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什么叫艺术鉴赏

在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说直接从事艺术创作者很少,而绝大部分人的艺术活动主要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比如,在当今这个社会中,虽然我们时刻都可以从电视、电台、收录音机中听到音乐歌曲,但直接从事音乐工作的人并不多。我们天天看电视、电影,而演员的数量在我们社会中也是有限的。我们时时都可欣赏绘画,而画家的数量同样在全社会人口中占比非常小。所以,就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说,主要分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与普通观众、读者的艺术欣赏活动两大类。在我们的社会中,虽然艺术家的绝对数量不少,但他们在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仍然很低。而作为艺术欣赏者的观众、读者可能要占全社会人口的 99%以上。所以,艺术欣赏活动应该才是人类涉及艺术的主体。

关于艺术的接受与审美,我们一般把它叫作艺术欣赏,也有艺术鉴赏的说法。在艺术接受与审美过程中,人们常常把“艺术欣赏”与“艺术鉴赏”这两个词混用。我们在本书中主要使用“艺术鉴赏”一词。这里我想先简单解释一下这两个词的联系与区别:从同义的角度说,不管艺术欣赏还是艺术鉴赏,它们都是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了解、品读的过程,或听,或看,对艺术作品(也包括电影、电视、音乐等艺术的播放演出过程)的接受、了解和审美感知的过程。而稍有区别的是,“欣赏”主要是一般性地观看、阅读和听的过程,只是浅尝辄止,有所感知、了解,并能基本懂得该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外观形式即可(当然,懂得的程度也有深浅,但只要基本能懂就可)。而“鉴赏”则是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有条有理的鉴别、品味,它比“欣赏”要求略高一些。欣赏可深可浅,是比较感性的,不一定有条理,而鉴赏则比较理性,要求较系统而有条理。所以,一般人对艺术品的泛泛而观,可以是欣赏,而要深入地欣赏并有条理地考察,才可能称得上鉴赏。本书为了尽可能为读者、观众们讲得略有条理一些,因此便用“艺术鉴赏”而不是“欣赏”一词。

既然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一些艺术鉴赏知识,能够正确地开展艺术鉴赏活动,因此,在注重简单明了的基础上,也尽可能地介绍一些艺术鉴赏的条理性知识。这样或许才能对读者起到一些帮助。就好比教师授课一样,如果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否则,介绍知识太过简单、零碎而无系统,必然会使学生更加茫然。

如何明确而有效地开展艺术鉴赏,这个问题显然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为了帮助读者更有效地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开展正确的艺术鉴赏,我想还是先说说如何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的问题。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观众(读者、听众)的审美接受和鉴别能力、联想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发源于西方的接受美学观点认为,一件艺术品,如果不经过读者(观众)的接受欣赏,该艺术品的价值便无从实现,甚至可以说这件作品毫无意义。所以,一件艺术品只有经过读者(观众)的正确阅读与欣赏,它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作品。这种观点强调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强调了欣赏(鉴赏)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加之艺术欣赏的观众(读者)是人类涉及艺术活动的绝对主体,所以,在整个艺术活动体系中,艺术鉴赏更是具有绝对的重要作用。艺术鉴赏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开展正确的艺术鉴赏才能准确地发掘出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内涵。所以,在整个艺术鉴赏活动中,鉴赏能力的高低、鉴赏方法的正确与否又直接决定了鉴赏的艺术价值与效果。如果没有正确的鉴赏方法,没有一定的或较高的鉴赏能力,其鉴赏效果也必然不会理想。我们先说说如何才能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及具备较高的鉴赏能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马克思也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他们其实都在强调,要想发现美、欣赏美就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要想欣赏音乐,就必须有一双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这也是强调艺术的鉴赏能力。而艺术鉴赏能力就包括对艺术基本知识的掌握并形成相应的欣赏方法与技能。具体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

第一,艺术鉴赏技能的具备绝不是先天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实践训练才能形成。所以,一般来说,要训练和具备对某一艺术进行正确鉴赏的能力,必须经过相应的实践。要多看、多听、多接触艺术作品,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听力与乐感,多看绘画就能训练眼睛对色彩和构图形式的判别。如果接触作品太少,必然缺乏判断鉴别能力。

第二,要通过一些基本的学习掌握了解该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的基本特征,因而也需要有不同的鉴赏方法。比如,绘画通过色彩和构图来模拟自然事物,表达画家对自然界的感受,因而,色彩的冲突与和谐,构图形式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或具有匀称的比例等,就成为鉴赏的重要标准。音乐中,声音是否和谐而富于变化,节奏是否鲜明而有韵律感,同样也成为其基本标准。所以,鉴赏者必然要对所鉴赏的艺术基本特征进行把握,才能进行正确鉴别。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也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和多种学问、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同时,其自身的演变发展也形成具有系统性的艺术评价体系。如果不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来鉴赏艺术,只是就事论事,则会陷于单调浅薄,不能体验到一件艺术品所具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鉴赏者相应的生活阅历与经验。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一件艺术品都离不开反映社会现实或人生情感,有的反映作者的情感。如果鉴赏者没有相应的人生阅历与生活体验,那么作品所表达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复杂性也就无从体验,就好比没有饥饿感的人体验不到艺术作品中描写的饥饿者的痛苦,没有体验过危险和恐惧感的幼儿无论如何也无法体会“害怕”之感。所以,有过人生喜怒哀乐的阅历后再来鉴赏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才能体会得更加生动细腻。

当然,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还离不开一定知识的学习及艺术专业教育。经过系统的教育,对于人们积累鉴赏经验、形成正确而科学的鉴赏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8dqJVtMgXjR51devyns44DFEnrYH5IO6M/y5tEOs5hK7Rza18ui+oFInyTVkuX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