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学是重要的社会力学之一。不想死,希望活得更好,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每一种生命都顽强地表现自己,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疾病、各种艰难困苦、各种外力的打击作用下,才会死亡;或感到生不如死时,才会产生自杀和“破罐子破摔”的念头。这是社会力学原理之一。掌握了这一原理,许多社会问题就看得清,理解得透,可引刃而解。如果一种动物,一生来就不想活命而想死,此事是不可思议的,此种动物早已灭绝,不可能屹立于动物之林。
只有人类不仅顽强地表现自己要生存,而且还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存在,要在社会舞台上努力表演。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简单、自然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得多。因为心性的进化,要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知识,需要思想。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以至进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当今,人的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如何管好人类的思想,使带有野蛮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社会人,这就需要对社会力,对社会力学有精准的认识,需要对社会有更深刻的改造。
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和人的活动。人,要活命,要活得更好,更有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它的社会活动都由此而产生。因此,演绎出人在社会舞台上的形形式式的表演。人在活命中生活,价值在活命中发展。——生命力学的第一定理。
人由母体出生后,需要空气、水、阳光、食物(能量),还需要能保持体温的衣服等必需品,否则,难以活命。人为了活命,总结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警句。言重了,很难听,但是真理。人不为己,不能活命。如一个人长期把饭都让给他人,自己长时间不吃饭,是不能活命的。此话改为“人不为己,不能存活”,更为恰当。
通过几千年的争论,人类终于对人性、兽性、神性有了新的认识,就像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对自然科学的影响一样,神性——新的神学观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人类对动物、人、神认识的统一,是一个的重要观念,它对人类的影响,犹如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对自然科学的影响一样强大。
人活着为了什么?这样的终极问题,与生俱来,是人类出现后就存在的问题,是历代仁人智者都在考虑的问题。
从广义讲,人是生物、动物或者说是高等动物,是有机质发展到一定形态的表现,就是有机质结构发展至某种形态,就会产生某种表现,发展到高级结构时,某些细胞能产生思维的功能,对现实问题,就会思考,就会问为什么?
问植物活着为了什么?花草树木不会说话。但只要有生存条件,就顽强地表现生命,繁茂生长,留下种子,或寿终正寝,或再来个生命周期,或无生存条件时就死亡,无怨无悔。这是有机质的性质使然。
问动物活着为了什么?老虎、狮子、飞鸟、苍蝇、蚊子不会说话,但它们生而为食,食而为生,能活命时,绝不想死;能逃命时,垂死也挣扎。
顽强生而不愿死,是生物的属性。活着为什么,除人类之外,其他生物都不考虑。这也是低等生物的特性。
人,人性,有人描写: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也有的说:人是半神。从自然的眼光看,人是动物,由低级动物发展起来的高级动物,有兽性的一面,人的身体来源于进化、遗传、基因变化、繁殖。受本能支配,吃喝拉撒睡必不可少,如同别的动物体相比,是更有欲望之物。从宗教的眼光看,人是万物之灵。人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人会复杂思维,超越于宇宙一切万物,闪放着精神的光华。在人身上,神性和兽性共同存在而彼此纠结、混合、相争、消长,这样产生的结果,我们称之为人性。向上通向神性,向神靠拢;向下趋向兽性,向动物靠拢。所以,人性是神性和兽性互相作用的产物。
人性是介于动物性和神性之间的一种属性,是对动物性的克服和向神性的追求。按照这种解释,人离动物状态越远,离神就越近,人性就越高级、越圆满。
人,是由动物发展起来的高级动物,仍属动物的范畴,但他们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会思考,有喜怒哀乐的感情。
人类是会思想的动物,由他们的大脑所思想出来的意念,有高尚的、有进步的、有邪恶的、有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然而,如果一定说人类比动物高尚,这可能是文明的一种偏见。譬如说,人类狂热地敛财,奢靡地享受,疯狂地炒作,自私贪婪,妒忌、欺压剥削同类,嫖、赌、吸毒,这一切在动物界是绝对不可想象的,现代人离动物状态的确是越来越远了,但何尝因此而向神靠近了一步呢?实际上,人类也有比动物好的一面,但也有比动物更差的一面。
