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明代《孟子》考据学特点

明代《孟子》考据学自明代中期开始发力,再到后期达到高峰,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如下三个特点:关注重点较为集中、专题研究较为兴盛、体例上推陈出新。

1.关注重点较为集中

在明代99种《孟子》考据类著作中,可谓是辑、考、注、补、正、辨、校等应有尽有,门类齐全。从明代中期开始,考证范围扩大,内容较为广泛。考证内容涉及孟子生卒年月、孟子祖籍世系、孟子父母家庭、孟子师承、孟子游历、孟子加封配享、《孟子》的思想、作者、字、词、句、篇章、次序、章指、篇叙、外书、佚文以及与其相关的史实、地理、名物、制度等,前人考过的问题,明人大部分都有所涉及,前人没有考过的问题,比如孟子加封配享、佚文等内容,明人也有所涉及。明人考《孟》,虽广泛涉猎,但关注重点较为集中,主要关注:一是孟子生卒年月,二是孟子师承,三是孟子游历,四是《孟子》的作者。影响较大的著述有:杨慎“孟子考”、季本的《孔孟事迹图谱》、吕元善的《三迁志》、陈士元《孟子杂记》、郑明选的“考孟”、郝敬的《孟子说解》等。

(1)考证孟子生卒年月

关于孟子生卒年月,司马迁《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东汉赵岐《孟子章句》等均无记载。至元代张须作《孟母墓碑记》,始引《孟氏谱》,认为孟子生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己酉四月二日,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壬申正月十五日,享年八十四岁。《孟氏谱》的作者不详,宋时未见有人引用,其说法也与史实多有不符之处。周朝有两位定王,一是春秋时的定王姬瑜(公元前606年—公元前586年);一是战国时的贞定王姬介(公元前468年—公元前441年)。孟子生于战国,故只能是定王姬介。但姬介在位只有二十八年,没有三十七年。故《孟氏谱》说法不可靠。元代金履祥著有《孟子年谱》对此应有考证,可惜无从见之。明代学者对于孟子的生卒年月亦多有考证,影响较大者有陈士元、郝敬、吕元善、郎瑛、彭大翼、田艺蘅等,主要有三种观点:

其一,以陈士元为代表的学者质疑《孟氏谱》的说法,认为孟子或生于安王初年,卒于赧王初年。陈士元不附会《孟氏谱》的观点,质疑《孟氏谱》的说法,他分为两个步骤进行考证:首先,他从两个方面对“生于周定王(年间)”提出了质疑,一是历史上无周定王三十七年;二是即使按周定王二十一年起始算,孟子当“二百九十八”岁,这也不合常理。从而推翻了孟子生于周定王时之说。其次,依据当时孟子见魏惠王之史实,从年龄和称谓角度来进行考证,从而推断出孟子“或生于安王初年,卒于赧王初年” 的结论。陈士元的第一步考证还可以说较为合理,但是其第二步考证就值得商榷,因其对史书的纪年不甚重视,如其所云“按礼制,国君薨后始得称谥,鲁平公薨于赧王二十年,而孟子称之,若孟子生于安王初年,岂不百有余岁乎?然则谱牒纪年,盖不足据……” 从中可以看出,陈氏对于史书纪年的真实性持一定的怀疑态度,而对孟子的生年和卒年同时加以改动,似乎也过于主观。在明代,郝敬基本赞同陈士元的观点。

其二,以吕元善为代表,认为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吕元善依据历史上有两个定王这一史实,先推定孟子生年为误,卒年为正确,然后根据孟子的岁数来逆推,从而得出孟子生年为周烈王四年,其推论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够严谨。

其三,郎瑛等人支持《孟氏谱》说法,认为孟子生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彭大翼和田艺蘅基本赞同郎瑛的观点,他们基本附会《孟氏谱》的说法,自己没有新的、有力证据,也未曾深入考辨。

明代很多学者对于孟子生卒年月都进行了考证,莫衷一是,都不能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也没有得出一个权威的结论,故孟子的生卒年月在明代仍是悬案。但是明人对于这一问题的考辨,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后人考证孟子生卒年月拓展了思路。

