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西北民族文化的历史组成与轨迹

在漫长的历史中,西北地区相继建立了一系列邦国性质的地方政权或酋长性质的土司政权,如西夏、吐谷浑、“西域三十六国”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创造自己历史的同时,形成了众多的民族。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迁徙、分化、融合、发展,作为独立的族群,许多原生民族虽然已经消失了,但从今天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中仍然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这些民族大多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与其他民族融合,并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显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西北与众不同的民俗民风,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从其历史组成看,西北民族文化主要有以下几大族群。

(一)匈奴

从族源看,匈奴的由来,据多数学者认为,与鬼方、混夷、獯鬻、荤粥、猃狁、胡等有关。《史记·匈奴列传》云:“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集解》引晋灼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又引韦昭云:“汉曰匈奴,荤粥其别名。”《周礼·考工记》云:“胡无弓车。”郑玄注云:“今匈奴。”《吕览·审为篇》云:“太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高诱注云:“狄人猃狁,今之匈奴也。”“匈奴”原义,直译汉意为“人”,或“群众”“居民”“土民”,义为“天帝之子”,它起源于原始时期对天神的信仰。《汉书·匈奴传》记述匈奴单于致汉帝的书信中就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据王国维考证,“匈奴”二字急读为“胡”。而“胡”一词在匈奴人心目中,就是天帝娇纵惯了的儿子。即如《汉书·匈奴列传》所记载的,单于遣使遗汉书,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所谓“天之骄子”,就是“上天的宠儿”。

作为一个骁勇善射的游牧民族,匈奴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一直活跃在中国东北到西北的辽阔土地上。黄河河套地区是古匈奴人的历史摇篮。公元前209年,冒顿杀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他东灭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北服丁零,建立了北方草原上第一个奴隶制政权,控地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南邻长城,北达贝加尔湖,是匈奴的鼎盛时期 。据《史记·匈奴列传》,其时“夷灭月氏,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这里记载的正是匈奴势力控制西域大部分地区的史实。

当时,由于匈奴日益强大,所以经常凭借武力与汉王朝发生军事摩擦与冲突。汉初,高祖刘邦就曾亲自率兵攻打匈奴,但招致失败,不得已,只好以“和亲”之策来缓和矛盾,避免大规模的战争。以后,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到汉宣帝本始二年60年间,汉匈间战乱不止,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匈奴呼韩邪单于采取归附汉王朝的断然措施,促成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对匈奴等民族实行歧视政策,汉匈复又兵戎相见。之后部分匈奴或臣服或西迁西域,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匈奴与北匈奴,公元5世纪时北匈奴阿提拉在欧洲建立起匈奴帝国,南匈奴几乎同时在中国建起帝国。自公元89年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纷纷乘机而起,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五六十余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都成了鲜卑人。

西迁的匈奴人在公元374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开始扮演着推动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角色,同时也揭开了入侵欧洲的序幕。匈奴人不仅压迫哥特人避入罗马帝国,甚至兵临罗马城下。此时,匈奴人不仅越过了多瑙河和莱茵河势力直达西欧,还于5世纪时在多瑙河畔建立了匈奴帝国,即“阿提拉王国”,对欧洲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匈牙利人就是其后裔。匈牙利人与欧洲其他地方人的长相有明显区别,匈牙利民歌很多与陕北、内蒙古的民歌在调上是一样的,匈牙利人吹唢呐和剪纸的情形和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

融入鲜卑族中的一部分匈奴人,有的则成为新的部族。如十六国时期,刘渊、赫连勃勃、沮渠蒙逊先后建立过“汉”“大夏”“北凉”等民族政权,他们都是匈奴人。在南北朝后期,为中国重新统一奠定基础的“北周”政权的建立者宇文觉,也是匈奴人。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为开拓祖国北疆、创造物质和精神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匈奴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舞台上活动了800年之后,终于在南北朝以后的史籍中消失了。

虽然作为一个民族消失了,但匈奴族的文化习俗仍部分保留下来了。以现在主要流行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内蒙古与新疆的“胡笳”为例,胡笳虽为匈奴乐器,但其传播、继承却早已超出了匈奴。

流传下来的匈奴文化遗传因子还有当时的匈奴民歌。民歌是民族的心声,游牧民歌更是研究游牧民族和游牧文明盛衰兴替的历史和心灵的天窗。史载匈奴民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为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就是在汉代大将霍去病率大军击败匈奴后,匈奴对失去阴山的无限怀恋。这一古老民歌的曲式、主题、情节和结构至今仍然保留在蒙古民族丰富的民歌曲式当中。

(二)西羌

西羌,又称羌,是西部民族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古代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到神农教民耕织,从炎黄到夏禹,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族密不可分。贾逵《周语》注说:“共工氏姜姓。”《太平御览》说:“神农氏姜姓。”姜即羌。《史记·六国年表》云:“禹生于西羌。”《太平御览》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云:“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谯周《蜀本纪》说:“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广柔在今羌族地区。《水经注·沫水》广柔县条:“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现今羌族人聚居的茂县、理县、汶川、北川县等地区都有禹迹及记载,特别是北川县禹里乡,大禹的遗迹、记载、传说等保留得更为完整。学术界大多认为,根据传说和历史记载,北川禹穴当为禹所生地。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说:“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据由汉至晋五百年间长期流传的羌族传说,我们没有理由再说夏不是羌。” 所以,古代羌族对缔造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即夏朝的贡献是昭然史籍的。古代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北的广大地区,迁徙到中原地区的羌族大多华夏化。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代羌族的活动中心。殷商时期,古羌族有“北羌”“马羌”等众多部落,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也有一些羌族人从事农业生产。《说文》释“羌”曰:“西戎牧羊人也。”表明古代羌族人主要从事畜牧,以养羊为生。

