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形形式式的社会定律

人类有智慧的大脑,爱动脑子做事,爱总结经验成章,因而总结出了一些惊人的社会定律。这是任何动物望尘莫及的。由于学术性质不同,社会科学中的定理、定律又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严谨,看上去很有道理,但经不起严谨的推敲。这些所谓的定律、定理中,有些是完全正确的,算得上定理、定律;有些基本是正确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又是错误的,这就不能称其为定律、定理,可称为哲理或名言警句。作为定理、定律,那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严密的。但也可以有特殊情况,就像数学公式中的定义域类似,在特定范围内是正确的。社会是复杂的,特殊情况确实存在。这些社会定律,一种是人们的经验之谈,一种是人们的感情倾向,一种是思想调侃,一种是文字游戏,一种是以点盖面,形而上学。看上去很有道理的,可吸取有益之精华;算不上定理和定律的,可谨慎参考;算不上定量的,也可定性参考。也许其中有些可能发展成为定律或定理,就看是否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本节所收集和解释的是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定理、定律,以及由经济学家托马斯·杜瓦(Thomas Bobert Dewar)提出的某社会生活法则等。

(1)错误定律别人都不对,那就是自己的错。

正解:这句话基本是正确的,因为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但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作为定律,不严密。

(2)效果定律在伤口上落泪和在伤口上撒盐,效果是一样的。

正解:这句话是对的。泪中的盐分同样剌激伤口。它的积极意义是,不要在伤口上落泪,不要用眼泪治疗创伤。

(3)嫉妒定律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身边的人飞黄腾达。

正解:此话基本是对的,但有时对陌生人也有嫉妒的。

(4)方圆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圆。一个会伤人,一个会让人远离你,因此人要椭圆。

正解:太方,有棱有角易伤人;太圆,圆滑,无诚信;椭圆,无棱角,不太圆。此定律以图形比拟性格,类似比拟,调侃。

(5)口水定律当你红得让人流口水时,关于你的口水就会多起来。

正解:就是当关于你的光辉事绩传闻多时,关于你的隐私绯闻也就多起来了。人性使然,就是这样。

(6)利用定律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没用。

正解:这句话的正解是,既怕别人利用,更怕自己无能没用。这句话是怼无用的人说的。

(7)成就定律如果你没有成就,你就会因平庸而没有朋友;如果你有了成就,你却会因卓越而失去朋友。

正解: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特别是在爱嫉妒的人群中。但更多的是,对朋友诚信、友善,为朋友的平庸而惋惜,为朋友的成就而高兴。

(8)馅饼定律当天上掉下馅饼的时候,小心地上也有个陷阱在等着你。

正解: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一旦天上掉下馅饼,那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可能就是陷阱。

(9)错误定律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人太苛刻。

正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种高尚品质。但对陌生人太客气,对亲密人太苛刻,也是错误的。关键是把握好度,要适度。

(10)评价定律不必好奇别人怎样评价你,想想你是怎样评价他的。

正解:这句话是对的。正确地评价别人是件不容易的事。首先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准,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否则,就不能正确评价人。

(11)葱蒜定律太把自己当根葱的人,往往特别善于:装蒜。

正解:不够谦虚的人,往往喜欢装腔作势。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这种人,是比拟调侃、文字游戏。

(12)流言定律流言是写在水上的字,注定不持久,但又传得飞快。

正解:形象地描写了流言的特性。

(13)害怕定律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失手。

正解:切确地阐述了这种关系,特别指出即使高手也怕失手,都应谨慎。

(14)难过定律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是敌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是朋友。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就是该放进心里的人。

