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红色物业”典型经验案例

典型案例1:唐家墩街道

唐家墩街位于武汉市主城区,辖区面积为6. 49平方公里,因历史原因,新建和老旧小区夹杂,居民和城中村原村民混居,专业物业管理的小区有40个、自助型物业小区24个、无物业管理小区67个、弃管小区2个。长期以来,专业物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业主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个别小区甚至出现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陷入矛盾纠纷的“拉锯战”、物业收费率持续下滑等问题,大多数无物业管理小区及弃管小区内部环境脏乱差状况严重、社会治安状况堪忧,居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2017年唐家墩街工委因地制宜,成立专班,按照“提升专业物业、规范自助物业、转化弃管小区、托底老旧小区”的工作思路和行动路径,全面推进“红色物业”落地见效,切实精准解决居民关心的物业管理难题。

实施办法

1.党建引领加强党对物业的领导

社区、业主、业委会是小区物业的主要三方,彼此虽然互相依赖但又信任不足,需要党组织在其中“掌控”方向,需要着重从组织覆盖、作用发挥、力量整合三方面,强化党组织在物业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引领物业。街道根据各小区不同条件分别进行单独建或纳入网格党支部的管理方式建立党组织,推进物业企业“红色阵地”建设,由社区党委选派32名党建指导员指导各小区物业党支部开展工作,常态化联合物业开展“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将教育物业企业党员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到位。

二是推进党的作用有效发挥。以区域特色党建为抓手,列出小区改造工程清单,组织辖区共建单位参与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由社区党委来牵头,整合在职党员、公安、城管、物业、网格员等力量共同参与物业服务,形成物业工作联抓、物业事情联议、物业问题联解的工作合力;以居民需求为工作导向,成立治安巡逻、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活动,带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小区环境建设。

三是推动集合各方力量共治。全街社区物业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4名社区书记兼任业委会主任,35名物业公司经理或业委会成员通过选举担任社区兼职委员,推行网格员兼任小区物业监督员,把物业服务力量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共同研究解决电梯维修、邻里矛盾排解等问题和难题。

2.分类施策探索不同物业管理模式

不同类型住宅小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街道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因地制宜设计每个小区“红色物业”实现路径。

一是提升专业物业水平。实行“社区网格员+楼栋管理”双员配置,建立楼栋微信群,对小区问题实行线上反馈,线下解决,实现物业投诉及时受理;厘清社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的工作职责,在小区内进行公示,实现物业问题及时管理;每半年组织居民代表对物业企业服务质量进行考评,给物业服务考核评分,督促物业公司对照问题进行整改,实现物业质量及时评价。

二是规范自助物业。在自助物业服务小区,全面成立小区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健全物业相关服务章程和标准,注重做到“四有”(有组织、有章程、有制度、有队伍)、“四公开”(公开服务职责、服务项目、服务承诺、收费标准),有效保证居民自治管理、群众广泛参与,自助型物业成为街道打造“红色物业”的主要模式。

三是转化弃管小区。以先行自管、专业跟进的方式推动弃管小区恢复物业服务:八古墩社区雅苑公寓经历由“弃管—自治—市场化物业”物业模式的选择,小区面貌由混乱到规范,物业收费率从不足40%提高到85%,为弃管小区提供了借鉴;唐蔡社区的东方名园小区,因自来水管网水漏问题被弃管后,街道社区积极组织居民协商解决办法,引导居民顺利实行自管,争取在解决二次供水改造后,再择机引入专业物业管理。

四是托管老旧小区。街道对基础设施破旧、资源先天不足以及居民经济条件较差的老旧小区,按照“托管但不托底”的原则进行公益托管,例如通过广泛宣传、协调议事、整治改造等措施改善九头鸟小区环境面貌,引入区级公益企业中实物业进行托管;组织居民群众参与协商制定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服务标准和内容,引导居民物业缴费意识,逐步实现市场化物业运作;街道设立两个公益性物业服务站,与中实物业公司签订长期协议,为老旧小区和自助物业小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疏通下水管网等26项“低偿微利”服务。

3.整街推进,以点带面,循序推开

“红色物业”是具有改革性的创新举措,不能搞“一刀切”式的方法,需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