秦汉之际,西北羌族分布地区比较广泛,但在民族舞台上最为活跃的是生活在河湟地区的羌族。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在河湟羌族人的历史上,有一位名叫爰剑的人,在秦厉公时被俘为奴隶,后逃归河、湟间,被羌族人推为首领。他教羌族人从事农耕与畜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后受秦国威胁,大量羌族人被迫南迁,进入西藏的有发羌、唐旄等,进入甘肃、四川境内的“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 。生活在云南的彝、纳西、哈尼、景颇、普米、独龙、傈僳、拉祜、基诺、阿昌等族,都与南下的羌族人有关。文献上称之为“婼羌”的,是迁到新疆天山南路的一支羌族人。据《后汉书》记载,留在河湟地区的羌族游牧部落有数十个,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先零羌、烧当羌等。汉王朝建立之后,曾在羌族人生活地区设置郡县,以加强统治。东汉时期,羌族人与汉王朝矛盾突出,曾多次爆发起义,前后延续60多年。十六国时期,羌族人是进入中原地区的“五胡”中的重要一员,在长安建立后秦政权的就是羌族人姚苌。后秦存在30年,一时颇为兴盛。羌族人后来多与其他民族融合,仅有四川岷江上游一支羌族人延续至今。

(三)氐族

和羌族关系密切的是氐族。氐族和羌族有同样悠久的历史。《诗经·商颂》诗云:“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放不来王。”《竹书纪年》亦有记载说:成汤及武丁时,曾两次有“氐羌来宾”的事实。表明早在商初,氐羌就被迫向商称臣纳贡。古书常以氐羌连在一起称述,表明两族间的关系至为密切。但古书对氐族的记述更少于羌族。《三国志·东夷传》末裴注引三国时魏人鱼豢《魏略·西戎传》有一段颇为珍贵的叙述,说:“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或在福录,或在、陇左右。其种非一,称槃之后,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其自相号曰:‘盍稚。’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近去建安中,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千万各有部落万余。至十六年,从马超为乱。超破之后,阿贵为夏侯渊所攻灭;千万西南入蜀。其部落不能去,皆降。国家分徒其前后两端者,置扶风、美阳,今之安夷、抚夷二部护军所典是也。其本守善,分留天水、南安界,今之广魏郡所守是也。其俗语不与中国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其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家、牛、马、驴、骡。其妇人嫁时著衽,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有似中国袍。皆编发,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其嫁娶有似于羌,此盖乃昔所谓西戎在于街、冀、豲道也。令虽都统于郡国,然故自有王侯在其虚落间。又故武都地、阴乎街左右,亦有万余落。”由此可知:汉魏时,武都、阴平、天水、陇西、南安、广魏、扶风及酒泉诸郡,都有氐族人居住。实际还不止以上各郡。前已言及,商初,氐羌即与商政权常有往来,说明那时氐族人居地离商都并不太远。而到两汉时,氐族人早已迁至比较偏僻的今甘、陕、川交界地区,当系商周时氐族逐渐退缩的结果。不过,氐族人与汉族人是有长期杂居过程的。所以氐族人的习俗服饰与汉族人有不少相似之处。氐族人善田种,能织布,畜养豕牛,多知中国语,姓如中国之姓。说明氐族人的文化比较进步。另外,氐族人的婚、丧之礼与服饰亦有似于羌,主要原因是氐羌相处时间很长,相互影响亦比较多。关于氐族的历史渊源,由于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古书多以氐羌并提,故学者多以为氐族、羌族原来属于同一族类。如范晔在《后汉书·西羌传》赞曰:“金行气刚,播生西羌,氏豪分种,遂用殷强。”即认为氐族是从羌族中分出来的一个支族。

所以说,氐族与羌族是同源而异流。到战国之后,氐与羌才在中原人的概念中明确分为两个民族。住在汧、陇地区的原有氐羌诸部落才专称为氐,而生活在河湟地区的羌人诸部则专称为羌 。公元3至6世纪,氐族在中华民族的大舞台上特别活跃,匈奴、鲜卑、羯、氐、羌诸民族进入中原之后,公元304年,氐人李雄攻下成都,称成都王,两年后称帝,国号大成,揭开了十六国的序幕。而此后在十六国中影响最大的是公元351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氐族人苻坚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当前秦政权被羌人姚苌灭亡后,原是苻坚部下大将的氐族人吕光遂在姑藏(今甘肃武威)建立政权,称大凉王,史称后凉。后也被羌人的后秦政权灭亡。这样,氐族遂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隋唐以后,氐的称号便在史籍中销声匿迹了。但是氐族在创造中华民族辉煌历史中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四)突厥

突厥是居住在中国古代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中亚。公元6世纪中叶到8世纪中叶,兴起于新疆东北部,强大时,突厥人曾两度在阿尔泰山和蒙古高原建立了统一西北、君临中亚的突厥汗国,以与中原相抗衡。但突厥汗国建立不久,就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汗国创始人伊利可汗向东发展势力,是为东突厥。其弟室点密率大军占领西域诸国,将势力延伸到波斯和克什米尔,并控制着欧亚草原和绿洲的商路,自立为可汗,是为西突厥。