人性未必总是动物性向神性的进步,也可能是从动物性的退步,比动物性距离神性更远。也许在人类生活日趋复杂的现代,神性只好以朴素的动物性的方式呈显,回归生命的单纯,正是神的召唤。忌讳人的动物性也许是文化的偏见,动物状态也许是人所能达到的最单纯的自然状态。
人类早有混合兽性和人性而成为神的想象,如狮身人面像、美人鱼、白蛇精、黑蛇精、孙悟空等,就是动物与人结合再与神结合,创造了许多人和动物结合成为神的故事。如果人类排除兽性和神性而孤立作人,就是既不想当动物,也难以当神。人就是有精神的动物,神就是人精神的升华。
动物,兽性?动物身上体现了毫无做作的自然性,吃喝拉撒睡、情欲、排泄、鼾声、响屁、饱嗝……这些都是动物特性,动物自然的属性,人也保留了这些基本动物性,尽管人类觉得这些动作并不雅观、高尚,因为它们赤裸裸地暴露了人的动物性一面。
动物性还表现在动物没有思想,或思想简单,不会制造工具,不会使用工具,贪生而不怕死,食而为生,生而为食,弱肉强食,毫不掩饰。情欲、繁殖后代、母亲哺育幼子,长大各自觅食;再长大远走它方,互不相认。这与人类的尽忠守孝、知恩图报的道德相距甚远。
人区别于动物的行为,包括在衣食住行、情欲、婚姻、生儿育女、关爱子女直到永远,亲亲相爱直到永远,死后由后辈祭典,直到永远,都远远高于动物,都可以提升人的境界。唯有排泄、鼾声、响屁、饱嗝之类,这种无可避免的动物行为,人类永远不可能从中获得美感和崇高感,但也设法在改进。
但作为一种信仰,相信自己崇敬的精神,就像崇敬光辉榜样一样,比如雷锋精神、焦欲录精神、钱学森精神、孙悟空精神、白蛇精精神……正是智慧的人提炼了这种精神,是需要的。这和迷信的神不不同的。
承认了动物、人、神的存在和区别,在现实生活中,人可以向动物靠拢,使人变得低下;也可以向神靠拢,使人变得高尚、伟大。某些性学家所倡导的性解放、性自由、裸奔、同性恋,从动物的观念本无错误,因为反映了人的动物性一面,大胆展示动物的习性和欲望、追求性解放、性自由。但这种观念又饱受诟病,因为这种观念将人类降低了几个档次,促使人向动物靠拢,而不是促使人向神靠拢。这就明白了,为什么裸奔、疯狂、不加节制的行为不受欢迎,就是它反映了人的动物性的一面。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这是任何动物都达不到的。
德国哲学家尼采有句名言:“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为永恒。”
佛教中有一种悲观的思想: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就是人终归要死,最好不要出生。
佛教中有许多热爱生命的教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救人一命,胜过造一个七级的佛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每一个人都有生命,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不知道怎样过好一生,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一种惩罚。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己,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人生的态度是: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承认好或坏的现实。
人为了生活的更好、更有价值,这也是社会发展永恒不懈的动力。如果没有生活的更好的动力,人就无精打采,暗淡无光,社会发展就会停止。人性使然,自有人类以来,人人都在为生活的更好、更有价值而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史,更有彪炳史册之风云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仅人生高下优劣,就有许多评说。可见人们对人生奋斗的评价非常重视。如果是非颠倒,好坏不分,人生就必然混乱、颠倒。这也是人生哲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才是生活的更好呢?什么是“美好人生”,什么是人生价值,什么力产生正能量,什么力产生负能量,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以正确思想指导自我完善,这就涉及到对人生的高下优劣的鉴赏和评判。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问题的集中表现。要增强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就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关于评判人生的高下优劣,目前比较认同的有几种理论:
这是美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洛斯于1954年提出的“自我实现论”。这个理论客观地把人的发展,按人的需求(追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相应把人分为五个等级,根据自己的能力,能追求到哪个层次的需求,就是哪个层次的人:一是生理需求——是饮食、睡眠、性欲等;二是安全需求——住宅、工作场地等;三是归属需求——爱情、友谊等;四是尊重需求——地位、角色等;五是自我实现需求——理想、价值等。只有较低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才能依次产生出高层次的需求,人生也相应进入较高的等级。