一是有效推进试点建设。通过全面调查摸底,全街重点选定汽运社区日月华庭、唐蔡社区的北斗BC宿舍等20个小区作为试点,及时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拓展深化试点成果。例如顶绣物业“管家管到家”、无线电厂“七色管理”、日月华庭“多元参与”等“红色物业”工作法在全街推广。

二是打造示范集群效应。注重集中打造、联片攻坚,在条件成熟的八古墩、唐蔡路、香港路、马场路、环无线电厂宿舍小区等片区打造出五个“红色物业”示范版块,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全街物业工作共同进步,全面提升。

实施成效

1.物业企业党建得到加强

顶绣物业、交发物业等企业先后成立党支部,52名物业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11名优秀物业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物业党支部经常与社区、业委会、业主保持沟通联系,协助企业改进服务品质,同步传递党的声音。2017年,顶绣物业、无线电小区自助物业服务站两个党支部获得武汉区“红色物业十佳党组织”称号。

2.小区物业服务得到改善

为九头鸟小区等无物业及弃管小区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增添了健身器材,修复了破损道路,打通了出入通道,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群众纷纷叫好点赞,唐蔡北斗BC小区自助物业服务站推出免费报刊阅读、志愿服务岗认领等服务项目,西桥景桥小区自助物业服务站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送餐到家服务,优质的物业服务带来良好效益,自助物业服务小区收费率均达90%以上,其中5个自管小区实现100%。

3.基层社会治理得到增强

整合物业力量建立群防群治队伍,实行治安巡防“无缝”衔接,辖区盗窃发案率同比下降36%,居民安全感明显提升;通过“三方联动”机制,车辆收费、电梯维修、花坛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依托物业力量,街道发现消防隐患、危墙危房以及“胶囊房”等问题能力大大增强,防范处置措施更加精准,有效确保了街道的和谐稳定。

典型案例2:常青花园社区

常青花园辖区面积2. 7平方公里,是个拥有10万余人的大型社区,现有5个社区党委,25个党支部,党员近千名,常青花园社区党委历年来重视将党建工作融入社区环境建设,2017年以来,针对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社区党员多元化、个性化和陌生化的问题,在总结近年来党员教育管理经验和“党员常青”成功案例基础上,大力推进楼栋党建工作,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激发了党员队伍活力,推动党员教育管理落实落地落细,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打造了城市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成功案例。

实施办法

1.确保社区党员管理全覆盖

建立社区大党委引领下的网格支部推动、党小组搭台、党员牵头、群众参与的区域治理模式,党组织保障经费,党员带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凝聚合力化解矛盾。常青花园现有498个楼栋,42个楼栋党小组,每个楼栋党小组利用星级积分卡记录平时楼栋党员参与学习和社区活动情况,年终把星级积分卡作为党员评先评优重要参考,确保党员教育管理下沉到楼栋党小组、落实到楼栋日常建设。

2.抓好党建队伍建设

探索楼栋长培育机制,推动社区楼栋治理与党员教育管理双向促进,在楼栋党员先进模范中选育楼栋长。

一是将楼栋中对社区有服务热情、在群众中有良好口碑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优秀党员选出来,特别是一些政治素质好、服务热情高、组织能力强的老党员模范代表,担任楼栋长,带动更多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二是把有做法、有成效的党员楼栋长纳入支部增强党员楼栋长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以楼栋党小组为单位开展“身边好人”评选。

三是把经验丰富的楼栋长培养成党员,开设楼栋长学习教育培训班,利用2900平方米常青花园党群之家,定期组织楼栋长开展党性教育培训,观看“党员常青”系列宣传片,将党性宣传教育与社区治理能力培训有机结合,以党性教育提升助力业务能力水平提升,把优秀的楼栋长发展成党员。

四是把党员楼栋长作为网格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组长的后备力量,把楼栋长发展成为法律和国家政策宣传的骨干力量、营造文明社区的主力军、推动矛盾化解的高手。

3.夯实党员党性教育

针对社区在职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无法集中参与支部学习的问题,常青花园创新开设四类楼栋课堂,补齐党员教育管理短板。

一是楼栋课堂增设夜学。针对上班族党员,楼栋党小组每两周开展一次党员“夜学”班,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组长作为常驻教师,邀请有影响力的党员先进典型担当流动教师,教理论、谈感受、讲体会,让“上班族”党员实实在在参与组织生活。目前,常青花园900多名党员中,超过40%的党员为在外资和民营企业务工的在职党员。