(2)考证孟子师承

关于孟子师承,孟子未曾明说,只是在其《孟子·离娄下》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因此,后代学者众说纷纭,从可考的资料来讲,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考证的应是西汉司马迁,他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云:“孟轲,邹人也,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其后西汉刘向在《列女传》中称孟子“师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孔丛子》亦从此说。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孟子为“子思弟子”。赵岐《孟子题辞》曰:孟子“长师孔子之孙子思”。应劭《风俗通义·穷通》云:“孟子受业子思。”唐代韩愈也认为孟子师从子思。宋代施德操赞同孟子师从子思说。其云:“……尧舜之道自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得其传,然后孔子之道益尊,而曾子子思之道益著……” 宋代辅广则曰:“子思之门人无有显名于世者,而孟子真得子思之传,则疑亲受业于子思者为是。” 朱熹对这个问题则未置可否。其云:“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索隠》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知是否。”

明之前学者,司马迁持师从子思门人说,刘向、班固、赵岐、韩愈、施德操、辅广持师从子思本人说。对于这一问题,明代较多的学者给予关注,倾力较多、影响较大的有季本、陈士元、吕元善、焦竑、郝敬等,主要有四种观点:

其一,以胡广为代表,持师从子思说。胡广云:“而《集注》两存其说,盖自古圣贤固有闻而知之者,不必待耳传面命而后得也。又以《中庸》一书观之,所以传授心法,开示蕴奥,如此其至,则当时门弟子岂无见而知之者?孟子从而受之愈益光明,亦宜有之也。”

其二,以陈士元为代表,持师从子思门人说。并选择独特的视角进行考证。陈士元依据年表与史实,首先推断出子思不可能生活在孟子年轻的时代,从而反证孟子“师从子思门人”。其次陈士元又依据当时的“卫国乱政”这一史实,再进行考证,推翻了“子思居卫见孟子”的说法,既然孟子在那一时期不曾见到子思,又岂能“受业于子思”?从而进一步排除了孟子师从子思的可能性。

其三,以吕元善为代表,对孟子师从子思或师从子思之门人两种观点不置可否,持中立态度。吕元善只是罗列了两种观点,似乎觉得都有点道理,又觉得证据不足,自己又无法举证,引征目的盖存疑待考。

其四,以郝敬为代表,持“学无专师”的观点,对孟子师从子思或师从子思之门人两种观点都反对。他从孟子言论入手,再根据孟子生卒推断,从而得出二人不可能共同生活在一个较短暂的时期,从而排除了孟子师从子思的可能。然后认为师从子思之门人也缺乏依据,认为孟子言“予私淑诸人也”,故孟子应该是“学无专师”,又否定了师从子思门人说。

明代学者对这一学界广为关注的“孟子师承”问题倾注了不少的精力,并且对前人论断敢于质疑,基本否定孟子“师从子思”说,总体倾向“师从子思门人”说,但郝敬认为孟子“学无专师”,拓宽了考证思路,对后人亦有启发。

(3)考证孟子游历

孟子游历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分歧在于“先齐后梁”还是“先梁后齐”。《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云:“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言孟子先事齐宣王,这与史实不符,在时间上也难以讲通,故后人对此多有怀疑。至宋代,学界开始争辩。《资治通鉴》认为“先梁后齐”。朱熹则认为“先齐后梁”“先梁后齐”说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故不断先后。以黄震为代表主“先齐后梁”说,支持《史记》说法。黄震的考证有三个依据:一是齐伐燕有二事,孟子是两次到齐国。二是有两个齐王,一为齐宣王,一为齐湣王,后人将两齐王误混为一齐王。三是发现《孟子》文章中的史实与“先齐后梁”的假设相符。通过这三点,黄震就坚持孟子“先齐后梁”。元代,陈栎对此加以了考证,认为是“先梁后齐”。

明代学者就这一问题继续考辨,有两种观点:

第一,以吕元善和季本为代表,依据《通鉴》所载史实上的矛盾来考证,持“先梁后齐”观点,非《史记》所言。

首先,季本根据《史记》所载伐燕之事,推出“齐宣王时的伐燕之事不应该发生在齐湣王年间”,从而证明《史记》“先齐后梁”是错误的。

其次,季本又以“一次伐燕”之事为前提,以年表入手继续考证,提出三个疑问:一是“疑《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为后五年”,二是“则孟子居魏者阅十八年,居齐者阅六年。今孟子书所记魏事甚少,齐事甚多,岂宜在魏日如此之深而在齐日如此之浅邪?”三是“安知惠成王非即襄王之别称邪?” 以此进一步说明孟子“先齐后梁”论断的错误。

吕元善和季本等人的考证略显简单,不够深入,所以说服力不强。

第二,陈士元、郝敬和谭贞默等人持“先齐后梁”说,支持《史记》的观点。陈士元在比较前人的考证成果基础上,较为推崇黄震的考证,故对其考证引用较多,自己没有举出更多的证据。

郝敬推出“孟子两到齐国”的观点,因而“先齐后梁”可信度增加,遗憾的是郝敬未能继续深入考证。

谭贞默通过对《史记》中史实的互相印证从而证明确有“两齐王”“两伐燕”之事。谭贞默的考证思路类似黄震,较为清晰严谨,也较为可信,故其影响也较大。

明代学者在孟子游历齐梁先后这一问题上虽然分为两派,但是可以看出,“先齐后梁”派则基本上承继了黄震的观点,其考证较为严谨合理,明显占据上风,特别是谭贞默的考证思路对后人影响较大。

(4)考证《孟子》的作者

《孟子》一书的作者究竟为何人,一直是《孟子》考据学史上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自从《孟子》一书问世,这一问题的争议就没有停止,明之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孟子本人说”“孟子弟子说”“孟子与弟子合作说”。

汉代,“孟子本人说”占据绝对优势,主要有司马迁、应劭、赵岐。司马迁云:“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应劭曰:“孟子作书中、外十一篇。” 赵岐则云:“退与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疑难答问,又自撰法度之言,著书七篇。”

到晋唐,“孟子弟子说”又占据上风。晋姚信曰:“孟子之书将门人所记,非自作也。” 唐韩愈曰:“轲之书非自著,既没,其徒万章、公孙丑记其言耳。” 林慎思曰:“孟子七篇,非轲自著,乃弟子共记其言。”

至宋,学界开始出现分歧,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以何异孙和朱熹为代表持“孟子本人说”;以晁说之为代表持“孟子弟子说”,其曰:“书载孟子所见诸侯,皆称谥……夫死然后有谥,轲著书时所见诸侯不应皆死……故予以愈言为然” ;以董铢为代表持“孟子与弟子合作说”,其云:“今观七篇文字笔势如此,决是一手所成,非鲁论比也。然其问有如云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亦恐是其徒所记,孟子或略加删定也。”

到了明代,学者对这个问题也是极为重视,也分为三派:“孟子本人说”“孟子弟子说”“孟子与弟子合作说”:

其一,“孟子本人说”。明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季本、陈士元、郝敬、胡爌、吕元善等人。季本对于《孟子》书中所陈史事进行了一番考证,如“比而次之”,发现了其“自有其据”,既然其所言史事基本上是可信的,那么作者就没有必要“寓假姓名以立言”,就不可能为虚构。陈士元基本倾向于司马迁、朱熹之观点。吕元善根据诸王侯的卒岁在孟子卒年之前,从而判断出《孟子》该书为孟子自著。胡爌考证基本引用《孟子集注》,未有自己的举证。郝敬将《孟子》和《论语》进行对比,就《孟子》内容的精深程度而言,认为除了孟子本人,他人是不可企及的。

其二,“孟子弟子说”。明代学者持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有薛瑄、章潢等人。薛瑄云:“《孟子》之书,齐、梁诸国之君皆称谥,则成于后来弟子无疑。” 薛瑄从《孟子》文中的史实和古代礼仪制度角度进行考辨,认为孟子生时,“齐、梁诸国之君”肯定有未曾去世的,既然未曾去世,那么就不可能称其谥号,所以《孟子》应为其弟子所作才符合逻辑。章潢依据“梁惠王见孟子称叟”,结合年龄、古代礼制,推断“岐之言非也”。