马洛斯的自我实现论对于评价人生有可取之处,既反映了人的追求愿望,如何生活的更好,也反映了自己实现愿望的能力。但由于该理论过分强调了个人意志的实现,而忽略了人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往往会误导人们推卸社会责任,不择手段地去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一个人在自我需求的动力支配下,由于自身素质不同,所追求的目标和采取的方法也就不同,所成就的人生也就各不相同。所以,仅从这个角度很难以完整、准确地评价人生。像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和人类罪人,在他覆灭之前的数十年里,其人生似乎都应属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较高层次。但他们的追求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罪恶的人生,是最坏的人生。
大隐先生从人本主义出发,综合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以及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把人生从高到低分为“圆满人生”、“缺陷人生”、“平庸人生”、“贫贱人生”、“堕落人生”五个等级。(大隐,《发现》2006:7)
第一等是“圆满人生”。就是方方面面都不错,没有大的缺憾,也可理解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却有圆满无憾的人生。主观感受的圆满,不等于客观存在的完美。圆满人生可理解为人生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优胜者并非竞技场上的单项冠军,而是一个全能选手。有的人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生经历,甚至只是个普通百姓,但其事业小有成就,与人和谐相处,感情有着落,身体也不错,那就是圆的人生了。
假如把经营人生比做经营企业,经营人生主要做好这五句话:
一是“事业无须惊天动地,有成就行”——不见得非要达到什么水平,攀到什么职位,或跻身于哪一级富豪,只要能胜任某项工作,有所成就也就可以了。
二是“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只要找到一个能情投意合的人,有一份好感觉,并将爱情进行到底,那也就不错了。
三是“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朋友不一定要好得分不开,只要彼此了解,以诚相待,“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行了。
四是“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钱多少才是够?不缺必须品就是够。财富多是好事,但多余的财富常是用于浪费。
五是“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尽管大多数人最终都是生病而死,但通过努力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减少生病死亡之痛苦。
从某种意义上说,“圆满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三无而终——无恨而终,无憾而终,无疾而终。
第二等是“缺憾人生”。在其它方面都是“良好”、“优秀”,却有某方面不及格,即存在有较大的缺陷,成为终生遗憾。这类人大都是英雄豪杰、高官巨富、明星大腕、专家学者,他们为了追求一部分的人生价值,于是就铸成了事业成功而爱情失落,幸福来临而死神逼近,外表辉煌而内心痛苦等之类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成功”的出版物和培训班风靡一时,所鼓吹的成功仅仅局限于事业方面。不少人在成功的诱惑下,就像一个在“燃烧的地板”上跳街舞的舞者,急速地踢踏着脚步,停止不下来。他们只有事业上的激动和喜悦,而很难体味到人生其他方面的乐趣。其实事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最多也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远不是人生的全部。事业成功并不等于人生的成功。成功人生并不等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不是别人心目中的羡慕和渴望,也不是自我感觉中的良好,甚至更不是社会上的褒扬和流芳百世的人生。
人生难满百年,要在每个方面都达到“优秀”是不大可能的,只要各方面都达到“良好”,就是达到了“圆满人生”的底线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一项,乃至几项达到“优秀”,那自然更好。如果各方面都强调“优秀”,非但不可能,还会导致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不及格”,留下诸多缺憾。