突厥一词的含义,根据17世纪成书的《突厥语辞典》,释为“最成熟的兴旺之时”。突厥人属于中亚民族,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西方的阿拉米字母拼写,基本字母38个。突厥人创造文字,开北方民族之先河,遗字散见于阴山和乌兰察布草原的岩画和蒙古国的碑刻上。

突厥属铁勒族系,其先世为战国秦汉时期的丁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隋时统称为铁勒,分布在东起贝加尔湖,西至中亚,横跨大漠南北的广阔地区,分41个部落,突厥是其中之一。约在公元6世纪初的北朝晚期,突厥臣属柔然,有发达的冶铁技术,但以游牧经济为主。公元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其文化及风俗习惯,如制造高轮木车、东向拜日、崇拜萨满巫师等,对契丹、蒙古多有影响。突厥人的后裔“汪古部”在阴山以北游牧,因支持成吉思汗建国有功,被蒙古人视为“安答”(伙伴),与成吉思汗家族保持世世通婚的密切关系。突厥汗国后分东、西突厥和后突厥,立国近200年(552年—745年)。突厥人以狼为图腾,旗帜上绘制金狼头,以阿史那氏为最高的氏族,各部可汗均出自该族。可汗征发兵马时,刻木为信,并附上一枚金箭,用蜡封印,以为信符。各部接到信符,立即应征作战,战马的装备、给养皆由牧民自备。

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后,东突厥位于漠北,西突厥位于西域中亚一带。突厥汗国与隋唐间时有战争,但主要仍以臣属、姻亲关系为主,如隋代曾两次以公主下嫁突厥可汗,突厥亦多次降附中原王朝。突厥人亦通过唐朝在内蒙古草原的大单于都护府,及东、中、西三座受降城,进入中原营商,更有突厥人在唐朝中任官。

突厥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畜牧业,以羊马为主,余则称为杂畜。《隋唐·突厥传》记,“或南入长城,或往白道,人民羊马,遍布山谷”。突厥以畜牧业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在衣食住行上无不体现游牧民族的习俗,他们在继承前代北方游牧民族风俗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大的创造与进步。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突厥是最早创制文字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隋文帝时为统一中国,采取离间政策,引起东西突厥的争斗,以图分化瓦解。至唐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灭亡,统一于唐。一度称雄中亚,使西域诸国尽皆臣服的西突厥,和唐王朝时而冲突、时而和解。公元657年,终被唐王朝所灭亡。公元682年,东突厥贵族势力再起,史称后突厥汗国。它和唐王朝时战时和,并曾一度建立比较亲善的关系。731年,毗伽可汗之兄阙特勤死,唐玄宗派人吊唁,并亲自撰写碑文,让人用汉文和突厥文书写。公元732年所立的碑1889年被俄国人雅德林采夫在鄂尔浑河畔发现,成为重要的历史遗存。后突厥内部争夺汗位,最后一位可汗在公元745年被回纥人所杀,极盛一时的突厥汗国,由于对外战争屡遭失败,加之内部分裂,以及单一游牧经济的脆弱性,终于由分裂而衰亡。突厥人的后裔,一部分留在蒙古高原,另一部分迁至中亚(今土耳其)及中国新疆地区。

突厥族在中古历史上活跃了200年之久,它是中国古代西北各民族第一个创造民族文字的民族。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中国乃至对世界历史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五)回纥

与突厥同源的回纥,也是中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民族。据目前所见文献记载,丁零人可能是最早与回纥人有关联的源头古代群体。不少人认为,汉魏时期的“丁零”、十六国北朝时期的“高车”、隋唐时期的“铁勒”,应为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按汉文史籍中的“丁零”名称,《山海经》作“钉灵”、《史记·匈奴传》作“丁灵”、《汉书·苏武传》作“丁零”、《魏略·西戎传》作“丁令”。据前人研究,汉魏时期丁零的居住地在今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地方,当时,丁零与华夏以及北方匈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丁零作为古代民族共同体存在应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有一些学者甚至对丁零的源头进行了追寻,认为先秦时期文献中的“狄(一称‘翟’)”和“鬼方”应是丁零的历史源头,这方面可供参考的成果是比较多的。据《魏书·高车传》记载:“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种有狄氏、韦纥氐、斛律氐……”《新唐书·回纥传》指出:“回纥……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其部落曰袁纥……”据此,有人认为:“丁零、高车、敕勒、铁勒实为同类,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对这一民族的不同称谓。” 南北朝时期,包括回纥在内的铁勒各部分布于蒙古高原到中亚的广大地区。公元6世纪,当铁勒部中的突厥兴起之时,回纥部曾沦为其附庸。后逐渐强大起来的回纥于公元745年,与唐王朝结成联盟,南北夹击灭亡了突厥汗国,以回纥汗国取而代之。回纥与唐王朝的关系是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其13位可汗中有12位接受了唐的册封,唐先后有4位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公元839年,回纥汗国遭到严重雪灾,其将军句录莫贺勾结黠戛斯军队乘机袭来,回纥可汗兵败自杀,强盛一时的回纥汗国于公元846年灭亡。汗国崩溃后,一部分回纥部落南下,进入中原,融入汉族之中,另有三支回纥部落向西迁徙,一支到了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张掖),史称甘州回纥或河西回纥。他们和五代以至北宋王朝都有交往。到元代,蒙古族进入这一地区,一部分蒙古人与回纥人融合而形成今天的裕固族。当今生活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的裕固人,操西北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而生活在该县东部的裕固人,操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一个民族操两种语言这罕见而有趣的现象,很能反映民族融合的历史。西迁的另一支到达了西州(吐鲁番),于866年建立了西州回纥王国,都城是高昌,所以亦称高昌回纥。高昌回纥王对内善于治理国家,对外和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以及宋王朝都有密切的交往关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一直存在300多年,直到成吉思汗发动征服世界的战争时,西州回纥王才投靠蒙古大汗,成为元朝的一部分。西迁最远的一支回纥,在庞特勤率领下越过葱岭,史称葱岭西回纥。他们和当地土著居民以及先期到达的突厥诸部落一起,建立了强大的喀喇汗朝。喀喇汗朝历时三个多世纪,鼎盛时期其辖区包括今天新疆西北部和南部以及中亚广大地区,它和宋、辽、西夏等政权,都有密切关系。喀喇汗朝的统治者一直自称“桃花石汗”,意为“东方与中国之王”,始终坚持是中国的一个王朝。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亚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喀喇汗朝成为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汗国,并且成为伊斯兰教东传的重要中介。