其三,“孟子及其弟子合作说”。明代学者持这种说法的人数较少,以张懋修为代表,依据史实及《孟子》一书的行文笔法,认为该著应为孟子及其弟子合纂。

明代学者在《孟子》作者问题上虽投诸较大精力,但与汉、唐、宋、元学者考证相比,既没有举出新证据,也未寻到新的视角。

2.专题研究较为兴盛

前文所言,明代考《孟》关注重点较为集中,当然成就最高也在重点之列。同时明人考《孟》,不少学者对某些专题较有兴趣,尤其是对《孟子》中的人物、孟子生平事迹、孟子配享的考证。

(1)考《孟子》中的人物

明代中后期开始,较多的学者和著作关注《孟子》中的人物考证,尤以陈士元、郑明选为代表。郑明选有《卫孝公》《邹穆公》《慎子》《子都》《孟仲子》等专门考人的著作。陈士元《孟子杂记》中有专门章节“辨名”,对《孟子》中人名有异称者50余人进行了专题考证,不仅用力较勤,亦不乏精彩之处。如其对“孙叔敖”的考证,其云:“孙叔敖,楚王子蒍章之孙,蒍贾之子。《左传·类解》云,蒍孙叔敖,蒍,姓;敖,名;孙叔,字也。金履祥云,敖,楚官号也。先儒以孙叔敖字艾猎,《世本》则以艾猎为敖之兄。薛氏《人物考》云,孙叔敖,一名蒍艾猎。非也,蒍姓岂名乎?蒍一作薳字,同余。著名疑解之详。” 再如其对“滑釐子”考证,其云:“赵注,滑釐,慎子名。或云即禽滑釐也。班固人表作禽屈釐,《庄子》作禽骨釐,《吕览》作禽滑黎,《史记·列传》:慎到,赵人,与孟子同时。孙奭云,滑釐即慎到也。慎一作眘到,一名广,或云禽、慎俱姓,禽滑釐、慎滑釐盖二人。”

如郑明选对《慎子》的考证,其云:“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朱子注云,滑釐,慎子名。按《庄子》称慎到与彭蒙、田骈为友,学墨子弟子禽滑釐之术,所称滑釐不识,谓其师,禽滑釐非其己名,犹孔子云,此黄帝之所听莹也。庄子又云,慎子闻宋钘之风而悦之,郑端简公云,慎到尝与同门三百人持鲁器守宋城,御楚寇,著《慎子》四十六篇,与宋钘同时,墨子、宋钘之术皆尚禁兵寝攻,慎子悦而学之,南阳之役孟子又止之,故卒不行。”

专门考证《孟子》中的人物,在明代之前是较为少见的。明人对人物的考证,不仅多引征,而且考证较为细致。

(2)考孟子生平事迹

对孟子的生平事迹,自汉以来,一直有学者关注,但明人不仅关注者多,且出现系列成果。刘濬、王三聘、郝敬、李乐、郭子章、陈士元等人都投入了不少精力。刘濬《孔颜孟三氏志》中有孟子“出处事迹”,王三聘的《孟子》、郝敬《孟子说解》有“孟子遗事”,李乐《孟子考》、郭子章的《孟子》、陈士元的《孟子杂记》等都有专考孟子事迹的内容,他们主要以“事”为线索。如陈士元《孟子杂记》云:“元按:司马迁《史记》孟子传述孟子仅十数语,即以驺衍之术赘之,且称衍为诸侯所尊礼,而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以于世,主其意,盖有感于士之遇合与否?然而知孟子浅矣,以故述孟子事甚疏略,不备,近时薛应旂《四书人物考》有孟子传,大率采摭他书以成谓七篇,为学者所雅闻,不复引及,似非孟子全录,元不揣谫劣,谬辑七篇中所载出处,著为传,以补马、薛之阙,而马、薛二传仍附其后,以便观览焉……” 陈氏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和薛应旂的《四书人物考》,对孟子事迹过于简略,需进一步加以考证。陈士元的《孟子杂记》对孟子事迹的考证较为详细。

