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二
民俗文化的口述传播视角

周福岩

口述传播是近几年学者关注的课题,对于这一概念范畴,学者们的解读还存在分歧:有人从历史的视角解读,强调口述传统的历史脉络;有人偏重于语言学的口头表达,强调方言在地域文化中的文化意义;有人以传播学视角、以生态环境的建构视角考察传播的内容及路径。

《守望与变迁——西河阳村民俗口述传播研究》选择民俗文化的传播学考察视角,根据民俗文化的特征,选取口述传播作为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传统古村落西河阳村加以考察,以质化研究的思路,获取古村落发展变迁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传统古村落文化模式变迁的时代性特征。

本研究立足于胶东地区传统古村落民俗文化,从文化史、口述史的角度系统研究民俗类型、特征等,主要涉及节庆习俗、生产习俗、饮食习俗、建筑习俗、现代城市习俗、传统祭拜习俗等相关内容。以民俗文化为本,以口述传播为路径,通过对胶东民俗的聚焦与考证,探求胶东民俗文化的区域特征及其传播与影响。

本著作的第一部分以认识论为研究起点,包括第一章民俗文化传承与口述传播等内容,从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民俗文化的口述传播形态,对相关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包括口述传播、口述历史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是项目研究的原点和基础支撑。第二部分是以进程为着眼点,突出传统古村落在历时性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迁,包括第三章家族关系下的传统村落格局等内容。从内在的“四合院文化”的积淀形成,到外在的“大槐树文化”的变迁,再到现代语境下的“大舞台文化”的萌生与发展,强调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与演进的视角。第三部分是在文化生态论的基础上展开,强调了文化生态环境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对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民俗生活状态加以考察,包括传统古村落的守望与共同记忆等。这一部分强调民俗文化口述传播所依赖的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特定的传统文化样貌。第四部分从客体论的视角,对认识论中作为被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加以分析,强调口述传播状态下民俗文化有其稳定的呈现方式和传播语境,概括西河阳古村落口述传播中的民俗内容和符号构成,重点强调了大槐树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从抽象的符指到具象的所指,清晰地勾勒出古村落民俗符号建构的过程。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通过勾勒新媒体兴起与口述传播叙事表达的变迁,强调新媒体兴起带来的民俗口述传播范式的根本性转变,说明既往的仪式性特征让位于新媒体“在场”人际关系的重构,这一变化使民俗文化的口述传播面临着巨大的改变。

传统古村落民俗文化保存得益于文化形态演进的秩序性:从四合院文化到大槐树文化,再到大舞台文化,表明了传统文化中的个体到家族、延伸到地域上的群体,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开放过程中面临着消解与重构,民俗文化的口述传播范式也不断得以调适。从物理空间的延伸到虚拟空间的呈现,口述传播状态的民俗文化以一种新的“在场化”方式得以建构。从符号构成来看,这种“全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建构更为直观生动,有利于传播;从仪式呈现角度看,这种民俗文化传播“去仪式化”和“去魅化”使得内容本身面临着被任意修改的问题,仪式化被文物化所替代,这是历史趋势与必然。

口述传播是研究各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生成和建构过程的重要方法,也是近年来有关民俗文化研究的新思路。以往从口述史本体出发的史料性研究,强调的只是口述者“所言之物”,将口述叙事和文献记录置于相同地位。这种传统的民俗文化传播方式显然是简单的和平面化的,缺少对于民俗文化的立体观察,也缺少对民俗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过程的关照,因此在获取相关文献资料的同时,很难得出相关的研究理论,这要求有关民俗文化研究方法和路径上的进一步创新。

本著作运用传播学理论,同时吸收相关学科(如民俗学、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注重质化分析,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对民俗文化的口述传播有诸多新发现,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条件。

应该说,《守望与变迁——西河阳村民俗口述传播研究》是一个尝试,通过传播学视角对民俗传播问题加以分析研究,以田野调查替代抽象的理论阐述,以观察的层次提炼文化模式,这都是很好的开端。当然,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口述传播的公共意识的论证,及口述传播在民俗文化中的现实应用,仍有待进一步的思考。 4VYv7igMfWUbwUaiu/HrkUI2usXQZkMQh6sIJ73yt0NPK15yt3VZ/DutB4HsAj5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