公元1125年,辽亡。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部在天山南北和中亚一带建立了西辽政权,高昌回纥和喀喇汗朝都成为西辽的属国。1211年,成吉思汗征服西辽,两部分回纥人又都归属于元朝。从9世纪40年代到16世纪初,西迁的高昌回纥和葱岭西回纥历经六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又与塔里木土著人融为一体,形成了维吾尔族。

(六)吐谷浑

吐谷浑也是活跃在西北颇有特色的民族。吐谷浑是国名也是人名,其开国之君吐谷浑是鲜卑人,他家世代都是鲜卑贵族。吐谷浑的曾祖名叫莫护跋,曾经协助司马懿平定公孙渊,被封为率义王。率义王非常前卫,爱赶时髦。他率先仿效汉族人束发戴起步摇冠。在鲜卑人看来是奇装异服不伦不类,不无讽刺地管莫护跋这支部落叫“步摇”,由于方言口音奇妙的发展变化,天长日久“步摇”就读成了“慕容”。莫护跋对这种讥讽似乎也坦然接受,慕容也就成了这族人的姓氏。

莫护跋极力汉化向中原政权靠拢,其家族也逐渐内迁,地位逐步上升。吐谷浑的父亲慕容涉归被封为鲜卑单于。按说吐谷浑作为慕容涉归的长子,应当继承单于之位。可惜他是小老婆生的,地位卑贱——正史上连他的生年和生母名姓都没有记载。结果这个宝座轮到了吐谷浑的异母弟弟奕洛瑰(慕容廆)来坐。慕容廆也是一代豪杰,五胡十六国中的四燕国都是他的后裔所建,他还亲手奠定了前燕的基础。

慕容廆以嫡子身份继承大位,却始终对才略不输给自己的大哥吐谷浑不放心。另外,慕容涉归临终前分封给吐谷浑牧民700户(也有说1700户的),有一定实力。所以,慕容廆总想向吐谷浑找点碴。某年春天,牲畜发情,吐谷浑和慕容廆两部的马匹公母相斗,这种小事却让慕容廆找到了借口,他派人责怪大哥说:“先公处分于兄异部,何不远徙,而致马斗相伤?”弟弟的心思,吐谷浑一清二楚,他也不甘心久居人下。于是反驳了一番,之后吐谷浑就率领本部西迁。鲜卑汉子到底实诚些,慕容廆听说大哥负气出走,心中也颇为愧悔。于是派遣长史七那楼(或曰史那楼冯)前去追赶致歉,请吐谷浑还乡。不过吐谷浑已经决心另开辟一番新天地,对于老长史的挽留谦辞谢绝。后来推辞不过,于是,吐谷浑说咱们听天由命吧,你们试着把马匹往东赶,马要回去,我就回去。可是头马领着马群往东走出数百步后,忽然回头向西,而且还“欻然悲鸣”,“声若颓山”。再试一次依然如此,老长史只好跪地长叹:“天意啊天意!”七那楼回去向慕容廆复命,慕容廆后悔不已,后来因为经常思念兄长,他于是作了《阿干歌》来纪念。这首歌写于公元289年,歌云:“阿干西,我心悲,阿干欲归马不归。为我谓马何太苦?我阿干谓阿干西。阿干身苦寒,辞我土棘住白兰。我见落日不见阿干,嗟嗟,人生能有几阿干?”哀切悲凉、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当慕容廆的子孙建立了“大燕国”之后,《阿干歌》就作为皇帝出巡或者祭祀宗庙时演奏的“鼓吹大曲”,俨然就是大燕国歌。

吐谷浑西迁先到了阴山,不久又西移甘陇,渡过洮水,在羌族的故地建立了国家。这时是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末年(公元312年),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代正在到来,不过僻处西陲的吐谷浑并没感受到多少冲击,在北起甘松,南至白兰,东临洮河,西至于阗的数千里疆域内,吐谷浑部落——该称为吐谷浑国了,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吐谷浑本人活到了72岁,在当时是难得的高寿,并且还留下了60个儿子。