圆满人生与缺憾人生一般都是有较强事业心的人,然而,缺憾人生却缺乏顺其自然的超越心态,即平常心。“平常心”这个词出自禅宗,其中“平”字取稳定、平衡、轻松之意;“常”字取恒常、不乱、不变之意。人不可没有雄心,甚至不可没有“野心”,更不可没有平常心。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必须用相应的平常心来与之平衡。事业心与平常心相互融合是实现园满人生的必备条件。
第三种是“平庸人生”。即各方面都及格,个别方面可达了“良好”,但总体来说是及格水平。
第四等是“不幸人生”。其他方面都是“及格”水平,个别方面还可达到“良好”,但即有个别方面“不及格”,这种“不及格”可能是事业的失败,可能是物质的贫困,可能是疾病的长期折磨,也可能是情感世界的荒芜……
第五等是最低一等,即“堕落人生”。这里所说的堕落是指道德堕落,即为了谋取财富、职位、或名声,在“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之类的邪念和病态心理的驱使下,走火入魔,铤而走险,危害他人和社会。希特勒的人生就是堕落人生。他虽然身踞高位,腰缠万贯,学有所成,许多方面达到“良好”,甚至“优秀”水平,但其道德品质低下,二战中死伤那么多的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堕落为败类。这种人不能归入缺憾人生——缺憾人生可缺这缺那,唯独不能缺德。这种人也不能归入“不幸人生”——不幸人生是值得同情的,道德堕落危害他人与社会,是不值得同情的,甚至是必须遣责的。
用圆满的人生论来指导人生,有利于正确指导自我完善,有利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用马洛斯的自我实现论来指导人生,会导致某些人对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忽视与缺失,从而酿成缺憾人生,甚至是堕落人生。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其实质是和圆满人生相呼应的一种社会。在文明制度下,作为社会细胞的人,如果大多数都能自觉地追求圆满人生,这个社会自然就血气通畅,趋于和谐;如果说大多数的人都追求所谓的“成功人生”,这个社会势必会恶性膨胀,发生癌变。
如何实现圆人生呢?就是自我完善,即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应拒绝和摆脱堕落人生、贫贱人生和平庸人生,向圆人生奋斗。在实现圆人生的群体中,大多有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但有的正在缺憾人生的陷阱中挣扎,却麻木不仁,甚至自我感觉良好。
对于缺憾人生而言,应该弥补某些缺陷。缺憾人生与圆满面人生相比,主要缺些什么呢?缺的不是别的,而是某些方面的人生智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行乐”智慧;二是“自爱”智慧;三是“知足”智慧。
“行乐”智慧。所谓的及时行乐,并非是一些人误解的趁着年轻行欢作乐,而是抓住时机,把握当下,去做自己快乐的事情,享受生命的幸福,不要等到时过境迁,老之将至而悔之莫及。
“自爱”智慧。人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视健康;然而,许多人却不能正确处理身体与名利的关系,为了追逐名利透支健康,甚至以生命为代价。难怪有人说:“名利”二字甚于利箭。利箭易躲,名利难防。珍惜生命主要在于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只要善于自爱,这爱也就差不多够用了。
“知足”智慧。这里说的“知足”不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更不是盲目乐观,骄傲自大。而是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对自己人生的肯定,对人生的感恩和对由此而来的欣然,是对无法改变现状的达观,和由此而来的释然,是因为知道人之心欲难填,进而保持平常心。
人有爱表现的属性,一有机会就表现自己;无本领、无机会,无可奈何才不表现自己——人的生命第二定理。
通向盛名之路的鼓舞力,也是社会力学最活跃的部分。如何通向盛名之路呢?立德、立言、立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人们特别欣赏这一哲理。
立德者的高贵品质也可垂范于世,给社会做出贡献。无论在平凡的岗位还是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不平凡的道德光芒照耀人间。
立功、立言,这是通向名声另两条必由之路。就基本条件而言,立功者需要一颗伟大的心灵、非凡的本领;立言者则需要一个伟大的头脑。两条道路有区别,其得失也显而易见:功业若过眼云烟,而好的著作则永垂不朽。最为辉煌的丰功伟业,对人类的影响都有时限;而一本才华横溢、飞珠溅玉的名著,却是生机勃勃的灵感泉源,历经千年岁月仍可光华四射。
立功能实现多少要靠机遇;立言所依靠的是立言者的品德学问。
名声是比较而存在,主要是品格的对比。新秀的崛起,某人的名声便不知不觉受到冲击或湮灭。而只有出类拔萃,才能傲视同类。所以伟大的头脑和心灵值得我们追求,以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能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能代表价值,许多天才于默默中沉没。有句名言说得好:“有些人得到了名声,有些却当得未得。”
人要珍爱生命,有效地利用每一天。记住: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