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立于本然之性 辩于社会属性

孟子言人性善之“性”,到底是人的本然之性还是社会属性?孟子没有明言,孟子有时指向人的本然之性,有时又指向人的社会属性,二者混淆不清。孟子言论有三处可以确定其性善论指向人的本然之性善。

其一: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之性,指的是人的本然之性,因为人的社会属性是受社会教化和引导的,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人的社会属性不可能任由“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肯定会疏而导之,引以为善。那么孟子与告子的辩论,在此没有变换辩论主体,所以此“性”指的是人的本然之性。

其二: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在此并不否定告子“生之谓性”的命题,那就说明孟子与告子辩论之人性指向人的本然之性。故其后《荀子》云:“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董仲舒《春秋繁露》曰:“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王充《论衡》亦说“性,生而然者也”。

其三: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告子曰:“食色,性也。”此食,是人类包括动物赖以生存的饮食;此色,乃人类包括动物的种群赖以繁衍的雌雄交流和交配。对于人和动物都是本性。换言之,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故告子说“食色,性也”,孟子没有反对,也没有反驳。所以孟子在此论性,指的是人的本然属性。

但孟子“道性善”之性,常指向人的社会属性。

其一: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言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仁义礼智人皆有之。孟子此处所谓“人”,乃大写之“人”,是具有社会伦理道德之“人”,而非生物体之“人”。因为呱呱坠地之婴儿,不会产生不忍人之心,襁褓之婴,赤身裸体,也不会有羞恶之心,襁褓之婴不管见孺子将入于井还是入于火,都不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是因为他们还是“小人”,没有正常思辨能力,没有伦理道德,虽有四体,但不可能懂四端。所以孟子所言四端、四体应指能明善恶、能辨是非的“大人”。孟子所言四端,乃人的社会属性,是后天在“善”的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是人和禽兽的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等等。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而且此“四端”是一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下而被普遍接受的“正能量”,并不是人类产生就有此“四端”的,比如奴隶社会,奴隶主视奴隶为私有财产,任意处置,随意凌辱或赠送,甚至可以杀奴隶取乐,此时人性中就不显“四端”。

其二:

孟子曰:“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云:“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此不是指人的本然之性,因为口味也具有后天性,不同时期,生长环境不同,不同族群,口味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一个人的一生,口味也是会变化的。至于说美声、美色,那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为对于声、色,不同时期、区域、族群区别很大,人喜好美声美色,不是人本性的展示,而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发展使然。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既非必然,也非所有。因为刍豢之悦口,也许人皆好之,理义之悦心,未必人皆好之。可能会出现好刍豢之悦口,而忘记或舍弃理义。刍豢之悦口,大众可以趋同并追求之,理义不一定随时都悦众人之心,即使悦心,未必众人追求之。或许别人于我该讲理义之时,吾则悦之,而当我应讲理义之时,未必悦之。此乃人性本然,还是环境使然?悦口或许勉强说具有一定先天性,悦心肯定是后天养成的,应该是人的社会属性。

其三: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此处所言的良能、良知,应该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不需要学习和思考就可具有,就如同孟子所说仁义礼智,人皆有之。那么为什么襁褓之婴不知爱其亲?为什么要“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呢?所以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中的“不学”与“不思”是指在当前的情况下,不需要现时学习和长时间的思考,是因为他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炼,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基本的判断能力,所以才可以“不学”和“不思”。换言之,良能与良知都是人后天习得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孟子所言人的善性也具有后天性,也是后天经过教化而养成的,即人的社会属性。

因孟子言人性善之“性”,或人的本然之性,或人的社会属性,本身混淆不清,自相矛盾,故读者无所适从。同时,孟子主要致力于辨明人的社会属性善,较少论证人的本然之性善,即使论证也言之无力,说明孟子深知人的本然之性善是缺乏说服力的,底气不足。 LVmw/ZGj6Tv/M9O6SKKma1yNQkR7BDQ1qC7PpKd+qil+G7qLaN0eXlIArhX8qc4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