继承吐谷浑事业的是他的长子叶延,在位13年留下12个儿子。因为和昂城羌族首领姜聪争夺草场,被其用剑刺伤,伤重不治。临终前托孤大将纥拔泥,让他辅佐自己十岁的长子叶延继位。叶延是个果敢的孩子,又有孝心。他练习射箭时总是扎个草人当靶子,说那是姜聪。每当射中了就哭泣号啕。除了练习射箭,叶延还饱读《诗》《传》,后来他宣称既然自己的曾祖父奕洛韩曾被封为昌黎公,那自己就是公孙之子。根据周礼,公孙之子可以用王父的字为氏。所以把姓氏改为吐谷浑,放弃了原本的姓氏慕容。不过显然中原的史家对他这种复古的举动不以为然,如新旧唐书等多数史书提到吐谷浑王族依旧称他们是“慕容氏”。

至吐谷浑之孙叶延建立政权开始,才以吐谷浑作为民族的称号和国号。叶延能吸收汉族治国经验,且团结和依靠居住地氐、羌各族群众,所以能在群羌之地立足。到树洛干在位时,达到“控弦数万”的局面。公元426年,慕琐执政后,吐谷浑进入鼎盛时期,直到南北朝结束,它经历了100多年欣欣向荣的黄金时代,成了西北的强国。其间,由于河西走廊先后出现前凉、后凉、南凉、西凉等割据政权,战祸频仍,丝绸之路时通时断,吐谷浑人趁此机会开拓、经营,在青海境内开辟了一条东西交通的孔道,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辅道。东西方的使者、商队及僧侣往来不绝,吐谷浑作为对外交往和国际商贸活动的中介,发挥了很大作用,并因此得到发展。1956年在青海西宁出土了76枚波斯萨珊王朝卑路斯王(459—483年)时期的银币,就是当时商贸活跃的明证。隋王朝建立之后,吐谷浑和隋之间时战时和。公元596年,隋文帝将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世伏可汗,而到炀帝当政时,吐谷浑又受到沉重的军事打击。到唐代,李世民以“抗衡上国,剽掠边郡,拘留行人”为由派大军征伐吐谷浑,在迫使吐谷浑归附之后,又将弘化公主嫁给吐行浑诺曷钵可汗。后吐蕃势力增强,进入青海,占据了吐谷浑控制的地区,唐王朝派大军帮助吐谷浑复国,也遭到失败。吐谷浑部落有的进入唐朝统治区域,融入其他民族,有的被安置在河西一带。之后吐蕃占据河西、陇右,迫使吐谷浑部落解体。在中华民族古代的历史大舞台上活跃了350年之久的吐谷浑族有组织的、集团的活动终止了。但宋代文献上还有吐谷浑人在青海活动的记载。后来,留在河湟地区的吐谷浑人和进入河湟地区的蒙古族人,经过长时间交往融合,遂形成了土族

(七)党项族

在西北显赫一时的民族中,还有党项族。党项之名,在汉文史籍中最早见于《隋书》。《隋书·党项传》载党项的居地是:“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护,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到唐前期,党项居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旧唐书·党项传》称:“其界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杂春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阎立本《西域图》绘党项国的方位是:“吐国(谷)浑之南,白兰之北,弥罗国也。”弥罗即弥药,弥药即党项。可见,汉文文献所载党项族的居地就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及四川西北部之间。党项之主源是羌,而其他民族则是后来逐渐融入其中的。《隋书·党项传》云:“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狠,皆自称猕猴种。”《旧唐书·党项传》云:“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旧五代史·党项传》云:“党项,西羌之遗种。”其他各种文献基本上均略同于上述记载,无不在党项之后冠以“羌”字,以示党项源出羌族。党项与西羌同源,故称之为党项羌。党项人生息于古析支之地,即今青海黄河河曲一带。西魏、北周之际,党项开始独立发展和显露头角,后内附于隋朝。至唐时,由于吐蕃势力发展到党项故地,党项人被迫内迁,归附唐朝。其首领拓跋赤辞被封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唐末,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因助唐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再度赐姓李。宋王朝建立,党项人归附宋,拓跋氏被赐姓赵。在较长的时间里,党项族偏居西北,采取保全实力、稳步发展的策略。公元1031年,元昊执政,取消唐、宋赐姓,更号嵬名氏,创制民族文字,不断加强军事实力,于1038年正式称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因号大夏(史称西夏),开创了西夏立国190年的基业,其辖境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并先后形成夏—北宋—辽、夏—南宋—金的三足鼎立局面。这样,党项族进入历史极盛时期。西夏从元昊建国起,传十帝。经过近两个世纪,国力逐渐衰落,1227年被成吉思汗统帅的蒙古大军所灭。党项人逐渐与西北各民族(包括汉族)融合,但有一支党项人南渡洮河经松潘到达四川木雅,“建立了一个小政权,又存在了470多年。这部分党项人基本融合到了藏族中。不过,这些被称为木雅藏的藏民,至今在建筑、服饰、习俗、语言上,还保持了与藏族不同的某些特点。”

