的关联,该著作立足于五大发展理念,以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为理论指导,探讨了如何创新发展休闲文化,协调完善生态休闲教育,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开放带动休闲经济,共享实现生态休闲权益这样五个在当今中国休闲实践领域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生态休闲问题的研究会涉及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领域、多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突破单一思维框架,多角度、多层面、系统地进行研究。而且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休闲话语的缺失,因此需要用症候阅读法分层次地解读出其隐喻的含义,挖掘深藏于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生态休闲主张。这些都增加了该项研究的难度。但是我很高兴的是石磊在该书的写作过程中突破了这样一些难题,他从生态的维度,并借助于“生态休闲”这一术语,对马克思休闲思想中蕴含的生态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和阐释。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该著作的独特之处。

该书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著作,从当代中国社会休闲实践的实际出发,深入探究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生态内涵,把马克思理论中活的、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统一。在理论上,有助于在新时期深化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认识,对于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工程的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也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学术成果宝库的丰富;在实践上,以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的价值目标为精神指南,有助于更好顺应时代休闲化的趋势,克服我国目前现实休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休闲生态本质的追问也有助于提高个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入认识,从而指导个人的生活实践,自觉地去追求一种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休闲生活。

当然,作为一名青年学者的探索性著作,本书难免也存在一些疏漏或偏颇,本书集中精力剖析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逻辑,做了充分翔实的论证,但对于该问题还存在着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比如,从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理论中的生态休闲思想进行社会历史观的考察;从实践的角度,立足中国国情,探索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的当代实践方略。但是,瑕不掩瑜,我相信他会以此著作的出版为新起点,在研究中取得更多新的成绩,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郭彩琴
2018年夏于苏州大学 c2N3H70yVk5BxV7f11r5VzKIkXHkKm/pDBpoL4JiQXtG5Nv3vLkKdsWY2c+KtZ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