二是楼栋互助讲学。开展楼栋“党员课堂”,以党员为主体,以楼栋的住户为对象群体,开办“党员课堂”,由楼栋的党员轮流讲学,传达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出党员的故事。

三是楼栋党员帮学。开展楼栋老中青党员互助帮学,老党员帮助年轻党员深入学习理解党的理论政策,年轻党员、教授老党员特别是行动不便党员参与“网络+ ”学习平台,广泛参与QQ、微信、社区公众号等网络媒体互动,打通老中青党员教育管理障碍。

4.发挥党建作用,推动社区治理

一是打造楼栋文化比创意。挖掘有文化特长的党员组建宣传队,打造楼道文化长廊,目前,常青花园楼道文化长廊基本实现全覆盖,包括楼道作画、学习小道以及传统文化宣传等,形成了独特的“楼道文化”。

二是开展楼栋活动比氛围。在社区大党委、网格支部的引导下,楼栋党小组组织党员定期开展安全巡查、楼道清洁、入户帮扶等义务活动,每年开展党员“亮身份”“双认领”活动。今年,社区900余名党员参与,450余名党员主动公开联系方式,300余名党员建立党员便民联系卡,建立楼栋互助小圈子和困难居民“一对一”帮扶机制,社区900余名党员帮助居民已解决困难1680余件。

三是聚力楼栋党员比行动。楼栋党小组挖掘党员中的“手艺人”“能人”“热心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目前,社区成立“邻里守望”“清洁家园”“义务巡逻”“文明劝导”“互助联盟”、义务护学、免费维修等2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联合区域单位深化“为民服务联盟”和“雪中送炭服务圈”,党员带头和区域单位共同为居民提供医疗、教育等服务120余次,结对帮扶110余人。

实施成效

常青花园把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压实到党支部、压实到党小组、压实到楼栋每一个党员,楼栋长培育机制凝聚党员群众的纽带更加紧实,楼栋课堂促使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楼栋文化推动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党员常青”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一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需要有一沉到底的组织抓手,常青花园设置五级组织管理体系,有力抓实了社区党员管理渠道,精细化、规范化、严格化管理,确保组织力提升。

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需要有以上率下的坚强队伍,常青花园建立了支部书记、党务骨干和党员先进典型等组成的党建队伍,大力培育有社区治理经验的党员楼栋长。

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需要有自下而上的创新手段,常青花园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利用楼栋课堂把分散的党员聚集起来,开展有特色、有创意的党员活动,确保党员教育管理有思想、有温度。

四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需要有务求实效的行动导向,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到党员服务群众、服务中心的行动上。

常青花园建立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行动教育”机制,实现了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推动了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典型案例3:江夏区

2017年由武汉市统一选聘的15位优秀“红色物业”大学生来到了江夏区,开启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新征程。为了能让大学生在江夏“留得住、干得好”,江夏区推出大学生“1232”培养模式,以“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促进成长成才”为核心,基本内容是:建立一个党支部,统一学习强信念;指定双导师帮带,实践工作接地气;成立三个党小组,比学赶超拼成效;设立两种成长链条,多样选择促发展。

实施方法

1.建立党支部,统一学习加强信念

2017年10月20日,江夏区城乡建设局党委批准成立了江夏区红色物业党支部,15名“红色物业”大学生归于一个支部,通过选举产生了3名支部委员,支部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强化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更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据统计,“红色物业”党支部目前已成功举办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多次,学习交流会2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党支部成为了“红色物业”大学生党员们的“战斗堡垒”,指引着大家奋力前行。

2.指导大学生实践,工作接地气

江夏区建立街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和物业企业负责人联合帮带“红色物业”大学生的“双导师制度”:每月与结对的“红色物业”大学生交流、电话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联系帮助记录;物业企业导师每天查看一次“红色物业”大学生工作日志,每周至少教授大学生一次“物业专业知识”,每月至少带领大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交流学习。

3.成立党小组,比学赶超拼成效

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开展的“红色物业”大学生“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15名大学生分别所在的3个公益物业成立3个党小组,分别成立了3支宣讲队前往不同的试点小区开展宣讲活动,通过不同的宣讲形式将“十九大精神”讲生动、讲鲜活,与小区居民展开了良好的互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3个党小组形成互相比学赶超的党建热忱。