(八)藏族

藏族是中国西部的古老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考古发现证明,至少在距今1 ~ 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就已经有古人类活动,他们无疑是最早的土著居民。从考古资料看,新石器时代西藏至少存在着三种文化:藏东河谷地区的卡若文化、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曲贡文化和藏北高原的细石器文化,因而人们确认,藏民族多源,直接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三大原始居民群体的融合。这三大群体是:西藏高原的土著居民群体;由北方草原地区南下的游牧居民群体;由黄河上游地区南下的氐羌系统居民群体。经过漫长的发展,到公元前4世纪,西藏高原由象雄、雅隆和苏毗三大部落联盟的兴起而逐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最终以雅隆吐蕃部落的强大及其对象雄、苏毗两部落的征服而告结束。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最终完成了西藏高原的统一 。松赞干布定都逻娑(今拉萨),组织创制藏文、藏历,创订法律、度量衡,分设文武各级官职,建立了奴隶制的吐蕃王朝。这是吐蕃历史上最兴旺的时期。历经九代赞普,到公元842年朗达玛被杀,统一的吐蕃分裂为四个政权。从公元629年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到朗达玛被杀,200多年间,吐蕃与唐王朝不断发生冲突,诸如灭亡已经臣服唐王朝的吐谷浑,控制“丝绸之路”这一战略要冲;与唐争夺安西四镇,向西域扩张势力;兼并河湟地区向东扩展并一度攻占长安等。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应该看到,另一方面是吐蕃与唐王朝间的密切交往、交通、交流。这是相互关系的主流。如松赞干布即位初期,就开始与唐建立密切关系,公元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成为友好关系的纽带。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墀德祖赞的联姻,是汉藏关系史上又一重大事件。它直接导致了公元732年的开元会盟和两年以后的赤岭(青海日月山)立碑,开创了民族友好交往的新时期。后来吐蕃王朝与唐王朝相继衰落。中原宋王朝建立之后,吐蕃四个王系纷争割据持续了一段时间,但生活在河湟一带属于四王系之一的雅隆觉阿王系赤德之后的唃厮啰,却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于北宋初年建立了政权,使青唐(今青海西宁市)成为甘肃、青海一带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唃厮啰和宋王朝的关系也比较密切,特别是在河西走廊被西夏人占领的情况下,为开辟经青海湖北入西域的丝绸之路新通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3世纪继蒙古兴起之后,曾遣使与西藏地方实力集团取得联系。1247年,在新兴的蒙古王朝大兵压境之际,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噶坚赞与蒙古皇子阔端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从此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贡噶坚赞向全藏发出《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促进了吐蕃内部的统一,加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这是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凉州会谈后,贡噶坚赞留在凉州,住持白塔寺,传经说法,于1251年圆寂于此,阔端为他建塔多座,至今遗址尚存,成为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贡噶坚赞的侄儿、弟子八思巴继承了他的事业,对元朝统治上层进行了成功的宗教渗透和影响。他先后被忽必烈封为“国师”和“皇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创制文字、辅治国政、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师” 。在元代,西藏僧人被封为帝师的达14人之多。八思巴之弟恰那多吉被忽必烈任命为西藏首席行政官,代表中央王朝行使对西藏的行政统治和管理。他执政三年去世,忽必烈根据八思巴举荐任命释迦桑布为萨迦本钦,即西藏首席行政官。此后,萨迦本钦一职由帝师举荐、元朝皇帝任命遂成定制。

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沿袭元朝旧制,很顺利地完成由西藏与元朝政治隶属关系向与明朝政治隶属关系的嬗变与转换。明成祖时对有影响的宗教领袖封授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和大慈法王称号,对地方实力集团也先后分封阐化、赞善、护教、辅教、阐教五王,起到了政治上的凝聚作用。15世纪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力整顿、改革宗教,使黄教迅速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教派,先后形成达赖、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明末清初,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驻牧青海,后入据卫藏地区,崇奉格鲁教派。满族入主中原成立清朝后,采取了“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政策,设置理藩院,管理蒙古、西藏事务,先后正式册封了格鲁派两大活佛为达赖喇嘛(171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从此形成定规,历代达赖、班禅转世皆需中央册封。1715年,清王朝正式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93年,清军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并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把元代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侵入西藏,西藏人民积极投入爱国守土斗争。1888年,英军入侵西藏,在隆吐山遭到西藏军队的坚决抵抗,而清王朝却在1890年与英帝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904年英军又入侵拉萨,沿途遭到西藏人民坚决反击,西藏军民在江孜奋勇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极力挑拨西藏与中央的关系,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但帝国主义的罪恶阴谋终未能得逞

(九)唃厮啰

唃厮啰为吐蕃余晖。公元842年,随着吐蕃王朝赞普达玛被弑,吐蕃贵族、边将混战不息,奴隶平民起义不断,王朝在各地的统治机器被彻底摧毁。建国200余年的吐蕃王朝自此灭亡。此期间,从公元9世纪晚期至11世纪,无论在吐蕃本部,还是在河陇地区,吐蕃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封建农奴制的因素不断增长,奴隶制逐渐为封建农奴制所代替;政治上则是出现了一些僧俗首领割据的地方势力集团。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有赞普后人建立的政权,河湟地区的唃厮啰,就是其中代表。

唃厮啰,本名欺南陵温,藏文史籍《西藏王统记》中说唃厮啰是吐蕃王朝末代赞普达玛五世孙赤德的后人。当他12岁时,被大贾何郎业贤带到河州(今甘肃临夏),不久,又被大户耸昌厮均迁到移公城,欲在河州联合各部落首领聚众举事,建立政权。当时河州人称佛为唃,称儿子为厮啰,自此欺南陵温又叫唃厮啰,故史称其建立的政权为唃厮啰。

吐蕃人有尊崇贵族的传统,被奉为佛的化身的唃厮啰在河湟吐蕃人中有巨大的魅力。因此,宗哥李立遵、邈川(今乐都)温逋奇等大首领,得知河州有赞普后人这样一位政治人物后,立刻以武力将唃厮啰劫持到廓州(今化隆境),建立政权,尊唃厮啰为赞普。