季本的《孔孟事迹图谱》、吕元善的《三迁志》、谭贞默的《孟子编年略》等主要以“年”为线索,考孟子的生平事迹。谭贞默《孟子编年略》是明代关于孟子的年谱专书,成书于明后期,其成书缘由,据朱彝尊《经义考》云谭贞默自序有六:“此孟子往来齐梁间见诸侯事也。不见在隐居求志之日,见在行义达道之时,本前后两截事,曰迫斯可以见,曰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由其道固可往见也,如是则见、不见乃并行不悖。其不可不编年者一……孟子居邹邑,即是居鲁,明乎父母之邦也。书有二邹,为故邾故鄹之别,千古淆讹,其不可不编年者二……后孟子而死者,齐湣王、宋王偃不称谥,止称王,因书中无湣王谥,遂混齐两王为一王,两伐燕为一伐燕……前后两去齐也。书史参伍自见,其不可不编年者三……不得编年则不知孟子立湣王朝将以齐王之子为宣王子,则孟子于齐梁二王子何无故轩轾如此也?其不可不编年者四……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所过必传食,所处必馆宫,齐以雪宫,始以授室终滕,以上宫馆皆师宾之道也,其不可不编年者五……孟子之为孟孙氏后信也编年,以母氏始,以仲子季子终。孟子书中自齐葬鲁、封王、使人问疾……略见于句字间者也。若父名激公宜,母仉氏,妻田氏,仲子名泽杂见他书,不妄载。此其不可不编年者六也。” 谭贞默《孟子编年略》,对涉及孟子生平事迹的大部分问题都进行了考证,此著综合了众家年谱之长,应该说是代表了明代孟子年谱类著作的水平。

3.体例上推陈出新

明人考《孟》,在内容上能吸收前人的研治成果,并能有所发明。在体例上亦能推陈出新。汉以来,考《孟》基本是依“时”和依“事”两类,明人考《孟》能较好地兼及两者,并以较为新颖的体例展示出来。

刘濬的《孔颜孟三氏志》,篇序依次为:一序文;二地图;三目录;四提纲;五志书;六后序。其中主要内容“志书”类又依次为:姓氏源流、出处事迹、庙宇、林墓、历代封谥诏旨诰勅、历代主祀宗子特授恩典、历代祭文。条理清楚,严谨有序,明代之前未见此体例。

《三迁志》篇序依次为:卷一上(地灵、石像);卷一中(祖德、师授);卷一下(年表);卷二上(佚文);卷二中(赞注);卷二下(崇习);卷三上(爵享、弟子);卷三中(礼仪、恩赉);卷三下(宗系、名裔);卷四上(祠庙);卷四下(林墓);卷五上(祭谒);卷五中(题咏);卷五下(古迹、杂志)。共分五卷,依二十个专题结合时代之先后进行考证,广泛涉及,纵横驰骋,体例较为独特。

陈士元的《孟子杂记》共四卷:卷一包含系源、邑里、名字、孟母、孟妻、嗣胄、受业、七篇、生卒、补传。卷二为稽书、准诗、揆礼、徵事、逸文。卷三为校引、方言、辨名。卷四为字同、字脱、断句、注异、评辞。卷一主要是考证孟子世系家族及其生平事迹;卷二考证《孟子》引文;卷三考证《孟子》名物制度等;卷四主要是音义训诂。陈士元《孟子杂记》卷二、三、四将《孟子》引文、名物、训诂单列进行考证,体例也是较为独到的。

另外,陈士元在具体考证过程中,较早地运用“按”的形式,来区别引文和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在其“七篇”一节中,陈氏就将《史记》、赵岐《孟子题辞》《汉书·艺文志》、贾同《责荀篇》等著作中对《孟子》篇数的观点陈列于前,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以“元按”表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自己去甄别是非高低。这种体例既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又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与传统考证体例相比,显然更为合理,在明代《孟子》考据学著述中可谓独树一帜。 tX2QEeMuE0pnt5e6jan3PnXBr4DRs4aKKB/s8Mu8penSLKkesj5OtkZXniK60rE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