正解:切确地叙述了人间这种感情倾向。

(15)傻瓜定律把人家都当傻瓜,那一定是自己傻到了家。

正解:傻瓜必定是少数,把所有人都当傻瓜,那自己一定是傻瓜。

(16)吃亏定律只要你不认为自己吃了亏,别人也就一定没占着便宜。

正解:其实有时自己吃了亏,别人占了便宜,自己还认识不到,这是常有的事。上当受骗而不觉醒时,就是自己不认为吃亏,别人却占了便宜。所以这句话仅是调侃而已。

(17)本事定律永远不要让你的脾气比你的本事还大。

正解:此话是正确的警告。“有多大本事,就有多大脾气”也是至理名言。切记,做人应当谦虚谨慎,不要高傲发脾气。

(18)捷径定律大家都在走捷径,其实这是最难走的路。

正解:该走的捷径还是要走的。但要意识到“捷径”可能是另开辟的新路,往往更难走,要做好思想准备。

(19)成长定律成长就是将你的哭声调制到静音的过程。

正解:有一定道理。成长是由不理智状态调制到理智状态的过程。形象的调侃。

(20)沟通定律世界上70%的烦脑由于沟通不畅所致。

正解:确实如此。无论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政党与政党、国家与国家,许多问题都是沟通不畅,不理解,误解产生的。应加强沟通。

(21)马太效应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正解:马太效应说的直白些就是: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社会中这种现象大量存在,是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和谐社会不希望这种现象存在,应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消灭这种现象。

(22)手表定理指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几点几分,而当他同时有两只、多只手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

正解:两只手表并不能更准确告诉时间,反面会让看表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判断。所以他应做的是,选其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进一步说:“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同样,一个人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

一个人、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定两个不同的目标。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适从,心身憔悴,不知道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和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23)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

正解:它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采取敷衍了事,冷潮热讽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了,也不会有多大成就感。

关键是哪些事值得做,哪些事不值得做。不然,就会助长一种什么都不想干的懒汉思想。哪些事值得做呢?有三个要素需参考:

①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②个性和气质。与自己的个性和气质相适应的事。

③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感受是不同的。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生存、生活、养家糊口的现实;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

(24)零和游戏原理当你看到两个对弈者时,你可以说他们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所有情况下,总会是一个赢,一个输,或二个平手。如果把获胜方计为1分,输方为-1分,两者平手各得零分,两人得分之和总是0分。

正解: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

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双方损失都很惨重;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科技飞速进步、全球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思维发生了变化。“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多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之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局面可能出现。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耍小聪明,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局面难以出现。

(25)酒和污水定律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正解: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更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一样,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染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26)水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正解: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优劣不齐,而劣质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和效率。所以,抓工作要抓短板。一条生产线上有多个环节,生产线的效率取决于最慢的一个环节。所以,要抓薄弱环节。

(27)蘑菇管理许多组织对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被重视的工作,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大桶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就像野生蘑菇一样生长在阴暗的角落自生自灭。

正解: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段“蘑菇”经历,但这不一定是坏事,它能够消除初学者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看问题更加实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尽快成熟起来。但由于环境恶劣,除少数能自生外,大多数自灭了。给初学者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

(28)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十二世纪,英国哲学家奥卡姆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无情地剃除。这就是奥卡姆剃刀。

正解: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率则来自单纯。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在你做过的事中,可能大部分都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在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在企业管理中,进一步将“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在处理问题时,要把握事情的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把事情搞复杂化。

(29)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20%的付出;而80%的付出,只换来20%的成果。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定律”。

正解:“二八定律”认为,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二八定律”反映了一种不平衡,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所不在。“二八定律”恰恰指出了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的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遵循“二八定律”抓主关键少数,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二八定律”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

(30)中国社会“六大定律”

从中国5000年历史中,人们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六大定律”。非常深刻,很有教益,但多是形而上学,以偏盖全,算不上严格的定理、定律,但却被人们所接受,视为金科玉律。

定律一象牙筷定律:奢侈腐败定律。

正解: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牛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秀、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侈糜享乐的生活是无止境的,特别是对于有权势的人是十分担心的事。应严格控制奢糜腐败的行为,否则身败名裂,家破国亡。