不久,李立遵将王城迁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宗哥城,自立为相,挟“赞普”以令诸部,势力大增。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九月,李立遵派人到宋朝,号称聚众数十万,争取宋室的支持。后又上书宋朝的秦州守将曹玮,请求朝廷册封其赞普称号。宋朝廷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仅授予他保顺军节度使一职。对此,李立遵非常不满。于是在第二年亲率3万余众攻打秦(今甘肃天水)、渭(今平凉)二州一带城寨,与宋将曹玮战于三都谷(今甘谷县境),为宋军所败,落荒而走。

李立遵得势后骄恣好杀,御下严暴。唃厮啰对他的所作所为日渐不满,相互之间嫌隙日深,于是带领亲信和属下部族来到邈川。以温逋奇为首的当地首领拥戴唃厮啰为主,自为国相,并派人到宋朝进贡修好,请求封赐。明道元年(1032年),宋授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邈川大首领温逋奇为归化将军。后来,温逋奇对唃厮啰的势力增长甚为不安,想取而代之,于是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唃厮啰。唃厮啰被守卒放出,以赞普的地位和威望集部众捕杀了温逋奇和其党羽。平息政变后,唃厮啰举族迁徙到青唐。此后的近百年间,唃厮啰政权遂以青唐为首府,成为这一地区吐蕃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正当唃厮啰刚刚立足青唐,专心经营河湟之时,近邻西夏又继占领甘、凉二州后,把矛头直指唃厮啰。西夏广运二年(1035年),李元昊亲率大军进入湟水流域,攻城占地,掳掠人畜。唃厮啰指挥吐蕃诸部奋起反击,与西夏激战200余日,终以奇计破元昊,大获全胜。唃厮啰抗击西夏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新生的政权,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在吐蕃人中的威望,许多不甘屈服于西夏统治的凉州(今甘肃武威)的六谷部吐蕃人和甘州(今张掖)回鹘人都纷纷南下投奔唃厮啰,进一步壮大了与西夏抗衡的实力。后来,宋、辽、西夏为争夺西北战略要地而互相角逐,唃厮啰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宋宝元元年,1038年)十月,西夏李元昊称帝建国,宋室为之大震。宋朝为了牵制西夏南下,不得不重赏在西北地区能为之效力的唯一的同盟者。十二月,加封唃厮啰为保顺军节度使。次年六月,派左侍禁鲁经带上宋仁宗的诏书和2万匹丝绸的厚礼出使唃厮啰,使其从背后牵制西夏。宋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又派屯田员外郎刘涣到青唐,与唃厮啰商议讨伐西夏事宜,受到隆重接待。唃厮啰献上誓书和西州地图。宋加封唃厮啰为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

同时,唃厮啰与辽国亦有往来,元昊称帝后,辽夏关系恶化。辽为了继续牵制西夏,曾西联甘州回鹘、唃厮啰为外援,策划对西夏用兵。为此,辽在清宁四年(1058年)以公主(当为宗室女)下嫁唃厮啰的儿子董毡,共图夏国。吐蕃与辽贡使的往来,自李立遵时起皆不乏记载。

宋治平二年(1065年)十月唃厮啰病逝,终年69岁。其第三子董毡继位,史仍称唃厮啰后裔的政权为唃厮啰。唃厮啰有三房妻子,前二妻为李立遵之女,各生一子,一为瞎毡,一为磨毡角。李立遵死后皆失宠,各携其子逃出青唐,磨毡角居宗哥;瞎毡居龛谷(今甘肃榆中境),后其子木征迁河州。董毡为乔氏所出,甚为唃厮啰宠爱,从少年时代起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唃厮啰在世时,董毡就已参与军政事务,征战沙场,屡立战功。他即位后,仍继续执行其父的施政措施,与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宋熙宁三年(西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70年),西夏出兵攻宋环(今环县)、庆(今庆阳)二州,董毡提兵助宋,乘西夏西线空虚,沿边抄掠,迫使西夏撤兵,宋军大部分将士才得以生还。但是,这种友好关系在王安石任相后就蒙上了一层黑色的幕纱。王韶向宋朝廷上《平戎策》,提出“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的主张。王安石于是任命王韶前往秦州主持边事。熙宁五年,又命王韶率大军向唃厮啰政权属下的熙河地区发动了进攻,到次年九月,相继占领熙(今临洮)、河(今东乡西南)、洮(今临潭)、岷(今岷县)、叠(今迭部)、宕(今宕昌)等地,“招抚大小蕃族三十余万帐”。熙河之役给董毡政权造成了严重威胁,加剧了宋朝与河湟吐蕃的民族矛盾,从此这一带成为战争频仍、烽火不灭的地方,给吐蕃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宋军占熙河后,遇到董毡的奋力抵抗。他首先与西夏通好,西夏以公主、秉常妹下嫁董毡的儿子蔺逋叱,结为婚媾,共同对付宋朝。同时派出部将鬼章攻打河州,杀宋将景思立于踏白城。董毡侄河州大酋木征也率部助鬼章围河州宋军,后因军力悬殊而败绩。木征降宋,赐名赵思忠,成为宋朝的命官。熙河之役后,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董毡和宋朝恢复了中断七年之久的友好关系。熙宁十年十月,董毡派人到宋进贡,宋依旧例回赐。董毡由保顺军节度使改为西平军节度使,后又由常乐郡公进封武威郡王,其他首领则依其实力授团练使、刺史、本族军主、副军主等职。宋神宗接见董毡使者时也称赞:“其上书情辞忠智,虽中国士大夫存心公家者不过如此。”《宋史·吐蕃传》记述:“阿里骨本于阗人,少从其母给事董毡,故养为子。元丰兰州之战最有功。自肃州团练使进防御使。”由于阿里骨非唃氏家族,所以遭到唃厮啰族人的竭力反对,在这种形势下,阿里骨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一度改变前朝依宋抗夏以自保的政策,欲利用西夏的力量收复被宋占领的熙河地区,并通过战争缓和内部矛盾。于是与西夏相约在对宋的战争中如能取胜,熙、河、岷三州归阿里骨,兰州、定西归西夏。北宋元佑二年(西夏天仪治平元年,1087年)四月,阿里骨令鬼章攻洮州,西夏也出兵围河州。后因鬼章被宋军俘获而结束战争,阿里骨收复失地的希望破灭。