4.设立成长渠道,多种选择促进发展

对条件成熟的大学生,纳入物业企业“人才库”,在相关岗位开展竞争上岗过程中优先考虑,由此形成“物业管理专员—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物业管理专员—项目经理—企业管理层”两种成长链条,两种成长链条充分考虑到了大学生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为大学生们的职业规划指明了道路,使大学生们不会因为感觉前途迷茫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

实施成效

江夏区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得到了“红色物业”选聘大学生们的热情拥护和衷心支持,已成为大学生扎根基层,“留得下、干得好”的强力后盾。

一是“红色物业”大学生党建工作能力明显提升,组织开展工作的主动性明显提高。通过“红色物业”党支部的建立,大学生们在党支部微信群、 QQ群随时互通全区“红色物业”工作开展的情况,实时更新和交流自己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一改原有信息闭塞、交流不畅的弊病,既增强了大学生们的业务能力,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激发了大学生主动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在“红色物业”推进过程中,用他们特有的青春活力唤醒老旧小区迎来第二春。

二是“红色物业”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大学生中的优秀典型不断涌现,通过他们杰出的工作表现带动形成了江夏“红色物业”大学生拼搏赶超的氛围,引领“红色物业”大学生队伍的良性成长。

三是“红色物业”大学生扎实肯干工作成效显著,群众认可度、满意度高。通过“1232”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建立的两种成长链条,“红色物业”大学生们在开展各项工作时更具方向性和利民性,获得了试点小区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在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中,3支宣讲队伍通过不同形式的宣讲将十九大精神送入了千家万户,形式多样的活动体现着党员大学生们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落到实处,每到一处宣讲完毕总能听到群众期盼的呼声:“大学生们什么时候再来我们小区宣讲啊?”“欢迎你们常来我们小区宣讲做活动”,“你们的宣讲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这些真诚朴实的话语让大学生们感动,来自群众的鼓励更加坚定了他们努力做好“红色物业”工作的决心。

典型案例4:江汉区商圈楼宇

江汉区商圈楼宇位于武汉市解放大道的中心城区,是武汉繁荣的传统商业街区,如何在商圈楼宇“两新”组织中解决党建盲区、克服党组织覆盖难、党建活动开展难等问题,江汉区委给出了回答,做出了成效,在商圈楼宇推进“红色物业”,重点探索产权单位、物业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党组织组建模式,建立健全党务、政务、社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和人员、场地、经费“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整体提升楼宇党建工作水平,让商圈楼宇党建和商圈楼宇经济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实施办法

1.党支部建在楼上

着力构建产权、物业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党组织组建模式。在全区12个街道全面成立街道综合党委,具体负责楼宇党建工作。依托产权单位组建或依托物业企业组建党支部,在2017年新建的14个楼宇党委中,有8个是依托物业企业建立的,对独立业主型的商圈楼宇则依托社区组建党委,从而全面有效地覆盖党组织。

2.网格化管理

着力构建人员、场地、经费“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确保楼宇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例如,武商集团物业公司出场地、以区域化党建作支撑,新建的武广商圈楼宇党建综合服务中心的面积达800平方米,打造的“共享空间”既可以用于楼宇党委、支部开展党建活动,也可以用于楼宇企业开展商务会谈、业务培训;打造的“红色驿站”,专门为楼宇企业党员、职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

3.服务进楼宇

着力构建党务、政务和社团“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把商务楼宇作为“立体社区”来打造,在服务中实现凝聚力和引领作用。

一是推动党务服务进楼宇,通过各种党支部主题活动将“党建引领结同心”的共建品牌深深印入楼宇党员、职工心中。

二是推动政务服务进楼宇,在商圈楼宇公布负责工商、税务等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时间、服务类别等信息,提供政策咨询答疑、办事指导等组团式服务。截至2017年底,街道和各职能部门公示的服务内容达39项,涵盖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党群服务等多个方面。

三是推动社团服务进楼宇,让楼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扩大社会影响力,并结合楼宇党员、员工的兴趣、爱好特长,以业缘、趣缘为纽带,成立各类社团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团队。

