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社会力学中的适度原理

适度用力,人生做事之大道也。

凡事皆有度,必须适而可止。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适得其反。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劳逸结合,学会放松,忙中偷闲,懂得休养生息,并不断消除负面思想情绪,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保持身心健康。

做工作、处理问题,用力要适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行为要适度,不能太偏激,不能太保守;思想要适度,不能太左,不能太右。否则,办不成事,办不好事。这是社会力学中的用力适度原理。

本书写了108种主要社会力学,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力学更为复杂。其原因是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时间、人为因素多。社会力学是通过人的发力、执行完成的,这就存在一个用力过大,或用力太小,或用力适度的问题。用力太大、用力太小都不是最佳状态,只有用力适度,遵守适度论原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否则就会“出力不讨好”、“好心办成坏事”。

适度论原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力学中随时可见、随时可思的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是一个关系成功与失败的原理。本书作者在另一书《适度论》中作了详尽阐述。

人们随时可以提出诸多极有价值的社会力学问题。饭是否吃得越多越好;饭菜质量是否越精越好;钱是否越多越好;穿衣是否越讲究越好;住房是否越大越好;装修是否越豪华越好;汽车是否越多越好;马路是否越宽越好;火车是否跑得越快越好;商品定价是否越高越好;包装是否越精美越好;GDP是否越高越好;人口是否越多越好;人口是否越少越好;孩子是否越少越好;身体是否越胖越好;身体是否越瘦越好;用力是否越大越好,用力是否越小越好……

人类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经历了亿万次的成功与失败,失败与成功,遵循什么规律呢?答案是:遵循适度论原理。

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无论是天才还是弱智;无论是亿万富翁还是穷人;无论是做工、种田,还是搞科学研究;无论是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要想成功,就得“适度”,凡是失败皆因“过度”或“不足度”而致。

凡事都有个“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适度”二字支撑着整个世界。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问题,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即都存在一个“适度”和“不适度”的问题。人们清醒地认识这个“度”,恰当地把握这个“度”,就可以事事顺利,无往而不胜。相反,谁要是违犯了这个“度”,凭个人主观想像,人为地去超越这个“度”,碰撞这个“度”,就会碰得头破血流,以失败而告终。那时就知道“度”的厉害,“适度”是多么重要。“度”这个东西有时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无事不有。

“三思而行”,思什么?一思“适度”,二思“适度”,三思还是“适度”。人们三思而行,不就是为了使行为更适度吗?不适度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人类像猴子的时代,人与动物并无太大差别,没有思想,没有文化,茹毛饮血,过着“生而为食,食而为生”的生活。那时人们做事很少考虑“度”的问题,所以不是发力过度,就是发力不足,常常失败。人类发展至今,积累了许多适度发力的经验,所以常常事半功倍取得成功。随着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类认识了许多事物的本质,显示了极其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其他动物根本无法相比拟的。人类的本领太大了,其中某些人变得太嚣张了,甚至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做了许多疯狂的事。如当代人类疯狂破坏着地球环境,可以使地球上任何生物很快灭绝;当代人类制造了杀伤力巨大的核武器,可使人类自己倾刻毁灭;当代人类贫富差别之悬殊,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而且愈演愈烈;当代人类“炒作”的毛病越来越严重,“炒作”即失去真实,人类将在没有真实的炒作泡沫中生活;当代人类的“虚无主义”将会使自己进入“群盲时代”,否定人类自己的存在价值……当今的人类力量太大了,因此,更加需要适度发力。所以,出现了警告人类的严词:“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当今世界,因疯狂而灭亡的人已经不计其数。

也许是人性使然,人性喜爱自由和张扬,不情愿受定律的约束,但是仍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运行。尽管反复强调:“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但是人们仍经常重复着这种谬误,屡屡付出沉重的代价。“适度”二字历来不被人们重视,许多人对“适度”二字一无所知;许多人对“适度”二字置若罔闻;许多人常常“过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回头;许多人由于“过度”而走上不归路。其实“适度论原理”作为一条自然规律,也应像其它的原理、定理一样被人们遵守和利用,像尚方宝剑一样悬在每个人的头上,感到有压力,必须遵守。

自古以来,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就欣赏“适度”,并将永恒地欣赏“适度”。这就是人类对社会力学的正确态度。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恰好”、“本然”即适度也,过度了就不好。欣赏“适度”,就是挖掘事物的真谛,向事物的本质靠拢。

“酒饮微醉,花看半开”,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微醉”、“半开”正是对“适度”的欣赏。

古人云:“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此时,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此番高论,正是对“适度”的赞赏。

欣赏“适度”,适度发力,精准发力,避免并拒绝极端和片面,努力寻求最佳适度值。比如说,极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极端的勇气就成了愚勇;极端的自省就是自卑;极端的胸怀就是懦弱;极端的积极主动就会变成霸道;极端的服从就会变成盲从;极端的卑谦就是虚伪。所以,欣赏“适度”,就是要拒绝极端,并不是用力越大越好。

遵守适度原理,就要控制极端带来的危险。正如《菜根谭》中所说:“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太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意即官爵不必攀登极高,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的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会转为衰颓;言行不可过于高洁,否则会招来诽谤和攻击。

遵守适度原理,就要适度地控制欲望,不要一头扎到欲望里不能自拔。人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人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太强烈,欲无止境,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因此,人只可以保持适度的欲望。克制过高的欲望,培养心清欲适,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遵守适度原理,就是好事办好,不要办得过了头。“挠挠者易折,洁洁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敷。”过度清高孤傲的行为,以及狭隘偏激的心理应特别为戒。品质高洁是好的,但不能太孤傲,要深知阳春白雪虽雅,但却曲高和寡。就是好事过了头而走向了反面。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难受,只吃适度就好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就成为丧身败德的媒介,控制至适度,即恰到好处。同样,在追求快乐时,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快乐。

遵守适度原理,就是要使自己的生活劳逸适度。正如《菜根谭》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穷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眈风月之趣。”人生要忙闲有度,快乐有度。

遵守适度原理,就是要深刻理解“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的哲理。正如《菜根谭》中所描绘的:“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多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朋友相聚,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受到人生索然无味。可谓“花赏极盛,枯残忧隐;酒饮酩酊,呕咽即存。”天下事大凡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遵守适度原理,就应该“戒高绝之行,忌偏激之衷。”正如《菜根谭》言:“山之高峻处无水,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偏激之衷,君子重有戒焉。”即水至清无鱼,水湍急同样无鱼。容不得瑕疵和过于偏激的人,都不会有容人之量。只有深沉宽广之士,才能包容万象,深不可测。

理出于易,道不在远。“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其实,人类社会中处处体现着适度论的哲理,这些平凡的、司空见惯的哲理,正是适度论原理最坚实的基础。要适度,不要过度,这是许多谨言慎行的人尊崇的规范。人们甚至把这种规范制成对联、日历挂在墙上。请看一幅精美的挂历上的养生十不过度歌:“衣不过暖,食不过饱,住不过奢,行不过富,劳不过累,逸不过安,喜不过欢,怒不过暴,功不过求,利不过贪。”正像“饥来吃饭倦来眠”,“眼前景致口头语”,自然而适度。人生最智慧的哲理,往往出自最平凡的生活;最别致的佳境,常用最自然的诗句表达。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要向反面转化”。记住“适度”,回归“适度”,不适度是要付出代价的。及时回归“适度”,切记不要走得太远,切记不要损失太大,无论是个人、集体、国家或全人类。 q26o8eAkKirnfG2Xi8me7G6QJNXh6RjDE+k9Th04ZPHnf4e6AAp6aqhthA9fNj9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