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生态价值观是人们长期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有关生态环境意义、好坏、美丑、利害等观点和看法,以及人类看待人与自然关系及利用生态环境的基本价值取向。生态价值观影响着人与自然或生态的基本关系,其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对人类经济社会行为的影响是久远的。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遵循了马克思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原理,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

本书从历史角度出发,系统归纳了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进步过程中,生态价值观的演变轨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书共分九章,分别是绪论(第一章)、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第二章)、生态价值观与生态危机(第三章)、生态价值观的文明转向(第四章)、生态价值观与生态型经济(第五章)、生态价值观与环境法制(第六章)、生态价值观与环境教育(第七章)、生态价值观与中国经济发展(第八章)、中国绿色发展的时代性与途径(第九章)。主线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生态价值观的内涵、作用、构建途径和实践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征服自然”为价值取向,其行为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些价值取向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在自然观方面,是主客二分的哲学,秉承的是一种机械自然观,在此指导下,人类只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而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在生态环境资源性的认识方面,人类根据利己原则评定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当人类利用自然的价值观与自然界自身的客观规律相冲突时,人类往往忽略或漠不关心这些规律,我行我素。以“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来判断资源的有用性和价值的大小,形成了资源无限的观念,将生态系统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库。第二,在经济观念方面,以追求物质利益不断扩大作为主要的行为范式,过分追求经济增长。第三,在生产与生态关系的认识方面,强调生产而忽视生态,在评价一个经济体系或经济活动好坏时,往往只从它的结构、效率、产权、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很少将生态目标或生态约束作为标准。第四,在经济目标价值方面,强调经济活动个体的最优性,追求单个生产企业规模的最佳化、效益的最大化、技术的现代化。认为个体的最优化能导致整体的最优和有序,忽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隐忧。第五,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宣扬和追求的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第六,在法律制度方面,以强调对资源的利用为基本依据。

在上述传统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肆无忌惮。第一,导致了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的背离,科学技术进步致使自然界约束人类行为的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弱。虽然人类自身的自律行为和约束能力在增强,但这种增强又是建立在利己基础之上的。第二,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承载的有限性,只承认资源的稀缺性,而没有对资源的有限性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导致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第三,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内部性”与“外部性”的固化认识观念割裂了经济活动与生态约束间的联系。第四,导致了生活需求与生存需求的背离。从消费行为的演变历史看,由于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的消费欲望无限膨胀,远远脱离了作为“自然人”的基本消费需求的范畴,向“经济人”和“社会人”方向越走越远。

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在利用既有的智慧、技术和手段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同时,还必须在意识层面和理念上改善人类自身的认知,倡导“人然相融”的自然观,即生态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关系是“和谐共生”,人类发展必须秉承与自然融合、协调的价值观。其道德标准是维护“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延续性;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政治机制,是克服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为此,本书提出了如下主张。

倡导“五论”内核的现代生态价值观。所谓现代生态价值观,就是以整体性的认识论、关联性的系统论、经济上的循环论、资源利用的俭约论、关系维系的协调论为理念认识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价值观。第一,建立整体性的认识。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观,以人为本并非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的观点,将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从整体性方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自身的行为。第二,建立关联性的系统。重视要素间的关联性,在利用各种生态要素的过程中,首先将其纳入人—自然复合系统的整体系统中考察与其他要素间的关系,以维持其既有的自然有机联系或建立可持续的关联关系为出发点对其进行利用。重视局域与局域的关联性,将环境的域外性与域内性统一,纳入人类自身活动的统一评价体系之中,纳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之中,防止人为将生态系统割裂的倾向。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关联性,在整体性的认识论下,将经济发展与遵循生态规律有机关联起来,构建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经济系统。第三,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坚持经济—生态双重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生态经济新秩序。倡导绿色经济,减少物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力求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的最优化。第四,倡导俭约利用资源的行为。承认资源的有限性和价值的多重性,引导人类自身的活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善待资源,改变工业文明以来的高物耗、高污染、强破坏的发展模式;遵循生态效率规律利用资源,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第五,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观。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环境秩序。第六,转变过分依赖技术手段的观念。工业革命以来助长了人类依赖技术解决问题的机械论意识,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仅靠机械论的方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所以,必须从理念上加以改变。

倡导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的“五适”行为准则。第一,理性回归适应自然的主线。遵循自然规律,关注自然生态的脆弱性;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第二,采取适度的规模与技术“改造”和“利用”自然。第三,以适当行为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循环经济、绿色生活、理性增长的行为准则。第四,以适量的标准规范人类的消费行为,坚持适量占用资源、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基本准则。杜绝奢靡消费和过度消费,应将生态约束纳入经济理论之中。第五,遵循自然规律,适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育、制度和技术是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协调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主要支柱和路径。积极倡导绿色科技,摒弃将科学技术看作是人类操控自然工具的意识,树立敬畏自然的生态科学技术观。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以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使之既符合生态规律,又符合社会经济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加强环境意识教育、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态度教育,引导人们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态度与责任感。学校、社会和家庭是环境教育的三大平台,在生态价值观培育和形成中发挥的是“三位一体”的作用。未来促进生态文明意识和社会的形成,应重点强化环境危机、环境伦理、环境行为三个方面的教育。

21世纪以来,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宪法修正案,“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被写入宪法序言。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科学的价值观为指导,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形态”。期望我国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推动生态文明不断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一起,共同支撑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 +tr3MdiuH5gIGDsCBwfNquS9mrxwJK6xNWqWet483YuwkTf4naIeOJkqR5d1O+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