实施成效

一是不仅促进了楼宇党建工作全面有效进步,并且推进楼宇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楼宇经济税收超过税收总量的85%,成为推动江汉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引擎动力。中国武汉人力资源产业园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谋划、同步推进,自2017年5月份开园以来,已累计引进26家有实力的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现“当年开园、当年驻满”的目标。良友大厦自建立党建综合服务中心以来,楼宇出租率由年初的不足80%提高到90%以上。

二是完善了城市基层治理结构,通过构筑“街道综合党委—楼宇党委—楼宇‘两新’党组织”组织架构,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楼宇企业,通过推动政务服务进楼宇,工作人员细致周到地为企业和员工服务,深化了对商务楼宇这一“立体社区”的常态化治理,形成了基层治理合力。

典型案例5:江欣苑社区

随着武汉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很多近郊区域加入城区版图,大量农民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定居成为市民,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型农民还建小区,将党建融入农民还建社区现代化治理,是江欣苑社区党委的工作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1.党建引领“红色物业”

一是为了突出“红色物业”的“红色”属性,社区党委从体系建设着手,在建立专班、创建制度、站稳阵地、清洗思想、举起旗帜、吹响号角、拿出干劲上下功夫。依托集团下属龙洲物业公司成立了“红色物业”党支部,将责任人姓名电话在各单元网格公开,24小时保持畅通,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网打尽”,物业服务全覆盖。

二是整合资源、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的“红色物业”服务中心,“红色物业”各项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办事流程全部上墙。健全物业服务机制,推广物业服务全天候工作法,将物业经理、保洁员、安保员、收费员编入社区网格化兼职队伍,他们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就开始走家串户,及时了解和处理各种需办理的工作和问题。

三是完善业委会监督反馈渠道,实现互联互通互动、共建共驻共享、做精做细做强。在有党员的门栋,将党旗亮出来,让党员站出来,打造“红色”楼道文化,社区居民还自发创作三句半《红色引擎工程赞》,在社区大力营造“红色文化”,将社区治理打上“红色烙印”。

2.党员服务体现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物业服务站设置了“共产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服务岗”“红色物业”党员光荣榜,引导物业党员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推进“红色物业”工作中,涌现出很多抢前争先、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如不畏脏臭、徒手帮助孤寡老人掏马桶的物业维修员、进千家门管千家事的物业收费员,还有被居民称为“金牌调解员”的物业经理等,这些党员活跃在每个楼栋、每个单元,活跃在居民群众身边,用鲜活的业绩成为“红色物业”最好的代言人。

二是推行群众服务无小事工作法,将居民群众的小事当成社区的大事来抓,以小见大,以小促大,把精细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党的关怀真真切切地温暖社区居民,龙洲物业多名党员已与社区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解决困难群众实际困难33个,拉近了党群之间的距离。

3.创新治理彰显新时代色彩

一是传统物业服务容易出现物业“搭台唱戏”、居民“在旁看戏”的状况,社区党委针对这个问题,注重在物业服务中不断根据居民需求创新模式,同时引导居民参与物业管理,通过自主协商,实现自我服务。近年来,社区和“红色物业”积极协调,组织居民围绕公共环境维护、小区停车、宠物管理、绿化认养等,制定“微公约”11个,有效减少了社区不和谐因素。

二是社区将物业企业党组织纳入“一定双评”范围,各部门年初结合社区年度计划和物业岗位职责向居民承诺,年中由居民督办,年底接受社区、业委会和居民的多重评议,有效推动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物业设置“管家信箱”和“居民留言板”,建立业主QQ群和微信群,严格按照“四公开一监督”的标准定期公示信息,积极回应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社区的事居民自己说了算”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愿望更加强烈。据统计,2017年共接到居民意见建议和反映问题435条,回复率100%,满意率达到90%以上。物业人员创新设计出以“七色信息牌”提供各类信息,精准了解每个居民家庭的情况和需求,再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是建设“守望领域”智能门禁,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方便快捷地为居民群众提供专属且智能的物业服务。

4.发挥产业优势惠及民生

一是利用区位文化产业优势,开展党员“三带”行动(即带头创新、带动就业、带领致富),建设非遗传承园“党员三带”基地,与新闻媒体联建网站平台,推进线上线下商品销售,让众多党员带头人脱颖而出。