定律二兔死狗烹定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患难易共,富贵难同。

正解: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成就了灭吴大业。但他的人品却非常糟糕。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帮助他筹划大计的有两个功臣,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跑。杀文钟的时候,勾践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带到先王那里去吧。”此前,范蠡曾规劝文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之智,显然高于文钟终能免于一死。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不断地重演。人为什么会是这样,患难易共,富贵难同?这个事件确实很有教益,另人深思。但不可以偏盖全,形而上学。对待功臣不可能都像越王勾践一样而嫉恨杀之,而更多的是封为开国功臣、王侯将相,共同富贵,共治国家。

定律三包围定律:权力越大包围层越厚,有一个看不见的“权场”,包围着权力。

正解:各种意有所图的人都会在“权场”中向着权力中心作定向移动。于是就有了“包围”。包围是客观存在的,在中国,有权力就一定有包围。对于权利包围,鲁迅先生深感无奈。他说:“猛人尚能脱离包围,中国就有五成得救。”先生因此想作一篇《包围新论》,讲述“包围脱离法”。然而终想不出来。鲁迅先生是最聪明的人,居然想不出好办法。因此,“包围脱离法”成了中国的“哥德巴哈猜想”难题。

定律四敌戒定律:敌人的对恃,会让我们小心行事,戒骄戒躁,努力战胜敌人,从而使自己更加优秀;如果没有了对手,我们的警戒就松懈下来,反而容易腐败。

正解:一个人、一个国家,并不希望敌人存在。但是敌人的存在,会让我们不断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小心行事,戒骄戒躁,努力超过敌人,从而自己更加优秀,更加成功。然而,如果没有了对手,我们的警戒性一下子就松懈下来了,反而容易失败、腐败。

定律五朋党定律:各朝各代都有朋党、帮派形成,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正解:朋党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中国宗法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盘根错节,例如《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互相倚持结为势力;更有皇亲国戚,达观贵人,彼此回护,构成一个体系。宗法社会的特征之二:亲不间疏,后不僭先,有规有矩。一个人立于社会,并非是孤立的。在他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关系、师生(徒)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帮会关系、志同道合和趣味相投的同志关系等,这些关系构成一个人的社会资源。有人利用这种关系搞得前途无量。因此,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能看到中国人在忙着拉帮结派,就像一只勤奋的蜘蛛,编织属于自己的网略。因为网略越大,越结实,捕获的就越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中国人常常结为宗派,朋党。然而,这种社会现象往往损毁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腐败的重要原因。正义的社会要极力消灭这种现象。

定律六权大欺主定律:权大一级压死人,大官压小官,皇帝是最大的官,权最大。在某些情况下,当大官的实权大到超过皇帝(主人)时,就想夺取皇位,颠复政权,改朝换代。

正解: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有一个难解的“结”,始终困扰着历代的政治家,那就是“权大欺主”。从封建道义讲,臣应该忠诚于君,哪怕皇帝是个傻子或娃娃。但历史上权大欺主的事屡见不鲜。楚成王的儿子商巨,逼成王自杀;吴国公子光派专诸刺杀王僚;西汉末有王莽篡汉;晋有“八王之乱”;三国时有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清末权臣袁世凯,为大清帝国送了终,人称权大欺主。一个王朝,从建立到兴盛,到腐败,到灭亡,这是个必然规律。它的灭亡有两种形式:一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二是被他的大臣窜权推翻。从历史发展来说,政权需要掌握在有能力的人手中,没有能力掌握重权,力不配位,被推翻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没有能力而掌握大权是件很危险的事。

蒋介石从这件事中吸取权大欺主的教训,其御下之术是:暗中支持和挑唆各个派别和山头(黄埔系、CC系、政学系)相争,各派彼此争斗、钳制,没有超过他的实力,而需从他那里寻求支持,于是蒋从各派斗争中胜出,超越各派之上,成为无法撼动的最高领袖。 UHFZaU617dUQqbt/ARjjneb69J44eyS9pveEUSEjBl2jGkrlI6WmUrhYJgi5wP7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