阿里骨受挫折后,于次年派人携带厚礼到宋朝上表谢罪,并要求释放鬼章,边界息兵。宋朝同意了阿里骨的请求,自此,阿里骨与宋朝的关系重归于好。绍圣三年(1096年)九月,阿里骨卒,终年57岁。其子瞎征继承青唐主位。

瞎征执政后,唃厮啰家族溪巴温及其后人、各地的部落首领纷纷据地而治,自立为王,整个政权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瞎征执政之初,宋朝授其为“河西军节度使”。后来看到瞎征不能控制政局,属下各有篡夺之心,窥伺河湟已久的北宋认为进取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元符二年(1099年)六月命王愍、王赡为正副统军,由河州北渡黄河进入湟水流域,连下宗哥、邈川诸城,直逼青唐。瞎征和其他首领纷纷往宗哥城降宋。

瞎征出走,青唐无主,大首领心牟钦毡父子迎溪巴温入青唐,立木征之子陇拶为主,陇拶不能控制早已造成的残局。于是在同年九月同契丹、西夏、回鹘三公主以及大小首领出城降宋。宋军占领河湟后,由于遇到吐蕃人的反抗,后方供应不继,于次年开始撤出河湟,当地首领又立溪巴温第三子溪赊罗撒为主。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一月,宋朝授溪赊罗撒为西平军节度使、邈川首领。

蔡京当国后,于崇宁二年(1103年)六月再次出兵河湟,次年四月取青唐。龟兹公主及诸大首领开青唐城出降,溪赊罗撒走投奔西夏。北宋在濒临崩溃前夕两度占领河湟,仅维持了20年统治。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以后,金兵大举南下,宋朝江山危在旦夕,无暇西顾,由北宋陕西经制使钱盖寻找到唃厮啰的后裔,任命他为措置湟鄯事,赐名赵怀恩,这是北宋在河湟的最后一名命官。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金兵占领河湟。绍兴四年,赵怀恩率众来到阆州投附南宋,至死也未再回到河湟。唃厮啰政权及其后人在河湟地区百余年的统治从此结束。

唃厮啰政权统治河湟期间,特别是在唃厮啰和董毡时期,在内外施政方面制定了一些较为得体的措施,因此,其经济和文化都有长足的发展。据载,牧业是河湟吐蕃人的传统经济部门,牧放牲畜是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李远《青唐录》说当地人们善逐水草,“以牧放射猎为主,多不粒食”。又农业比较发达,在湟水、洮河、黄河诸水两岸,宜五谷种植。李远笔下的河湟竟是一派江南村色,邈川一带“川皆活壤,中有流水,羌多依水筑屋而居,激流而硙”,宗哥川则“川长百里,宗河行其中,夹岸皆羌人居,间以松篁,宛如荆楚。”

贸易也是唃厮啰的重要经济支柱。西夏崛起后,传统的丝绸之路受到严重威胁,到景佑三年(西夏大庆元年,1036年),西夏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西夏对过境商人十分苛刻,沿途“夏国将吏率十中取一,择其上品,商人苦之”。因此,来往于宋朝和西域的商队和贡使只得绕道青唐,改走青海故道。当时,在青唐城东就居住着好几百家往来做生意的于阗、回鹘商人。“谷城通青海,高昌诸国商人皆趋鄯州贸易,以故富强”。唃厮啰使用传统的藏文,向宋朝上表皆用蕃字,时人称之为蕃书。唃厮啰没有年号,记年则用十二属代替,如兔年如何,马年如何。宗教以藏传佛教为主,古老的苯教在民间仍有极大影响。根据藏文史籍记载,河湟地区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弘传”的发源地,对藏传佛教在西藏再度弘传起了重要作用。唃厮啰迁到青唐后,开始在青唐城西建寺院。

此外,在河州建有积庆寺,在青海湖海心山岛上也有建有佛院。佛塔则遍布各地。唃厮啰执政者不仅大力提倡佛教,而且自己也信奉佛教,国主处理军政大事的宫殿旁就供有高数十尺的金冶佛像。岷州的广仁禅院就是当地吐蕃大首领赵醇忠、包顺、包诚等施财建造的,这些都是河湟地区藏传佛教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 pXKyJfFDa0wtzb0O78v4ASCY0DwVGoVsh0KgyM6zZqmSQuoA1TXYKTiuhInRIR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