二是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江欣苑社区创意园区,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创意岗位近200余个。在物业企业建立培训基地,开展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训和实习,让居民“放下锄头把、走下麻将桌”,投身物业服务岗位,为国际博览中心等机构培训和输送了大量的物业服务专业人才,让居民群众就业达到2000多人,真正让居民群众从发展中受益,得到实惠,真心实意地听党话、跟党走。

典型案例6:南湖社区

南湖社区位于新城区,随着“红色引擎工程”的纵深推进,南湖社区党委以“红色物业”为先手棋,全面加强社区管理与物业服务的联建、联管、联用,依托新城物业公司,着力创新“红色物业”方式方法,积极打造现代智慧物业,使传统物业插上互联网翅膀,实现了“红色物业”向智能化、智慧化的新飞跃,极大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

1.实现“红色物业”智能管理

一是创建“智慧物业”平台。南湖社区党委投资10余万元,以居民大数据为基础,创新运用“互联网+ ”技术,开发出“掌上大集”物业服务APP平台。该平台将互联网和物业有机结合,形成手机和电脑双端口,终端链接到各家各户,为居民提供在线缴费、水电报修、一键报警、信息咨询、网络学习等20余项服务。

二是推动“智慧物业”覆盖。“掌上大集” APP以新城物业公司为运作主体,通过APP后台,物业服务工作者在第一时间接到居民诉求,并根据诉求类型及时上门服务。通过将“红色物业”搬进网络、装进手机、融进APP,进一步延伸了互联网触角,拓展了物业服务项目。截至目前,掌上大集注册登记用户5000余人,社区居民几乎人人下载该APP,实现了“红色物业”智慧服务全域共享。

三是撬动“智慧社区”建设。以“红色智慧物业”建设为契机,将业主微信群、 QQ群和微信公众号纳入社区智慧管理系统,配套安装门禁智能报警系统、阳台红外线感应系统、智能快递柜、智能充电站、自助洗车台等现代智能设施设备,使支付宝缴费、二维扫码付费成为居民常见生活方式,智慧社区初见规模。

2.强化“红色物业”智慧服务

以“红色智慧物业”为抓手,结合传统物业服务方式,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温馨贴心的人性化服务。

一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掌上大集” APP平台的重大诉求力求1天内完成,目前,线上对接业主诉求,线下快速处置各类问题500余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社区郭婆婆是“掌上大集”第一批受益者,家里的水管坏了通过APP报修后,物业人员在30分钟内完成了维修,戴着党徽的维修工人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是定期向居民“要”问题。物业人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微信QQ等形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与邻里代表“谈”问题。社区进行网络智慧管理后,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采取智慧科技解决问题。通过运用互联网金融支付、安装电梯报警系统、安装自动充电桩等,及时发现、动态掌握、有效处理居民切身利益问题。

3.打造“红色物业”智创空间

将网络与网格融合、服务与治理联建、线上与线下互动,推动社区管理与物业服务共进互荣。

一是设立“社区+物业”双网格员模式。只要居民在APP上的诉求超过物业服务的范畴,后台就会自动将居民诉求转移到社区相关网格员手中,再通过社区居委会的调解和处理,从而完成居民的合理诉求。

二是开辟线上线下“红色文化广场”。线上线下及时传达十九大精神和组织学习活动,在社区开展民俗、节庆等文化活动,既丰富社区生活也增进邻里感情,社区居民纷纷表示,原来邻居是谁都不知道,现在有了这些活动,人情味也变浓了,住着更舒心啦。

典型案例7:和景物业公司

和景物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是由花山街道办事处主导,村级改制公司出资设立,服务还建居民的公益性物业公司。公司2012年6月建立党支部,现有员工364名,党员36名,目前公司服务对象为5个还建社区近3. 5万居民,房屋总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作为东湖开发区“红色物业”试点单位,公司在大规模还建小区物业管理上探索出“街道主导、市场运作、公益为主、多元共治、居民满意”的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还建社区功能先天不足与居民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具体主要做法如下。

1.重视培养党员骨干力量

公司党支部坚持将党组织建设融入物业服务管理过程中,不断发挥党组织“红色引领”作用,以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激活党员“红色细胞”力量,强化党员职工责任意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物业服务。

一是坚持党支部核心引领。公司党支部成员与社区党支部成员“交叉任职”,双向管理;严格规范各项党建工作,深入落实“支部主题党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党性,加强党员思想理论教育学习,增强物业党员的政治担当。

二是坚持党小组区域引领。公司党支部将党员按服务地、居住地为单元,建立梅、兰、竹、橘社区,商业门点和机关总部6个党小组,将物业党小组与网格党小组对接,物业公司党员在网格内,担起联络员的作用。

三是坚持党员示范引领。公司党支部重抓党员培养,共培养、吸收党员14名,让党员走上管理岗位,公司11名管理人员有10名是党员,让“红色”占领了物业服务的主阵地。重视从一线服务工作人员发展党员,不断充实壮大党员队伍力量。

2.突出物业服务公益性

坚持公益性主体地位,使物业服务彰显“红”的色彩,遵循公益原则。

一是物业服务体现公益性。公司以市场平均价格的30%向居民收取物业费,对孤寡老人及其他弱势群体,免费上门解决如水管漏水、电线老化、门锁故障等问题。

二是居民就业遵循公益性。公司坚持优先录用具备大学学历、愿意扎根家乡为居民服务的本地优秀青年为公司管理人员;聘用本地村民为保安、保洁等一线基层员工,截至目前,公司364名员工中,本地村民350名,占90%以上;“40”“50”后员工333名,占90%以上。

三是公共建设坚持公益性。坚持花投主建、区域共建、物业自建“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公共建设原则。通过花投主建实施大型公共设施以及大面积房屋维修工程,如停车位改造、排水系统改造、社区门禁系统更新等8个项目,共计投入6317万余元;配合街道党工委和辖区其他单位开展区域共建,实施将社区惠民资金作为补充的基础性工程项目,如文化长廊、晾衣架、休闲椅、便民停车棚等42个项目,共计投入300余万元;通过物业自建实施解决社区安全防护设施项目,如修筑人行便道、生鲜市场升级改造、绿化隔离护栏等,共计投入240万元。

3.推进“红色物业”上下联建

公司注重社区服务的多方联动,在提供物业服务的基础上,融入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红色物业”。

一是抓联动,促进协作。搭建“三方联动”“交叉任职”和“四方联席”平台,建立多维立体协作体系。社区与物业公司交叉任职,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监督,共同协作管理,提升社区物业服务质量。

二是抓考核,提升服务。坚持“街道季度考核兑现、公司月度检查评比”,双管齐下、内外并重推进物业服务;每季度由街道对物业公司服务进行考核,考核评分结果与物业公司补贴及物业项目主要负责人业绩挂钩;制定物业服务工作月度检查评比制度,拟定保洁、保安、绿化等10项检查标准,使每项标准有具体量化指标,月度检查评比由品质部牵头,各项目负责人参与,评比结果与项目部负责人季度绩效和年度绩效挂钩。

三是抓机制,系统集成。公司制定运营规定,明确物业服务项目、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商铺租金主要用途、考核及物业资金拨付、缺口补足办法等。

4.星级物业开启“红色管家”优质服务

为调动员工主动作为、争先创优积极性,公司制定了“五星服务”评定制度,即:文明之星、安全之星、保洁之星、客服之星、公益之星。

一是制定星级评定标准。“五星”分别依照文明礼仪、安全保障、清扫保洁、客户服务以及公益志愿等分类标准制定,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熟悉物业相关法律法规、各项绩效考核指标达标率,满意率都在95%以上。

二是严格星级考核评选。“五星员工”的评比遵循奖励先进、公开公正、共同参与、动态调整的原则,结合岗位类别参与相应星级评定。考评每季度进行一次,每个类别按1—5星评定,评为五星的员工下次参评接受公司考评组升星、保星和摘星的评定。

三是落实星级奖惩机制。连续两次获得“五星”评定的员工上浮一级工资,“五星员工”优先参评公司或上级优秀员工,同时还是中层干部或技术管理人员的优选对象,“五星员工”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可以作为入党的重点考察对象,并优先获得对外业务交流和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工作中出现不符星级标准的,在下季度星级评选时,予以“摘星”,取消工资上浮。 ELByPqK2ymtJnQC16VQGOXqMsrjcYKaNuFlUY2ua4RAhGTjk7vFeeo+vbz3ksy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